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總督之憂

年節將至,武昌內外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之色,街上極是熱鬧,到處都是置辦年貨的百姓,而相比於街上的熱鬧,城內的衙門卻顯得有些冷清,這個時候,按尋常慣例各衙早已封印,不再辦置公務,即便衙門問案,即將待年後再問。

在總督府內,待又一波拜年的士紳官員離開後,張之洞卻覺得自己的心情有點怪。

今天本來應該是個喜悅的日子,他自己也很想努力地使自己喜悅起來。可不知爲什麼,心中卻總是隱藏着一絲讓人不易覺察的忐忑。

自外放山西任巡撫至今,無論是督署兩廣,亦或是總督湖廣,這期間,自己付出的艱辛自不必說。用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這樣的詞彙不足以形容,或許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更爲妥當。

從撫晉時,在衙門舊檔裡發現了李提摩太給前任巡撫曾國荃提的一些關於修築鐵路、開挖礦藏、開辦工業和製造廠方面的建議,便派人去請李提摩太,想讓他放棄傳教,參與中國政務,從那時起,初涉洋務,到督撫兩廣,操辦軍務感觸“器不如人”,而痛定思痛,立志改革,他便與洋務扯不開了。

督粵的後幾年,建成鑄錢廠,創設槍彈廠,創辦水陸師學堂,建立練習洋操的廣勝軍,籌辦槍炮廠、織布官局,成效卓著,爲現在督鄂培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而調任湖廣總督,更是爲了督建鐵路,這些年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回憶起來。

他發現似乎沒有什麼事情,比到了湖北之後更爲順手,且不說其它,便是洋務最爲緊要的銀錢,唐子然的一計禁菸,便平空爲開出了一條數百萬兩的財路。

這個月,禁菸局已經交解十萬兩,如果不出意外,下個月,亦可交解十萬兩,半年內可交解六十萬兩,半年後,待局員培訓完成,即可放之全省,於全省令行禁菸。先期一年推行以舊策,於城內實施禁菸,如此一年可得銀三百萬兩。

如果一切成功,就會按照既定計劃,繼續於全省推行禁菸,完成菸民登計,如此一年即可得銀五百萬至六百萬兩。

屆時有了充足的資金,自己必可於湖北大展拳腳,鐵廠、鐵路、槍炮廠等洋務工廠,將如雨後春筍一般建立起來,到時候,自己將是當仁不讓的洋務第一人,至於李鴻章早已被自己遠遠甩至身後。

可如果失敗了,那麼接下來的事,張之洞不用想都知道會發生什麼——彈劾自己的奏摺會象雪片一樣通過軍機處飛向皇上的養心殿,到時候,李合肥等人定人落井下石。

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爲空談,至於與李鴻章爭坐“天下第一督”的夢想,不僅也會就此葬送在自己手中,同樣也會成爲他人的笑柄。

想着可能面臨的風險,張之洞第一次猶豫起來,儘管深知唐浩然之才,但他卻不知道唐浩然能不能成此事,更準確的來說,他深知禁菸所帶來的阻力。

尤其是在這三鎮禁菸初見成效之後,張之洞更擔心的是,按照唐浩然的三步策略走下去,會不會惹出什麼不可收拾的亂子。

“香濤兄,在想什麼?”

一個聲音把正在沉思中的張之洞拽了出來。

張之洞擡頭一看,是桑治平,是他最爲信賴的助手,也正是他認爲將禁菸一事交給唐子然辦,遠好過其它人去辦。

“禁菸!”

張之洞並沒有隱瞞自己的想法。

“子然辦事秉持公心,香濤兄,儘可安心。”

隱約猜出張之洞所慮何事的桑治平再次勸說道。

確實,正像桑治平所說的那樣,相比其它人,唐子然少了幾分私心,用這樣的人辦事再好不過,可深知官場的張之洞,同樣也知道,這樣的人最不適合的也就是官場。

現在,隱隱的他甚至懷疑起自己當初的決斷,仲子看到的是唐子然的公心,其有公而無私是真,可大清國的官場又豈能容得下這樣的人?當初他覺得其秉公,可以免其爲他人所用,只需託庇於自己便可,可他會不會帶來什麼不可收拾的麻煩呢?

“仲子,你覺得子然現在於三鎮實施的包賣之策如何?”

張之洞口中的包賣,指得自然是現在禁菸局將煙土包賣於煙館,這是唐子然被銀子逼出來的法子,但卻極爲有效,那些煙館迫於官府的威力,最終還是同意從禁菸局購進熟土,禁菸局未耗一兩銀錢,便將三地煙市盡收於局內。

“這包賣之策,所效者與鹽商包賣亦無不同,表面上看來,煙館之利微薄,可煙館卻因官府關閉煙檔,大獲其利,再者煙館亦內售私土,可謂是大得其利!”

