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

約莫一刻鐘之後,跪在地上失魂落魄的陳元慶、王戎兩人,聽到了身旁其他站着的節度使,一起下拜和問候的聲音:“拜見安王!”

陳元慶心頭一震,安王真的出現了?心裡如此想着,動作卻沒有遲疑,連忙跟着衆人一起做出拜禮的姿勢。

“都是老朋友了,諸位都起來吧。”

陳元慶聽到主座方向傳來一個渾厚而淡然的聲音,他再也抑制不住心頭的悸動,不由自主擡頭看去。

坐在主座後的那個玄袍年輕人,不是安王李曄又是誰?

無論是外貌還是儀態、舉止,都極有辨識度,普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陳元慶汗如雨下,起身的時候慌忙低下頭,不敢有半分不符合禮儀的地方。

他迫不及待王戎做了眼神交流,彼此都察覺到了對方眼中的驚駭。僅僅是一個目光,他倆便不約而同下定決心,要趕緊跪拜下來向安王請罪。

不自己主動認錯,難道還等着安王降罪不成?

前者尚有一線生機,說不定還會少些懲處,後者則必然遭受大難,很可能性命不保!

然而不等陳元慶、王戎有所動作,他倆耳畔就傳來“噗通”一聲脆響。

兩人轉頭去看,詫異的發現一名節度使已經轟然跪倒在地。

不等他倆反應過來,對方已經聲淚俱下的向安王哭訴:“卑職罪該萬死,請安王治罪!之前對平盧將領多有不敬,不是卑職心懷叵測,實在是本鎮有小人作祟!平盧將領離開後,卑職已經重重責罰他們了,請安王明察!若是安王不滿意,卑職這就去取他們的人頭來!”

這名自稱卑職,痛哭流涕、如喪考妣的人物,陳元慶和王戎都認得,那是忠武軍節度使周明瑞!早先,對方是朱溫心腹,後來朱溫從中原敗逃,他就歸順了李曄。

對周明瑞這番話的內容,陳元慶和王戎是理解的,安王離開凡間的消息傳來後,他倆是率領各自兵馬率先返回了本鎮,而中原那些藩鎮節度使,則是驅逐了被安王派去擔任要職的將領。

很顯然,周明瑞就是在爲這件事懺悔、請罪。

“這廝竟然搶在了我們前面,可恨!”陳元慶、王戎兩人雖然理解周明瑞的處境,但被對方搶了第一個請罪位置,還是忍不住惱恨不已。

不等高居主座的李曄說話,表明對周明瑞的態度,陳元慶和王戎便按捺不住,一起跪倒在地。

然而不等他倆學着周明瑞的模樣悲聲痛呼,身旁已經遍是“噗通”“噗通”的聲音。

那些中原各個藩鎮的節度使,也都不是愚蠢之輩,在周明瑞起了頭之後,紛紛相仿,相繼跪倒在地,七嘴八舌的開始痛呼:“卑職有罪,請安王懲罰!”

中原七鎮,除了汴州宣武軍、許州忠武軍,還有五名節度使,這一下心懷忐忑轟然跪倒,在有意表現自己痛苦、悔恨程度之深的情況下,把地板都磕得震了一震,陳元慶和王戎差些被他們驚得跳起來。

兩人心頭不忿,立即對這些人怒目而視,心中罵道:“一羣小人,就會見風使舵!”

“卑職陳元慶(王戎),不知安王重歸中原,之前多有怠慢,罪該萬死!”陳元慶和王戎終於能夠順利拜倒在地,他倆知道自己失了先機,有心表現自己的虔誠,所以說話聲音分外大。

周明瑞等中原節度使被震得耳膜一陣發麻,也立即轉頭對這兩人怒目而視。

陳元慶、王戎哪甘示弱,同時瞪了回去。

然後他倆就看到,對方眼中也有深深的無奈。

霎時間,陳元慶、王戎反應過來,周明瑞心頭的滋味只怕並不比他倆好受,說不定還要更加忐忑一些。

他倆說到底,只是怠慢了安王召集他們到汴州的命令,對安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忤逆之舉,然而這些中原藩鎮,可是貨真價實驅逐了平盧軍將領!

周明瑞沒有多理會陳元慶、王戎二人,回頭望了他倆一眼之後立馬又對着主座方向磕頭:“安王殿下,卑職之前是一時不查,其實卑職對殿下一向忠心耿耿!從今往後,殿下就是讓卑職上刀山下火海,卑職也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

陳元慶、王戎想的沒錯,周明瑞這些人此刻確實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他們之前接到消息,平盧軍有心幫助他們抵抗吳軍和蜀兵,這才趕來汴州,卻不曾想,來了之後就被青衣衙門的大修士看管起來,此刻更是見到了安王,哪裡還能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一個個都擔心自家人頭不保。

陳元慶、王戎二人雖然怠慢了安王軍令,但畢竟之前響應安王軍令,隨其出征過中原,多少有些功勞苦勞。

他們這些中原藩鎮就不同了,剛剛歸順安王,安王沒有追究他們爲虎作倀的往日劣跡,仍舊讓他們做節度使,恩典不輕,他們倒好,寸功未立,就做出了驅逐安王部將的事,這還能不惹怒安王,還能不死?

此刻身在虎口,以安王的修爲,要殺他們易如反掌。

......

