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節 種種與故土

說起巧國與奏國之間的大戰,確實是比當年柳國與雁國之間的戰爭激烈的多。

當時奏國的高階修士盡數下場,差一點就把巧國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打成了一片白地。

巧國這邊同樣不甘示弱,也殺了奏國不少人。

可惜奏國完全不在乎這一點,奏國開啓戰端的目的明面上是爲了掠奪人口,用以作爲開啓須臾山的消耗品。

實際上奏國主要還是爲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奏國之內的人口並沒有匱乏到負擔不起須臾山的地步。

恰恰相反,沒有什麼戰事的奏國,其國內人口遠比才國那種內亂不斷的國家多許多,甚至比巧國都要多出不少。

只是奏國國內怨聲不斷,大家都不想某天成爲須臾山降臨的受害者。

在全民修真的環境之下,奏國國內形勢可不像其他國家那麼容易彈壓。

爲了維護國內安定,奏國高層纔會對巧國這個近鄰下手。

師弋冷眼旁觀之下看得還算透徹,師弋知道奏國的這番行動掠奪人口還只在其次。

主要還是爲了逼巧國動手直接掀起大戰。

打贏了當然最好不過,直接可以把巧國變成源源不斷提供人口的附屬國。

就算是打輸了那也無所謂,畢竟只要戰事一起必然是會要死人的。

奏國國內傷亡大一些,這樣反對的聲音就會被壓下去,同樣有利於上層統治。

反正,只要打起來奏國怎麼樣都是不虧的。

這一仗自兩年前起始,來的快去的也快,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巧國國內就有了支撐不住的徵兆。

畢竟,奏國這麼多年背靠須臾山,其積累的資源量絕不是巧國可以比擬的。

就在師弋考慮是不是要親自下場,對方家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再次出現了變化。

在巧國國內出現頹勢的時候,以五雷宗爲首的慶國直接下場,要求奏國馬上停手,否則將會直接加入大戰。

奏國如此強勢,如果眼看着巧國淪陷,萬一一個巧國也無法滿足奏國的胃口,下一個會不會就該輪到慶國了呢。

脣亡齒寒之下,慶國自然不能坐視巧國覆滅。

而奏國與巧國一番大戰下來,國內傷亡其實也挺嚴重的。

只不過底子比較厚,硬撐着沒讓人發現端倪。

這種情況之下,奏國自然不可能再去樹立慶國這個強敵。

況且,一番大戰下來奏國國內關於須臾山的聲浪,已經被壓下去不少了。

哪怕繼續恢復到從前那樣,利用本國國民拖拽須臾山,國內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反對了。

畢竟,一場國戰死的人可是比進入光錨法陣多多了。

奏國高層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於是藉着慶國的參戰警告直接停止了入侵,帶着大量修士從巧國境內撤了出去。

這場奏國與巧國之間的大戰,只持續了短短的三個月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此後,兩國邊境小規模衝突不斷,不過在兩國高層的壓制之下,再沒有發展成之前那種大戰。

而這種小規模衝突,倒是讓舜國苦於無法積攢殺意和怨氣的煙霄派修士看到了希望。

他們這些人隱瞞身份參與兩國邊境衝突,甚至比當地修士還積極。

而最讓師弋感到無語的是,經過這次大戰之後。

原本巧國三大頂尖家族,其中一家直接覆滅在了奏國的攻勢之下。

另一家經此一役也是元氣大傷,直接跌出了巧國頂尖勢力的行列。

而方家雖然同樣損傷不小,但他們卻撐了過來。

就這樣藉着這場國戰,一躍成爲了巧國最大的勢力。

硬是把一件壞事變成了一件對自己有利的好事,如此強大的逆轉之能,這其中如果沒有方隱川運道的影子,師弋說什麼都不相信。

經此破而後立的一局,方家只會變的更加強大。

wωω_TTkan_¢O

不過,經過這幾年師弋也想通了,自己的仇還是要自己報纔好。

總有一天,師弋會向方隱川討回當年那筆債的。

略過此節,師弋之前所提過的打算離開舜國,主要是想去一個地方。

沒錯,那個地方正是師弋的故鄉楚國。

遙想當初發生在石城山上的種種,師弋至今依舊記憶猶新。

只是細算下來師弋才意識到,那已經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趁着進階胎光境的瓶頸期,也時候返回故鄉看一看了。

