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莊的祠堂裡,衆人因爲意見的不統一,還在互相爭論着相關的話題。而在窗戶外面,兩個人影依偎在一起,任由那銀色月光灑在身上。
祝英臺靠着李晉雲,此時並沒有做出任何反對,相反覺得內心是一陣的舒服。這個時候的她身心放鬆,沒有宮裡的爭鬥,沒有家中父母的寵溺,也沒有給哥哥們平事兒的瑣碎。
“哎,雲村長,你在給我念一首詩唄。”
李晉雲起身扒着窗戶看着裡面的爭吵。伸手慢慢的把窗戶放了下來。古代窗戶都是向上挑開的,用木棍頂着的那種。隨後又坐下來說道:“正好你也姓祝。不如我給你唱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吧。”
祝英臺乖巧的點點頭,看着遠處的黑霧,又看着天上的月牙。說道:“好啊,那你就給我唱一首歌吧。”
我的心想唱首歌給你聽,歌詞是如此的甜蜜,可是我害羞我沒有勇氣,對你說一句我愛你,爲什麼你還是不言不語,難道你不懂我的心,不管你用什麼方式表明……
我愛你你是我的茱麗葉,我願意變成你的梁山伯,幸福的每一天,浪漫的每一夜;我愛你你是我的羅密歐,我願意變成你的祝英臺,幸福的每一天,浪漫的每一夜,美麗的愛情祝福着未來……
“嘿嘿!”本來閉着眼有些睡意的祝英臺,突然睜開眼癡癡的笑了起來。並且認真的看着李晉雲,她感覺面前的李晉雲並不是那麼討厭。反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這是以前所沒有的。
在這月光之下,看着月亮聽着歌,這也是她出生以來第一次。這個地點也的確撐託風景,要是在別的地方,可能感覺就沒這麼奇怪了。
“雲大哥,這歌聽着好動聽啊,我從來都沒有聽過。這裡面爲什麼還有我呢,是你自己寫的嗎?”
“有你,這裡面怎麼有你了!”
“哦,不是,我是說這裡面的梁山伯、朱麗葉、羅密歐都是誰呀,還有祝英臺不是我們莊的四小姐嗎。這是你給她寫的歌吧。”祝英臺扭頭看着他問。
還在裝,李晉雲早就猜出來她的真實身份。女扮男裝來自祝家莊,並且還帶着小跟班,能代表祝家莊來提親。明知道是女的,這祝家莊的人如此支持她,任由她這麼胡鬧。顯然就不怕胡家莊發現,也不怕發現之後的交涉。
能夠得到祝家莊的支持,並且話裡話外都包含着皇宮大內,以及皇后等人的信息。而且還得到了皇上的賞賜,這青魚島之上誰人不知,這整個天津府能有如此殊榮的就是一人,祝家莊的祝英臺。
祝英臺估計自己也能猜到她的身份,既然大家都不揭穿,那就這樣遮蓋着吧。
“梁山伯你肯定知道,不過這個羅密歐和朱麗葉,你肯定不知道。我就先來給你說說這倆人的故事。這倆人呢是戲劇人物,是英國。就是來訪的那些人的國家,這個國家裡的一個文化人物創造的。他就是威廉莎士比亞。”
“那這個威什麼莎比的,這個人物是不是大文學家。”祝英臺滿臉問號卻又一臉認真。
“恩,的確是個大文豪,自打西洋文藝復興之後,外國的文學飛速發展,文化力量整體提升。這個可了不起,這可就奠基了未來在世界上的文化傳輸。你看看我們國家在幹什麼,封閉思想、八股文學,都什麼東西。國家不改變,人民沒思想,在過十幾年,我們國家就只有被打的份兒啊。”
短暫的平靜之後,祝英臺率先問道:“你的意思我懂,可是我不支持。大滿帝國幾百年的基業,江山幾代人的守護,天下太平,國家穩固,你要是造反的話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哈哈,我就是說這玩的。對了我給講一下朱麗葉的故事吧。這個愛情故事可是感動了無數人呢。”
“好啊,我也想聽聽這個故事到底能有多感人。”祝英臺笑着說。
凱普萊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兩大家族,這兩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經常械鬥。蒙太古家有個兒子叫羅密歐,17歲,品學端莊,是個大家都很喜歡的小夥子。
可他喜歡上了一個不喜歡他的女孩羅薩蘭,當聽說羅薩蘭會去凱普萊特家的宴會後,他決定潛入宴會場。所以羅密歐爲了羅薩蘭,而他的朋友爲了讓羅密歐找一個新的女孩而放棄羅薩蘭,他和自己的朋友爲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進了宴會場……
……
李晉雲儘量把故事講的聲動、傳神,其中還不時的用着擬聲詞、象聲詞。等故事講完之後,只見這祝英臺已經是滿臉淚花。哭的像個小淚人,讓人看着都心疼。
祝英臺畢竟是女生,哽咽着依偎在李晉雲的肩膀上哭個不停。
李晉雲拍着她的後備,無聲的安慰着她,任由淚水打溼了自己的肩膀。時間不長,哭聲漸漸消停。祝英臺猛然揚起小花臉,站起來認真的喊道:“怪不得你唱的歌那麼好聽,聽了這個故事我懂了。我決定了,以後我的英文名字就叫朱、麗、葉。”
痛快的喊完話,低頭看着李晉雲。“你覺得好不好?”
“好,好。”李晉雲被高八度的女高音嚇了一跳,尷尬的笑了笑又說:“不過啊,這個朱麗葉是名字,你的姓氏不變,應該叫做朱麗葉·祝。”
祝英臺點點頭又說道:“那麼你要不要做我的梁山伯。哦,不對,應該是梁山伯·李。”
李晉雲無語道:“那個,那個梁山伯是國產人物,人家本來就姓樑。朱麗葉和羅密歐是一對兒。”
祝英臺又是乖巧的點點頭,眨巴着大眼睛:“那你願意做我的羅密歐·李嗎?”
李晉雲雖然有些欣喜,可是總感覺這愛情有點不靠譜。這來的也太快了,難道這就是一見鍾情嗎。自己還真沒有遇到過,難道真像周杰倫說的那樣嗎?
oh~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是誰,誰在外面亂喊”
祠堂內傳來喊聲,隨後就聽到一羣人的腳步聲在周圍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