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陶陽之戰

烏吉看着突厥營帳中的亂局,知道安北府兵僅僅以一千死傷,就滅了自己近萬士兵,臉色不禁青白交錯,看着十分嚇人。

“全力進攻!一定要拿下陶陽城,以祭我突厥英烈!”

烏吉咬牙切齒地說道,下了進宮的死令!安北府兵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就讓自己的士兵死傷嚴重,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他召集十幾萬大軍親征,就是想趁着大推選延遲,完成突厥以前首領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將北疆囊入懷中。卻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烏吉越想臉色就越難看。

突厥士兵們的臉色也很難看,一是因爲憋屈,二也是因爲幾乎整宿沒睡——安北府兵的滋擾,實在太成功了。

隨着突厥全力進攻的號令響起,安北府兵們也吹響了禦敵的號角,這場史書稱之爲“陶陽之戰”的戰爭正式打響了!

正如在北夏城一樣,瘋狂進攻的突厥軍隊,遇上是殊死抵抗的安北府兵。

雖然突厥士兵人數三倍於安北府兵,可是因爲他們遠征力疲,又加上昨晚被安北府兵滋擾了一晚上,突厥士兵在陶陽這裡,同樣佔不了什麼好處。

突厥士兵無法攻入城中,安北府兵也只能堪堪擋住攻勢。一時間,陶陽這裡的戰況,像是膠着一樣。

還是那間臨時議事廳內,谷大祖喚來了沈則思,正一臉沉肅地對他說着話。

“府兵雖然暫時擋住了突厥的攻勢,但是時間一久,就會處於下風了。陶陽城被攻破,是遲早的事情。”

谷大祖開口就說了這嚴峻的情況,沈則思也點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突厥的人數畢竟比他們多得多,沒有援兵的情況下,陶陽被攻破。的確是可以預見的。

“要守住陶陽,就只能兵行險着。所以本將打算向突厥投降!”

谷大祖接着開口,他這句話,讓沈則思大吃一驚。

“都護大人……”沈則思下意識地說道。卻又頓住,他知道谷大祖這麼說,定有下文。

“你且聽本將細細說來。你看這輿圖,看着北山山脈,從陶陽一直連接至北夏後面這個小城鎮。雖然是懸崖峭壁,卻沒有斷絕……”

谷大祖指着輿圖上的山脈,對沈則思如是說道,手指在陶陽和小城鎮之間來回移動。

沈則思看着這輿圖,瞬間就明白了谷大祖的意思。

“都護大人的意思是,讓末將從後面包抄突厥軍隊?”

沈則思這樣問道。想確定谷大祖的意思。

“突厥的糧草輜重,必是在軍隊的大後方。本將要你帶着三千府兵,越過這些懸崖峭壁,燒了突厥的糧草!”

谷大祖的手指沒有停,聲音卻陡然冷硬了起來。突厥敢千里遠征。那麼就讓他們看看,進犯大永會是什麼下場!

他想起了鄭閒,想起了無數爲鎮守北疆付出了性命的安北兵將,再一次說道:“本將絕對不會讓突厥再進一步!”

“本將會向突厥發出投降書,以拖延突厥破城的時間,最多能拖延兩天。你只要兩天時間……”

谷大祖的聲音又低了下去。這些懸崖峭壁,根本就沒有人走過。峭壁之上會是如何艱險,沈則思他們能不能順利越過,都是未知之數。

兩天的時間,若是沈則思他們不能成功,那麼陶陽城必破。自己連同一衆府兵,不但身死。那紙投降書,也必定會成爲自己和安北府兵的難以洗刷的污名罪名!

“兩天之後事若未成,你與三千府兵藏匿懸崖,等待關內衛援兵,必要保存性命!”谷大祖又說道。將最壞的情況說出來。

“都護大人,末將絕不苟且偷生,定必與突厥同歸於盡……”沈則思馬上反駁道。

若是谷大祖和府兵們都死絕了,自己作爲安北右都護,怎麼能藏匿活下去?

“本將不怕死,可是本將怕身死污名。你與府兵們都要活着,將本將的計策上達天聽,將陶陽真相和蔣博文之舉公佈天下!安北都護府,絕對沒有降兵,也絕對沒有叛國!”

谷大祖微微笑着說道。他知道,自己這一番話語下來,沈則思必定會活下去,自己也算是爲安北都護府留了一點種子。

“我虞朝廷不信我,唯有你,可以爲我作證……”谷大祖喃喃說道。

“都護大人,末將一定會完成任務!我們安北府兵,必定可以守住陶陽!”

沈則思一字一頓地說道,他眼睛通紅溼潤,守護的勇氣和決心卻越發堅定。

面對這次突厥士兵入侵,不管是普通安北府兵,還是沈則思這樣的將領,都在成長和強大。在越發艱難的境地面前,他們的精神就越發蓬勃。這就是戰場上鮮血的洗禮,這也是軍中士兵能作爲朝廷柱石的原因!

不管是民間百姓,還是京兆官員,都應該對這些守護疆域的兵將們,心存感激和敬意。(好高大上有木有?我是真的這麼想的……)

話說烏吉對於目前這種膠着的狀態心焦不已,時間拖得越久,他們所耗的糧草就越多。除了再次下令讓突厥士兵死命進攻,別無他法。

就在這個時候,有突厥士兵拿着幾張絹布進來了,這些絹布上面還有孔洞,因爲這些絹布正是安北府兵用守城弩射過來的。

“只要不殺降兵,谷大祖和安北府兵願意投降?”烏吉念着絹布上的字跡,無比疑惑。

雙方正在交戰,谷大祖卻願意投降?怎麼會這樣怪異?這必定是谷大祖所施的援兵之計!

