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奴婢不跟着礙眼,奴婢這就回卿冉閣。”屏淺知道這位六小姐固執的很,不想江抒爲難,自動離開了。
屏淺走了之後,葉池挽便拉着江抒出了門,上了她早已命人備好的馬車。
要去哪裡無須江抒這個初來乍到的人來考慮,葉池挽已經定好了,是位於南城的三大門之一的崇文門。
明代的國都北京城,是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的。
在元代時,北京也是國都,那時候不叫北京,叫大都,當時只有內城,東南西北四面共有十一個城門,崇文門與正陽門、宣武門位於南面,合稱“前三門”。
後來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並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向南擴建出外城,原本的“前三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便被圍在了裡面,成爲內城門。
皇城紫禁城與許多達官顯貴的官邸,都在這三門之內的內城,相應的,三門之外的外城,則住着一些普通的商賈富戶,以及平民百姓。
由於在老夫人的暢和堂折騰了一番,出門的有些晚,她們的馬車抵達崇文門的時候,已經晌午了。
從馬車上下來,隨葉池挽穿過城門走出去,江抒才發現這明代的北京城真不是一般的繁華。
只見崇文門外兩三丈寬的街道上,店鋪林立,車轎往來,行人如梭,叫賣聲、說笑聲不絕於耳,一派繁榮昌盛之象,正應了那句“車如流水馬如龍”。
“這裡可真熱鬧!”江抒忍不住輕嘆。
前世她也曾到過北京,崇文門也去過,看到的卻只是柏油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以及馬路兩旁一棟接着一棟的高樓大廈,完全沒有眼前安適淳樸、其樂融融的景象。
葉池挽沒聽出她語氣裡的嘆息意味,笑着道:“就是嘛,以前說什麼你都不肯出家門,現在知道外面有多好了吧?”
江抒爲表認可,一本正經地點點頭,正準備說些什麼,突然聽見葉池挽的肚子發出一聲輕微的咕嚕聲響。
“是不是餓了?”她忙關切地問道。
葉池挽稚嫩的小臉上立刻出現一抹委屈之色:“我娘怕我長胖,早飯就只讓我吃了一碗混沌、三個豆包、一盤馬蹄糕、兩個春捲、半隻烤鴨、兩碗糖蒸酥酪,這麼一點東西,怎麼可能吃得飽嘛!”
江抒聽她說完,頓時有些無語了。
姑娘,這還少啊?
現在她算是明白了,這六姑娘除了生性單純(俗稱頭腦簡單)之外,還是一吃貨。
發表完不滿之後,葉池挽擡手指了指對面不遠處的一座三層酒樓,拉着江抒向那邊走去:“四姐,我們先去吃飯吧。你家雲香樓的飯菜可是京城一絕,尤其是那道鱘魚八珍鍋,又香又鮮,當真是繞口三日,餘味不絕……”
她家?
等等。
江抒打斷她:“你是說,那雲香樓是咱家開的?”
“不是咱家,是你家。”葉池挽糾正道。
“我家?”江抒疑似自己聽錯了。
葉池挽有些意外地道:“四姐,你不知道嗎?這崇文門大街上十家最好的商號店鋪,都是福王朱常洵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