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勸降

除了北漢這樣的小國官爵混亂之外,如大週一般的強國一般都還延續着自隋唐一樣的官爵制度。武將能做到正三品已經是處於金字塔的頂端了,整個大周正三品的武將都不超過二十個。正三品,已經是一衛軍馬的大將軍。

至於從二品的武將官職,自大周建立以來一共就有過兩個。一個就是這率領一萬虎賁精騎的羅旭,另一個…..則是柴榮自己。郭威還在皇位上的時候,封柴榮爲冠軍大將軍,都全國軍馬事。這個冠軍大將軍比羅旭的大都護職位要高一些,實權更重。

也就是說,整個大周現在唯一一個從二品的武將就是羅旭,連孫玄道都在正三品的位置上一坐六七年,論戰功不必羅旭小反而大的多,由此可見武將想再進一步有多難。若是沒有郭威對羅旭那種偏執的溺愛,以羅旭的軍功放在柴榮手下最多也就是正三品封頂。

而北漢則不同,這個亂世中的小國爲了顯示主上的愛才和大度。甚至連一營兵馬的指揮使都能使正二品的官銜。如當初的撫遠軍節度使安恆,建雄軍節度使何坤都是正一品的天威大將軍銜,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越是國小,皇帝爲了顯示自己的仁德和英明越是對封賞不當回事。北漢彈丸之地,正一品的武將好幾個,正二品的武將湊起來能有一個隊,領隊的隊正若是從一品的大將軍還得不少人打架爭奪。至於三品一下的武將官職,更是多如牛毛。

就好像隋煬帝楊廣被突厥二十萬狼騎圍困在雁門關的時候,爲了保命楊廣頒發的糊塗命令。他說只要是手下軍卒堅守雁門關擊退突厥人之後,活着的一律官封六品。結果各地的勤王人馬殺來之後擊退了突厥狼騎,還活着的守城官兵足有一萬多人。那就是一萬多六品武官啊,按照當時的品級來說每個人都能領一團的兵馬,三百人。

且不說大隋朝沒有那麼多的兵馬讓他們去領,就連一萬多六品武官的俸祿都出不起。於是乎英明的隋煬帝陛下選擇了貴人多忘事,將自己親口許諾下來的事貌似忘的一乾二淨。這件事引發的結果就是這之後再無一人願意給他賣命了,楊廣還以爲自己佔了老大的便宜。

到後來宇文化及殺他的時候,連個求情的都沒有。

而北漢的朝局更加的混亂,這混亂不同於是大隋朝的時候是幾個世家的高官亂政,而是北漢開國皇帝自己一手造成的。就因爲國小,他就更要彰顯自己是皇帝的權利。動輒封侯拜將,一點兒都不顧及。

就說劉凌現在手下的平南軍十一個營的指揮使,每個人都是正二品的大將軍級別。這要是這次真的擊敗了大周的侵略之後,得勝還朝估計現任皇帝劉卓能因爲如何封賞這事愁白了頭髮。

一個不過佔據着山西大半個省之地的小國,要是封出來二十幾個一品武將,足夠周邊的大國那些文臣武將上至帝王們笑掉大牙了。

不過現在劉凌可沒時間想這些問題,他領着五千騎兵重創了柴榮親率的三萬精銳。脫離周軍大陣之後還剩下不足三千人,漢軍的騎兵本來就珍貴,前前後後今天損失了將近三千人,劉凌怎麼能不心疼?

花三郎截擊孫玄道那一仗固然打的漂亮,但卻把劉凌刻意避免的決戰幾乎提前引來了。雖然王半斤率領東南大營的三萬軍馬已經支援過來,但是從遠處揚起的遮天塵煙傻子都能看出來,周軍的援兵也不遠了。

劉凌雖然帶親兵重創了柴榮所部兵馬,但周虎賁郎將羅旭手下那精銳的一萬虎賁鐵騎毫髮無損,並且被激發出了山呼海嘯一般的鬥志和殺氣。柴榮的禁軍遠不是北漢太原府的禁軍可以比的,其精銳程度不亞於虎賁鐵騎。雖然禁軍五衛軍馬一共才一萬人,但是戰鬥力絕對不容忽視,且在剛纔的衝擊中這一萬人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打擊。

打亂了的只是周軍那一萬步卒,被劉凌的五千騎兵砍瓜切菜一般消滅了一小半,並且成功驅使着他們撞擊上了柴榮的中軍,可是預料中的周軍大崩盤並沒有出現。

現在劉凌必須重新審視當前的局面了,自己這邊雖然兵力暫時超過了柴榮所部。但只要半個時辰之內不能將柴榮麾下那兩萬多精銳徹底打敗,等周軍龐大的後援部隊殺過來到時候倒黴的還是漢軍。

若是東南大營這三萬人馬被擊敗,周軍趕鴨子一樣趕着敗軍衝擊漢軍自己的大營,到時候產生的連鎖反應就是不但大營保不住,玉州也會被周軍一鼓作氣拿下。

劉凌一邊在腦子裡飛速的計算着得失,想辦法阻止最壞的結果發生。一邊派親兵火速通知西南大營的程義厚和玉州中軍大營現在暫時主事的虎亭侯劉茂。西南大營人馬全部調出來側翼五里之外佈陣,和現在東南大營的人馬互爲犄角。

