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安大師諫苻堅

苻堅的眼中淚光閃閃,用力地點着頭,對着滿朝沉默的文武百官大聲道:“看到沒有,這是什麼?這是忠義!你們成天說人家鮮卑慕容和姚氏羌人心懷不軌,但是國家有事,人家第一個就能站出來,你們現在臉紅不紅,心慌不慌?若是你們這些文官武將給對面的晉人嚇破了膽,不敢出徵,那孤就自己帶兵親征,諸公在後面自己安坐便是!”

苻堅這話說得極重,整個大殿裡,鴉雀無聲,即使是苻融,也只能悄悄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屏住了呼吸,不敢再開口發話了。

慕容垂心中竊喜,這是他早就準備好的發言,效果比他預料的都要好,他深知苻堅那仁義大度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了一顆給王猛壓抑了幾十年的帝王雄心,現在無人再製約他,終於不可阻止地暴發了,從這點來說,他在後宮操女人操男人時有多狠,何不是一種不得志時的發泄呢,這點無論對於普通人還是對於一個擁有大半天下的君王,都是一樣的。

慕容垂清了清嗓子:“天王,弱並於強,小並於大,這是世上的不變天道,非人力所能抗拒,並不是難以明白的道理。以天王的英明神武,威加海內,大秦雄師百萬,韓信,白起之類的名將滿朝皆是,東晉不過蕞爾江南小小政權,獨抗王命,不趁着現在局勢大好,將之消滅,難道還要把它遺留給子孫後代,再爲禍患嗎?天王,不要猶豫,如果出兵,某願爲前部先鋒!”

苻融咬了咬牙,他明知這時候苻堅已經很難再被說動了,仍然抱了最後的一點希望,站了出來,眼淚汪汪地說道:“天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窮兵極武者,豈有不亡之國?我國本是戎狄胡人,並非中華正朔,江東雖然國小兵弱,但是華夏正統,天意必不絕之,請您千萬三思啊!”

苻堅冷冷地說道:“哼,說來說去,無非是這些正溯,天道,真是夠無聊的。陽平公,孤告訴你,帝王歷數,豈有定數?能擁有的天下的,不是靠什麼正朔,而是靠仁德。要說正統,蜀漢劉禪纔是漢室正統,又怎麼會給曹魏滅了呢?你之所以不如我,就在於只死循古理,不知變通!這個正溯之論,不必再言!”

說到這裡,他沉聲道:“今天衆位臣工都發了言,很好,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孤也需要多聽聽你們的話。就先議到這裡吧,大家回去再好好想想,如果沒有非常充足的理由,那孤就準備南征之事了。傳旨,賞賜慕容垂五百匹絹帛,姚萇三百匹,以表彰他們今天的發言!”

說到這裡,苻堅也不多看朝臣們一眼,轉身就向着殿後的偏門走去,所有臣子們都跑了下來,齊聲道:“天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天之後,長安,宮城。

苻堅坐在一駕步輦之上,二十餘個身強力壯的力士,擡着這座方圓五六尺的步輦,走的四平八穩,冠蓋之下,除了苻堅外,還坐着一個身披袈裟,面如枯樹皮的高僧,可不正是那天在苻融府上的北方佛教領袖,道安大師?

這道安一代高僧道安大師。本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西南)人。幼聰敏,十二歲出家。後事曾經做過後趙國師的大和尚佛圖澄爲師,甚受賞識。

道安著述、譯經很多,對佛教貢獻很大。自漢以來,佛學有兩大系,一爲禪法,一爲般若,道安實爲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無」(即性空)之學,爲般若學六家之一;確立戒規,主張僧侶以「釋」爲姓,爲後世所遵行。弟子甚多,遍佈南北,慧遠、慧持等名僧皆出其門下。

道安是當時譯經的主持者,在他的監譯下,譯出了《四阿含》、《阿毗曇》等經共百餘萬言。他對以前的譯本作了校訂和整理工作,並編出目錄。其提出的翻譯文體問題和「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譯原則,對後世影響頗大。他博學多識,以才辯文學著稱,文章爲當世文人所重。

道安重視般若學,一生研講此係經典最力,同時重視戒律,搜求戒本至勤,又注意禪法,對安世高所譯禪籍註釋甚多。由於道安綜合整理了前代般若、禪法、戒律等系佛學,遂使原本零散的佛學思想,得以較完整的面目呈現於世,因此,道安大師被視爲漢晉間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又因道安大師出生時手臂多長一塊皮肉(皮手釧),時人即稱之爲“印手菩薩“。

石趙國內亂之後,道安爲避戰亂南下襄陽,一住就是十五年,這次秦國攻克襄陽,將之俘獲,苻堅爲此喜出望外,公開逢人便說:“得襄陽不足喜,得一人半纔是最讓孤高興的事。半個人是襄陽守將朱序,而一個人,則是這位道安大師了。”

自從被俘往長安之後,道安被尊爲國師,苻堅多次與之同輦而遊,而今天,則是道安大師爲苻堅講佛經禪理的時候,只是顯然苻堅沒有太多的心思,坐在輦上,低頭沉默,一言不發。

道安大師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平靜地說道:“天王有心事?”

