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王泰武略(上)

王弦蒐集的資料在三天之後送到了鐵冠山上,厚厚一本,裝訂成冊,足有半根手指厚。

因爲楊紀第一次鄭重的提出請求幫助,所以王弦對這件事情也很重事。這本書冊幾乎是他親手整理,甚至有不少就是他自己謄寫下來。

王弦的書冊中提到,王泰在軍伍素來以嚴苛出名。不過,他雖然對於武者、豪門,以及各種地方勢力不太喜歡,也很難親近。但是對於軍伍中人的他卻是頗爲喜歡,經常會提拔一些優秀的年輕士官。

當然,前提是你的才能能得到他的賞識、愛惜,讓他覺得你在這個位置是屈才才行。如果鑽營取巧,不學無術,只會適得其反。

王泰對於那些走後門的人,向來是疾言厲色,毫不容情的。想走他的關係,得到提拔,那是絕沒有好下場的。

今天去求請,可能明天就被踢出隊伍。

因此,軍伍中對於這位王將軍那是又敬又愛。

“太好了!”

楊紀看到此處,眼前頓時一亮。

不怕這位王大人嚴厲,就怕連他的面都見不着。楊紀也不是要他提拔,只是要他在武略考覈部分給自己一個公正、公允的評價罷了。

繼續看下去,王弦在信中還提到,王泰在軍中屬於典型的激進強硬派,其最強硬的主張是根除西部邊陲地帶,茫茫蠻荒叢林中的“蠻族”。

對他們發動連綿不斷的軍事打擊,直到徹底的剿滅他們爲止。

大漢皇朝西部邊陲屬於“太上洲”,那裡山巒疊疊,巍峨陡峭,一切還保持着原始的狀態。

在蠻荒地帶,猛獸橫行、兇獸多不計數。各種兇猛的毒蚊、毒蟲更是四處出沒。和那裡生活的種種兇獸相比,哪怕“深淵魔物”這樣的動物也只不過是豬狗一流。

更令人忌憚,由於保持着原始的面貌,在蠻荒地帶的最深處,還保持着數量不少的上古、遠古、甚至洪荒時代的僥倖生存下來的巨獸。

這些上古、遠古的巨獸對人類威脅巨大,但卻是蠻族的守護神獸。

大漢朝廷和蠻族幾次戰爭。都損失慘重,沒能徹底的消滅他們。曾經幾度,朝廷下了大決定,要徹底剿滅蠻族。

只可惜,一旦朝廷大軍佔據壓倒性的優勢,蠻族各部就躲進茫茫的蠻荒叢林深處。而朝廷大軍一離開,他們就出來主動偷襲、報復、進攻。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蠻族的這種戰略讓朝廷非常頭疼。而高達百萬的軍隊也不可能一直拖在西部,各種軍費維持實在太大,所以朝廷在西部邊陲一直採取的是防禦策略。

甚至爲了安撫蠻族,還開啓的一定的邊貿,供給蠻族各部所需要的物資。

但王泰認爲,蠻族並不是什麼芥蘚之癢,而是心腹之患。朝廷採取“綏靖”措施。不斷的供給蠻族所需要的物質,使得蠻族的人口數量這幾年不斷的增加。這是資敵,未來必成大患。

這樣資敵的措施必須得儘快的取消。

另外,對付這種心腹之患就要一勞永逸,要持之以恆,貫徹到底的進行毀滅性打擊,直到消滅爲止。

在這個過程中。即便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爲子孫後代計也是值得的。

爲此,王泰甚至還專門出過幾本“經略”,講敘蠻族的危脅,以及平定西部。消滅蠻族的策略。

只可惜,曲高和寡,王泰的主張朝廷裡面一向是附和的人很少。

王弦對王泰“曲高和寡”的原因也進行了解釋。對於王泰的主張,他私底下還是比較贊同的。

蠻族不是什麼芥蘚之癢,他們人口百萬,而且這幾年一直在增長。這是一隻實力很強的勢力。

不過,朝廷裡面不怎麼支持王泰也是有原因。

朝廷裡面也曾經下過大決心,要徹底消滅蠻族。只可惜那幾次大規模的行動統統都失敗了,蠻族要麼避而不戰,要麼只發動偷襲。

朝廷也因此死了不少人。

在這裡,王弦也特別提到了蠻族的構成。蠻族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分成九個部落。或者稱爲“蠻荒九道”。

他們本來相互之間各有衝突,朝廷的幾次圍剿,不但沒有消滅他們。反而促進了這九個部落之間團結。

而且,蠻荒叢林生存條件惡劣,朝廷即便佔領了毫無用處。

另外,蠻族地帶的植物生命力都特別強大。曾經有朝廷的將軍發動大規模的行動,拋灑火油,大面積焚燒叢林。

當時連土都燒黑了,結果第二年,無數的蠻荒植物重新長了出來,滿山翠綠。之前的行動,完全失敗。

這麼鬧了幾回,朝廷的雄心壯志立即消磨了很多。也有人提議,想辦法分化蠻荒的各部落,挑撥他們的矛盾,他們互相沖突、內耗,干擾邊陲。

不過,大漢皇朝和蠻族的人種不同,有本質的差別,僞裝進去,一眼就會被識破。所以這條計策也同樣擱置了。

總之,許多計策看起來不錯,實際上完全不具備可行性。王泰的主張也恰恰屬於其中之一。

不過,在軍中還是有很多人挺王泰的。

王弦在書冊裡提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朝廷在西部邊陲開了邊貿,本來是想彌平邊患,換取和平。