命令劉茂派兵加固玉州城防,然後剩餘的中軍大營兵馬在玉州城外嚴陣以待。同時命令劉茂將剛建造出來的二十架連發火箭迅速的運到兩軍陣前。

劉茂這個人是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果斷,他接到傳令之後的時候正帶着中軍大營剩餘的人馬趕過來支援劉凌,接到傳令之後絲毫都沒有猶豫,立刻帶着人都回到了玉州城下。已經走到半路的人馬反身而回,只遣五百軍護送着二十架連發火箭用最快的速度運到兩軍陣前。

劉茂據說是後漢皇族的血脈,不過他這個劉姓卻並不是真正的大漢朝漢武帝那個劉姓。後漢的高祖劉知遠是徹徹底底的突厥後裔,身上沒有漢族的血液。劉茂據說是當時從後周郭威的鐵騎下唯一逃出生天的後漢皇族,據說還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至親。

可惜的是,後漢傾覆的太快,只不過四年時間就被後周郭威所滅。雖然郭威早有不臣之心,但要不是後漢隱帝也就是劉茂的那個皇帝堂弟自作聰明的殺了郭威的家眷,郭威還真不至於那麼快就打出了造反的大旗。

而爲了避禍,劉茂隻身逃到了北漢,被北漢皇帝收留並重用。

劉茂並不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將才,論韜略武功不如王半斤程義厚。但是這個人最優秀的地方就是執行命令的果斷,從來不懷疑上司的意圖,也不會對上司有不忠之心。所以劉凌纔會將身後放心大膽的交給他,這樣的人雖能力不足但可堪大用。

漢軍在劉凌的指揮下正在佈置防線,而周軍在柴榮恢復了神智之後也開始集結。一萬虎賁鐵騎在外,柴榮的禁軍其後。周軍組成了一箇中規中矩的方陣,可攻可守。

劉凌看得出柴榮的意圖,以現在周軍的士氣和人數,顯然再主動攻擊是有限不現實的,就算虎賁精騎戰無不勝,但指揮虎賁騎兵的羅旭也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關注在皇帝陛下的安危上。而且戰機已經消失,硬攻的話難免不被漢軍得了便宜。

周軍在等,不管是發動全面的進攻還是撤回壇州大營,柴榮都必須等到後續的支援部隊趕到才行。攻擊,以周軍現在的人數肯定不足,撤退,若是漢軍攆在屁股後面打也是個煩惱。只有後援大軍一到,攻守皆不是問題。

柴榮和劉凌一樣矛盾,他同樣不想在這樣的場合下決戰。周軍已經連敗兩陣,士氣上遠不如漢軍高漲。雙方在這樣的前提下集結全部兵力決戰,人數上佔有優勢的周軍勝率也不過半數。

若不能將漢軍一舉擊潰,就算是慘勝也無力繼續北進。柴榮調集的十萬大軍將出邊塞繞路向北,五萬大軍不出三天就能趕到壇州支援。若是提前決戰的話一切的安排就都被打亂了。

柴榮也能從現在麾下兵馬的士氣上看到自己的劣勢,一萬禁軍沒能護住自己險些被人偷襲得手,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虎賁鐵騎還好些,剩餘的五千多步卒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

現在雙方就好像兩個要面子的男人,不管是吃了虧的還是佔了便宜的,都不敢再輕易的出手,而爲了面子卻誰都不能認慫。而現在周軍和漢軍維護的不是面子問題,而是誰先動手誰吃虧。現在的局面可不是先下手爲強的時候,後下手未必就遭殃。

就這麼對峙着,兩軍相隔一里左右,嚴陣以待。雙方的將領們分別都不住的關注着自己主將的臉色,想從中看出什麼。但是不管是漢軍還是周軍,都被自己主將臉上那種嚴肅弄的雲山霧罩不知所措。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這個尺度難以拿捏,柴榮的頭都快裂了。戰機已經消失,再這麼耗下去未必佔得了便宜。

而若是不打一下就撤走,不光是自己這個皇帝沒面子,周軍十幾萬大軍都跟着一起沒面子。而這個面子,則涉及到了士兵們以後的鬥志。就這麼狼狽的走了,誰都覺得窩囊。

又半個時辰,不下週兵不下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在柴榮中軍四下結成大陣。而在這之前,程義厚的西南大營三萬漢軍也嚴陣以待,和劉凌的人馬相隔三四里,互爲支援。雙方加在一起將近二十萬大軍集結,平原上立刻就被一種能切開人皮膚的肅殺之氣充斥。

