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

而正處於咿呀學語階段的秦八郎,自然不可能知道、他的人生已在此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是不知道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會全心全意的守護他了。

這些種種讓魚兒心懷憐憫的看了秦八郎片刻,隨後魚兒意外的發現秦衡臨也正好目不轉睛的看着秦八郎,眼底有着和她一樣的憐憫和不忍,可見秦衡臨對秦八郎的遭遇也十分同情。

魚兒見狀忍不住暗自猜想:這秦衡臨同情秦八郎的時候,會不會厭惡自己的母親呢?畢竟眼下的一切都是甘氏一手造成的……

而就在魚兒暗自打量秦七娘和秦八郎的時候,屋裡卻出現了短暫的寂靜———甘氏先前那一席話把杜鵑說得啞口無言、好一會兒都說不出話來,畢竟這桃姨娘本身就是秦家的婢女,甘氏這個當家主母的確是有買賣她的絕對權力,更別說甘氏還說桃姨娘手腳不乾淨偷了她的金簪子,這婢女膽敢偷主人家的物事、那就更該被賣了。

於是杜鵑雖然清楚桃姨娘不可能傻到去偷甘氏的物事,但她一時間卻不知該說些什麼來替桃姨娘辯解,也不敢奢望甘氏能把桃姨娘贖回來,只能怯怯的看向秦老爺、喊了聲:“老爺……”

而這秦老爺向來不把小妾放在心上,覺得小妾對他來說只是件可以隨時更換的物事,且這樣物事還是新的比舊的能討他歡喜。

因此眼下甘氏把人老珠黃的桃姨娘給賣了,秦老爺心裡高興都還來不及呢,又怎會出言讓甘氏把桃姨娘給尋回來?

畢竟這桃姨娘一被賣,秦老爺可就有理由重新買個年輕貌美的小妾回來,這樣的美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於是秦老爺見杜鵑一臉期望的看着自己,只淡淡的說了句:“既然桃姨娘手腳不乾淨偷了夫人的物事,那把她打發了也是應該的,夫人說的對,我們家裡不能養這般手腳不乾淨的人……這件事就這樣吧,休得再提。”

甘氏聽了秦老爺這話心裡暗自欣喜,不過所謂“知父莫若妻”,這甘氏很快就明白秦老爺之所以這樣說、打的是什麼算盤,因此心裡的喜悅馬上就轉爲擔憂,只是這桃姨娘膝下有一雙兒女當依靠、不似桂姨娘那般無依無靠,這一點讓甘氏無論如何都不會再讓她回到秦家。

倒是桃姨娘那年僅七歲的女兒、秦七娘對大人們的談話有些不解,不過秦七娘也不敢向秦老爺和甘氏倒出心中的疑問,只敢小聲的問了秦衡臨一句:“小哥,母親說姨娘被牙儈領了去,是不是被領去哪裡玩了?姨娘去玩怎麼不帶上我呢?還有,小哥你知道姨娘什麼時候會回來嗎?”

秦衡臨聞言心裡頓時一片苦澀,不知該如何回答年幼的妹妹這個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告訴秦七娘,這桃姨娘被牙儈領了去便是被賣了,以後再也回不來了……

此後的幾日,年幼的秦七娘每天都會問秦衡臨同一個問題,問他桃姨娘究竟什麼時候會回來。而秦衡臨敷衍了秦七娘幾回,最終實在是再也找不出話來敷衍她了,只能一見秦七娘就躲得遠遠的。

這一日秦衡臨因秦七娘的事而心煩意亂,最終躲到了小溪邊、沿着小溪隨意走動。而秦衡臨人雖然躲到了外面,但腦海裡卻總是浮現出秦七娘那滿是期待的眼神,每每一想起秦七娘那雙水汪汪的清澈大眼,秦衡臨的心裡就堵得難受———這麼天真無邪的一個孩子,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接受生母再也回不來的事實?

秦衡臨邊如是想着邊沿着溪邊漫無目的的遊走,不經意間的一次擡眼、讓秦衡臨發現魚兒竟然坐在不遠處的一塊大石頭上,秦衡臨心裡一怔、隨即大步的迎了上去:“八娘子,你怎會坐在這裡?”

