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慕子烈便命京城的官員和富商都捐出白銀一百兩來,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多的很,而富商也是極多的。
不少人便不願意捐,只是奈何慕子烈派了人每家每戶的搜查,那些人害怕被搶走更多值錢都東西,才紛紛把銀子捐出來。
這麼一來,慕子烈手中立刻又多了上萬兩的白銀,他又按照韓世筠的意思,學秦書瑤的作法,把每個災民都登記入冊,每個災民都發放一定的銀子和衣服,若是遇到同一個災民,或是來打秋風的立刻拖出去杖責十板。
此法一用,京城的災民立刻少了不少,畢竟到了年關,不少災民得了銀子和衣服,都想回去過個好年。
皇上知道之後歡喜不已,聽說獻計之人是韓世筠,立刻命人把韓世筠招到殿上。
面對皇上的問題,韓世筠對答如流,便沒有任何的生疏和害怕,也讓皇上另眼相看。當下便封了韓世筠爲從六品的官兒。
秦書瑤沒想到韓世筠竟然還會得到皇上的賞識,看來他本來就無意效忠四皇子,他不過是把四皇子當做一個踏腳石,他的目標應該是皇上。
秦書瑤很明白韓世筠的野心,一個從六品的小官絕對不能讓他滿足,他接下來應該還會繼續往上爬。
以後她絕對不會再讓韓世筠走的那麼如意,她要斷了他的後路。五年以後誰是真正的皇帝,她是最清楚不過的。
現在皇上還沒有立儲君,四皇子無勇無謀,只憑着皇后所出,想要坐上皇位那是難上加難。
從六品不過是給小官兒,但是韓家聽到這個消息卻有喜有悲,喜的是韓三老爺,悲的也只有徐氏。
而此時寧侯爺的兒子韓世軒的親事也定下來了,過完年就立刻成親,只是成親不到半年他就會去世。
那個時候則是韓世筠的轉折點,爲了繼續承襲,韓家一定會讓寧侯爺過繼一個兒子。前世韓世筠有秦書瑤的幫忙,所以他很順利的過繼給寧侯爺。
前陣子韓世筠一連
出了那麼多個醜聞,秦書瑤本來已經不擔心了。可是現在韓世筠已經是從六品的小官兒,又得到了皇上的賞識,如果讓韓世筠一直繼續下去,他變得越來越強大,以後寧侯爺還真的有可能把韓世筠過繼,承襲侯爺之位。
除夕夜,秦家張燈結綵,花廳裡用擺了三大桌的席面,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飯桌上一陣歡聲笑語。
大年初五公主府設宴,特地請了皇宮中的皇子和京城的貴女一同到府中一聚。
因爲秦書瑤是華鳳長公主的學生,所以華鳳長公主特地讓秦書瑤出來招呼。
秦書瑤穿着一身碧霞雲紋聯珠對孔雀紋小襖,頭上梳着凌雲髻,頭上戴着應景的紅梅絨花,又斜斜的cha了一支八寶海棠簪子,顯得溫婉典雅。
華鳳長公主則是一身鏤金百蝶穿花雲錦襖,梳着朝月髻,累絲嵌寶珠金鳳簪,耳上帶着一對紅珊瑚滴淚耳環,通身的富貴和華麗。
此時大雪已停,但是屋檐上都是一片白皚皚的雪,院子裡卻被掃的乾乾淨淨。
華鳳長公主設宴的地點便是臘梅園,紅的豔麗的紅梅配上白的純淨的雪,別有一番的韻味。
亭子四面都被厚厚的布給遮蓋了,布上被剪了一個個討喜的花型,再用白紗給縫製,外面的景色也能夠透着白紗看的一清二楚。裡面也生了不少的暖爐,每個人手上都還拿着一個小手爐。亭子裡感覺不到一絲的寒意,卻還能看着外面的景色。
這次來的除了皇家公主外,還有一些京城的貴女,不過來的便不多。只有鄭家的兩位姑娘,秦家的三位姑娘還有就是李家和齊家的幾位姑娘。
亭子寬闊足足坐了十幾個小姑娘,分了三給小桌子,大家邀了各自要好的姐妹坐在一塊兒。
慕芳華本來就和秦雪茹要好,所以便和秦雪茹坐在一塊兒,秦書瑤害怕秦雪茹趁機欺負秦可琴,便又特地把秦可琴安排在鄭櫻櫻那一桌。
鄭櫻櫻xing子灑脫,見秦書瑤這般安排也必定有
她的道理,雖沒有特別照顧秦可琴,但是也不曾爲難她。
坐在上首的便是華鳳長公主,秦書瑤則立在華鳳長公主的身旁。
華鳳長公主舉起手中碧綠通透的酒杯,淺淺笑道:“今日請你們各位來,也只是爲了解解悶,所以你們也無需客氣,只管玩樂!”說哇便緩緩的喝了一口。
底下的一羣小姑娘也都拿起桌子前的酒杯,也緩緩的喝了一口。這樣的小聚,也不過是讓這些一直待在深閨大院裡的姑娘解解悶。
秦書瑤也笑着招呼道:“今兒這麼多人在,若是不玩點遊戲那豈不是可惜了!”
華鳳長公主也微微頷首,秦書瑤又道:“不知各位有什麼好意見?”
“不如就來擊鼓傳花,花落到誰手中便要做上一首詩,大家覺得可好?”說着這話的是鄭家的大小姐,名喚鄭婉婉,年紀十五,已快到及笄,卻還沒有定下婚約。
鄭櫻櫻嘟着嘴不悅道:“這個有什麼好玩的,還不如每人上去表演一個自己擅長的手藝額!”
她自小就不愛念書,這詩啊詞啊,煩厭的很。
鄭婉婉嗔笑道:“我還不知道你,你最怕這些東西了,只是那花也未必次次都到你手中!”
鄭婉婉的聲音如黃鶯出谷,悅耳的很。她穿着一身湖水藍色紗地彩描花鳥紋大袖衫子,下身則是同色系的百花裙。頭上梳着高高的雲髻,帶着一朵粉黛絨花,頭cha了一對和田玉雕成的玉蘭飛蝶步搖,顯得清秀而又大方。
華鳳長公主嘴角含笑,便沒有說話。
這時坐在另一桌的慕芳華輕哼一聲道:“姑母叫大家來也是爲了熱鬧熱鬧,這擊鼓傳花自然是熱鬧的很,只是有些人未必會吟詩作畫,所以纔不敢吧!”
鄭家是賢妃的孃家,賢妃又極得皇上的喜歡,又因賢妃膝下沒有一個女兒,所以常常叫了鄭家的兩個女兒到宮中陪伴。
所以鄭櫻櫻和慕芳華兩人從前就認識,且還有過一段“恩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