除了給洛雲墳前上一炷香之外,師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前往一趟三危苗地。

師弋這一程雖然是抱有純化三苗氏血脈的意圖,但是當年與趙家還有三苗麻氏之間的恩怨,師弋也始終沒有忘卻,如今是時候清算一下了。

…………

楚國冥厄關治下的石城之內,一個大腹便便身穿鄉紳服飾中年人,獨自走在街道之上。

但凡是和他照面之人都會非常熱情的對他打招呼,而他也會十分客氣的迴應。

十年時間真的可以改變許多事,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看起來受人尊敬的鄉紳老爺,十年前乃是專門經營商隊買賣,偶爾還會客串一下強盜。

沒錯,此人正是當年送師弋前往戎劉國的那個商隊老闆商仲謀。

當年師弋冒充趙靈舟事泄之後,蕭家順藤摸瓜找到了商仲謀這個與師弋一起合謀的共犯。

蕭家直接從楚國境內將商仲謀擄到了戎劉國,並對他進行了好一番拷問,最後發現商仲謀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不過,師弋冒充趙靈舟一事讓蕭家覺得非常丟臉,遷怒之下並沒有因此放了商仲謀。

商仲謀當時絕望異常,以爲受此無妄之災他真的要就此死在蕭家的地牢之內。

誰知一年之後事情卻出現了轉機,蕭家無緣無故的直接把他給放了。

最後商仲謀打聽之下才知道,是一個名叫蕭千山的蕭家公子從外地遊學歸來,說服家中長輩才把他給放了。

雖然不知具體緣由,但商仲謀因此重獲自由卻是事實。

出來之後商仲謀生怕蕭家人反悔,連夜乘船返回了楚國。

回到楚國之後,商仲謀才發現還有更重磅的消息在等着他呢。

如日中天一般的鷹羽盟,在商仲謀被關押的短短一年時間裡完全覆滅了……

第二百三十六節 困惑與互毆第一百一十六節 抵達與韓宗羽第四百四十三節 前因後果與地圖第二百七十七節 突然與懸空第二十五節 紫氣與口訣第七百三十七節 妥協與寒獄第六百一十節 勾陳與神威第六百四十四節 考量與火種(5000字 祝各位書友中秋快樂)第三百二十七節 功成身退與三身之法第三百三十五節 渡過與美味第四百五十八節 脈輪與開光第一百零二節 雪恨與善後第七百五十六節 深不可測與交手第四百三十八節 反轉與懼意第三十九節 螟蟲與打算第六十五節 揭穿與尾聲第八百一十節 敵至與長談第三百八十二節 阻止與七寸第一百零三節 煉形篇與鏡像分身第七百九十四節 排斥與蛇怪第五百七十三節 尊天侍鬼與掐滅(1/3)第十一節 送飯與拷問第二十九節 口訣與梟匪第四百五十六節 步罡踏斗與禹步第六百六十四節 黑手與陣天門第五百三十七節 蓮池與妨礙(日萬)第七百一十八節 不滅鏡裝與不死第六百一十節 勾陳與神威第三百六十八節 除掉與凋零第六百五十六節 返神丹與煉製第二百三十七節 制服與舊聞第三百七十三節 註定與圍堵第三百二十一節 觀察與行動第六百八十四節 逃避與下一站第二百節 敵至與危局第二百四十節 兵不血刃與得手第六百三十九節 預見與啓程第一節 師弋與蘇志誠第七十三節 資質與守約第二百三十二節 邀請與考量第八十八節 顏琅與戒心第六百六十七節 暴起與除惡務盡第一百三十九節 跋扈與忍無可忍第五百五十一節 氣勢與問罪(日萬)第一百八十九節 元晶與兌換第一百五十五節 星道與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三節 漁翁與準備出發第一百九十一節 巧遇與牽星第一百九十四節 任重道遠與老虎第五百零四節 怠慢與惡趣味(1/2)第七百二十九節 介入與處事第二十六節 同乘與盜匪第六百四十五節 定位與狀態(4000字)第一百三十五節 