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七章 脣槍舌劍

郭衝忽然發現自己沒話可說了,自己打算斥責一番嚴正肅的,卻被方敦孺堵了嘴巴。噎了半晌,郭衝只得皺眉道:“諸位愛卿都不要意氣用事,這是商議大事,有什麼話可以說,但不必爭吵不休。現在是議新法之事,其他的事情不要亂扯,不要離題千里。”

這話不痛不癢,相當於各打五十大板。郭衝這個皇帝當的倒是公道,不偏不倚,不正不歪,總之一句話:和稀泥。

楊俊冷聲道:“好,既然皇上如此說了,那老夫便只說你們所謂的新法。你們適才上奏說,我大周兵馬冗餘,需得裁減。豈不是自相矛盾?既然你們以爲我大周如今軍力不強,卻又要裁減兵馬,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戰力不強,便在數量上壓制對手,這是常識。你們作何解釋?”

嚴正肅道:“大周禁軍廂兵團練總數近兩百萬之巨。如此巨大的數目,尚不能保衛大周安穩,楊樞密難道覺得這是兵馬數量上的原因麼?這根本就是兵員素質上的問題,領軍制度上的問題纔是。我大周爲了維穩,吸納罪囚流民入軍,只是飲鴆止渴之舉。這些人都是好逸惡勞作奸犯科之輩,朝廷卻花軍餉將他們養起來,只爲了能不生亂子,這是根本上的策略錯誤。這些人在軍中能有怎樣的好處?好逸惡勞者在軍中一樣會如此,連種地養活自己都不肯,還指望他們爲國盡忠?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大周的兵馬中充斥這些人,則壞了整個軍中的習氣。必須改變這種情形。還有軍中那些老弱之人,朝廷養着他們根本是徒耗錢糧罷了,這些人都必須清理出大周軍隊之中。大周的軍隊不是養老院,不是讓人進去享福的,是要爲大周江山社稷拼命的。朝廷的每一分錢糧餉銀,養着的必須是能打仗的,能爲大周效命的戰士,而非是混吃混喝,打起仗來貪生怕死之人。”

嚴正肅這番話說的不少人暗自點頭,大周朝軍中確實有不少流民囚犯。朝廷正是爲了維穩的需要,生恐流民生亂,所以一股腦而養起來,一了百了。殊不知這在財政充裕的以前確實是可行的權宜之策,到了今天,還這麼做便是揹負了巨大的負擔了。另外,無論良莠一起養起來的作法,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那些好逸惡勞偷奸耍滑之人,更是讓軍中士氣大壞。大周兵馬的戰鬥力每況日下,很大程度上便是受此影響。

這些弊端其實楊俊也心裡明白,但他卻不能正視這個問題。他覺得,兵員素質不夠,戰鬥力不強便用人數來彌補。作爲大周樞密使,他有責任保證自己的每一個士兵都能有糧餉,有裝備,能過舒心的日子。那自己便是稱職的。如果他保護不了他這一畝三分地,他便是無能,會被人看笑話。這便是他的想法。沒有讀太多書的人,侷限性自然是顯而易見的。

“抱歉,我來插一句嘴。我想問問嚴大人和方大人,按照你們的想法,我大周兵馬要裁減下來的人數可不少。之前你們上奏說,但凡有作奸犯科者都要清理,十八以下四十以上也要清理。原本是流民入軍的也要清理。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我大周兵馬恐怕要去掉一半人了。倘若以八十萬來算,這八十萬人如何安置他們?放着不管,豈非天下大亂?”吳春來忽然出聲道。他見楊俊漲紅着臉說不出話來,便出言幫一幫。論辯論,楊俊怎會是方敦孺和嚴正肅的對手。

方敦孺看也不看他一眼,雖然吳春來早已是朝廷重臣,但在方敦孺眼裡,不過是個背叛自己的逆徒罷了。多看一眼,多跟他說一句話方敦孺都嫌髒。

嚴正肅沉聲道:“吳大人這話算是問到了點子上,今日議事,本就該議論這些關乎新法本身之事。這纔是議事的態度。老夫來回答吳大人的疑問。衆所周知,我大周之所以財政銳減,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便是百姓們因爲各種情形而無地可耕,最終流離失所。前番兩部新法的頒佈便是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提供官貸供百姓週轉渡過難關,一方面均衡田畝,限制併購,讓耕地能迴歸百姓手中。目前看來,效果還是明顯的。但以退出來的田畝安置大量百姓,卻也不太容易。”

