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進攻外圍

伊斯坦布爾的守軍中基本上已經剔除了奴隸兵,不是奧斯曼人不想使用奴隸炮灰,而是之前的連番大戰,奧斯曼人特別喜歡將奴隸兵派出去,結果死的死逃的逃,連僕從軍都是打光了新招的,奴隸兵自然也所剩無幾……

並不是所有的奴隸都能當奴隸兵!

那些女奴隸和老人小孩奴隸,連當人肉盾牌都不被看好……

伊斯坦布爾的僕從軍和最初的奧斯曼僕從軍也有了本質的不同,以前強徵的僕從軍幾乎損失殆盡,後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太平軍的進攻下,國勢日衰,那些被統治壓迫的民族,自然開始多起了心思,大規模的起義雖然沒有,但小規模的叛亂卻在近幾年越來越多。

奧斯曼人的主要軍力都用來對抗太平軍了,自然不敢繼續在大後方如同以前那般搞天怒人怨的強徵,而是用類似募兵的方式招募僕從軍。

因此,現今的奧斯曼僕從軍都是一次性部隊,武器裝備也比以前好上一些,戰爭結束後必然會解散,原因很簡單,這種僱傭兵性質的僕從軍開銷太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供養不起……

比起僕從軍,那些伊斯坦布爾臨時組建起來的市民武裝倒是比較靠譜,原因無他,只是因爲這些武裝市民的戰鬥積極性非常高昂!

他們是爲保衛家鄉戰鬥,而不是爲了那位沒有多少接觸的奧斯曼蘇丹!

太平軍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民間早已被妖魔化,奧斯曼貧民還好,反正自己一窮二白,太平軍來了除了爛命一條外,根本不會有什麼損失。

但那些富人階級和中產階級的想法就不同了,能住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繁華都城伊斯坦布爾中的市民,多多少少都有些家資,在新月教的扭曲宣傳下,大多數伊斯塔布爾市民都認爲太平軍破城後會洗劫整座城市,畢竟,奧斯曼人的祖先攻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城在拜占庭帝國時代的稱呼)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

所以,爲了自己的財產,爲了自己妻女不被太平軍糟蹋,爲了自己不被貶爲奴隸失去一切,伊斯坦布爾的本地居民,奮勇的響應了奧斯曼蘇丹全民抗戰的號召,拿起了武器!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大佬們,更是罕見的大開私人和國家的武器庫,大量庫存的冷兵器和火繩槍被下發到民間,武裝起來一支支人數衆多的市民武裝部隊!

他們或許戰鬥力不行,但作戰士氣絕對高於僕從軍甚至是士氣低落的舊軍士兵!

畢竟,奧斯曼舊軍士兵大多數人的家鄉並不在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蘇丹甚至從市民武裝中精挑細選出來一部分退役老兵,發給他們寶貴的燧發槍!

要知道,僕從軍手裡使用的大多數武器還是冷兵器呢!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數百年的積累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數年的準備,伊斯坦布爾不光被修成了一個刺蝟般的防禦體系,還雲集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剩餘的絕大部分力量,連瀕臨波斯薩珊王朝的邊境精銳,都被抽調了八成!

波斯薩珊王朝比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腐朽落後,所以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事威脅極其低下。

17世紀的世界格局呈現一種很有意思的景象,越是往東各國軍事力量越低,直到抵達最東部的東方古國,戰鬥力猛地拔高,周圍的一羣小國全部是東方古國的藩屬國。

只是,在真實歷史上,隨着時間的推移,西強東弱的差距漸漸被拉大,東方古國好歹還強國,但東西方中間的那片地方,則一直都處於混亂和虛弱的境地,要不是當時的遠征限制太大,東方滿足於現狀,西方忙着內戰,中東那片地區早就被征服了。

不過,到了19世紀,世界距離被拉近,歐亞大陸中部那塊地盤迅速被強勢的歐洲逐漸征服。

每一天,都有伊斯坦布爾的市民參軍報名,參加速成的訓練,主要是對武器的使用,反正這些伊斯坦布爾市民主要是作爲守城部隊,而不是外圍防線的守軍,用不着排列什麼隊形。

在伊斯坦布爾外圍防線中,駐守的則是奧斯曼舊軍和奧斯曼僕從軍,單算人數的話,不比伊斯坦布爾城內的守軍少!

然而,當太平軍對伊斯坦布爾外圍防線發動進攻時,戰局卻讓人大跌眼鏡!

