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夠仁慈了

李曄看着坐在堂中的三人,對於他們方纔的話不置可否。

馬殷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紀,劉隱更是隻有三十來歲,趙興元也差不多,“年事已高、不堪驅使”這個說法未免貽笑大方。

發生在驛館的事李曄知道得很清楚,震懾各地來的節度使們更是題中應有之意,若非命令早就下達,大少司命也不會悍然出手傷人。

所以對馬殷等人此刻忐忑不安的姿態,李曄沒有半點兒意外。不過看到對方如坐鍼氈的模樣,李曄還是有些想笑。這些人好歹也是一方霸主,被大少司命一頓威懾,就成了這番模樣,未免不堪。

李曄有些無趣的想着:“所謂羣雄並起,言過其實,大唐境內已經沒有英雄了。”

他當然知道,衆人現在請辭官職,其實是以退爲進,要是他真罷了他們的官職,回到地方他們不生亂纔怪。狗急跳牆,兔子急了咬人,這是必然的。

堂中除了馬殷、劉隱、趙興元,還坐着一名跟馬殷年齡相仿的中年人,氣質精悍,面目卻生得文雅,見李曄不說話,便笑着拱手對他道:“殿下,三位廉使所言,也是出於對皇朝一片忠心,並非不想爲朝廷出力,還請殿下不要怪罪。”

馬殷等人奇怪的看向那人,不明白對方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劉隱和趙興元不認識這人,馬殷卻見過,知道那是坐鎮江左的浙西節度使錢鏐。他之前跟高駢沒少交鋒,雖然吃虧多,但藩鎮竟然沒有被高駢吞併,才能可謂是驚人得很。

從進入殿門,看到錢鏐那一刻開始,馬殷就意識到這位的確是聰明人。趙興元在驛館跟高季爭執,他和劉隱在看好戲的時候,錢鏐就已經屁顛屁顛跑過來拜見安王了。

一招先步步先,現在錢鏐神色就很輕鬆適然,比他們這些人好多了。這纔是早早就看透形勢的智者啊。

馬殷不明白錢鏐那番話的具體意思,但也從對方臉上看到對方沒有惡意,只得將疑惑的目光投向李曄。

他不相信李曄會真的同意罷免他們的官職,但臣服的姿態必須先擺出來,這樣纔有後續可能。若是完全惹惱了李曄,高季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能爲自己爭取到多少權力。

在馬殷的眼中,聽到他們的話,李曄好像有些不高興,只聽他淡淡道:“諸位莫非以爲,孤王殘暴不仁,陛下昏聵不堪?”

馬殷等人連忙又下拜請罪:“我等斷無此意,請殿下明察!”

李曄擺了擺手,示意馬殷等人起身,而後不急不緩道:“黃巢亂兵肆掠南北,引得天下大亂,雖然此賊早早就被誅殺,但天下賊子卻趁勢而起禍亂地方。爾等身爲一鎮節度使,有保境安民之功,沒功勞也有苦勞。”

說到這,李曄笑了一聲:“這一點,高季倒是沒有說錯。”

馬殷、劉隱等人面面相覷,都不明所以。不過他們也聽出來了,李曄似乎沒有要怪罪他們的意思。

李曄接着道:“之前戰火連綿數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如今關內無大戰,亂賊大部分都已經伏誅,正是該讓百姓安定的時候。方纔孤已經跟錢廉使說了,爾等既然奉命來長安覲見陛下,可見對朝廷還是有幾分忠心的,往後若能好生做事,朝廷必然賞罰嚴明,爾等何愁不能富貴終生、封妻廕子?”

聽到這話,馬殷等人無不大喜,看樣子李曄沒有對他們下手的意思。

不下手的意思,就是說會保全他們現在的官位。

這是意想不到的好事!

李曄的聲音停了下來,看着衆人不說話了。

馬殷等人如何不知,李曄這是在給他們表忠的機會,連忙道:“我等誓死效忠朝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絕對不敢有貳心!”

錢鏐見狀,自己不好坐着,也跟着拜了下去,表示自己也是個忠心的。

李曄這才滿意的嗯了一聲,繼續道:“各地連年戰火,民生凋敝,此乃皇朝不幸。眼下邊患叢生,朝廷必須蓄力靖邊,恢復皇朝霸業,爲了更快讓各州縣的百姓安居樂業,孤雖然愚鈍,也不敢不盡全力。好在孤身邊,還有些能處理地方軍政事務的幹吏,就讓他們好生輔佐你們,如何?”

