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9 白虎觀

濯龍園原本是皇帝和妃嬪們遊樂的地方。

漢桓帝的時候,曾經在這裡祭祀過黃帝和老子。

如今董卓用濯龍園祭天,旁人也說不得什麼。

庾獻跟着田景到了皇城,李肅本身就有官職在身,自然可以跟着一起進去。

三人在小黃門的引路下,一直到了卻非殿前。

卻非殿是南宮正殿,可見董卓對今日的議事頗爲重視。

很快就有侍者前來傳召。

田景大咧咧的引着庾獻、李肅二人直入殿中。

庾獻四下一看,見左右各有十餘輩文武,臉上的神情都頗爲凝重。

庾獻首先找了找自己的倒黴徒弟王允。

這老頭剛剛入門,就替自己扛了個鍋,而且還自帶一個扛鍋的徒孫。

庾獻看着他都覺得親切。

王允看到庾獻卻滿臉苦笑。

好不容易幫庾獻處理了東門的事情,沒想到上朝的時候,張遼回報昨夜追殺詳情時,竟然提到那刺客在司徒府附近還有埋伏。

說什麼有妖女半道接應。

王允在大感荒唐之餘,不免疑心庾獻是故意把他拖入此事。

好在董卓覺得王允這種慫人幹不出行刺的事情,再加上王允最近一直在依附西涼軍這邊,他反倒覺得是有人故意離間。

說到底,董卓對這場發生在南宮的混亂並沒有多大的感覺。

張溫收尾之後,那輕描淡寫的回報,也根本沒透露傳國玉璽的隻言片語。

太史令王立雖然也看到了那五色光芒,不過修行出五色神光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有些人道之寶也會發出五色光華。

他壓根沒敢往傳國玉璽那個方面去想。

王允有驚無險的度過了此劫。

這會兒已經開始後悔,當初把鶴鳴宮拖下水的主意,是不是弄了個偷雞不成蝕把米。

漢天子劉協這會兒也坐在殿上。

庾獻向他施了個禮,隨後又見過董卓。

董卓的心情顯然不太好,他粗暴的大聲說道,“關東諸賊越發猖獗,這朝中也有些不死心的傢伙,想要造老子的反。今早我得到回報,那搬山道人再次輔佐曹操,偷襲了成皋的守軍。國師,既然他是你的同門,還望你早些將那妖道擒下。”

庾獻聽了,應聲而道,“必然不負相國重託。”

董卓臉上和緩了些,他看了眼王立,說道,“太史令已經爲你算好了吉日,就在三日之後。祭祀的禮儀,我也讓太史令全權負責。至於地點,也不用去別處了,就在濯龍園裡吧。等會兒退朝之後,你就跟隨太史令去做些準備吧。這件事,越快越好!”

太史令王立見董卓示意他說話,連忙討好的笑道。

“倒也沒什麼特別需要準備的,只要國師隨我沐浴齋戒三日就可以了。”

董卓點點頭,看了郎中令李儒一眼。

李儒站出身來,輕喝一聲,“符節郎何在?”

早有準備的符節郎,立刻手捧一個着了漆的印盒上前,“這裡就是將作監爲國師準備的官印,卑職已經驗看無誤,也已經報知兩千石尚書存檔。”

李儒親手接了過來,鄭重的遞到庾獻手中。

庾獻將印盒打開,就見一枚小小的銀印放在裡面。

這銀印的邊長和庾獻的食指差不多,背上的印紐爲一條飛躍在空中的鯉魚。

庾獻見了一笑。

秦漢之交,魚形印紐還多一些,到了西漢中段,這種形式已經消失不見了。

這次將作監特意做了個魚形印紐,來附和自己的姓氏,八成是少府方平囑託的。

這裡面的示好之意,庾獻自然能感覺到。

他拿起印章,對準自己看了一眼。

就見上面簡單的刻着四個字,“大漢國師。”

李儒見庾獻確認了印璽,提高了嗓門喝問了一句,“濯龍監何在?”

一個年輕的官員站出來,應聲道,“卑職在此。”

李儒打量了他兩眼,吩咐道,“你速速帶人去將濯龍園內的祭壇打掃乾淨,另外,在濯龍園附近爲國師和太史令尋一間靜室。他們要爲祭天的事情齋戒薰沐。”

那年輕官員聽了答道,“濯龍園中雖然有些館舍,都是宮中嬪妃休憩的地方。不如讓國師和太史令,就近前往西苑,那裡有許多幽靜的園子。”

“西苑?”李儒微微皺眉。

濯龍園在北宮的西北方向,西苑在北宮的正西方向,兩邊倒是緊挨着。

不過小小的濯龍監,區區一個四百石的官員,就敢違逆李儒的意思,卻讓他有些不快。

這濯龍監原本由宮中的宦官擔任。

袁家兄弟攻打皇城時,將宮中的宦官誅殺殆盡。

董卓入了洛陽之後,就不再招募宦官,而是從善如流的以士人子弟充任郎官,負責各個重要職位。

這些年輕士大夫自然不似宦官恭順。

李儒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住在白虎觀吧。那裡離濯龍園近些。”

誰料那濯龍監聞言,連忙勸阻道,“不可。郎中令,那白虎觀中藏着四卷《白虎議奏》,等閒不能示人。”