魚兒見來人是秦衡臨,忍不住把自己躲到小溪邊的原因倒了出來:“我是爲了躲開七娘纔到這兒來透透氣,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她說桃姨娘的事,可即便我刻意不提起,七娘卻還是一個勁的圍着我追問……”

魚兒說到這兒一臉苦笑,頓了頓才接着道:“我不想傷害七娘,於是便留了下活計讓六娘和七娘呆在屋裡做,自個兒則躲了出來。”

“原來我們竟同病相憐,”秦衡臨聞言也跟着一起嘆了口氣,語氣中滿是苦澀和愧疚:“我沒想到阿母會突然這樣做,且竟把桃姨娘賣得無影無蹤,即便我有心想替七娘把桃姨娘找回來,卻也無能爲力。”

原來桃姨娘被賣後,秦衡臨見秦七娘和秦八郎小小年紀就沒了生母、心裡感到於心不忍,於是他曾經私底下到城裡各大牙儈行打聽過,想打聽到桃姨娘被賣到哪裡去、然後自己出銀子將她再買回來。

哪知秦衡臨把城裡的牙儈行都打聽了一遍,卻依舊沒能打探到桃姨娘的消息,想來是事先有人刻意壓着此事、不讓人找到桃姨娘的去處。

而魚兒聽了秦衡臨的這番話,便知道甘氏是打定主意不讓桃姨娘再回到秦家了,於是忍不住又感嘆了句:“秦夫人這又是何苦呢?那桃姨娘就算是替秦老爺生了一雙兒女,也左不過是個身份卑微的妾室,夫人何必如此在意,想了這麼一個法子把她弄得無影無蹤……”

魚兒這番話秦衡臨聽了後臉頰立馬滾燙起來,並有些不自在的把頭埋得低低,雖然魚兒並沒有當着秦衡臨的面詆譭甘氏的意思,但秦衡臨聽了魚兒的感嘆、卻覺得魚兒是在說甘氏心狠手辣,於是便下意識的替自己的母親感到羞愧。

不過秦衡臨雖然知道自己的母親有許多的不是,但甘氏畢竟是秦衡臨的親生母親,在秦衡臨的心裡也還沒壞到那個地步,最重要的是秦衡臨潛意識裡不想魚兒對甘氏沒有好感。

於是秦衡臨略微猶豫了一番,很快就開口說道:“其實我阿母之所以會對我阿爹的幾個妾室處處提防,且眼裡總是容不下她們,乃是因爲我阿母當年曾被我阿爹的一個妾室害過,還因此吃了大苦頭……”

原來當年甘氏嫁到秦家時、帶了一個從小就跟在她身邊服侍的丫鬟過來,且當年甘氏的肚子也十分爭氣,嫁給秦老爺還不到半年就懷上了第一胎。而這北宋女子懷孕後,通常因自個兒不方便伺候夫君、往往都要給夫君納個小妾,甘氏自然也是不能例外要按照規矩辦事了。

於是甘氏懷上孩子後,就把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鬟、海棠送去服侍秦老爺,哪知海棠平日裡雖然看着不聲不響、是個不愛說話的人,但一做了秦老爺的通房丫鬟、卻有本事立馬得到秦老爺的寵愛!

很快甘氏孩子都還沒生下,秦老爺就開口將海棠擡爲了正經的妾室,並還特意買了個丫鬟回來服侍海棠。

而海棠得了寵後卻還不知足,竟鬼迷心竅的背叛了甘氏、下藥把甘氏肚子裡孩子給害沒了!這甘氏的孩子都被弄沒了,又豈能留下海棠?

因此事後海棠自然是被甘氏想辦法給除掉了,但事情並沒有因爲甘氏除掉海棠而結束———這甘氏第一胎沒了後,之後無論再怎麼努力也懷不上孩子了,哪怕後來好不容易懷上了也坐不住胎、又小產了好幾次!

後來甘氏只能四處求神拜佛、尋訪名醫,最後總算是尋到了一位醫術高明的神醫、替秦家保住了血脈。甘氏吃了那位神醫開的藥後,調養了一陣身子便又懷上了一胎,而這一胎最終也順順利利的生了下來,此後甘氏的身子便徹底恢復過來了,一連又給秦老爺生了兩男三女。

不過甘氏雖然最終沒有一輩子都不能生養,但經過了這麼一個劫難後,甘氏對秦老爺後來納的小妾和通房卻都沒了好印象。不過甘氏因最終還是替秦老爺生下了兩個兒子,所以倒也沒因海棠背叛一事、變成一個心狠手辣之人,而是後來又出了一件事,甘氏纔會對秦老爺的每一個妾室都恨之入骨……

魚兒聽秦衡臨講到這兒,心裡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來、很想知道故事最終的結局如何,於是見秦衡臨話說到一半停了下來,便忍不住追問了一句:“後來你們家究竟又發生了什麼事,讓夫人變成眼下這副模樣,一對妾室生出不滿就狠心將她賣得遠遠的?”