75毫米速射炮,擲彈筒,馬克沁重機槍組成的火力網,一股腦砸向奧斯曼人修建的防炮戰壕陣地後,太平軍士兵緊接着排着密集散兵線衝了上去,如同一戰時期的塹壕戰一般,一邊衝鋒一邊開火殺敵。

如果仔細查看就會發現,太平軍以連隊爲單位,一部分人衝鋒另一部分人站立進行精準射擊,衝出一定距離後,後面的人一邊裝彈一邊向前慢跑,前面的人則戰力填充火力空缺。

太平軍老兵進行的是標準的散兵線交替掩護的衝鋒模式。

因爲奧斯曼士兵呆在防炮戰壕陣地,火炮的殺傷力十分有限,所以必須依靠衝鋒才能拿下敵人陣線。

當初太平軍就是依靠這種方式跟反漢同盟軍在西歐進行大規模野外攻防戰的,由於當時的反漢同盟軍抵抗十分頑劣,即便太平軍衝進防炮戰壕,還需要進行一番肉搏才能取勝,這也是太平軍戰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好在,太平軍的敵人沒有機槍,更不知道鐵絲網的作用,所以太平軍的損失遠沒有達到一戰時期。

如同以往那般,太平軍的火炮輕易壓制住了奧斯曼人象徵意義更多的火炮陣地,並且將防炮戰壕裡的奧斯曼軍隊炸的擡不起頭來。

當太平軍大隊衝到200米距離內之後,馬克沁重機槍也在高處架設起來,對準前方的奧斯曼戰壕,根據曾經跟反漢同盟作戰的經驗,單兵武器落後的敵軍往往會在衝鋒隊列抵近到百米距離後,再進行大規模反擊,那時候,纔是馬克沁重機槍真正發威的時刻!

296 不能蒙羞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237 戰爭形勢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312 兇悍的娘子軍064 生死之戰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194 背叛中的屠殺270 栽贓與藉口018 人性的欺騙354 接連突破040 輕鬆拿下238 威望是打出來的050 瑞典資深劍士125 克里米亞炮灰兵團451 進攻外圍426 世界年紀表017 軍管體制的太平軍315 合作與引子066 反敗爲勝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168 錦衣衛294 瑞典軍團的沒落261 避重就輕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064 生死之戰430 德意志投降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03 全面進攻波蘭103 想撿漏的波蘭人上156 舊戰爭的結束108 基輔到手095 聲望任務370 拿下北歐225 無法無天的惡魔100 翻臉下303 全面進攻波蘭327 兄弟會沒了353 超乎想象233 細細的紅線154 警察088 直入主題164 立陶宛出局442 首次碰觸291 抵近008 士兵晉升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037 初步嘗試253 兩個理由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439 巡警197 烏合之衆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038 入教的波蘭奸418 洪天成的戰略計劃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267 開始收權178 解鎖新任務226 御駕親征402 瘋狂的法蘭西002 全面戰爭203 基輔戰役開啓089 聲東擊西201 死無對證015 很好糊弄麼?188 女王的危機177 做對的下場351 軸心國集團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277 種族優越感的產生329 乞和條件407 巴黎會戰334 我們不一樣259 所謂國家利益163 武器與士氣209 佔領波洛茨克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045 波蘭翼騎兵219 軍田攏人心003 兌換士兵013 得與失061 慘烈的消耗戰上343 對俘虜的處理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473 定都京師122 安德烈的野望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370 拿下北歐380 老近衛軍160 傭兵界的宣言322 秋風掃落葉331 海軍出現275 進攻上064 生死之戰398 牛皮的薩伏依
296 不能蒙羞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237 戰爭形勢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312 兇悍的娘子軍064 生死之戰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194 背叛中的屠殺270 栽贓與藉口018 人性的欺騙354 接連突破040 輕鬆拿下238 威望是打出來的050 瑞典資深劍士125 克里米亞炮灰兵團451 進攻外圍426 世界年紀表017 軍管體制的太平軍315 合作與引子066 反敗爲勝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168 錦衣衛294 瑞典軍團的沒落261 避重就輕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064 生死之戰430 德意志投降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03 全面進攻波蘭103 想撿漏的波蘭人上156 舊戰爭的結束108 基輔到手095 聲望任務370 拿下北歐225 無法無天的惡魔100 翻臉下303 全面進攻波蘭327 兄弟會沒了353 超乎想象233 細細的紅線154 警察088 直入主題164 立陶宛出局442 首次碰觸291 抵近008 士兵晉升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037 初步嘗試253 兩個理由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439 巡警197 烏合之衆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038 入教的波蘭奸418 洪天成的戰略計劃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267 開始收權178 解鎖新任務226 御駕親征402 瘋狂的法蘭西002 全面戰爭203 基輔戰役開啓089 聲東擊西201 死無對證015 很好糊弄麼?188 女王的危機177 做對的下場351 軸心國集團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277 種族優越感的產生329 乞和條件407 巴黎會戰334 我們不一樣259 所謂國家利益163 武器與士氣209 佔領波洛茨克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045 波蘭翼騎兵219 軍田攏人心003 兌換士兵013 得與失061 慘烈的消耗戰上343 對俘虜的處理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473 定都京師122 安德烈的野望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370 拿下北歐380 老近衛軍160 傭兵界的宣言322 秋風掃落葉331 海軍出現275 進攻上064 生死之戰398 牛皮的薩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