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三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在聯合調查組的堅決調查之下,從未接受過如此高強度審查的察舉制度的內裡一覽無遺。

兗州山陰郡所舉薦的士子劉維,同樣以孝入選,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哭到吐血,又爲去世的母親守孝五年。

他的孝順感天動地,山陰郡守決定爲他舉薦。

然後被審查組查出了兩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以及爲母守孝期間納妾的事情,和清河郡那個不相上下。

毫無疑問,他也爆炸了。

連帶着山陰郡守和他的父親是老相識這件事情也被曝光,山陰郡守的臉色都青了。

這也沒結束。

徐州琅琊郡向禮部特別請求,請求舉薦三個人。

這是三兄弟,爲當地豪強,父母去得早,三兄弟相互扶持一起長大,品行優秀,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在鄉間廣爲傳播,風評很好。

琅琊郡守於是決定給他們之中的大哥舉薦。

但是大哥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二弟。

二弟也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三弟。

三弟更不願意,說什麼都要把名額還給大哥。

你讓來我讓去,誰都不願意接受,就是不願意自己上,而把兄弟們留在當地,這一拖就是一年多,看起來是陷入了套娃困境。

但是琅琊郡守終於被他們的謙讓、被他們的兄友弟恭所感動,於是決定把三兄弟一起舉薦。

但因爲琅琊郡只有兩個名額,還特別向禮部陳情,提出請求,希望禮部可以答應。

當時禮部是被這份兄弟情深給“感動”到了,然後特別允許了琅琊郡守的陳情。

於是皆大歡喜,在當地引爲一樁美談。

調查組進駐之後,深入調查這三兄弟。

然後查出了三兄弟和琅琊郡守身邊的主簿有不正當關係的蛛絲馬跡。

一頓深挖,到處走訪,終於挖出了三兄弟爲了一起當官賄賂主簿的事情。

三兄弟想當官,但是名額不夠,誰也不願意謙讓,都想第一個上,在官途上走的更遠一些。

爲此多次爭吵,幾乎動手。

主簿給他們出主意,讓他們互相謙讓,互相推辭。

於是三兄弟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面對郡守的舉薦卻還要推辭,堅辭不受。

之後,他又在郡守耳朵邊上吹風,又花錢在地方造聲勢,給三兄弟營造好的名聲和人設。

郡守一向信賴這個主簿,聽說三兄弟在地方風評好,且兄弟情深,不願分離,便也願意促成這美談。

殊不知這美談其實是一個早就設計好的陷阱。

三兄弟爲了一起做官改變命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演技沒的說。

而那個主簿也是一個優秀的編劇和導演人才。

沒什麼可說的,琅琊郡原地爆炸。

青州東萊郡所舉薦的兩個士子在調查組考察他們的學術水平的時候,漏了馬腳,學術水平十分低劣,對微言大義的瞭解十分初級,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知道不了解。

這種水平也能被舉薦?

不說品德,學術水平怎麼這也要過得去吧?

雖然說察舉已經被士族大豪強所壟斷,但也不至於連這點經義都不教自己的孩子學習吧?這種水平還想被舉薦做郎官?

禮部的公府複試是擺設?

還真別說,對於某些家庭出身的士子來說,禮部的公府複試還就是個擺設,可操作性太大了,就和當年的郭某人一模一樣。

但郭某人好歹是那種你問我我也不怕你問的水平,本身是有真本事的,哪像這幾位,居然裸考。

裸考也就算了,偏偏還被查出來了。

所以也不用說了,東萊郡原地爆炸。

豫州陳郡所舉薦的孝廉兩人也是極品。

一個被揭發爲父守孝時期吃不了那個苦,於是想出了用替身代替的絕招。

找了一個和自己長相身材差不多的人,付錢給他,讓他代替自己守孝,自己爲了躲避風頭,就過了長江到江南的荊州投奔遠親。

在江陵郡,這傢伙吃喝玩樂荒淫無度,混過了二十五個月的守孝期,然後纔回來,算是守孝完畢了。

還有一個孝順倒是孝順,守孝整整三年,當了三年和尚,不曾逾越,得到郡守賞識,但他本是郡吏,是“廉”,卻被查出受賄百萬錢,給當地做生意的人行了方便……

兩個人一起爆炸,還被順帶着查出了貪污腐敗的案件。

陳郡原地爆炸,商戶被殺、查抄家產十三家,自郡守以下,郡府官員幾乎無人可以倖免。

………………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從延德七年四月開始,到延德七年七月,三個月間,聯合調查組已經把本年度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等舉士查了個底朝天。