雙方依然在等,誰都不敢先擂動戰鼓。

劉凌看着對面五六百米外的周軍大陣,遙遙能看見已經登上帝王車駕的柴榮似乎也在朝這邊看來。雙方的旌旗招展中,兩個領軍人物都在打量着對方。

劉凌忽然笑了笑,命令親兵取來一套乾淨的衣服換了,卸甲,更衣,換上了一身王爺的常服。剛做完這些,就看見從周軍大陣中衝出三騎,縱馬朝着漢軍陣營衝了過來。漢軍的弓箭手立刻做出了反應,抽出羽箭,隨時準備着一聲令下將那三騎射程刺蝟。

劉凌擺了擺手說道:“放他們過來,不可放箭。”

在漢軍數萬雙眼睛的注視下,那三個周軍過來的人到了劉凌馬前不遠處。

一個文官服飾,在五十歲上下的老者在馬背上深深一揖。

“大周金紫光祿大夫甯浩,見過忠王爺。”

他偷眼看了一眼劉凌,只見此人一身常服頗爲儒雅,面容俊朗,臉上掛着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渾身散發出一種泰山崩於前而不亂的鎮定從容。

第356章 公子無雙第483章 你願意嗎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186章 虎將第269章 賣狂第412章 九死一生第169章 剿殺第256章 敗不了第129章 平安縣第552章 假服氣真服氣第148章 海里第61章 遣將第323章 染血五百第596章 精武第484章 謝煥然第163章 昔日袍澤第610章 山清水秀第73章 賠我!第469章 信第278章 我是善人嗎?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507章 玩我是吧第110章 重騎第590章 不遠第176章 小戶河第444章 家有賢妻啊第493章 平南第286章 左祤衛降第12章 前路艱辛第149章 震怒第370章 借水第224章 真神機妙算啊第152章 臣自己滾第215章 黑暗第86章 麻木不仁的戰爭第472章 十二金衣第347章 十萬糧草十萬軍第129章 誰逼的?第447章 孩子第413章 大煙花第495章 問題第578章 拋棄第391章 雨小樓第431章 殘陽如血第15章 舊部麒麟第397章 這黑暗的天第93章 分營第615章 在心中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42章 糟蹋了第163章 昔日袍澤第537章 真疼第64章 請王爺成全!第207章 大婚第257章 信任?第564章 怎麼會第41章 教唆犯第288章 養人第398章 人有心疾第211章 “隱隱作痛”第92章 大捷第468章 信任第440章 天大的喜事第113章 驅弱趕強第300章 滅灰衣軍第97章 促進發育第447章 聶公子問第33章 強大的女僕第79章 你去死吧第175章 圖謀太原第196章 賭注第129章 平安縣第616章 裁了吧第535章 集體傻了第254章 劍指晉州第365章 奇蹟第142章 朽木不可雕第413章 大煙花第289章 從暗到明第512章 黑鍋真黑第603章 喝到了第326章 暴動第578章 拋棄第99章 一吻第290章 養兵第305章 悶雷滾滾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466章 皇帝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449章 心裡的牆第15章 舊部麒麟第117章 借死勢第510章 是在逼我嗎第338章 回晉州第22章 擂山錘第384章 不同尋常的味道第51章 推測真相第426章 既來之第607章 悲涼
第356章 公子無雙第483章 你願意嗎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186章 虎將第269章 賣狂第412章 九死一生第169章 剿殺第256章 敗不了第129章 平安縣第552章 假服氣真服氣第148章 海里第61章 遣將第323章 染血五百第596章 精武第484章 謝煥然第163章 昔日袍澤第610章 山清水秀第73章 賠我!第469章 信第278章 我是善人嗎?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507章 玩我是吧第110章 重騎第590章 不遠第176章 小戶河第444章 家有賢妻啊第493章 平南第286章 左祤衛降第12章 前路艱辛第149章 震怒第370章 借水第224章 真神機妙算啊第152章 臣自己滾第215章 黑暗第86章 麻木不仁的戰爭第472章 十二金衣第347章 十萬糧草十萬軍第129章 誰逼的?第447章 孩子第413章 大煙花第495章 問題第578章 拋棄第391章 雨小樓第431章 殘陽如血第15章 舊部麒麟第397章 這黑暗的天第93章 分營第615章 在心中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42章 糟蹋了第163章 昔日袍澤第537章 真疼第64章 請王爺成全!第207章 大婚第257章 信任?第564章 怎麼會第41章 教唆犯第288章 養人第398章 人有心疾第211章 “隱隱作痛”第92章 大捷第468章 信任第440章 天大的喜事第113章 驅弱趕強第300章 滅灰衣軍第97章 促進發育第447章 聶公子問第33章 強大的女僕第79章 你去死吧第175章 圖謀太原第196章 賭注第129章 平安縣第616章 裁了吧第535章 集體傻了第254章 劍指晉州第365章 奇蹟第142章 朽木不可雕第413章 大煙花第289章 從暗到明第512章 黑鍋真黑第603章 喝到了第326章 暴動第578章 拋棄第99章 一吻第290章 養兵第305章 悶雷滾滾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466章 皇帝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449章 心裡的牆第15章 舊部麒麟第117章 借死勢第510章 是在逼我嗎第338章 回晉州第22章 擂山錘第384章 不同尋常的味道第51章 推測真相第426章 既來之第607章 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