但是蠻族不通禮儀,不知教化,根本不會認爲你這是恩惠。反而認爲你給我的,這是我應得的。

基本上隔三岔五,總會有蠻族不斷的從叢林裡鑽出,闖入城池襲擾、搶劫和殺戮。朝廷也在邊陲建了不少高聳的城牆用來對付這些蠻族。

但是在內陸可以用來禁制“武者”的高牆,對付蠻族根本沒用。

因爲蠻族和內陸武者根本不同,他們擁有強大的兇禽“蠻寵”,可以高來高去,完全可以無視朝廷的城牆。

這麼多年,死在蠻族手裡的平民不知道多少。西邊邊陲可以說深受此患。

朝廷也想過對付蠻族,可惜內陸地區豢養的兇禽,和這些蠻荒原始森林裡的兇禽相比,簡直弱的不止一點兩點,完全沒有優勢可言。

真正佔優勢的也只有朝廷的浮空戰艦而已。

這麼多年來,朝廷也殺過不少侵略進來的蠻族。堆積的屍體都能疊一座高牆了。但是蠻族根本不知死爲何謂。

事後追究起來,蠻族的各大部落也是互相推託,都說是對方部落的。又說蠻族和中原朝廷不同,對於下面的人沒有那麼大的管束力。

扯來扯去,也只能是不了了之。而且對於人類來說,蠻族人和蠻族人之間看起來還真是沒有區別,好像人人都長得一樣,還真沒法從這裡來襲的人裡分辨出來。

最後也只能是加強防禦,儘量做到全殲來犯的敵人。只是蠻族的兇禽來去如風,而且速度極快,效果總是不那麼盡如人意。

這些東西在民間傳的比較少,但是在軍伍裡面,像王弦這樣出身的軍伍世家卻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半時在家族裡耳濡目染,聽得多,哪怕再秘密的事情,只是能知道個一鱗半爪。

“還真是個難題啊!”

楊紀兩根指頭噠噠的敲了敲桌面,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要想得到王泰的好感,只能是從西部邊陲入手。但是西部邊陲的複雜程度超出楊紀最初的想像。

幾乎所有能用,有用的辦法,朝廷都想過,並且實施過。

所有王泰的主張沒有受到採納也是有客觀原因的。並不是說,朝廷就識人不明,不知道這種情況。只是現實情況根本不容許啊。

“蠻族的問題涉及到了當今朝政。一個小小的武童生,連武秀才都暫時還沒考上,哪能解決這等大問題。”

楊紀此起彼伏,這種太大。原本以爲研究研究王泰的“武略”,能夠對這次的武科舉有所幫助。

雖然方向沒錯,但王泰卻給他出了個難題。

這種涉及到周邊軍事形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問題,冒冒然然插嘴,說得好聽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敢想敢幹”,說得不好聽一點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是“不自量力”。

弄不好,不但得不到王泰將軍的賞識,反而會獲得“無知者無畏”的印象。

“還好武略考的是經略,是紙上談兵。我也不用着統領大軍,掃蕩蠻族,只要想想策略而已。還是有可爲的。”

楊紀敲了敲桌面,心中暗暗尋思。

以他現在的能力,小小武童生想着平定邊患,掃蕩蠻族,這只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徒鬧笑話而已。

不過,思考定邊的經略,紙上談一談兵,進行理論上的推斷這還是可以。

這也是讓楊紀心中猶自存在希望的地方。要不然,讓他領兵去實施,楊紀也只有早點死了這個念頭。

楊紀暗暗尋思,眨眼間腦海裡轉過成千上萬的念頭。

“王泰是朝廷的將軍,按照王弦的說話應該也是頗有名望。這種人物眼光極高,僅僅只是恭維他一翻,拜讀的他的著作是一點用都沒有的。必須得言之有物。看來,真的得下點功夫了。”

