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氣數盡

在應如登滿月的時候,關於撤掉沈則敬昆州刺史之職的任命,已經送往西寧道了。

唐密早就將這個消息傳來了,當旨意真正下達的時候,沈家衆人一點也不着急。

沈華善去應家參加滿月禮的時候,一臉的笑意,明顯見着很開心,彷彿沈則敬將被奪職,就是一件小事。

想來也是,沈家都已經丟了一箇中書令的官職,再丟一個四品的刺史官職,似乎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了。難怪沈家衆人都能安之若素了。

有餘居內,還瀰漫着喜慶的氣息。應如登依然是熟睡中,胖嘟嘟的小臉讓人愛憐,春詩和秋歌,還有奶孃,則在小心翼翼地照看着他。

尤其是秋歌,她一直沒有成親。在應如登出生之後,她就將滿腔的熱情和耐心,轉移到這個小小孩兒身上去了。

已經快到子時了,沈寧和應南圖還沒有睡去。應如登小朋友已經轉移到另外一個房間睡覺了,這對夫婦纔有時間來商量事情。

“祖父已經決定離開京兆了,沈家已經在收拾物什了。思過處,已經遷往嶺南道了,龍井齋還會留着掌櫃經營……”

應南圖將外面的情況一一告訴沈寧。沈家已經在準備離開事宜了,幸好早在兩年前,沈家的重要的資產都已經陸陸續續轉出京兆了,現在就是收尾而已。

沈家庶務的大頭,已經在西寧道和嶺南道了,沈則遠來往在這兩道,連京兆都很少回了,就是爲了這些突發情況做準備。

在沈寧坐月子期間,應南圖並沒有細說外面的事情,谷大祖、登聞鼓之事,都只是略過了。

只是沈華善被奪職之事,怎麼都不能瞞着沈寧。幸好沈寧聽了之後。心情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該做什麼還是會做什麼,似乎也沒有多少在意。

現在,沈寧已經出了月子。沈家已經約定離開京兆,看來他們在京兆也不會太久了。

“北疆之事必有內情。只是不管這內情如何,祖父和父親都要丟官了,這都是已成定局的事實。或許,祖父已經不想改變這定局了。”

沈寧笑了笑,對於沈華善決意離開京兆,她是贊成的。尤其是聽到舅舅們,去了西寧道和嶺南道,沈寧就知道了沈華善的打算是什麼。

避離京兆,是在目前的局勢中退一步。當然是爲了以後再進兩步。如今京兆的朝堂,祖父已經死心了吧?不然怎麼會想着離開京兆?

京兆雖然不是沈家祖宅所在,但是景泰大街的沈宅,是沈華善和沈寧等人最有感情的地方,這十幾年來。他們都是在這裡度過了。

杭州的祖宅,反而是一個血脈的歸宿了,真正承載他們精彩人生的,是京兆這裡,是在景泰大街的沈宅這裡。

“看來,我們也得帶着登兒離開了。”應南圖這樣說,語氣中竟然有一絲期待。

事實上。這幾年他一直做着離開的準備,有餘居內,貴重的物品幾乎沒有,完全就是一個隨時準備遷移的狀態。

準備了這麼長時間,他們終於真的要離開京兆了。

離開京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人會知道。但是如今的京兆,已經不是他們可以再留的地方了。

北疆、谷大祖、蔣博文在京兆引起的震動,似乎在慢慢平息了。在肯定了蔣博文的大功績之後,景興帝下令將錢糧等送往北疆,以作安民之用。

大戰之後。會出現的大災情、大動亂,景興帝多少也知道。他把這些錢糧送往北疆,就是爲了穩住北疆的情況,爲了恩恤北疆的百姓。

與此同時,景興帝還下達了大采選的旨意。他這個旨意一下,朝官都有些呆愣了,怎麼會是這個神進展的節奏?

現在北疆的局勢,剛剛平定,朝中尚有許多事情未解決。單單說中書令被奪職引起了臣心動盪,就還沒止息,現在又有大采選一事?

