第七八三章 不善

方敦孺和嚴正肅當然也不是愣頭青,在這件案子上,兩人其實是有所圖謀的。他們並非不知道要定性王爺阻撓敵視對抗新法之罪是頗有些難度的,搞不好會適得其反。但是相較於帶來的好處而言,這恰恰是他們需要的一個極大的契機。

其一,目前變法的局面看似一片大好,但其實進入攻堅期之後舉步爲艱。《僱役法》的推行遭受的最大的阻撓便是助役錢的徵收遭受到了官員豪族皇族的一致抵抗。這也是爲何兩人急於希望能尋求一個突破口的原因。在杭州,康子震尋求的便是突破樑王郭冰這個突破口,但其實在大周各地,高級官員以及皇族分支也都是新法推行官員急於突破的對象。破一處,便可對全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大壩只要潰破一處,便可各個擊破,完成僱役法最後的攻堅。

所以,在目前這種情形下,將郭冰殺死康子震一案拔高高度,定性爲對抗新法的罪名是一次極好的契機。倘若能定罪,起到的便是敲山震虎,當頭棒喝之威。讓那些頑固抵抗和觀望者心中明白,連樑王爺都抵擋不住變法之威,更遑論是他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若定罪成功,這件事新法攻堅決定性的轉折點,會將新法的推行往前猛推一大步。雖然失去康子震是讓人痛心的損失,但倘若他的死能換來這樣的結果,那也算是死得其所的。

其二,此舉可以很好的試探皇上心底裡的底線。年初關於新法的軒然大波引發的朝廷中的動盪雖然已經平息。吳春來領銜彈劾的《十罪疏》猶在耳邊。那份彈劾的罪狀現在被貼在了條例司公房的牆上,嚴正肅和方敦孺天天看一遍,便是提醒自己朝中反對變法派的強大。但那並不是他們所擔心的,他們擔心的其實是在那件事上皇上最後的態度。

皇上在那件事上表面上是堅定的維護了變法派,但皇上依舊下旨任命了吳春來爲副宰相。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搞平衡,和稀泥。這或許是帝王御人之道,又或許是當時情形下皇上能做的最好的選擇。但是在嚴正肅和方敦孺看來,他們感受到的是皇上內心中的一絲波動。倘若皇上堅定不移的推行新法,又怎會容這些人詆譭新法,又怎會給詆譭者升官,藉以平息事態。皇上應該和自己兩人一樣的堅決,變法之事本就是非此即彼,非對即錯。不可能有既此又彼,既對又錯的表態。所以,皇上的內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很重要。

此案正好可以作爲一個試金石,探查皇上的內心。

其三,以‘富國強兵’爲目標的變法即將進入第二階段。數部軍隊方面的變革新法正在醞釀草擬之中。毫無疑問,第二階段觸及大周軍隊的改革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因爲觸及到的將是一些手握重兵實權的人物,其難度和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如果在樑王一案上能夠果決處置,展現決心和強力手段,展示變法派的威嚴,無疑將是第二階段新法推行的最好開端。

尊貴如大周王爺都不能阻擋變法的洪流,那些打算對抗阻撓之人該掐掐自己的腿肚子,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阻擋大勢,敢不敢跟變法派和皇上叫板。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冰溺殺康子震一案會成爲一個試金石,風向標,會讓那些動搖的人堅定信念,讓那些試圖頑抗牴觸的明白大勢之不可阻擋,會對整個變法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康子震的死確實是損失,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壞事在有心人的操縱下也是可以成爲好事的。

不過雖然此案的意義重大,但具體到案情上,方敦孺還是比較謹慎的。大帽子不是說扣上便扣上的,那需要證據的支持。殺了康子震雖然是事實,但強行說殺康子震是爲了阻撓新法的推行卻有些說不過去。樑王郭冰以前說過的一些言論也可以作爲佐證,但那畢竟只是證據之一。要想定罪,需要的是更多的更詳實的證據,這便需要專案組查出更多的實證來。