楊紀心中暗暗道。

第596章 蠻族的夢魘第321章 妖異的趙木槐(二)第329章 朝陽郡府第12章 毒蛇之王第13章 與守門人的交易第23章 震駭第84章 揚眉吐氣第80章 王泰的考驗第296章 反敗爲勝第588章 蠻族撤退第120章 鎮壓左太沖第273章 小紀的大造化第305章 楊紀獻策(一)第228章 黑白第77章 騷亂第605章 水利農具第544章 蒼墟城的鎮守第516章 流光裂金罩第90章 劇毒古樹王第349章 鬼府行者第22章 同宗相見第60章 長老召見(一)第139章 大戰(五)第178章 邪惡圓石第420章 青魔大盾第157章 擊殺天陰教舵主第55章 逼出原形第98章 白聖明第392章 戰張道一(十)第11章 令人意外的決定!第479章 憤怒的王泰(一)第59章 出手第74章 決定競拍火油第349章 激戰趙有槐第50章 更大的“危險”第239章 剌客第101章 隋一邱第132章 與虎相謀(上)第45章 炎魔(五)第617章 巨獸之卵第276章 潛入苟芒殿(三)第408章 挑戰張僕(九)第183章 蜂后的異樣第35章 楊猛拜訪第204章 獵取兇獸魂魄第108章 詭異的“白狐”第166章 小阿鼻功第157章 擊殺天陰教舵主第565章 蠻族行商第1章 出發第164章 劍道金丹第562章 紫墟園第133章 激動人心的甦醒第465章 王者之戰(十)第87章 血氣成鉛第297章 張僕的妄想第505章 另有隱情第546章 唯一的契機第313章 分別第524章 三顆獸卵第90章 威脅第357章 鐵騎兵(三)第545章 混亂的蒼墟城第45章 趙滑的慷慨第192章 拷問第124章 曹甸?邪道太子!第28章 豪門子弟第523章 大周的洲志第40章 熙熙,攘攘第97章 武科舉的獎勵第31章 發現邪道巢穴(上)第310章 地宮裡的秘事(四)第254章 木傀儡(二)第66章 女神像第391章 戰張道一(九)第300章 重頭戲的科舉文試(三)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593章 穩定軍心第64章 星夜追蹤第134章 屠蘇人雄的承諾第358章 鐵騎兵(四)第42章 炎魔(二)第565章 蠻族行商第73章 薩拉森商人第307章 精細入微第404章 挑戰張僕(五)第147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六)第12章 長慶樓(二)第270章 關鍵時刻第136章 武署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564章 帝京城的天才第7章 太淵洲府(二)第379章 戰劍無咎(三)第175章 十年前的“真相”第10章 《身外化身法》第165章 晉升武將第126章 生死一發第82章 意外收穫第66章 猿王
第596章 蠻族的夢魘第321章 妖異的趙木槐(二)第329章 朝陽郡府第12章 毒蛇之王第13章 與守門人的交易第23章 震駭第84章 揚眉吐氣第80章 王泰的考驗第296章 反敗爲勝第588章 蠻族撤退第120章 鎮壓左太沖第273章 小紀的大造化第305章 楊紀獻策(一)第228章 黑白第77章 騷亂第605章 水利農具第544章 蒼墟城的鎮守第516章 流光裂金罩第90章 劇毒古樹王第349章 鬼府行者第22章 同宗相見第60章 長老召見(一)第139章 大戰(五)第178章 邪惡圓石第420章 青魔大盾第157章 擊殺天陰教舵主第55章 逼出原形第98章 白聖明第392章 戰張道一(十)第11章 令人意外的決定!第479章 憤怒的王泰(一)第59章 出手第74章 決定競拍火油第349章 激戰趙有槐第50章 更大的“危險”第239章 剌客第101章 隋一邱第132章 與虎相謀(上)第45章 炎魔(五)第617章 巨獸之卵第276章 潛入苟芒殿(三)第408章 挑戰張僕(九)第183章 蜂后的異樣第35章 楊猛拜訪第204章 獵取兇獸魂魄第108章 詭異的“白狐”第166章 小阿鼻功第157章 擊殺天陰教舵主第565章 蠻族行商第1章 出發第164章 劍道金丹第562章 紫墟園第133章 激動人心的甦醒第465章 王者之戰(十)第87章 血氣成鉛第297章 張僕的妄想第505章 另有隱情第546章 唯一的契機第313章 分別第524章 三顆獸卵第90章 威脅第357章 鐵騎兵(三)第545章 混亂的蒼墟城第45章 趙滑的慷慨第192章 拷問第124章 曹甸?邪道太子!第28章 豪門子弟第523章 大周的洲志第40章 熙熙,攘攘第97章 武科舉的獎勵第31章 發現邪道巢穴(上)第310章 地宮裡的秘事(四)第254章 木傀儡(二)第66章 女神像第391章 戰張道一(九)第300章 重頭戲的科舉文試(三)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593章 穩定軍心第64章 星夜追蹤第134章 屠蘇人雄的承諾第358章 鐵騎兵(四)第42章 炎魔(二)第565章 蠻族行商第73章 薩拉森商人第307章 精細入微第404章 挑戰張僕(五)第147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六)第12章 長慶樓(二)第270章 關鍵時刻第136章 武署第579章 信仰之線第564章 帝京城的天才第7章 太淵洲府(二)第379章 戰劍無咎(三)第175章 十年前的“真相”第10章 《身外化身法》第165章 晉升武將第126章 生死一發第82章 意外收穫第66章 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