李曄望着堂中拜倒一地的節度使們,眼神漠然,沒有半點兒感情色彩。

他淡淡道:“爾等好歹都是一鎮節度使,手握十萬雄兵,節制數州十數縣軍政,治下人丁不下百萬,百姓們都稱你們爲諸侯。爲何此時膽小如鼠,惶惶如喪家之犬?叫孤王好生失望。”

周明瑞、陳元慶等人相視一眼,心頭苦澀萬分。

“安王在上,我等哪敢放肆?”

“卑職雖然是節度使,但跟殿下一比,不過就是草芥而已!”

“殿下王威赫赫,叫我等不能不膽戰心驚。”

“殿下英雄一世,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敬畏,岐王、吳王、蜀王之流跟殿下一比,都跟豬狗一樣,就更莫說我等了.....”

衆人七嘴八舌,極盡阿諛奉承之能詞,生怕現在不趕緊多說兩句話,此生都再無機會開口。

李曄掃視衆人一眼,未做置評,目光最終落在薛威、康承乾等人身上,徐徐開口:“爾等以爲,孤王該如何處置這些節度使?”

天平軍節度使薛威連忙抱拳,大義凜然道:“此等鼠輩,不尊王令,以下犯上,當斬!”

他說這話的時候,俯瞰了周明瑞、陳元慶等人一眼,充滿居高臨下的得意。

跟這些人不同,薛威是最早一批跟着李曄征戰四方的節度使,對李曄的忠誠度相對最高,只比平盧軍舊部差一些。之前,即便是李曄去仙域的消息傳來,薛威也沒有跟平盧軍對着幹,而是仍舊保持着最起碼的尊重。

且不說這種尊重在李曄一直不出現的情況下,到底能夠維持多久,但他之前畢竟是這麼做的,這就跟周明瑞、陳元慶等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是以此刻重新見到李曄,薛威在激動興奮的同時,也暗暗慶幸自己的明智,並且生出許多優越感來。

李曄不置可否。

康承乾看了李曄一眼,琢磨了一番對方的意思,小心翼翼道:“殿下,這些人雖然罪不容誅,但眼下中原戰火即將重燃,正當用人之際,卑職以爲,未必不能給他們將功贖罪的機會。”

李曄微微點頭,仍是沒有下結論。

他之所以詢問康承乾、薛威,而不去問李振、劉大正等人,是因爲後者本就是他的舊部,對他的忠心毋庸置疑,而康承乾、薛威的意見,卻能表明他們各自的心態。

不出李曄所料,性情魯莽腦子簡單的薛威,和頗有智慧性子穩重的康承乾,都給出了應該有的建議。

在周明瑞、陳元慶等人的惶恐中,李曄終於不急不緩的開口:“陳元慶、王戎,你倆曾經跟隨孤王征戰,頗有功勞,此番雖然怠慢了孤王軍令,但念爾等並無叛逆之心,姑且先不治罪,看爾等後續表現如何。”

“周明瑞等中原藩鎮節度使,爾等驅逐孤王部將,形容反叛,孤王深惡痛絕,本應按照朝廷律令治罪!但念爾等乃是初犯,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此刻也是真心悔過,孤王便給爾等一個建功贖罪的機會。”

“爾等可有異議?”

衆人大喜不已,紛紛伏地拜謝。有人甚至忍不住痛哭失聲,也不知是真給嚇得快尿褲子,還是故意表現自己的惶恐給李曄看。

接下來,李曄就往後該有的佈置,給衆人分派了具體任務。

中心思想無非三個,其一,之前被各鎮驅逐的平盧軍將領、青衣衙門修士,將再度入駐各鎮;其二,各鎮準備配合即將出動的關中軍,給吳軍和蜀兵以迎頭痛擊;其三,一切安排務必保密,不得讓節度使以下的人知道,誰泄露消息誅誰九族!

......

因爲形勢緊迫,召集各鎮節度使又屬於秘密行爲,在任務下達之後,李曄便讓青衣衙門修士“護送”各鎮節度使返回藩鎮,往後就貼身“保護”,連宴飲都沒有舉行。

夜晚,李曄回到大院沐浴更衣,等他忙活完,許姑娘照常端來了飯食。

“李公......安王,你今天的表現,真是太好了,簡直無懈可擊!”

擺放完碟碗,許姑娘湊近李曄,壓低聲音一臉神秘兮兮的稱讚。

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九十四章 開戰前夕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近的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擊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十章 立威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六十一章 不是我願意的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十八章 這可怎麼辦第三十一章 同盟會議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一百零八章 道兵下界的時間(三更)第九十六章 大爭之下的處境與選擇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二十章 對決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與下半句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第十章 交鋒第二十九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3)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八十一章 無從實現(三更)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十三章 不利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十九章 大人第七十三章 議和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一百一十四 不拿我當豪傑?(二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五十三章 血戰有兄弟 餘生思嬌妻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八十五章 追擊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九十三章 高手(3)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
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九十四章 開戰前夕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近的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擊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十章 立威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六十一章 不是我願意的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十八章 這可怎麼辦第三十一章 同盟會議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一百零八章 道兵下界的時間(三更)第九十六章 大爭之下的處境與選擇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二十章 對決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的聯合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與下半句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相差太大第十章 交鋒第二十九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3)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八十一章 無從實現(三更)第四十章 八方雲動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十三章 不利第五十九章 反差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七章 氣運第七十四章 仙凡俱定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十九章 大人第七十三章 議和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一百一十四 不拿我當豪傑?(二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九十三章 決戰(3)(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五十三章 血戰有兄弟 餘生思嬌妻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八十五章 追擊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九十三章 高手(3)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