這些陳年舊事秦衡臨都是從幾位姐姐那裡聽來的,也正是因爲秦衡臨知道這些舊事,才一直都十分諒解甘氏,認爲甘氏之所以爲了那些小妾而變了一個人,都是因爲那些曾經帶給她傷痛的陳年舊事……

因此一回憶起這些陳年舊事,秦衡臨就忍不住重重的嘆了口氣,隨後緩緩的接着說道:“後來我們家又買了個名爲‘春香’的新妾回來,我聽姐姐們說那新來的香姨娘也是個不安分的主兒,仗着自己是落難的小姐便一直妄想着要當正頭娘子,因此那香姨娘一得了我阿爹的寵愛,便開始處心積慮的對付我阿母……”

------------------------------------------------------------------------

嘿嘿,下一章會讓小秦童鞋的形象變得高大一些,讓他成爲優秀合格的男配或是……男主!大家踊躍投票啊,投新增一個男人的童鞋饒了偶吧,米有第三個了,偶這個親媽只會生兩個男娃讓大家選~

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四十四章 籌辦親事第二十二章 楊三郎動春心第四十二章 苦學閩繡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二十四章 前因後果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十四章 終明道理第六十章 展現絕技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三十三章 桃姨娘的心事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二十八章 新婦拜堂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三十六章 秦家鬧劇(二)第六十章 古怪的規矩第十六章 自救第三十五章 秦家鬧劇(一)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十三章 色鬼張霸第四十六章 小胖墩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一章 思鄉第十八章 互相欣賞第二十二章 楊三郎動春心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五十四章 還得再考驗第三十八章 繡娘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三章 湊抱媳禮兒第二十六章 一條帕子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六章 熱鬧(一)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十九章 溫情(二)第二章 禮物第四章 租賃方式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三十六章 串珠換錢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五十一章 楊記燒烤攤(二)第五章 博餅第十二章 失聲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九章 進城賞燈(二)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三十三章 過自己的小日子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六十章 古怪的規矩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四十八章 不大對勁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五十一章 初吻沒了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三十九章 高覺悟第二章 哄愛女第三十一章 終得拜師第五十九章 林方二人過招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二十一章 初當繡娘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三十章 妯娌和睦第十一章 誓不爲妾第二十四章 前因後果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十八章 斤斤計較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六章 熱鬧(一)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聲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四章 轉眼中秋
第四十六章 又一樁好事(一)第四十四章 籌辦親事第二十二章 楊三郎動春心第四十二章 苦學閩繡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第二十四章 前因後果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三十七章 雜事一兩樁第十四章 終明道理第六十章 展現絕技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三十三章 桃姨娘的心事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二十八章 新婦拜堂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三十六章 秦家鬧劇(二)第六十章 古怪的規矩第十六章 自救第三十五章 秦家鬧劇(一)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十三章 色鬼張霸第四十六章 小胖墩第十章 楊家開鋪第一章 思鄉第十八章 互相欣賞第二十二章 楊三郎動春心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五十四章 還得再考驗第三十八章 繡娘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六十三章 湊抱媳禮兒第二十六章 一條帕子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六章 熱鬧(一)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十九章 溫情(二)第二章 禮物第四章 租賃方式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三十六章 串珠換錢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七十三章 小賺一筆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六十七章 楊六郎歸來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五十一章 楊記燒烤攤(二)第五章 博餅第十二章 失聲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三十七章 賣妾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四十四章 守株待糖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九章 進城賞燈(二)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七十五章 巧擡價錢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三十三章 過自己的小日子第四十三章 大郎的成長第六十章 古怪的規矩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四十八章 不大對勁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五十一章 初吻沒了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別第三十九章 高覺悟第二章 哄愛女第三十一章 終得拜師第五十九章 林方二人過招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二十一章 初當繡娘第五十三章 離別在即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六十八章 種黃豆第三十章 妯娌和睦第十一章 誓不爲妾第二十四章 前因後果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十八章 斤斤計較第十七章 方氏的心思第四十章 楊大郎高中第六章 熱鬧(一)第二十九章 親近婆母第六十一章 夜半哭聲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十三章 週歲禮第四章 轉眼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