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

魚兒一記起採珠人採珠所面臨的危險,才明白先前在沙灘上斷氣的採珠人的死因,想必他是因某種外力因素、綁在身上把他和大船連在一起的繩子斷了,這繩子一斷他就只能在茫茫大海里隨波逐流了,最終被海水擠壓碎了五臟六腑、奪取性命。

一想到那個在沙灘上斷氣的採珠人,魚兒下意識的將他臨死前說的那番話回想了一遍———“若是你不收,回頭也只會讓那些貪心的官員搶去。”!

是啊,若不是有許多貪官逼着採珠人頻繁下海採珠,哪會有那麼多人喪命在大海之中?畢竟這些採珠人再喜歡珍珠,也會顧及自己的性命,更何況採一次珠就能夠讓住在海邊的漁民生活很久……

魚兒知道在封建時代,北海的海水珍珠幾乎全被皇室壟斷,歷代皇帝均會派官員到北海合浦一帶監採珍珠。且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南珠狂濫採擷,致使北海的天然海水珍珠資源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從清末到民國、天然海水珍珠幾乎絕跡!

也就是說每一顆珠子的獲得,都是採珠人用生命作爲代價獲取的,且也正是因爲珍珠難採、纔會讓上好的珍珠價值連城,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千金難求一珠的局面!畢竟那些採珠人下海靠的也是運氣,沒有好運氣揀到好的珠蚌、就無法採到好的珍珠……

一想到這兒,魚兒下意識的想起了那個採珠人硬塞給她錦囊,那個錦囊魚兒還沒機會打開看,但她先前摸過那個錦囊、感覺裡頭像是裝了個似小球的物事……

似小球的物事?

珍珠不就正好圓溜溜的像個小球?!

那個錦囊裡裝的該不是一顆價值連城的罕見大珍珠吧?!

這個猜想讓魚兒的心跳突然加快了許多,心裡更是多了一股難以抑制的激動———若是這顆珠子真的價值連城,那不但以後楊四郎參加科舉考試的路費、和他們幾兄妹的聘禮和嫁妝都有了着落,還能人讓楊家一家人的日子馬上得到改善!

這個美好的設想讓魚兒渾身的血液止不住的沸騰起來……

“阿妹,你不是被四哥的聰明才智給嚇傻了吧?不必太佩服四哥了,你四哥就是那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百年難得一見的神童!”

“阿妹?!阿妹你怔怔的在發什麼呆?”

一直到楊四郎連着叫喚了魚兒好幾聲,魚兒才從滿心激動中清醒過來,也不同楊四郎擡扛、直接丟下一句“你知道的那些都是從書上看來的,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就急忙把先前拎出去的竹籃尋了出來,一把揭開蓋在竹籃上的那張藍花布,翻了一會兒後把那個採珠人硬塞過來的錦囊翻了出來。

魚兒把那個錦囊放到了桌上,興奮的衝楊大柱夫婦說道:“阿爹、阿孃,我不是說那個採珠人臨死前送了我一個錦囊嗎?瞧,就是這個!”

劉氏一臉疑惑的看着那個圓滾滾的錦囊,問道:“這裡頭裝了什麼?竟把錦囊撐得圓滾滾的……”

“先前沙灘上一片混亂、我也沒機會把這個錦囊打開看,所以我也不知道這裡頭究竟裝了什麼,”魚兒說着眼底滿是期許的神色,小心翼翼的提了句:“阿母,您說這個錦囊裡頭會不會裝了一顆價值連城的大珍珠?”

魚兒說着忍不住伸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那個圓滾滾的錦囊,臉上既有着迫不及待把錦囊打開的神色、又有着不敢馬上把錦囊一下子打開的猶豫,生怕一打開錦囊、裡頭裝的物事會讓自己失望。

而魚兒這麼一說,劉氏和楊四郎的目光也都跟着亮了起來,隨後更是緊緊的把目光釘在了桌上那個錦囊上,劉氏也用同樣有些期待但又帶着一分小心的口吻說道:“看這錦囊圓滾滾的,還真有可能像阿妹說的那樣裝了顆價值連城的大珍珠……不如我們現在就把錦囊打開瞧瞧?”