吳春來道:“是啊,嚴大人自己也知道靠着退耕出來的田畝難以安置這麼多人,這該如何解決?此事不解決,便是極大隱患。”

嚴正肅沉聲道:“你莫忘了,我大周幅員遼闊,有大量沒有開墾的田地可供耕種。現如今邊鎮河東路、河北東西二路、秦鳳路、以及西夏路等北方邊鎮之地百姓流失嚴重,田地荒蕪。而且有大量的荒地沒有開墾。我和方大人商議了,裁減下來的兵士可就近安置於邊鎮諸路。具體的作法是:由朝廷提供一筆銀子供他們安頓下來。令他們墾荒耕種,朝廷免除三年賦稅加以扶持。如此,三年後,邊鎮各路必將有大片田畝開墾複耕,既讓他們安頓下來又增加朝廷稅收,且可就近保證京畿以及邊鎮各地的部分糧食供應。避免過度依賴漕運從南方運糧,遇到惡劣天氣或者變故會導致北方缺糧的窘狀。此乃一舉數得之策。”

羣臣驚愕不語,這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北方邊鎮諸路環境惡劣,又在邊鎮之地,並不安生。所以百姓流失的確實很嚴重。遇到打仗或者是天災,百姓們第一時間便想到要往南邊富庶之地跑,以至於南方人滿爲患耕地緊缺,北方卻人口稀少,耕地也成了荒地。倘若能將北方各路的荒地利用起來,那將對大周是一件極爲有利的好事。可問題是,這個計劃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恐怕是沒那麼容易的。

“就怕嚴大人和方大人是一廂情願。裁下來的士兵會願意留在北地開墾?他們還不是會到處流亡?像一羣蝗蟲一般所到之處皆成禍患。嚴大人和方大人這個想法怕是有些幼稚了。”呂中天終於沉聲開口道。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咂嘴道:“不容易實現,不容易實現啊。要是能實現的話,又怎至於今日這番局面?這些人正是因爲淪爲流民,方纔被招募入軍的。裁下來還是流民。異想天開,異想天開啊。”

方敦孺大聲道:“試都沒試,你們怎敢說是異想天開?之前行變法之事時,你們很多人不也是這麼說的麼?事實如何?新法卓有成效,朝廷財政壓力銳減,百姓們也陸續迴歸土地。今年以來,流民銳減。郴州大澇,百姓卻安穩如山,這些都是明證。所以說,事在人爲。”

嚴正肅點頭道:“正是。諸位大人應該都清楚,產生流民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爲百姓們願意流離失所。而是情勢所迫。要麼旱澇絕收,要麼是戰事牽連,才讓百姓們不得不流離。要保證他們能安心於北地開墾,除了那些免稅優惠的辦法之外,還需積極修建水利設施,疏通河道溝渠。朝廷要拿出銀子來修建路橋溝渠水庫大壩等等方面,另外軍隊也要保證邊鎮安寧。不出三年,形勢將大爲改觀。我對此有絕對的信心。”

呂中天咂嘴道:“嚴大人這麼輕鬆的一說,可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在這些上面?安置銀、免稅三年、修建路橋溝渠水庫水壩,你們算過這筆賬麼?朝廷的銀子豈非都用在這些上面了?”

嚴正肅道:“呂相,銀子就要用在刀刃上,此乃百年大計,長治久安的大計,花再多的銀子也是值得的。再說了,養活這些人在軍中,要花多少銀子?以八十萬人來算,一年起碼要花費一兩千萬兩銀子來養着他們。這麼多銀子投入在水利和道路建設上,那將會生出多大的變化?就拿出養他們的錢來投入進去,朝廷又沒多出銀子,怎可說朝廷的銀子都花在這裡了?”