《白虎議奏》又稱爲《白虎通義》,乃是漢章帝年間的一部奇書。

在儒家經學的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今文經學家”,和“古文經學家”兩大流派。

這兩大流派,以秦始皇焚書坑儒爲界,各自堅持不同的經典。

今文派所學的學問,是漢初時仍舊殘存的老儒,將所知所學口述,重新整理出來的學問。

古文派所學的經典,乃是在焚書坑儒之前,就被人收藏起來的儒家典籍。

古文派的士大夫認爲,今文派所學的儒術,經歷了戰亂兵燹,又是由他人口述轉錄的,早就已經不是經典本來的樣子了。

而今文派的士大夫則認爲,儒家教學本就是由大儒講學,教育弟子,彼此口耳相傳。就算是同樣的精義,不同的人也能解讀出不同的學問。他們所學的儒術,擁有着完整不間斷的傳承。和那些早就斷代,無法證明真僞的古文相比,今文無疑更貼近儒家的本意。

後來漢章帝在白虎觀,召集了當世許多名儒展開大討論。

最終,由漢章帝親自裁決精要,讓大文學家班固撰寫了一部《白虎通義》。

這部書如今就藏在白虎觀中,怎能任由外人輕易進出。

0418 見字如面0031 死!0356 星妖師0298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0177 老宦官0346 左先鋒0244 野雞道人0224 蹊蹺0223 又收一徒0275 柔軟心思0232 大白狼0417 元神出竅0192 五墓殺地0059 作局0034 孟勝的決斷0035 帶劍封門0238 意外收穫0246 反哺0250 再探鬼邑0439 西蜀地形圖0118 庾小獻的打算0105 第二個獵物0002 來自西遊記的啓示0370 叫我小寧0350 亢禮0179 赫赫功德0239 就是他!0367 風向變了0252 夜訪0142 五色神光0255 亂局0144 西頭一個漢0287 左賢王0334 勝算0189 墨麒麟02990236 守護者0284 靜等到來0239 就是他!0115 神兵利器的可貴之處0230 管亥的天賦0282 分金相酬0348 變故猝發0427 老夫一點都不猛0234 唐周的手段0055 尼瑪啊!0118 庾小獻的打算0296 道士下山0310 要命誤解0330 亂象漸起0298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0103 達成妥協0154 邀請0232 大白狼0440 祭壇0152 不能慫0442 一如浮萍0407 指地成錢0314 逆之者亡0028 東夷戰鼓0401 敬畏0259 祭品0192 五墓殺地0257 王城0078 庾獻的袁家攻略0097 露兒0187 這樣行了吧0186 敗逃0082 舉才0032 生死反轉0304 烈烈驕陽0326 如律令0092 自救0188 熊熊烈烈0293 不得自由0285 霸王體0376 周旋0393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0261 面對現實0032 生死反轉0057 大哥,我有一個問題0262 我吃點虧0141 奇士0051 口訣入手0301 投奔師門0098 未雨綢繆0392 你不配做巨佬0208 天命在我0424這特麼和成見有個毛關係0111 庾小獻0388 遊學儒生0233 難纏的傢伙0211 坑的飛起第443章 捲入爭端0361 爭奪首功0121 殺伐之力0442 一如浮萍0324 你沒有,你不想0013 庾獻的破局
0418 見字如面0031 死!0356 星妖師0298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0177 老宦官0346 左先鋒0244 野雞道人0224 蹊蹺0223 又收一徒0275 柔軟心思0232 大白狼0417 元神出竅0192 五墓殺地0059 作局0034 孟勝的決斷0035 帶劍封門0238 意外收穫0246 反哺0250 再探鬼邑0439 西蜀地形圖0118 庾小獻的打算0105 第二個獵物0002 來自西遊記的啓示0370 叫我小寧0350 亢禮0179 赫赫功德0239 就是他!0367 風向變了0252 夜訪0142 五色神光0255 亂局0144 西頭一個漢0287 左賢王0334 勝算0189 墨麒麟02990236 守護者0284 靜等到來0239 就是他!0115 神兵利器的可貴之處0230 管亥的天賦0282 分金相酬0348 變故猝發0427 老夫一點都不猛0234 唐周的手段0055 尼瑪啊!0118 庾小獻的打算0296 道士下山0310 要命誤解0330 亂象漸起0298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0103 達成妥協0154 邀請0232 大白狼0440 祭壇0152 不能慫0442 一如浮萍0407 指地成錢0314 逆之者亡0028 東夷戰鼓0401 敬畏0259 祭品0192 五墓殺地0257 王城0078 庾獻的袁家攻略0097 露兒0187 這樣行了吧0186 敗逃0082 舉才0032 生死反轉0304 烈烈驕陽0326 如律令0092 自救0188 熊熊烈烈0293 不得自由0285 霸王體0376 周旋0393 這個朋友我交定了0261 面對現實0032 生死反轉0057 大哥,我有一個問題0262 我吃點虧0141 奇士0051 口訣入手0301 投奔師門0098 未雨綢繆0392 你不配做巨佬0208 天命在我0424這特麼和成見有個毛關係0111 庾小獻0388 遊學儒生0233 難纏的傢伙0211 坑的飛起第443章 捲入爭端0361 爭奪首功0121 殺伐之力0442 一如浮萍0324 你沒有,你不想0013 庾獻的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