魚兒聞言把手按在了錦囊的口子上,因心裡太過期望反而比平日裡多了幾分磨嘰,依舊有些猶豫不決的問道:“阿母,真的現在就把這個錦囊打開?萬一……”

“哪有什麼萬一的?阿妹,你的性子不是一直都十分爽快嗎?怎麼今天突然變得這麼婆婆媽媽?不就開個錦囊、瞧瞧裡頭裝了什麼物事嗎?你和阿母怎麼都這副模樣?就算裡頭裝的不是珍珠我們也沒啥損失不是?”

說話間楊四郎已伸手一把搶過魚兒手中的錦囊、果斷的扯開了錦囊的口子,這口子一被楊四郎扯開,裡頭立馬滾出一顆圓溜溜、散發着淡淡潔白光芒的珍珠!那顆珍珠讓魚兒等人一起瞪大了雙眼,目光更是緊緊的被那顆和青李子一般大的珍珠給吸引住了……

就連先前有些不以爲然的楊四郎,見了那顆潔白無瑕的珍珠後都看呆了眼,只怔怔的說了句:“竟然真的裝着一顆珍珠,還是這麼大的一顆珍珠!”

待船艙裡的衆人從這顆珍珠帶來的震驚中恢復過來後,楊大柱率先說道:“阿妹,這樣貴重的物事我們要不得,你趕緊給人家送回去!”

“對,這樣貴重的物事我們要不得!”劉氏先前以爲錦囊裡最多是顆小果核大小的珍珠,沒想到一打開錦囊竟倒出了一顆青李子大小的珍珠,這讓她當下也沒多想、只順着楊大柱的話叮囑魚兒。

但魚兒聽了面露難色、有些委屈的說道:“我當時就不想要這個錦囊、是那個採珠人硬塞給我的,而且現如今那個採珠人已經斷氣了、我怎麼把這顆珍珠還給他?”

魚兒一說、楊大柱夫婦才記起被他們一時忽略的事實,雖然這顆珠子是那個奄奄一息的採珠人主動送給魚兒的,但所謂“無功不受祿”,因此楊大柱夫婦總覺得就這樣收下這顆珍珠、有些白佔了人家的便宜。

但這顆珍珠又的確是能改變楊家目前的狀況,甚至連方氏提分家一事都能用這顆珍珠來擺平!種種因素糾結在一起讓楊大柱夫婦心裡十分矛盾,一會兒看看桌上那顆大珍珠、一會兒看看滿臉委屈的魚兒,久久都說不出話來……

倒是一旁的楊四郎機警些,明白父母的難處後主動開口說道:“阿爹、阿母,這顆珍珠又不是阿妹偷來、搶來的,是我們阿妹好心救了那個奄奄一息的採珠人、給了他一碗粥得來的,那個採珠人也不是無緣無故把這珠子給阿妹,他是想報答阿妹的救命之恩纔會給她這顆珍珠。”

楊四郎一提起此事魚兒就有些難過,小聲的說道:“可我最終還是沒能救回他的性命……”

“這也怪不得你,你又是喂他喝粥又是替他喊人來,已經盡力了,”楊四郎邊說邊拍着魚兒的肩膀安慰她,隨後接着說道:“再說了,那個採珠人不是求阿妹好好的安葬他嗎?這好好的把他安葬也得花上不少銀子吧?咱家眼下也沒多餘的銀子,可不就得用上這顆他送給阿妹的珠子?”