剛剛喜不自禁的馬殷等人,驟然聽到李曄這話,都愣了一下。

李曄的意思很明白了,他們可以仍然做節度使,甚至是一方小諸侯,但這都是名義上的,實際權力得由李曄下派的官員掌握。不用想,州縣主官肯定會換人,軍中也會來很多將校。

這奪權的力道有些大,馬殷等人一時有些難以消受。

但是方纔自己效忠朝廷、絕無二心的話已經說出去了,現在怎能反悔?

腦筋一轉,馬殷、劉隱等人瞬間就明白了,李曄不奪他們的節度使之位,不過是權謀之術,爲的是安定他們的部曲人心,免得他們離開地方後,部曲生亂。

雖然李曄未必怕了這茬,但就像李曄方纔說的,現在邊患叢生,他需要的是地方迅速安定,而不是忙着去各地平亂。

沒等馬殷說話,劉隱首先大義凜然道:“下官忝爲嶺南節度使,一直擔心自己德行不修、才能不足,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如今有安王派遣良才相助,正是嶺南百姓的期盼啊!”

馬殷嘴角抽了抽,嶺南那地方偏遠,還有南詔邊患,正需要藉助朝廷的力量,而且兩人素來是死對頭,劉隱只要獲得朝廷的支持,就能穩壓他一頭。

看到李曄向劉隱露出欣賞的目光,一副看社稷肱骨的模樣,馬殷就知道自己沒了選擇,立馬也跟着表態:“下官也跟劉廉使一樣想法,只要能讓百姓受益,對朝廷有好處,下官絕對不甘居人後!”

直到錢鏐、趙興元也跟着表了態,李曄這才感概萬分道:“皇朝有諸位這樣深明大義的良臣,何愁不能重現盛世?治理天下,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孤身邊的人去了地方,朝廷中樞的人手就會顯得窘迫,諸位身爲皇朝重臣,舉賢是題中應有之意,不知諸位可有良才舉薦?”

馬殷身體又抖了抖,李曄這話,難道是要他們把子嗣送到長安爲質?

這原本就是朝廷控制封疆大吏的慣用手段,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不過看到李曄殷切期盼,一臉光明正大的模樣,馬殷就知道自己想岔了。

李曄這不是要他們送子爲質,而是給他們一個擴大朝堂影響力的機會。他們舉薦的人自然會是他們的親信,一旦到了朝廷中樞任職,他們的勢力就能朝廷、地方相呼應,那根腳就穩了。

這是交換,作爲李曄派遣官吏到地方分權的交換。說到底,是爲了穩他們的心。

這個時候就不用客氣,好處不是隨時都有的,有了就得趕緊抓住,馬殷連忙道:“湖南雖然貧瘠,但八百里洞庭,也能稱爲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地,賢才也是有幾個的,這就給殿下舉薦兩位。”

孰料李曄搖頭道:“兩位可不夠。朝廷中樞雖然官位不多,但最近陛下有重建神策軍的打算,爲了征戰邊地,克復西域,諸衛兵馬也要重新召集,諸位有文武良才只管舉薦,孤和陛下都不會嫌多。”

馬殷、劉隱不禁對視一眼。

朝廷重新召集十六衛兵馬,不就是要削奪藩鎮之權?

也是,藩鎮自打建立以來,就分了朝廷許多權力,亂兵更是不曾休止。昔日河北三鎮的節度使人選朝廷都沒法過問,這豈是李曄能夠容忍的?

之前的君王是沒法改變局面,現在不同了,安王勢大天下,麾下高手如雲、謀士如雨,良將猛士無數,豈能不革除時弊?

直接對藩鎮動手,會引起地方不滿,難免生出禍端,用重建十六衛的名頭,加強中央禁軍,來達到強幹弱枝的目的,再一步步削弱藩鎮,正是最合適的手段。

馬殷、劉隱這兩個鏖戰數年的死對頭,此時卻心有靈犀,瞬間想明白了此中關節,也明白了在中原擴大影響的重要性。

這件事朝廷還沒傳出風聲,李曄就對他們說了,在天下節度使中,他們就能佔得先機。日後若是形勢果真如此發展,他們不想在地方碌碌無爲,有意到朝中來任職,那麼現在打下的根基,就會給他們提供莫大便利。

念及於此,兩人心中對李曄竟然生出幾分感激來,連忙躬身道:“我等一定多多舉薦良才!”