須知道,大采選涉及朝廷上下,從官場到民間,從京兆到京外,從錢財到吏治,都會牽涉其中。大采選一事,實在是朝中一等一的大事,現在的局勢,實在是不適合提大采選一事。

“大采選一事,已經一拖再拖,哀家以爲,大采選關乎皇嗣延綿,關乎大永國祚,實在不能再拖下去了。如今後宮中,皇后、淑妃、德妃都懷有身孕。皇上身邊,沒有服侍之人,這怎麼能行?”

壽寧宮內,容太后威嚴地開口,語氣有怒。

殿中省和戶部的官員,正在壽寧宮裡,他們是應容太后的懿旨前來的,所爲的,就是大采選之事。

本來大采選是由皇后主理的,但是皇后左氏因爲短松子一事,被容太后奪過了總領後宮的權力,如今這事就移到了容太后手中。

接到榮平郡主的死訊之後,容太后猛然意識到,皇嗣真的是太重要了,爲皇上增添新的勢力,真的是太重要了。

尤其是現在沈華善已經被奪職,朝中權重位高的人,就是左良哲了。他還是皇后的祖父,這讓容太后感到憂心。

勢力平衡之策,她是聽長泰帝提到過了。而在現在,爲景興帝增添勢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大采選了。

大采選,從京兆、大永選出權貴、官宦之家的姑娘,填充六宮,授予妃嬪貴人之位。這些妃嬪身後的權貴、官宦人家就是景興帝最好的助力了。

到時候聯合這些勢力,皇兒就會掌控整個朝堂的勢力了,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容太后心裡這樣想。景興帝不想任用沈華善、左良哲兩個人,懼怕他們的勢力會更重,也懼怕他的帝王威嚴會削減,這些,容太后都是知道的。

大采選,其實就是增添景興帝威嚴的最好辦法,把大永權貴勢力都攏在手中,行事的阻力就會少很多,自會順心順意得多。

容太后這麼想沒有錯,大采選的確是增加景興帝威嚴和勢力的最好最快辦法。只是,在現在這個天下大勢面前,這個辦法,太危險了。

當下,江成海就跪了下來,向容太后說道:“啓稟太后,如今北疆事未停,耗資巨大,國庫空虛,難以持辦大采選。懇請太后開恩,下旨延遲大采選。”

江成海所說的,當然是要阻止大采選。哦,不是阻止,而是要推遲。因爲北疆的戰事,戶部剛剛支出了一大筆錢財,都已經動用了國庫,若是再操辦大采選,江成海不知道國庫的錢還能支持多久。

先前西寧道上繳的賦稅,早就被江成海劃去支持河內道的旱災了。同時,官員俸祿一年比一年高,支出也是一大筆費用,還要操辦皇家一時四禮等等,都是需要錢財的,國庫的錢財,再不能動用了!

可是容太后、景興帝哪裡知道財政的艱難?他們在意的,乃是景興帝的勢力、皇嗣的延綿。至於錢財這等小事,當然是戶部官員的職責!

戶部錢財不夠?那麼就加徵賦稅!總之,這一次大采選,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推遲了。

不管江成海等官員怎麼說,容太后都不肯答應將大采選延遲,反而直言道:“江大人如果無法主理此事,那麼哀家就要重新考慮,究竟將大人能否勝任戶部尚書一職了。”

容太后鳳目威嚴,眼梢有冷意,讓江成海等官員一時無言。

沒多久,景興帝也定了大采選的旨意,並且將詔令下達門下省,通過門下省發出去。

此時,門下省已經撤了給事中一職,門下省封駁詔書之權,已經沒有了。況且還有左良哲任門下侍中,他在這個時候,是絕對不會違反景興帝的旨意的。

在詔令公佈天下之前,御史大夫楊簡銳在宣政殿上奏言:“大采選,乃勞民傷財之舉,況皇后、淑妃、德妃有孕在身,皇嗣有繼。大采選延遲,於國於民實是有益!如今北疆尚未平息,河內道有大旱災,西燕又在虎視眈眈。皇上當此之際,不思社稷安天下,反而在意後宮臨幸之事,此實非明君賢主所爲!”