苻堅長長地嘆了口氣:“這一到秋冬天,北方便是一片蕭條,風景實在不怎麼樣。孤欲與大師共遊吳越,泛長江,臨滄海,豈不樂乎?”

道安大師微微一笑,說道:“天王,您德行深厚,自比堯舜,應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維,何必櫛風沐雨,巡遊四方呢?”

“而且東南之地,氣候與這裡完全不一樣,溼潤沉悶,北方之人,去了後很容易得病,當年唐虞東巡而得病,大禹至會稽而身死,又有什麼必要冒風險南巡呢?”

苻堅不滿地勾了勾嘴角,沉聲道:“上天生出了億萬生民,而又設立了君王來代天巡牧,統治和管轄他們,讓他們吃飽穿暖,活在這個世上,孤又豈敢貪圖安逸,讓一方子民感受不到上天的恩澤呢?如果都跟您說的這樣,那自古至今,也不會有天子征伐之事了!”

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弓手鐵騎出敵後第三千零九十章 接應敗兵徐徐退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晉天下黑手分第二千零四章 附庸風雅賞名畫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亂世鴛鴦再相逢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清談只爲弄玄虛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過馬一刀扎心鋼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場狂徒自相殘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甘涼羣雄起四方第三千二百二十四章 治國以術手段高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富貴功名非我求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安糧盡寄奴瘦第九百八十一章 離原黑火焚心傷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離諸胡入漢家第二千八百零一章 煙塵散處是潰軍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錢糧謝罪息兵戈第三千九百八十六章 黑袍監軍魔眼亮第三百零一章 寄奴神槊斃強敵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勸進不成落荒逃第三百八十二章 壽春城頭皆戰士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燕決戰一觸發第二千二百零八章 公主下獄大軍出第三千六百一十七章 多情總被絕情誤第三千九百一十二章 斷情絕愛黑袍現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枚回洲上終沒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最好將軍最好兵第四千零三十八章 羣賊圍攻烏林號第六百四十七章 刁庾兄弟各私心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胡騎盡出馳射殺第三千一百七十章 醉心權力非詛咒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目標鎖定陶淵明第八百七十九章 公心私心自可見第三千四百九十六章 城頭鳴金亦不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秦淮夜色女兒香第二千二百九十四章 桓氏猛將集兵出第二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念相左針鋒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軍散去還復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佳人入獄報平安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後秦智囊臨終策(一)第三千一百九十六章 追究戰犯適可止第六百七十一章 軍漢世家涇渭明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後秦智囊臨終策(二)第二千七百一十二章 宿衛出擊穩陣線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黑袍竟自乞活出第五十三章 笑裡藏刀殺機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王中意慕容蘭第四千零六十一章 天師羣兇穩陣腳第二千八百九十五章 賀蘭亦疑蘭姐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天涯何處容我身第八百五十一章 坑俘暴行驚天地第三千二百二十二章 有功難賞過難罰第二千九百五十二章 暗助姚興援廣固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黑袍求援鬥蓬現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廣州刺史再成籌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教育缺失誰之過第一千零三十章 草原各部論短長第一千零二章 妙音冷對寄奴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金帳之中現真身第三千九百一十七章 義正辭嚴對兵匪第二千四百六十章 銷金窟內五石散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頭死鬥血肉飛第一百三十章 一代人傑辭世語第七百三十三章 秦羌大戰白鹿原第三千一百一十八章 北海大王欲奪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地穴奇兵神出沒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馬不停蹄攻北府第三千五百五十五章 京觀之上梟首旗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北府雙巨意相左第一百八十章 語出驚人劉寄奴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元顯力爭太子位第二千二百八十八章 道爺萬里襲南海第三千一百九十三章 國恩惠民需時日第三千三百九十六章 請將不如激將法第三千八百五十八章 控魂之法與蠱術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 妙音獨對陶淵明第三千四百零二章 粉身碎骨騎槊突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盤龍沖天興風浪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編民入軍衆志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古婚姻難兩全第三千九百二十八章 行事公開治貪污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重逢故人情何堪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慕容斬將抽殺令第三千八百二十八章 賜名改姓新天地第三千二百七十五章 挖地三尺無窮盡第二千七百一十三章 黑袍殺招終發動第三千六百九十四章 鐵騎馳突各自戰第三千零八十二章 荊揚合兵追妖賊第二千九百一十一章 謝家亦私結敵國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王妃正裝守宗廟第三千四百九十二章 留命方有青山在第二千六百六十四章 燕軍先鋒有盤算第八百零四章 三方對峙半仙前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難臨頭末帝逃第三千八百四十六章 回覆戰意帥千軍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運屍掩埋糧入城第九百九十四章 兄弟相爭亂大晉第九百零六章 丁零奸謀寄奴知第四千零二十七章 生死時速江面逐第九百九十四章 兄弟相爭亂大晉第三千九百六十六章 加入黑手亦初心