張之洞點點頭,當初唐浩然提出先施“包賣”時,已經將其利弊得失一一道盡,恰如鹽商一般,鹽商雖於官鹽獲利,但其趣卻在夾私。以子然之策,煙行煙土只售于禁煙局,待禁菸局加工成熟藥後,再由煙館包銷,而煙行、煙館所看重者,亦是其中私煙以及其間官商相勾之利。

而這恰恰就是張之洞現在最擔心的地方。

“以子然的想法,半年後將包賣之法推行全省,其間任由其販私,再用半年,完成各府縣菸民登計,完善禁菸局設施,一年後,再以煙行、煙館販私將其查沒,進而建立三級特許商,仲子,你覺得,此策妥當嗎?”

“這……”

桑治平沉吟着,

“似有些許風險,但若欲行以禁菸,亦只能如此了。”

是的,只能如此了,若是想真心禁菸,唐子然就只能這麼做,畢竟包商制漏洞太多,其所謂禁菸,又於朝廷現在的“寓禁於征”有何區別。

“包商制,與其說是爲了禁菸,倒不是說是爲了……”

爲了斂財!

這纔是包商制的真相,就如同官鹽包商一般,爲的不過只是徵繳鹽稅,只不過,按唐子然的說法卻是爲了“引蛇出洞”,爲了他日能取嫡煙行,進而壟斷全省煙土購進,同樣也是爲了掃清煙館,以建立完全受禁菸局監管的特許商,從而逐步消除煙毒!

“全省數萬煙館,若一意查禁,恐引發民亂!”

張之洞一言道出自己的憂心之處,相比於三級特許商,在見識了“包商”的效果之後,他反倒更樂意維持現狀,相比於現在行館無擾亦能入銀數百萬兩,他自然不願再行以冒險了。

“可,香濤,若是維持包商,恐與禁菸初衷相違!”

張之洞的話,讓桑治平心底暗叫不妙,看樣子,現在香濤也是暗生顧慮啊!

“可如若因此引發民亂,恐屆時老夫亦無法保住他唐子然啊!”

張之洞的長嘆聲傳入桑治平的耳中,只讓他的心頭一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豈能不懂,隱隱猜出了他的想法,就在桑治平思索着如何應對時,卻聽張之洞問道。

“子然近日怎麼沒見他?他在忙什麼?”

第70章 離別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346章 變革第13章 約法三章第234章 外交第265章 釋放第187章 潰敗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175章 督難安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81章 根基(上)第184章 求月票第8章 私心第12章 四策(下)第210章 天下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50章 海上之事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83章 決定第136章 取捨之間第166章 冒險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57章 華之萬東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177章 許可第68章 融資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28章 投機者(下)第24章 盛氏之憂第19章 局終第45章 天津衛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213章 末日(中)第7章 在海上第200章 奉天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201章 漢城第322章 初戰第353章 豐年第69章 海軍島第73章 工地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3章 募勇第164章 底線第47章 武備學堂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45章 起義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50章 海上之事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29章 賤骨頭第38章 北洋大臣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14章 外流第65章 夏威夷第174章 軍營新丁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1章 碧蹄館第149章 戲法第89章 謀略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30章 中游第178章 紛亂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82章 根基(下)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164章 底線第122章 父子第130章 剪羊毛(中)第197章 潛入第248章 憂慮第119章 威脅第194章 賢良第183章 決定第39章 洋操第299章 陰謀第247章 私利第41章 嫁衣第39章 求援第325章 朋友第14章 請教第23章 東京之變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26章 何以爲重第68章 無奈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40章 笑一場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26章 亞洲病患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113章 國商
第70章 離別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346章 變革第13章 約法三章第234章 外交第265章 釋放第187章 潰敗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175章 督難安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81章 根基(上)第184章 求月票第8章 私心第12章 四策(下)第210章 天下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50章 海上之事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83章 決定第136章 取捨之間第166章 冒險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57章 華之萬東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177章 許可第68章 融資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28章 投機者(下)第24章 盛氏之憂第19章 局終第45章 天津衛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213章 末日(中)第7章 在海上第200章 奉天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201章 漢城第322章 初戰第353章 豐年第69章 海軍島第73章 工地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3章 募勇第164章 底線第47章 武備學堂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45章 起義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50章 海上之事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29章 賤骨頭第38章 北洋大臣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14章 外流第65章 夏威夷第174章 軍營新丁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1章 碧蹄館第149章 戲法第89章 謀略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30章 中游第178章 紛亂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82章 根基(下)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164章 底線第122章 父子第130章 剪羊毛(中)第197章 潛入第248章 憂慮第119章 威脅第194章 賢良第183章 決定第39章 洋操第299章 陰謀第247章 私利第41章 嫁衣第39章 求援第325章 朋友第14章 請教第23章 東京之變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26章 何以爲重第68章 無奈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40章 笑一場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26章 亞洲病患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113章 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