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二十九章 保安商業民辦化

劉穆之笑了起來:“看來,你是想把整個國家以後的城鎮和鄉村的防衛,交給你的這個什麼保安集團啊,以後取代現在以徵丁服役爲主的模式,對嗎?”

劉裕點了點頭,說道:“胖子啊,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了,難道你覺得這種治安要靠地頭蛇的模式,是長治久安之道嗎?我這些年來遍讀史書,越來越深地感覺到,這種靠本土本鄉的人,城中靠有力人士,鄉村靠當地豪強,由他們來組織人力,擔任地方的防衛力量,這不正是皇權漸漸不振,法令無法下行的真正原因嗎?”

劉穆之收起了笑容,點了點頭:“是的,作爲皇帝和大臣,不太可能跑到各村各鄉,或者是城中的各坊各里去施政,都是要通過一級級的官府來管理,而在城中,最小的就是坊正,在鄉村,最基層的就是村長,里正,你就是從里正起家的。可以說,七裡村裡,當年就是你說了算。”

劉裕正色道:“我是沒有心思象別的一方豪強那樣,把全村的資源,人力強行併到我劉家,然後世代奴役全村的鄉親們。但在京口之外,這種纔是主流。吳地的世家,荊州的將門,不都是靠了自己的子侄親戚們,控制家丁莊客,去管理各個鄉村莊園嗎?”

劉穆之勾了勾嘴角:“所以,你打算用藍翔吏校的畢業吏員來當這些最基層鄉村的吏員,而保衛這些鄉村,城中裡坊的力量,由以前徵來的役丁,換成這種保安集團的退伍將士?”

劉裕點了點頭:“正是如此,這樣才能避免漸漸地由這種一方豪強徹底控制地方,由他們家族中人擔任吏員,而徵丁服役這種事,就會成爲他們敲詐勒索,奴役壓榨本地百姓的一種手段。”

“漸漸地,本地民衆的土地,還有土地上的產出,就由他們侵佔兼併,而他們與朝中爲官的家族前輩們相互勾結,可以瞞報人口,偷漏稅額,弄到最後,各地百姓只知有這些家族,不知有朝廷天子!”

“這也是我們大晉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受制於世家高門的原因,哪怕經過了孫恩之亂,哪怕大晉亡而復國,哪怕我們建立了京八黨,提高了武人的地位,也仍然不能改變這個大局。”

劉穆之點了點頭:“你說的很對,以前,我們只是過於強調,只有世家子弟和士人集團讀過書,有知識有文化,能做好治理,但你這麼一說,這基層的控制權,可能比文化本身,更重要。”

劉裕正色道:“所以,我們要先把士人集團和世家高門先給分離開來,很多底層士人,象當年你我這樣的,他們有些文化,也有士籍,但並不掌握基層的土地,人力,甚至過得很窮困。這些人有改變現狀的慾望,也有一定的文化,如果通過吏校的學習,有了實際治理的才能,那我們就可以把一些由國家掌控的土地,交給他們爲吏來管理。”

“而負責這些土地,村鎮的保衛的,就可以從退伍還鄉的老兵中來選擇,他們有戰鬥經驗,有軍隊經歷,如果給一定的政策,讓他們可以在這些地方,分到足夠的土地,能安家落戶,那就可以讓這些人進朝廷的編制,比如捕頭,巡長,丘魁之類的,讓他們組織本地的丁壯後生,加以訓練,然後輪流作爲保安集團的人,負責這些地方的治安工作,從協助吏員們徵丁收稅,到緝捕盜匪,日常巡邏,都可以把以前由衙役捕快們做的事,交給這種新的保安集團來做。”

劉穆之連連點頭:“這樣一來,可以罷免這些地方的力役,民衆也會高興,而且,按你剛纔的提法,在保安集團當職的時候,不僅不用交稅,還會由朝廷發放俸祿和餉錢之類的,對吧。”

劉裕笑了起來:“是啊,以前我當里正的時候,平時最頭疼的事,就是要去各家各戶抽丁,讓大家去服役。又不是打仗滅胡,盡做些站崗放哨,甚至幫着官員們跑腿採辦的事,要不就是修路挖河,運石築城,象有些黑心的官員,專門挑在農忙甚至是收穫的時候安排抽丁之事,擺明了就是想要逼得百姓鄉親們出錢賄賂他們,免除這些役事。”

劉穆之笑道:“你當年之所以長年只是一個里正,升不上去,就是因爲你不強迫鄉親們去交錢免役,你看,劉毅就比你混得好得多,每年抽丁收稅都是各鄉第一,所以他當了州中從事,而你一直只是個里正。”