羣臣默默點頭思索,不論立場而言,倘若按照嚴正肅所言,以養他們的銀子投入其中,朝廷確實沒多花銀子,但情形可能會大爲改觀。這事兒似乎有那麼一點可操作的餘地。

呂中天並沒有更深一步的質詢,他並不想成爲今天的主角,雖然以他的經驗來看,這事兒並沒有這麼簡單。但他並沒有義務爲嚴正肅和方敦孺去探討此事的可行性。今日的主角應該是楊俊而已,以楊俊的脾氣,就算這是個完美的計劃,他也根本不會同意。他可不管什麼安置,什麼財政,什麼百年大計。他要的是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許任何人插手。

“你說成了一朵花也不成。裁兵豈是你說裁便裁的。又要保證邊鎮安穩,又要裁我的人,你這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有你這麼不講理的麼?說破天此事我也不會同意。”楊俊大聲叫道。

“楊樞密,眼光要放長遠,要看大局,而非侷限於眼前之事。裁兵絕非弱軍,相反卻是強兵之策。楊樞密並非不知,每年朝廷財政的六七成都用在養兵上,這是極爲不合理的。這會拖垮朝廷的。況且即便六七成財稅用於養兵,兵馬的裝備戰力還是堪憂。倘若裁兵精簡的話,投入的銀子可以打造一支裝備精良,更爲強悍的軍隊,這個道理你不會不懂吧。所謂兵貴精不貴多,精兵強將才能打勝仗,楊樞密是領軍之人,該不會讓老夫爲你說說兵法之道吧。”方敦孺略帶揶揄的道。

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三零五章 各有絕技第三二一章 出場第一五零四章 釋懷第一四七四章 過失第一五八八章 故園第八十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五一五章 漏夜訪客第一二二七章 失足男子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四二五章 得見真容第三八五章 青臺鎮第五八八章 往事甘如飴第一四六零章 可疑人物第一二八五章 大勝第七六七章 歸衙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一零三七章 噩耗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七零四章 新時代第三八零章 團隊第一六三五章 一槍之威第九八四章 宴無好宴第一三七章 前倨後恭第四七八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二一三章 駭浪驚濤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一三零五章 長路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一九一章 烈火熊熊第七六一章 往事(續)第八七九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七七零章 來訪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一六零章 王爺的回憶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六七八章 時來運轉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九九六章 雪夜樓船冰河上第七一四章 差役如虎狼第一一五九章 一往無前第九九零章 試藥(下)第一五五五章 條件第一六二章 掩飾和解釋第二三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三五章 別種滋味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零三三章 營救第九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四五九章 一鳴驚人第七五四章 殞命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五五六章 意圖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六五五章 明爭暗鬥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八七六章 受挫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九二九章 真相第一零六一章 權衡之術第八二二章 私言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二七五章 混亂之夜(中三)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一五一一章 堵截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八章 舌綻蓮花滿座驚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一三三章 無人可活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七四零章 作戲第四五一章 土地的秘密第二四四章 爲狗熊第一零九一章 流言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九五五章 財迷心竅第一四零四章 不得不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第一三六六章 君子之戰第一四五八章 盡在掌握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一零五七章 急不可耐
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三零五章 各有絕技第三二一章 出場第一五零四章 釋懷第一四七四章 過失第一五八八章 故園第八十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五一五章 漏夜訪客第一二二七章 失足男子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四二五章 得見真容第三八五章 青臺鎮第五八八章 往事甘如飴第一四六零章 可疑人物第一二八五章 大勝第七六七章 歸衙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一零三七章 噩耗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七零四章 新時代第三八零章 團隊第一六三五章 一槍之威第九八四章 宴無好宴第一三七章 前倨後恭第四七八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二一三章 駭浪驚濤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一三零五章 長路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一九一章 烈火熊熊第七六一章 往事(續)第八七九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七七零章 來訪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一六零章 王爺的回憶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六七八章 時來運轉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九九六章 雪夜樓船冰河上第七一四章 差役如虎狼第一一五九章 一往無前第九九零章 試藥(下)第一五五五章 條件第一六二章 掩飾和解釋第二三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三五章 別種滋味第一五八七章 要務第一零三三章 營救第九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四五九章 一鳴驚人第七五四章 殞命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五五六章 意圖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六五五章 明爭暗鬥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八七六章 受挫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九二九章 真相第一零六一章 權衡之術第八二二章 私言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二七五章 混亂之夜(中三)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一五一一章 堵截第五八六章 人不如魚第八章 舌綻蓮花滿座驚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一三三章 無人可活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七四零章 作戲第四五一章 土地的秘密第二四四章 爲狗熊第一零九一章 流言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九五五章 財迷心竅第一四零四章 不得不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第一三六六章 君子之戰第一四五八章 盡在掌握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一零五七章 急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