除了派遣人員即刻去杭州查實之外,方敦孺理所當然的將突破口放在了林覺身上。此案發生時林覺就在當場,林覺又是王爺的女婿,必是知道一些不爲人所知的內情的。只要林覺開口說話作證,便是最有利的證據。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方敦孺那天午後纔會去微服去見林覺,想說服林覺站在自己的一方來指證樑王爺。不得不說,方敦孺這個人其實有時候傻得可愛,他自己六親不認,有時候便認爲別人也跟他一樣。他似乎也忘了自己對林覺的絕情。換做一般人,這種想法早就打消了,但他卻還是去了。還自作聰明的耍了些手段,又拿以前的情分和方師母浣秋的感情作爲底牌來誘惑林覺。當然,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林覺果決的拒絕了他。這讓他極爲憤怒和失望。

既然軟的不行,方敦孺便決定來硬的。他要讓林覺明白,他必須跟自己合作。否則他便沒有任何的出路。他必須要撬開林覺的嘴,因爲這是目前最爲直接有效的辦法。

林覺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御史臺中堂之前,等的已經有些心焦的幾名官員終於鬆了口氣,坐直了身子,展現作爲審訊者的威嚴。

方敦孺默默的看着走到堂下的林覺,他發現林覺沒有穿官服戴官帽,只着一襲青衫,就像當初自己在松山書院後山見到的模樣。忽然間方敦孺生出一絲感慨來。物是人非,時光荏苒,人還是那個人,但心早已不是那顆心了。這世上的事情,有時候還真的說不清,道不明。

“下官林覺見過諸位大人。”林覺站在堂下躬身行禮。

幾名官員紛紛拱手,雖然面色嚴峻,但林覺畢竟是官員,自然不能失禮。方敦孺卻連身子都沒欠一下,皺眉瞧着林覺。

“學生林覺給先生見禮。”林覺單獨想方敦孺深深一鞠。

“林大人,本官是御史中丞,審刑院知院事,條例司主事方敦孺,你可稱呼本官大人,本官不是你口中的什麼先生,本官也沒你這個學生。明白了麼?”方敦孺緩緩開口道。

林覺尷尬一笑道:“下官明白了。下官見過方大人。”

方敦孺點頭道:“很好。林大人可知這裡是什麼地方?”

林覺笑道:“下官當然知道,這裡是御史臺大堂。”

“恩,御史臺大堂,說的對。這裡是專門審訊犯罪官員的地方。那麼你也該明白,今日召你來此是所爲何事了。”方敦孺道。

林覺點頭道:“下官略知一二。是不是關於樑王爺誤殺康知府一案?要下官來陳述所聞?”

方敦孺冷聲喝道:“林大人,本官糾正你的一個口誤。是關於樑王郭冰蓄意溺殺杭州知府康子震一案。可不是什麼誤殺。”

林覺笑道:“大人已經查實是蓄意謀殺了麼?樑王爺認罪了麼?”

方敦孺道:“那倒沒有。”

林覺道:“那怎麼能說是蓄意溺殺呢?據我所知,樑王爺請罪自稱是誤殺。沒有證據證明,豈能說他是蓄意謀殺?”

“林覺!我提醒你一點,今日是叫你來詢問的,可不是讓你來耍嘴皮的。你要注意你的身份。這裡有本官,有大理寺裴少卿,有刑部郭侍郎。這是三堂同會的大堂之上,不是你鬥嘴賣乖的舞臺。收起你耍小聰明的那一套,否則,叫你明白本堂之威嚴。”方敦孺冷聲喝道。

“威武!”衙下十幾名衙役忽然高喊威武,將殺威棒在地上頓出轟隆之聲,嚇了林覺一跳。

林覺本就是個識相之人,他可不想被殺威棒打屁股,於是忙拱手道:“好吧好吧,下官不多嘴了。各位大人想詢問什麼便問,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哼!這還差不多。”方敦孺冷哼一聲,滿意的撇撇嘴。跟林覺就是不能多廢話,直接了當反而好的多。棒子比嘴巴要管用的多。

“本官問你,當日在杭州,樑王爺溺殺康子震的時候,你是否在場?”方敦孺沉聲發問。

角落裡兩名師爺走筆如飛,下筆如龍蛇,開始記錄這場詢問。

“在!”林覺乾脆的道。

“樑王爺溺殺康子震是否是事實?”

