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

張溫派蕩寇將軍周慎率軍三萬追擊韓遂和邊章,包圍榆中城。

董卓覺得孤軍追擊太危險,要自己率兵接應周慎,爲張溫所拒絕,張溫要董卓去進攻先零羌,董卓心裡直打鼓,陽奉陰違。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像董卓所預料的,韓遂和邊章殺了一個回馬槍,反過來截斷了周慎部隊的糧道。

周慎軍恐慌,丟棄輜重欲圖逃跑,被亂軍大破,董卓事先察覺到了異常,發揮自己的才智,愣是率全軍安然撤退,沒有遭到損失。

此戰之後,雖然漢軍敗了一陣,但是涼州叛軍也爲此而退兵,不再攻打三輔地區,所以漢軍還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第一步戰略目標。

靈帝得知此事之後小小的責備了張溫,然後賞了董卓,給他加了六百戶的食邑。

同時,因爲其他地方出現了災害,於是盧植按照慣例引咎辭職,辭去了太尉的職位,靈帝表示挽留,盧植堅決辭職,靈帝才接受。

靈帝有考慮到盧植有實幹才能,做事穩妥,方便他享樂,於是給盧植加太子少傅,依舊執掌尚書檯辦事,爲他享受生活奠定基礎。

之後,盧植給郭鵬寫信,說了一下朝廷發生的事情,還對他說靈帝有過徵調他去涼州平定叛亂的想法,但是被盧植阻止,理由是北疆未定,郭鵬不能離開防區,否則鮮卑乘虛而入亦未可知。

盧植要郭鵬好好呆在防區籌備防務,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就寫信給他,他會想辦法。

對盧植的愛護,郭鵬十分感激。

除此之外,郭鵬還接到了董卓的來信,董卓在信中向郭鵬訴苦發牢騷。

董卓說張溫瞧不起他,張溫身邊還有個孫堅處處針對他,與他爲難,他聽說孫堅與郭鵬交好,詢問郭鵬怎麼會看上孫堅這種人?

郭鵬就覺得很無語,你難不成想讓我給你主持公道?

我怎麼給你主持公道?

孫堅是朱儁帶起來的故吏,朱儁和張溫關係好,此番作戰朱儁因爲生病不能行動,所以派孫堅跟着張溫去給他做參謀。

照理來說,董卓也是袁氏故吏,立場上孫堅不該和董卓有太大的分歧,要說關係不好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董卓是關西人,受到地域歧視,二就是董卓估計太驕狂了,讓孫堅看他不爽。

郭鵬爲了印證自己的猜測,去信給孫堅詢問情況。

孫堅很重視郭鵬的來信,二十多天以後回信到了,洋洋灑灑近千字。

果然如同郭鵬猜測的,不是張溫瞧不起董卓,而是董卓打一開始就沒把張溫放眼裡。

孫堅還透露說自己建議張溫斬董卓以正軍威,張溫膽氣不足,不敢這樣做,怕董卓部下騷亂,引發全局動盪。

孫堅爲此覺得張溫不是可以成就大事業的人,一定會被他的性格拖累,還說董卓太驕狂了,以後萬一勢力大了,不好限制,希望郭鵬可以和朝廷裡說得上話的人交流一下,限制一下董卓的勢力。

孫堅也的確觀察到了董卓的軍隊只聽董卓的,對他相當忠誠,一旦董卓有了異心,一定會隨他一起作亂。

郭鵬對此無話可說,覺得孫堅相當有遠見,如果張溫是個二愣子倒也好了,直接殺了董卓,然後和董卓的部下火併,倒沒有以後的那些破事。

既然沒有機會,也無所謂,董卓的存在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總要有人做惡人,然後被大家幹掉,這樣比較符合亂世流程。

於是郭鵬回信給孫堅,告訴孫堅不該有這樣的想法,董卓畢竟有功勞,能征善戰,涼州羌亂未平,叛軍實力尚未受損,遲早會捲土重來,董卓是涼州人,熟悉涼州的地理氣候環境,平定叛亂少不了董卓。

而且董卓的部下精銳善戰,也不好管理,真要殺了董卓,董卓的部下一旦騷亂造反,不正好給了涼州叛軍機會嗎?