劉裕搖了搖頭:“劉毅也沒有爲難鄉親們,他是庇護了不少來歷不明的江洋大盜,綠林好漢,讓這些人去充當力役,加上他有錢,上下打點,經常可以把這個服役之事給對付過去,所以他在鄉里的名望很高,認他當大哥,願意追隨他的人也不少。不過,劉毅的那些個黑道勾當,往往也不在京口做,用他的話來說,他不禍害鄉親們,還是有底線的。”

劉穆之淡然道:“所以,自古以來,哪怕你們當吏的時候,這種徵丁服役之事,是最麻煩的,但你覺得,以你這種把抽丁服役的制度,改爲由保安集團來負責,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麻煩了?”

劉裕正色道:“我也一直在想這方面的問題,其實這也並不新鮮,治國先治吏,秦漢之所以強大,就在於吏員,三老是由退伍回家的老兵來擔任,以他們爲核心,組織鄉土民兵,繼而成爲州郡兵馬,如果有大戰,可以隨時從這州郡兵馬中徵兵形成大軍。”

“但這套體制,需要嚴格的軍功爵執行,無法給爵的,就要在戰爭中得到足夠的好處,比如象這次這樣打完分國庫。所以,一旦上層腐敗墮落,或者是戰爭中得不到好處,這套體制就會出大麻煩。或者說,要是不打仗,長期和平,也會難以爲繼。”

“只有教育產業化,才能培訓出世家之外的吏員,只有保安商業化,才能解決這人力資源和意願的問題,也才能真正地擺脫豪強地主,世家大族對基層的控制。”