但是吧,靠着舉孝廉這條路一路走上來的士人官僚們其實也不願意把這種事情查的那麼狠,因爲他們也知道,這種事情真要查,其實是難以避免的,因爲大家都有問題。

早前皇帝管得嚴,測試的也比較嚴厲,高門大戶還要強迫子弟們認真學習,認真讀書,利用自家的教育資源培育子弟,這人才纔是一代接着一代。

後來皇帝都是小孩子,都是混子,高門大戶不用強迫孩子們讀書學習也能做官,那爲什麼還要那麼努力那麼用工的讀書學習呢?

於是漸漸的風氣就壞了。

早前舉薦孝廉、茂才等還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舉薦人負責,被舉薦者一旦犯錯,舉薦人也要承擔責任,所以故吏的存在纔會相對緊密,而官員選擇舉薦人也會更加小心。

後來爲了方便,爲了不承擔責任,這個規矩也在實際上消失了。

舉孝廉就漸漸被玩壞了。

察舉制度被玩壞到這種地步,風氣敗壞到這種地步,你要真的嚴查到底,砍多少腦袋也不爲過。

但是,這不是潛規則嘛!

大家心照不宣,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我們都不去改變,任其自由,這就是特權啊,這就是皇帝給予士人的特權啊。

你皇帝怎麼就開始查了呢?

你不按規矩來!

本來有些監察官員還以爲這些宦官派過來是爲了裝裝樣子撈點好處的。

於是他們把好處給宦官,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稍微查查回去應付差事得了。

可誰曾想這一屆宦官居然不一樣。

他們盯着那些賄賂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他們居然拒絕接受賄賂,不收錢!

然後黑着臉就在一旁盯着,一定要他們嚴查到底,不準有任何徇私行爲。

官員不查,他們自己動手,還要回去報告皇帝,說這些官員敷衍了事,不尊皇命,一定要問罪。

嘿,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嘿!

宦官不要錢了嘿!

這還了得?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因爲宮廷宦官在一旁監督,每當有人想稍微放一放的時候,就被冷冰冰的警告,不得不一查到底。

於是這一波查得非常狠,前所未有的狠,把本年度舉士之中的五分之三都給查出了問題。

於是問題徹底鬧大了。

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五百七十三 培養八零後十 舔狗舔到最後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一千二百六十六 士武覺得十分憋屈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五百八十六 劉璋很生氣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呂布綁定在一起嗎?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十五 年十二,殺人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國,是需要死人的啊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十三 照顧好自己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衝之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四百零六 袁術再牛,也是天的兒子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一千零七十六 郭鵬要御駕親征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四百零八 難道你不認爲孤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八百四十九 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麼能讓你去投降呢?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權膨脹一千五百一十七 曹蘭對郭鵬產生了巨大的誤會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三百三十一 袁紹咬牙切齒的痛恨郭鵬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四百四十 我已經快要是個人了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辦事哪能手軟呢?四百八十五 八國分封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二百四十二 郭鵬的報復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
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辦軍校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五百七十三 培養八零後十 舔狗舔到最後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一千二百六十六 士武覺得十分憋屈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五百八十六 劉璋很生氣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呂布綁定在一起嗎?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十五 年十二,殺人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國,是需要死人的啊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十三 照顧好自己四十四 重大的政治機遇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衝之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四百零六 袁術再牛,也是天的兒子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一千零七十六 郭鵬要御駕親征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四百零八 難道你不認爲孤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七百七十 皇帝與代表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八百四十九 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六百五十 內部的敵人比外部的敵人更嚴重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麼能讓你去投降呢?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權膨脹一千五百一十七 曹蘭對郭鵬產生了巨大的誤會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五百六十四 慘淡的局面三百三十一 袁紹咬牙切齒的痛恨郭鵬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四百四十 我已經快要是個人了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辦事哪能手軟呢?四百八十五 八國分封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二百四十二 郭鵬的報復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