李曄笑了,很是滿意的說道:“諸位真是皇朝棟樑,有諸位匡扶社稷,大唐何愁不能中興?孤都不想讓兩位回藩鎮了,就在長安和孤一起輔佐陛下如何?”

心頭咯噔一聲,馬殷、劉隱、趙興元等人,立即四肢僵硬,如墜冰窟。

他們雖然打算將來形勢不好,就到中央任職,但那是以後的事!這個時候不讓他們回藩鎮,鬼才相信他們能在朝中得到實權!

說到底,李曄還是要把他們“扒皮抽筋”!

馬殷等人,連哭的心思都有了。

正在他們如芒在背的時候,李曄自顧自嘆了口氣,鄭重道:“眼下四方堪堪安定,朝廷還要藉助諸位的威望鎮壓宵小。孤雖然很想能跟諸位齊心協力輔佐陛下,但個人感情事小,江山社稷事大,諸位還是要回到藩鎮的,孤只能繼續孤軍奮戰。”

李曄這話說的頗爲惆悵,落在馬殷、劉隱等人耳中,卻無異於天籟。

他們都想立馬點頭附和,稱頌李曄英明,但感受到李曄話中的悽然,又不得不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愁苦模樣,感嘆忠義難兩全。

李曄又道:“都說虎父無犬子,諸位如此賢能,想必家中子侄定然賢能,孤不能跟諸位日夜砥礪,若有諸位的子侄相助,一定會輕鬆不少。”

安王都這麼說了,他們還能說什麼,只能表示雖然自己需要坐鎮地方,但絕對不能讓安王爲國家孤單奮鬥,家中小兒雖然不賢,但若能替他們爲安王效犬馬之勞,那也是幸事。

於是乎,質子的事還是被敲定下來。

不是質一個,而是家中男兒全都得到長安任職!

因爲李曄說,打算啓奏陛下,封衆人爲同平章事。有這職銜,就說明是宰相,在地方沒什麼大用,但若是往後想到長安來立足,就顯得非常重要。

——什麼提前透露削弱藩鎮的機密,原來是爲了給這事做鋪墊!

馬殷、劉隱、趙興元等人,都不知道是怎麼結束議事,從安王府走出來的。

直到看到外面明晃晃的陽光,衆人這才意識到,他們已經走出大門了。

回想一下今日拜見安王的結果,除了這條老命沒交出去,好像什麼都沒了。

偏偏他們還都是自願的,合情合理,誰都無法指摘安王仗勢欺人。

“雄才大略啊!”劉隱仰天長嘆一聲,緩步走向自己的馬匹,背影蕭索。

馬殷搖搖頭,驅散腦門上的陰雲,苦澀的笑了笑,也跟着邁下石階。

趙興元則是懵懵懂懂的,好像還沒完全清醒過來。

唯獨錢鏐走出王府的時候,稍微正常一些。他在門前停留了一會兒,看到馬殷等人蹣跚的腳步,嘴角微微動了動,不知道是笑還是哭,心道:“天下大勢已定,安王......已經夠仁慈了。”

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二十章 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三十三章 四方震動(第七更)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五十章 殺破(4)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偶遇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五十章 殺破(4)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八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七章 雜魚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百一十四 不拿我當豪傑?(二更)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十八章 攻城(1)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八十四章 王來了(1)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一百一十五章 別說大話了第九十六章 大爭之下的處境與選擇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五章 禍害第十五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4)第五十二章 可惡的小魔頭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戰(2)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
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二十章 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三十三章 四方震動(第七更)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五十章 殺破(4)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偶遇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五十章 殺破(4)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八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七章 雜魚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百一十四 不拿我當豪傑?(二更)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十八章 攻城(1)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八十四章 王來了(1)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一百一十五章 別說大話了第九十六章 大爭之下的處境與選擇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五章 禍害第十五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4)第五十二章 可惡的小魔頭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寒而慄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戰(2)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謂之天理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