楊四郎這麼一說、魚兒幾人細細思忖後,覺得他這話雖然說得直白、但還真是有幾分道理———這買副上好的棺木、再僱個人把棺木擡上山,然後挖土填坑、立墓碑等,這些可不都得花上不少銀子?若是不把這顆珠子給典當了,楊家還真是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於是魚兒想了想決定接受已逝採珠人的這番好意,畢竟他人已經不在了、把這顆珠子還給他也是糟蹋,加上好好的安葬他的確是需要一筆銀子……

打定主意後魚兒主動開口說道:“四哥說得對,我們好好的安葬那可憐的採珠人得花上不少銀子,加上這也算是那採珠人臨死前的一份好意,我們就厚顏收下吧!反正這珠子也不是我們搶來、偷來的,我們只要問心無愧就成。”

魚兒這話當下就說到了劉氏的心坎裡,讓她當場恢復以往的彪悍、大手一揮做主了此事:“好!這珠子是那採珠人送給我們阿妹的,我們阿妹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既然劉氏已經一錘定音、楊大柱也就不好再多說些什麼了,只能帶着一絲愧疚點頭答應了劉氏的決定,隨後還不忘補了句:“既然我們收下人家的珠子,那那位採珠人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了,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將他下葬。”

“這還用你說?”

劉氏先是嗔了楊大柱一句,隨後說道:“走,我們這就上城裡典當這顆珍珠去,得趕緊把珍珠典當了換來銀子、才能給那位大恩人買副好棺木不是?”

於是魚兒一家破天荒一起出了門、往城裡趕去,趁着城裡的當鋪打烊前悄悄的把那顆大珍珠給典當了。

那顆珍珠雖然個頭算大,但給當鋪的掌櫃的仔細驗過後成色卻是很一般,不是那種真正價值連城或是稀罕到無價的珍珠,於是最終那顆珍珠只當了大約一千多兩白銀。在魚兒的提醒下劉氏將那一千兩銀子換成了十張一百兩的銀票,剩餘的零頭也換成了碎銀子和一串串的銅板兒。

在魚兒的提議下大家先尋個了安全的地方、悄悄的將當來的銀子分成五份,楊大柱、劉氏、魚兒、楊三郎和楊四郎五人身上各藏了一份,藏好了幾人才轉到城裡的一家棺材鋪,用幾塊碎銀子替那可憐的採珠人訂了一副上好的棺木,並同棺材鋪的掌櫃約好、讓他第二天把棺木直接運送到小岞村。

第四十六章 久違的親人第六十七章 分家(二)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聲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十四章 適應了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二十三章 長大了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六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三十三章 桃姨娘的心事第二章 新的八卦(二)第三十一章 新人拜門(一)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九章 進城賞燈(二)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三章 找到方法第四十五章 以糖爲餌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八章 小栓子的優點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四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七十一章 北宋酒肆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八章 終於成功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十章 兩個妾的手段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十一章 誓不爲妾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十一章 兩樁大事第五十二章 笑談結親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三十三章 過自己的小日子第十一章 兩樁大事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二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八章 劉氏護女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十九章 小小的甜蜜第二十七章 究竟是誰第十四章 終明道理第三十二章 魚兒的小苦惱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四十七章 又一樁好事(二)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十二章 失聲第三十三章 買房(三)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二十八章 採珠人(二)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十章 突變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五十四章 還得再考驗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二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三十六章 串珠換錢第三十二章 買房(二)第三十三章 楊大郎的轉變第五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一章 買房(一)
第四十六章 久違的親人第六十七章 分家(二)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聲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十四章 適應了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二十三章 長大了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六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三十三章 桃姨娘的心事第二章 新的八卦(二)第三十一章 新人拜門(一)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九章 進城賞燈(二)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三章 找到方法第四十五章 以糖爲餌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八章 小栓子的優點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四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七十一章 北宋酒肆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八章 終於成功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十章 兩個妾的手段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十一章 誓不爲妾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十一章 兩樁大事第五十二章 笑談結親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二章 只想娶她第三十三章 過自己的小日子第十一章 兩樁大事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二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八章 劉氏護女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十九章 小小的甜蜜第二十七章 究竟是誰第十四章 終明道理第三十二章 魚兒的小苦惱第三十四章 夫妻交心(一)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四十七章 又一樁好事(二)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十二章 失聲第三十三章 買房(三)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二十八章 採珠人(二)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第十章 突變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五十四章 還得再考驗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二十一章 離別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三十六章 串珠換錢第三十二章 買房(二)第三十三章 楊大郎的轉變第五章 捉襟見肘第三十一章 買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