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打哪裡

“首相先生,如果不能立即結束一面的戰場,那大日本帝國在太平洋前線的情況,就非常讓人憂慮啊。”一位幕僚跪坐在榻榻米上,對矮桌對面的東條英機說道。

對於目前日本面臨的嚴峻形勢來說,這位幕僚已經算是比較婉轉的提醒了。

只要不瞎就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的日本經濟,完全都是由賀屋興宣一人勉力支持,根本算不上運轉良好。

這一點與德國早期的擴軍狀態很像,經濟上全靠一個搞出米福券的天才沙赫特的那一套辦法。

經濟上被動,物資上也匱乏。自從日本發動戰爭以來,鐵礦依靠掠奪,石油依靠掠奪,煤礦依靠掠奪,卻很少能夠真正用到反哺國內經濟上。

這些戰略物資日本在美國的潛艇干擾下,能夠運回國內的,多數也都投資到“大東亞聖戰”之中去了。

其實也很好理解,爲什麼同樣對外擴張,日本與德國如今的境遇卻天差地別。

德國佔領區是歐洲精華部分,最貧窮的地方也是波蘭這種還算不錯的地區。哪怕算上蘇聯佔領區,鐵路公路甚至是工業都是相對來說有底子的。

日本佔領區可就不同了,除了日本一直在私下裡經營的東北之外,其他佔領區都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投入,才能開始產出效益。

想致富先修路,1940年的中國道路狀況,比起歐洲來要差多少,就不用詳細介紹了。

在這樣的差距下,佔領區能夠發揮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如果說德國佔領區可以屬性+10的話,日本佔領區最多也就只能算屬性+3了。

“您說的都是對的,可是卻沒有太好的解決的辦法。”東條英機微微低頭,開口抱怨道:“我已經盡力了,可是依舊想不出一個對策。”

他不是沒有想出對策來,只是他的對策並不比別人的高明,所以說與不說,也就無關緊要了。

大本營現在的集體共識是,最好想辦法先結束一個局部戰場,好能抽調出更多的部隊,部署到其他戰場上去,形成良性循環。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共識,陸軍才能拋出這麼一個龐大的計劃來。

其實陸軍的想法也很正常:你海軍爲了對付美國艦隊抽身不得,那接下來要解決問題,也就只能依靠我們陸軍了不是?

海軍無奈也就無奈在這裡了:他們被越來越強大的美國海軍牽制,被潛艇戰拖累,只能在太平洋上疲於奔命,無法在短時間內搞定強大的美國。

既然海軍走不開,又無法短時間內擺平對手美國,那也只能在陸軍身上打主意了。

不過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陸軍自己又吵起來了:接下來陸軍做主力這個沒問題了,可究竟先打哪一邊,又確定不了了。

華東地區的主官們希望先解決重慶政府,擊垮中國然後就可以左右逢源。

東北地區的關東軍派系覺得,可以趁機捅蘇聯背後一刀,與德國瓜分西伯利亞,然後解脫出關東軍來南下,搞定中國戰場。

另一邊,東南亞的山下奉文等將領,覺得應該先打緬甸和印度,搞定了軟柿子再回頭收拾難啃的骨頭。

從各自提請的行動計劃來看,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也都有各自的缺陷。

正因爲如此,也才讓東條英機難以抉擇:他作爲首相,而且是陸軍將領,是有能力做到一言而決的,可是他不敢,也沒有眼光看清這些選擇的後續發展。

關東軍北上的計劃很成熟,原本日本就有進攻外蒙還有蘇聯的行動計劃。作爲日本經營已久的大後方,東三省與朝鮮半島也可以作爲補給基地,後勤補給更加方便一些。

更好的是,只要與德國勝利會師,那雙方在物資交換上也會有更可靠的通道。

但是這個計劃惱人就惱人在這裡了:德國究竟是敵是友?與強大的德國做上了鄰居,關東軍的壓力豈不是更大了?補充兵力防患未然尚且來不及,哪敢抽調兵力南下?

華東華中等地區的侵華部隊的計劃同樣美好,但是同樣也有致命的問題:能解決中國戰場,日本早就動手解決了,怎麼可能拖延到現在?

不是陸軍啃不動中國這塊硬骨頭了,哪有後續美國插手威脅石油禁運這一系列的麻煩?