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弓手鐵騎出敵後第三千零九十章 接應敗兵徐徐退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晉天下黑手分第二千零四章 附庸風雅賞名畫第二千五百二十五章 亂世鴛鴦再相逢第二千八百六十三章 清談只爲弄玄虛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過馬一刀扎心鋼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場狂徒自相殘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甘涼羣雄起四方第三千二百二十四章 治國以術手段高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富貴功名非我求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安糧盡寄奴瘦第九百八十一章 離原黑火焚心傷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離諸胡入漢家第二千八百零一章 煙塵散處是潰軍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錢糧謝罪息兵戈第三千九百八十六章 黑袍監軍魔眼亮第三百零一章 寄奴神槊斃強敵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勸進不成落荒逃第三百八十二章 壽春城頭皆戰士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燕決戰一觸發第二千二百零八章 公主下獄大軍出第三千六百一十七章 多情總被絕情誤第三千九百一十二章 斷情絕愛黑袍現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枚回洲上終沒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最好將軍最好兵第四千零三十八章 羣賊圍攻烏林號第六百四十七章 刁庾兄弟各私心第三千零八十九章 胡騎盡出馳射殺第三千一百七十章 醉心權力非詛咒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目標鎖定陶淵明第八百七十九章 公心私心自可見第三千四百九十六章 城頭鳴金亦不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秦淮夜色女兒香第二千二百九十四章 桓氏猛將集兵出第二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念相左針鋒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軍散去還復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佳人入獄報平安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後秦智囊臨終策(一)第三千一百九十六章 追究戰犯適可止第六百七十一章 軍漢世家涇渭明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後秦智囊臨終策(二)第二千七百一十二章 宿衛出擊穩陣線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黑袍竟自乞活出第五十三章 笑裡藏刀殺機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王中意慕容蘭第四千零六十一章 天師羣兇穩陣腳第二千八百九十五章 賀蘭亦疑蘭姐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天涯何處容我身第八百五十一章 坑俘暴行驚天地第三千二百二十二章 有功難賞過難罰第二千九百五十二章 暗助姚興援廣固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黑袍求援鬥蓬現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廣州刺史再成籌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教育缺失誰之過第一千零三十章 草原各部論短長第一千零二章 妙音冷對寄奴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金帳之中現真身第三千九百一十七章 義正辭嚴對兵匪第二千四百六十章 銷金窟內五石散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頭死鬥血肉飛第一百三十章 一代人傑辭世語第七百三十三章 秦羌大戰白鹿原第三千一百一十八章 北海大王欲奪宮第三百九十四章 地穴奇兵神出沒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馬不停蹄攻北府第三千五百五十五章 京觀之上梟首旗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北府雙巨意相左第一百八十章 語出驚人劉寄奴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元顯力爭太子位第二千二百八十八章 道爺萬里襲南海第三千一百九十三章 國恩惠民需時日第三千三百九十六章 請將不如激將法第三千八百五十八章 控魂之法與蠱術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 妙音獨對陶淵明第三千四百零二章 粉身碎骨騎槊突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盤龍沖天興風浪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編民入軍衆志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古婚姻難兩全第三千九百二十八章 行事公開治貪污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重逢故人情何堪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慕容斬將抽殺令第三千八百二十八章 賜名改姓新天地第三千二百七十五章 挖地三尺無窮盡第二千七百一十三章 黑袍殺招終發動第三千六百九十四章 鐵騎馳突各自戰第三千零八十二章 荊揚合兵追妖賊第二千九百一十一章 謝家亦私結敵國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王妃正裝守宗廟第三千四百九十二章 留命方有青山在第二千六百六十四章 燕軍先鋒有盤算第八百零四章 三方對峙半仙前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難臨頭末帝逃第三千八百四十六章 回覆戰意帥千軍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運屍掩埋糧入城第九百九十四章 兄弟相爭亂大晉第九百零六章 丁零奸謀寄奴知第四千零二十七章 生死時速江面逐第九百九十四章 兄弟相爭亂大晉第三千九百六十六章 加入黑手亦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