做事情要分得清大局,而不是憑自己的喜好和一時的觀察。

然後郭鵬又回信給董卓,說自己寫信給孫堅駁斥了他的想法,告訴孫堅不要繼續和董卓敵對,同時也希望董卓顧全大局。

張溫畢竟是朝廷委任的統帥,代表天子統帥全軍,董卓不尊重張溫,也是在蔑視朝廷,蔑視天子,要是有人拿這個理由對董卓上綱上線,對董卓的前途怕是有影響。

孫堅得到了郭鵬的回信之後思考了一番,覺得郭鵬說的有道理。

叛軍實力猶存,到時候說不定真的要捲土重來,此時殺掉董卓,只是平白增添叛軍成功的機率罷了。

董卓得到了郭鵬的回信,覺得郭鵬說的也有道理。

不說別的,要是自己這件事情給捅到朝廷,朝廷裡那些看自己不爽快的人給自己上綱上線,分分鐘擼了自己的職位,白身帶軍隊嗎?

遠的不說,皇甫嵩的例子就在眼前,堂堂縣侯被擼成了都鄉侯,失去了車騎將軍的職位,顏面掃地。

於是孫堅開始顧全大局,董卓爲了自己的前途,也開始小心謹慎起來。

兩邊的矛盾逐漸得到了緩和。

中平三年三月以後,西北的局勢暫且平穩,東漢帝國終於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安穩。

即使這段安穩十分短暫,但也是安穩。

只是被黃巾起事打開的魔盒卻是關不上的,表面平穩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動。

郭鵬藉助這段期間比較大量的販賣牛羊馬,從中獲取高額利潤,用這筆錢充實郭氏實力,也用來招募更多素質優秀的兵員。

冀州幽州和幷州三州都有大量優質兵員,他們身材高大,身體健壯,有武力,性格樸實,勇敢,用軍規軍紀予以約束,用高強度的任務予以訓練,很快,郭鵬便在此期間將旗下精銳騎兵擴充到了四千人。

這個數量已經算得上規模了,郭鵬開始精心訓練這支部隊。

他將原有的只有親衛營才能識字的規矩擴散到了全軍,讓已經識字的親衛兵散到基層部隊裡做伍長什長和屯長,然後讓他們帶着自己的部下在每天訓練的間歇期學習識字。

從中他發現了一批天資聰穎,有成爲中高級軍官領兵作戰的能力的士兵。

郭鵬再一次將他們納入自己的親衛營,親自統領,以增加部隊對自己的忠誠度。

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鵬對士燮依然不放心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一千一百七十三 郭鵬並不在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荊州學業堂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一千二百二十三 郭瑾秘密來訪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一千一百零五 董昭捨不得自己的官位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七百九十三 劉表的憤怒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番外·大結局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五百八十七 蜀軍缺糧了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時代的第一聲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二十四 難怪孟德看得起你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四百二十五 罪人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一千一百六十二 從紙開始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九百五十二 曹休想當英雄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二百八十二 勢如破竹的高順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六百五十一 不讀經典,卻讀《九章算術》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把郭陽給賣了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一千四百八十七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你忘了?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
一千四百 失敗的行刺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專制之心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鵬對士燮依然不放心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一千一百七十三 郭鵬並不在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荊州學業堂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一千二百二十三 郭瑾秘密來訪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一千一百零五 董昭捨不得自己的官位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七百九十三 劉表的憤怒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七百二十四 吳國的生死之戰番外·大結局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千一百二十三 呂凱的權衡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五百八十七 蜀軍缺糧了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時代的第一聲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二十四 難怪孟德看得起你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四百二十五 罪人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一千一百六十二 從紙開始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九百五十二 曹休想當英雄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二百八十二 勢如破竹的高順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六百五十一 不讀經典,卻讀《九章算術》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把郭陽給賣了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一千四百八十七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你忘了?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