烏吉想到沒有想,就將這些絹布投入了火盆中,他根本就想接受谷大祖的投降。他還有十萬士兵,差不多是安北府兵的三倍之數,陶陽被攻破是必定的事情!

可是半天之後,突厥的攻勢依然沒有取得任何緊張,那些安北府兵更不要命了。隨即,突厥士兵又收到了幾張絹布,並將它們再次送到了主將營帳中。

絹布的內容,和之前的差不多,只是谷大祖最後說道,若是烏吉不答應,那麼大家就這樣僵持下去,直至最後一個安北府兵戰死爲止!反正陶陽城中有的是糧食和水源,他耗得起!

谷大祖耗得起,可是烏吉卻耗不起。看完了絹布字跡之後,這一次,烏吉並沒有將它們投入火盆。

安北府兵的勇猛和狠絕,他在北夏城中已經見識過了,他知道谷大祖說的是真的,陶陽要攻破,必定是要安北府兵都要死絕!

可是如今這個狀態,安北府兵還能堅守幾天?烏吉不知道。可是他知道,突厥士兵堅持不了幾天。因爲剛剛護糧士兵長和伙伕前來稟告了,他們的糧草,只夠十日之用了。

突厥兵士這次入侵,因爲路途遙遠,軍隊負重有限,只帶了半個月的糧草。按照烏吉的估算,半個月的糧草綽綽有餘了,可是沒有想到,安北府兵竟然不留一粒糧食和一瓢清水!

若是強硬攻進陶陽城,再一次出現北夏城中無糧無水的情況,那麼自己這十萬士兵該如何辦?

“兵將聽令,暫停進攻,且看谷大祖是不是真有投降的誠意……”

良久,烏吉這樣說道。他不怕谷大祖的援兵之計,因爲他知道隴右衛士兵絕不會來救援,這是他和蔣博文合作的內容。

“都護大人……突厥停止進攻了!”安北府兵看着突厥的攻勢越來越慢,最後停止了,立刻向谷大祖稟告。

看樣子,是那些射出去的絹布起作用了。

聽到這個彙報,谷大祖輕輕舒了口氣:這個援兵之計,成了!只要再拖延一天半,就可知生死了。

事實上,安北府兵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若是突厥再攻城,不出半日,陶陽城就要陷落了。如今突厥的進攻停了下來,安北府兵就有了喘息的時間,也有了恢復氣力的機會。

突厥士兵的攻勢停下來之後,爲了取信於烏吉,谷大祖還讓士兵送去了投降書。

那封蓋有安北都護印鑑的投降書上,說道明日酉時,安北府兵會打開陶陽城門,迎接突厥士兵進入陶陽城中。

此外,谷大祖還送來了書信,道是明日酉時開城門,是不得已而爲之,他需要時間安撫安北府兵,也需要時間看看烏吉會不會趁機攻城殺降。

“那就傳令下去,衆兵將休整!明日酉時,接管陶陽城!”見到了谷大祖的投降書,烏吉滿意不已。

一天多的時間,他還等得起,況且突厥士兵也需要時間歇息,以便有精力來接管陶陽。

想了想,烏吉提筆寫了封信,將此事告訴蔣博文,鬼使神差地,他還夾上了谷大祖那封投降書。

或許他只是向蔣博文表示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以警告蔣博文不要破壞他們的合作,卻沒有想到,這封投降書,給大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

此時因爲谷大祖這封投降書,陶陽城內外都一片平靜,所有人都在等着第二日酉時的到來。

不管人間發生什麼事情,時辰的腳步從來不會停止,第二日酉時,已經到來了。

突厥的士兵,已經按照谷大祖的要求,脫下了鎧甲,當然,陶陽城們,也緩緩打開了。

正當烏吉下往陶陽城進發的時候,突厥軍隊的後方,卻傳來了一陣陣騷動!

ps:

二更!

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55章 援兵到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517章 株連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42章 帝視朝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531章 緩稱王第488章 奇策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54章 水患始現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75章 不祥第95章 春闈今史第342章 帝視朝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467章 趕緊走!第519章 清醒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242章 三策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355章 私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46章 變故第375章 連環局第286章 局勢第453章 奇計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74章 有溫情番外二淳德盛世第98章 春闈案一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96章 鑑華堂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80章 棋局之後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44章 沈餘憲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6章 鋪勢第314章 垂死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29章 改制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266 三代送嫁第311章 前奏第544章 暗殺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216章 錯了!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63章 考課進程第3章 前因後情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39 萬骨枯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96章 道不同第3章 前因後情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88章 奇策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55章 援兵到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04章 運籌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05章 奠第398章 天象現第531章 緩稱王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35章 明白人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544章 暗殺第74章 入坤寧宮
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55章 援兵到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517章 株連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42章 帝視朝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531章 緩稱王第488章 奇策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54章 水患始現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75章 不祥第95章 春闈今史第342章 帝視朝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467章 趕緊走!第519章 清醒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242章 三策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355章 私產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46章 變故第375章 連環局第286章 局勢第453章 奇計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74章 有溫情番外二淳德盛世第98章 春闈案一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96章 鑑華堂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80章 棋局之後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44章 沈餘憲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6章 鋪勢第314章 垂死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29章 改制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266 三代送嫁第311章 前奏第544章 暗殺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86章 刺殺後續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216章 錯了!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63章 考課進程第3章 前因後情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39 萬骨枯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96章 道不同第3章 前因後情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88章 奇策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55章 援兵到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04章 運籌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05章 奠第398章 天象現第531章 緩稱王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35章 明白人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544章 暗殺第74章 入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