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

查到後來,一些檢查組的官員是在是扛不住壓力了。

一面是皇帝的高壓,一面是士人同僚的懇求與威脅,他們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兩頭不討好。

他們只能哭着求那些宦官高擡貴手,收一收,再查下去,大家都要完蛋了。

這要真查下去,十個人裡九個都要出問題,剩下一個還要看運氣拼概率。

傷不起啊!真的傷不起啊!

於是這些宦官才紛紛住手,然後順手把官員們遞過來的賄賂揣到了懷裡,宣佈回程覆命。

雖然最後宦官們還是收了賄賂停了手,沒有趕盡殺絕,可是五分之三的不合格率已經相當的聳人聽聞了。

郭某人的目的既然達到了,那麼也就不耽誤宦官們難得出去一次賺外快了。

這五分之三的敗類中間,各種種類的敗類都有。

要麼就各種走形式的孝順。

要麼就是各種偷偷摸摸的貪腐。

要麼就是名不副實的才華和名望。

要麼就是抄近道走關係試圖混過公府複試卻纔能有限的高門士族子弟。

反正愣是看不到幾個真的有品德和才華的。

八月初,有問題的舉士的名單就放在了郭鵬面前。

與此同時,被郭鵬要求嚴查的延德年間所有舉士的背景資料問題也已經完成了一部分,也被放在郭某人的桌案上。

反正問題是挺觸目驚心的,舉孝廉,舉出來的是一羣不孝不廉。

雖然對這一套體制一清二楚,深諳各種運行的規律,但是當這些東西被放在臺面上讓身爲皇帝的郭某人審查的時候,郭某人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制度的初心絕對是好的,漢武帝搞舉孝廉也絕對不會想要搞一羣不孝不廉出來。

可問題在於,制定制度的是人,執行制度的也是人啊。

這樣想想,科舉也不是沒有問題,後來一樣搞出了明末黨爭,明末黨爭的表現之一,就是地域之爭。

而早在明初,這個情況就有苗頭。

因爲經濟發展不均衡而導致南北方錄取人數不平衡,引發大案,逼得朱元璋狠狠殺了一批人,最後搞出了南北榜來平息事態。

後期也整出了座師門師之類類似於門生故吏遺毒的潛規則,引發地域之間的派系之爭。

可想而知,沒有完美的制度,或者說制度都是相當完美且理想的,但是運行起來,總歸要出問題。

出問題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之外的人。

但是正如同和平與亂世的選擇一樣,再怎麼虛假的和平,也比真正的亂世要好。

和平時期死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亂世死人是大大方方的。

再有問題的科舉也比完美的察舉要好。

至少,大家都要考試,至少覆蓋面是所有讀書人,至少,不看出身門第,不看你爹你爺爺是否做過高官,公平性上要更好一些。

科舉並非是完美的,可總歸是能讓底層人民看到希望並且抓住希望的,從宋朝開始,靠着科舉逆天改命的窮小子並不少。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是科舉的真實寫照。

也是自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一千年,仁人志士們給出的最好的答案。

所以無論如何,廢察舉立科舉,都勢在必行。

延德七年八月初六,郭鵬召開了政務會議。

開會的時候,郭鵬把調查組的一份幾十張紙的本年度孝廉審查報告甩在了許靖的臉上。

“這就是你爲孤選出來的孝廉?不對吧?孤怎麼覺得應該加上兩個【不】字,叫不孝不廉纔對吧?嗯?”

郭鵬陰陽怪氣的聲音叫許靖瑟瑟發抖,他跪在地上撿起那些報告稍微看了看,就一腦門兒的冷汗,話都說不清楚。

“陛……陛……陛……”

“好好說話!”

“是!陛下!”

許靖被嚇了一哆嗦:“察舉民間賢良人才,本身也是有風險的,地方郡守、刺史負責選人,臣只能在禮部進行復試,但是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臣,實在是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是品德優秀……”

“那也不至於五分之三都是不孝之輩吧?”

郭鵬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看着許靖:“而且就算你看不出人心,他們的學術水如何,許卿,你當真看不出來?公府複試是擺設嗎?嗯?”

許靖被嚇得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其餘各高官顯貴部堂大佬們也都像鵪鶉一樣不敢多言。

其實他們很想說,真要說起來的話,這公府複試,還就真是擺設。

和地方察舉一樣,都是走個過場。

只要選上孝廉那都能做官,公府複試並不黜落誰,只是職位的高低好壞不同而已。

有些人真的有本事,不需要事先得到試題,那就讓他上。

有些人水平不到家,需要公府複試配合,那許靖出完題沒多久,真題就能送到那人手上,專人輔導幫他作答,他只需要背下來就可以了。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皇帝也一直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纔不相信起於舉孝廉的皇帝不知道這裡頭的貓膩。

當年皇帝是怎麼一波操作猛如虎的,大家都略有耳聞,只是現在不敢談論罷了。

準確的說,全社會的士人們都知道舉孝廉的貓膩,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說罷了。

不說破,咱們還能做朋友,說破了,誰還和你做朋友?

早幾年這樣的事情肯定也有,現在皇帝讓人去查,查的官員們人人自危。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查到自己身上,除非那些沒走舉孝廉之路的人,剩下的在建國以後加入魏政府的,都有危險。

這些年加入魏政府的孝廉茂才,少說也有千八百號人,這要是都給查出來問題給擼了,上哪兒說理去?

而且這個問題還不是簡簡單單的是否一口氣擼掉的事情,這是皇帝在正大光明的干涉士人權利的事情。

自從郭魏政權發展壯大以來,皇帝就和士人達成協議。

他不干預士人自己的選官系統,他不干預舉孝廉,他繞開了舉孝廉系統自己搞了另外一個自上而下的系統,而作爲交換,士人也不干預他的。

大家誰也不干預誰,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鄉村路,我走我的孝廉道,一起分割魏帝國的政治資源。

就那麼簡單,延德前六年也是這樣過來的,怎麼今年就出問題了?

還是那麼正大光明的查問題出問題,而且那個陳留郡的混賬東西怎麼就忽然曝光了?

這樣的事情真的要說起來年年都有,怎麼就在今年曝光了?

怎麼就在今年深諳潛規則的皇帝就忽然爆發了?

這不正常。

敏感的人們立刻意識到,皇帝居心不良。

之前的一些列政治波動,搞不好都在爲了這些問題做準備。

繼五經十四家法把士人們折騰的要死要活、愣是推行了標點符號以後,皇帝居然把自己的手伸到了士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退讓的領域。

察舉系統。

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啓示錄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權已經贏了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進交州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零九十一 郭瑾需要走自己的道路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五百一十六 徐州二張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百八十三 救駕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七百一十六 你們司馬家的手可真長啊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鵬吹一百一十七 要把事情乾的漂亮一點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統治觸角已經開始向江南延伸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四百零八 難道你不認爲孤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八十五 平定河北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
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一千五百三十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二百四十九 徐州第一富戶徹底倒向了郭鵬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動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啓示錄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權已經贏了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進交州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零九十一 郭瑾需要走自己的道路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一千二百二十七 龐統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五百一十六 徐州二張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百八十三 救駕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九百九十七 曹氏不能被郭鵬定義爲威脅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七百一十六 你們司馬家的手可真長啊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九百五十五 臨淄訓練營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鵬吹一百一十七 要把事情乾的漂亮一點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統治觸角已經開始向江南延伸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四百零八 難道你不認爲孤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八十五 平定河北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