“不。”林覺嘴巴里蹦出一個字來。

“你做什麼?爲何不好生回話?”方敦孺怒斥道。

林覺攤手道:“大人可真是難伺候,我說多了不好,說少了也不好,大人到底要我怎麼辦?這樣,大人規定我一次說幾句話,說幾個字好不好?下官也好照辦。免得大人又要教人喊威武來嚇唬我。”

“你!”方敦孺指着林覺怒喝。

“噗嗤。”有人笑出了聲,方敦孺怒目看去,見刑部郭侍郎正咳嗽着拿着布巾在嘴巴邊掩飾。

“你需回答清楚本官的問話,再要胡攪蠻纏,本官可不客氣了。”方敦孺怒喝道。

林覺皺眉道:“方大人,下官斗膽問一句。下官現在是不是已經犯了罪?今日是來詢問的還是來過堂的?下官怎麼覺得方大人將我當成是罪犯在審呢?”

第六百四十三章 師傅駕到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上來客第五三零章 冢中舊物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七七九章 打擊第一二三二章 緩和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二一四章 荒島餘生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九零四章 變卦第一陸四八章 大決戰(九)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八七八章 大勇有智第六七七章 召見第三三八章 疑惑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二九九章 州府之會第三九六章 對戰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三零零章 挺身而出第一四七六章 夜問第二零四章 各懷鬼胎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二七七章 疑點第八九七章 鋌而走險第六七五章 空自嘆第六六八章 百密一疏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九八二章 王府第九八五章 攤牌第四四八章 黑風寨主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六零九章 拆臺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二八八章 聚衆滋事第五七四章 家族會議第一六七三 點菜的學問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三八三章 拜別(下)第四三二章 搏命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六三八章 追隨第三四三章 策反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一一五六章 鎩羽第九八三章 劍拔弩張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二七五章 混亂之夜(中三)第六七七章 召見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六二一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六三四章 縱論大局第九八三章 劍拔弩張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一二七五章 變臉第七九三章 動之以理第一六三三章 驚馬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六零三章 得計第五二八章 欲說還休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二八九章 給我打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一三九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八十七章 攤牌(續)第三一九章 障眼法第一二七一章 往事第一千零五章 大膽示愛第五七三章 重見天日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一零八六章 反思第一一二七章 驚惶之夜(五)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一九九章 巧舌如簧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六三七章 立場第五五三章 大難臨頭第二四九章 病歸
第六百四十三章 師傅駕到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上來客第五三零章 冢中舊物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七七九章 打擊第一二三二章 緩和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二一四章 荒島餘生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九零四章 變卦第一陸四八章 大決戰(九)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八七八章 大勇有智第六七七章 召見第三三八章 疑惑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二九九章 州府之會第三九六章 對戰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三零零章 挺身而出第一四七六章 夜問第二零四章 各懷鬼胎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二七七章 疑點第八九七章 鋌而走險第六七五章 空自嘆第六六八章 百密一疏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九八二章 王府第九八五章 攤牌第四四八章 黑風寨主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六零九章 拆臺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二八八章 聚衆滋事第五七四章 家族會議第一六七三 點菜的學問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三八三章 拜別(下)第四三二章 搏命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六三八章 追隨第三四三章 策反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二七三章 混亂之夜(中)第一一五六章 鎩羽第九八三章 劍拔弩張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二七五章 混亂之夜(中三)第六七七章 召見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六二一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六三四章 縱論大局第九八三章 劍拔弩張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一二七五章 變臉第七九三章 動之以理第一六三三章 驚馬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六零三章 得計第五二八章 欲說還休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二八九章 給我打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一三九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八十七章 攤牌(續)第三一九章 障眼法第一二七一章 往事第一千零五章 大膽示愛第五七三章 重見天日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一零八六章 反思第一一二七章 驚惶之夜(五)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一九九章 巧舌如簧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六三七章 立場第五五三章 大難臨頭第二四九章 病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