又是一句“非明君賢主”所爲,這樣毫不留情的指責,讓景興帝震怒不已。不久之前,關於撤登聞鼓之事中,御史臺有這樣的摺子,也有過這樣的話語,景興帝已經忍了下去,這一次他不打算再忍了!

這些官員,一而再再而三地逆龍鱗,偏偏這些官員,和沈華善的關係最密切!

究竟這些官員,是爲了大永朝廷着想,還是對帝王威嚴有所挑戰?景興帝心中不由得這樣想道。

皇上所下的旨意,這些官員怎麼可能質疑反對?看來,必須讓這些官員知道,何謂帝王威嚴,何謂皇權至上了!

“江成海、楊簡銳爲官不力,不能勝任其事,罷免官職……即日起效!”

景興帝端坐在宣政殿之上,下了這樣的旨意。在沈華善和沈則敬之後,江成海和楊簡銳這兩個三品大員,也被免職了!

當晚,沈餘樂夜觀天象,不由得大驚失色,跌跌撞撞地衝到沈華善的書房,喘着大氣說道:“祖父!帝星……帝星完全看不到了!”

帝星隱,天下亂,大永王朝氣數盡了……

ps:

二更!謝謝大家!感謝糊塗蟲蟲兒的評價票!感謝小金、貓窩兒、鬦貓小姐、那一小堆的粉紅!感謝蘇子hana的評價和打賞!有你們的支持,真是太好了~~

第182章 代價第462章 奪職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251章 計成第414章 檄文第112章 國有喪181 番四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94 當年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249章 沈宓其人120 甜蜜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31 出血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540章 神兵33 姐妹第314章 垂死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517章 株連第391章 帝爲棋59 祈求38 倒v15 取消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58章 賑災之策第529章 改制第178章 背後之手99 中舉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59章 西風近第21章 中元祭自身143 遺願174 尚主番外二淳德盛世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86章 掌軍93 上門第304章 換命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22章 歸心90 親事第91章 合二爲一第141章 廷杖(一)第351章 朝南第483章 天有哭第456章 貪天之功112 新婦123節 禮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0章 弒父180 番三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337章 削爵第347章 本心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367章 皇家宴9 鑰匙第85章 出事了131 配合第379章 押俘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133章 匠人去向2 穿越第284章 不能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章 攏軍心第304章 換命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99章 人禍143 遺願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61章 洗心第527章 基石111 續絃57 決定第398章 天象現8 要人65 說親第491章 克敵之火152 回門136 說法第433章 動天子第69章 不死不休118 表嫂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69 三遇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32章 草場案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
第182章 代價第462章 奪職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251章 計成第414章 檄文第112章 國有喪181 番四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94 當年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249章 沈宓其人120 甜蜜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31 出血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540章 神兵33 姐妹第314章 垂死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517章 株連第391章 帝爲棋59 祈求38 倒v15 取消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58章 賑災之策第529章 改制第178章 背後之手99 中舉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59章 西風近第21章 中元祭自身143 遺願174 尚主番外二淳德盛世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86章 掌軍93 上門第304章 換命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22章 歸心90 親事第91章 合二爲一第141章 廷杖(一)第351章 朝南第483章 天有哭第456章 貪天之功112 新婦123節 禮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0章 弒父180 番三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337章 削爵第347章 本心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367章 皇家宴9 鑰匙第85章 出事了131 配合第379章 押俘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133章 匠人去向2 穿越第284章 不能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章 攏軍心第304章 換命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99章 人禍143 遺願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61章 洗心第527章 基石111 續絃57 決定第398章 天象現8 要人65 說親第491章 克敵之火152 回門136 說法第433章 動天子第69章 不死不休118 表嫂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69 三遇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32章 草場案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