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妻求榮是慕容第六百六十二章 山寨京口建西府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義正辭嚴衛儲君第二千五百八十章 弒父登位意張揚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鐵騎動地來第二千二百三十三章 胡酋親身會寄奴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王陶亦有百年緣第二千九百二十八章 廣固城外衆軍集第三千八百三十五章 無情最是帝王業第四百四十七章 是敵是友看立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將士性命作棋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苻天王的逆反心第三千二百零五章 二水焚城城欲摧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巧舌如簧倒黑白第三千五百六十八章 迭次衝鋒各有謀第二十五章 連環計謀入我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土地人口歸國有第三千五百二十九章 敗軍殺回亦言勇第三千八百九十七章 萬年太平爲何物第三千九百六十六章 加入黑手亦初心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過馬一刀扎心鋼第五百二十五章 秦王宏願天下一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八牛屠戮血肉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推心誠言無所隱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世仁義代價昂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七百七十三章 關中之爭羌王隱第三千八百四十六章 回覆戰意帥千軍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燕帝亦有深遠謀第二千零一十六章 英雄末路無人隨第三千九百三十六章第三千八百九十二章 河北大族心向晉第三千五百章 沙包小車滿天飛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奔牛飈弩全線突第二千四百八十一章 陶公再赴後秦路第二千四百一十一章 佛本是道入大晉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兵進吳興敵無蹤第一千五百章 開國皇帝亦傀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阿壽拋家爲兄弟第二千五百零八章 荊州刺史委道規第三千六百零三章 違令入城敵騎至第五百七十章 家國丈夫抉擇難第八百五十章 鳳凰暴行震長安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忠義爲皮欺天下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箭神生死一箭決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太極殿上大朝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桓玄草原一年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去國萬里各西東第五百五十章 斜盾槊林破戰車第六百二十六章 煽風點火是小人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後燕滅國北燕立第三千九百一十一章 明月蠱粉成大業第八百三十五章 李辯洞悉燕軍詐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忠良受嫉不自安第四百二十章 慕容農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拋妻棄母慕容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宿衛宮城遇故舊第三千五百零五章 兄弟反目不可取第三千三百八十六章 五樓鐵心西行去第七百九十三章 俠女柔情棄復仇第三千二百六十九章 魔頭害命無悔意第三千一百七十章 破城爲餌巨石轟第九十七章 託以家室入淮揚第三千五百九十七章 開口出陣側轉防第二千九百零九章 妙音用刑亦狠辣第四百零二章 陰險文人挑是非第三千八百三十一章 終結戰亂大仁義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桓玄再邀寄奴入第三千二百二十章 公孫五樓援兵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謝玄臨陣帥在前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黑袍求援鬥蓬現第二千七百零八章 返身入陣劫妙音第二千七百五十五章 十問黑袍多年疑(一)第二千七百零六章 淵明矯令救明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匈奴鮮卑終聯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壽春城下弓弩懟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無忌潛入勸起兵第一百零一章 漢胡紛爭何可解第九百八十二章 天師三傑河邊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深宮秘局二十年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南北二黑終相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草原兄弟萬里隨第二千二百一十三章 安家落戶入京師第五百九十七章 腳踩秦旗漢兒威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降軍斷後主力撤第二千三百六十九章 決勝千里妙布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草原變幻單于旗第三千九百一十七章 義正辭嚴對兵匪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黑袍論兵意氣揚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三千六百零一章 木甲留守大軍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寄奴婚宴兄弟齊第三千一百五十章 英雌出擊颯無雙第二百七十一章 謝家壓力如山大第四百三十八章 勸降晉營主副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西燕鐵蹄過黃河第五十七章 人窮志短前程憂第三千四百零二章 粉身碎骨騎槊突第三千零七十八章 無忌首級歸江陵第四百八十五章 春宵苦短金鼓急
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妻求榮是慕容第六百六十二章 山寨京口建西府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義正辭嚴衛儲君第二千五百八十章 弒父登位意張揚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鐵騎動地來第二千二百三十三章 胡酋親身會寄奴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王陶亦有百年緣第二千九百二十八章 廣固城外衆軍集第三千八百三十五章 無情最是帝王業第四百四十七章 是敵是友看立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將士性命作棋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苻天王的逆反心第三千二百零五章 二水焚城城欲摧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巧舌如簧倒黑白第三千五百六十八章 迭次衝鋒各有謀第二十五章 連環計謀入我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土地人口歸國有第三千五百二十九章 敗軍殺回亦言勇第三千八百九十七章 萬年太平爲何物第三千九百六十六章 加入黑手亦初心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過馬一刀扎心鋼第五百二十五章 秦王宏願天下一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八牛屠戮血肉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推心誠言無所隱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世仁義代價昂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七百七十三章 關中之爭羌王隱第三千八百四十六章 回覆戰意帥千軍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燕帝亦有深遠謀第二千零一十六章 英雄末路無人隨第三千九百三十六章第三千八百九十二章 河北大族心向晉第三千五百章 沙包小車滿天飛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奔牛飈弩全線突第二千四百八十一章 陶公再赴後秦路第二千四百一十一章 佛本是道入大晉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兵進吳興敵無蹤第一千五百章 開國皇帝亦傀儡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阿壽拋家爲兄弟第二千五百零八章 荊州刺史委道規第三千六百零三章 違令入城敵騎至第五百七十章 家國丈夫抉擇難第八百五十章 鳳凰暴行震長安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忠義爲皮欺天下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箭神生死一箭決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太極殿上大朝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桓玄草原一年留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去國萬里各西東第五百五十章 斜盾槊林破戰車第六百二十六章 煽風點火是小人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後燕滅國北燕立第三千九百一十一章 明月蠱粉成大業第八百三十五章 李辯洞悉燕軍詐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忠良受嫉不自安第四百二十章 慕容農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拋妻棄母慕容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宿衛宮城遇故舊第三千五百零五章 兄弟反目不可取第三千三百八十六章 五樓鐵心西行去第七百九十三章 俠女柔情棄復仇第三千二百六十九章 魔頭害命無悔意第三千一百七十章 破城爲餌巨石轟第九十七章 託以家室入淮揚第三千五百九十七章 開口出陣側轉防第二千九百零九章 妙音用刑亦狠辣第四百零二章 陰險文人挑是非第三千八百三十一章 終結戰亂大仁義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桓玄再邀寄奴入第三千二百二十章 公孫五樓援兵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謝玄臨陣帥在前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黑袍求援鬥蓬現第二千七百零八章 返身入陣劫妙音第二千七百五十五章 十問黑袍多年疑(一)第二千七百零六章 淵明矯令救明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匈奴鮮卑終聯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壽春城下弓弩懟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無忌潛入勸起兵第一百零一章 漢胡紛爭何可解第九百八十二章 天師三傑河邊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深宮秘局二十年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南北二黑終相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草原兄弟萬里隨第二千二百一十三章 安家落戶入京師第五百九十七章 腳踩秦旗漢兒威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降軍斷後主力撤第二千三百六十九章 決勝千里妙布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草原變幻單于旗第三千九百一十七章 義正辭嚴對兵匪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黑袍論兵意氣揚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三千六百零一章 木甲留守大軍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寄奴婚宴兄弟齊第三千一百五十章 英雌出擊颯無雙第二百七十一章 謝家壓力如山大第四百三十八章 勸降晉營主副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西燕鐵蹄過黃河第五十七章 人窮志短前程憂第三千四百零二章 粉身碎骨騎槊突第三千零七十八章 無忌首級歸江陵第四百八十五章 春宵苦短金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