所以,看上去進攻重慶等地區的計劃非常美好,但是執行起來日本不一定能做到……這纔是最要命的,萬一打不下來,浪費了最後一點兒機動兵力,那可就真迴天無力了。

東南亞的攻擊計劃想的也挺好,印度的英國流亡政府比起泥潭一樣的中國與強大的蘇聯,也確實是軟柿子,可執行進攻計劃依舊不太容易。

第一個要命的問題就是天氣!這才7月而已,緬甸的雨季正是最煩人的時候,幾十萬大軍吃喝用度,後勤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

這裡可不像在中國打仗,就算後勤爛一些,大不了燒殺搶掠就地取材,殘暴一些還不至於餓死。

緬甸叢林百公里山林渺無人煙,就是日本軍隊想要燒殺搶掠,問題是搶誰的去?這裡每一粒糧食都要依靠真正的後勤運輸補給,而日本軍隊各項指標中,碰巧最爛的就是後勤補給……

還有一個最讓陸軍頭疼的問題困擾着東南亞進攻計劃:海軍還是不配合,縱使緬甸印度這個柿子再軟,也沒法去捏不是?

日本高層不是傻子,任何決定也都有其更深層的道理。李樂得知日本要繼續投入兵力攻擊中國覺得日本瘋了,其實日本沒瘋,反而是很冷靜的在思考自己的出路。

“現在看起來,最合適的依舊是大多數人贊同的打通大陸交通線,逼迫重慶方面投降的計劃啊……”那名幕僚皺着眉頭,低聲感嘆道。

“是啊!但是這個決定一下,我大日本帝國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道路了……不能把支那捏在手裡,帝國的明天就無從談起。”東條英機捏緊了拳頭,咬牙切齒的說道。

1104虎頭蛇尾8說服148停止轟炸335去而復返的德國人101龐大的擴軍計劃1107眼鏡蛇953穩定局勢54再戰拉巴特1106軍長投降129意大利的野望198加蘭德的回憶859新的難題1168援軍272醜事471剎車140咬上誘餌的魚1177日本坦克124亡羊補牢1047武器的相似性321無法找到的敵艦540戰鬥開始182全線反擊974最遠的推進距離648突破69審查95倫敦空戰735豹式坦克改進型693敵人的狙擊手297吃肉343後知後覺926混戰169照相和風鏡187齊柏林456被動的英國246全軍覆沒1064所羅門之戰501以力破局701還是老套路444推演1005猜透了995地鐵入口279技術儲備271德國來的電報1156元帥的末路142大潰敗188亞歷山大1092前線的子彈1004藏匿1012增援444推演779海軍的炮彈769重歸寂靜327驕傲270見鬼263東線緊張979再轟炸一次216一個新的計劃588來自中東的友誼1132突擊指揮部656不是海軍的海軍712日本艦隊壓上519找到了39情報泄漏114咖啡店裡的年輕人202一邊倒366送死行動342越來越多的英國船758新的兵源344向北26突擊步槍612遭遇戰1121追殺961輕重427依靠奇蹟418永遠都不夠的汽車1108刑房288平衡857又轟炸134北非亂局570休息936堅持住663德國人來了1199苦戰780不佔優勢的戰役176隆美爾的計劃400可能會被血染的沙灘1008陰差陽錯280酸溜溜507彎道遭遇戰96墜落990趾高氣昂812空屋子596混亂的明斯克外圍777最靠近莫斯科471剎車11法國特使65視察前線699挖坑645只在腦海中的英雄365皇家空軍的妥協
1104虎頭蛇尾8說服148停止轟炸335去而復返的德國人101龐大的擴軍計劃1107眼鏡蛇953穩定局勢54再戰拉巴特1106軍長投降129意大利的野望198加蘭德的回憶859新的難題1168援軍272醜事471剎車140咬上誘餌的魚1177日本坦克124亡羊補牢1047武器的相似性321無法找到的敵艦540戰鬥開始182全線反擊974最遠的推進距離648突破69審查95倫敦空戰735豹式坦克改進型693敵人的狙擊手297吃肉343後知後覺926混戰169照相和風鏡187齊柏林456被動的英國246全軍覆沒1064所羅門之戰501以力破局701還是老套路444推演1005猜透了995地鐵入口279技術儲備271德國來的電報1156元帥的末路142大潰敗188亞歷山大1092前線的子彈1004藏匿1012增援444推演779海軍的炮彈769重歸寂靜327驕傲270見鬼263東線緊張979再轟炸一次216一個新的計劃588來自中東的友誼1132突擊指揮部656不是海軍的海軍712日本艦隊壓上519找到了39情報泄漏114咖啡店裡的年輕人202一邊倒366送死行動342越來越多的英國船758新的兵源344向北26突擊步槍612遭遇戰1121追殺961輕重427依靠奇蹟418永遠都不夠的汽車1108刑房288平衡857又轟炸134北非亂局570休息936堅持住663德國人來了1199苦戰780不佔優勢的戰役176隆美爾的計劃400可能會被血染的沙灘1008陰差陽錯280酸溜溜507彎道遭遇戰96墜落990趾高氣昂812空屋子596混亂的明斯克外圍777最靠近莫斯科471剎車11法國特使65視察前線699挖坑645只在腦海中的英雄365皇家空軍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