元晶與抉擇第六百一十八節 一觸即死與造極(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七節 不器之器與受傷第六百二十七節 法陣與到來第二十九節 口訣與梟匪第七百一十四節 山頂與舊識(2/2)第五百八十二節 意外與尋找第一百八十六節 口角與調解第五百五十節 恭國與至妙宮(1/2)第六十六節 驚變與重傷第七百九十六節 相柳氏與不可調和第四百五十一節 前路艱難與衝突第二百零一節 嫌隙與追趕第七百四十八節 合流與窮追不捨第五百五十二節 斬殺與插手(1/2)第二百三十八節 始末與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節 不期而遇與因由第七百七十八節 柯千齡與羽幢峽第五百七十六節 來人與奴道第六百三十六節 途徑與芳國第三百四十二節 魚餌與沙舟第三百七十三節 註定與圍堵第三百八十六節 盡頭與逆光珠第七百八十七節 盜運與不化骨第五百二十三節 連殺與追擊(日萬)第六百六十六節 捷足先登與意外第三百四十節 參照與遇難者第四百七十九節 要挾與絕殺第一百三十四節 自救與柳國第十六節 結束與驚變第四百四十四節 昇華與衰老第三百五十六節 夢中與端倪第四百二十一節 種種與故土第五百四十八節 宇道與怒火(1/2)第一百零八節 血神宗與血道修士第一百四十五節 事發與根由(5/10)第六百九十七節 疾速與挑釁第七百四十九節 潛蹤與敵至第六百三十三節 正視與似勝實敗第六百節 魔難與病魔纏身第六百零一節 病狂與廝殺(1/3)第七百四十四節 死兆與倒戈第三百七十二節 擔憂與入林第四百二十三節 雙親與了卻塵緣第六百六十節 意外與救援第三百二十六節 反轉與功虧一簣?第四百六十九節 勾結與軟硬兼施
第二百三十六節 困惑與互毆第一百一十六節 抵達與韓宗羽第四百四十三節 前因後果與地圖第二百七十七節 突然與懸空第二十五節 紫氣與口訣第七百三十七節 妥協與寒獄第六百一十節 勾陳與神威第六百四十四節 考量與火種(5000字 祝各位書友中秋快樂)第三百二十七節 功成身退與三身之法第三百三十五節 渡過與美味第四百五十八節 脈輪與開光第一百零二節 雪恨與善後第七百五十六節 深不可測與交手第四百三十八節 反轉與懼意第三十九節 螟蟲與打算第六十五節 揭穿與尾聲第八百一十節 敵至與長談第三百八十二節 阻止與七寸第一百零三節 煉形篇與鏡像分身第七百九十四節 排斥與蛇怪第五百七十三節 尊天侍鬼與掐滅(1/3)第十一節 送飯與拷問第二十九節 口訣與梟匪第四百五十六節 步罡踏斗與禹步第六百六十四節 黑手與陣天門第五百三十七節 蓮池與妨礙(日萬)第七百一十八節 不滅鏡裝與不死第六百一十節 勾陳與神威第三百六十八節 除掉與凋零第六百五十六節 返神丹與煉製第二百三十七節 制服與舊聞第三百七十三節 註定與圍堵第三百二十一節 觀察與行動第六百八十四節 逃避與下一站第二百節 敵至與危局第二百四十節 兵不血刃與得手第六百三十九節 預見與啓程第一節 師弋與蘇志誠第七十三節 資質與守約第二百三十二節 邀請與考量第八十八節 顏琅與戒心第六百六十七節 暴起與除惡務盡第一百三十九節 跋扈與忍無可忍第五百五十一節 氣勢與問罪(日萬)第一百八十九節 元晶與兌換第一百五十五節 星道與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三節 漁翁與準備出發第一百九十一節 巧遇與牽星第一百九十四節 任重道遠與老虎第五百零四節 怠慢與惡趣味(1/2)第七百二十九節 介入與處事第二十六節 同乘與盜匪第六百四十五節 定位與狀態(4000字)第一百三十五節 元晶與抉擇第六百一十八節 一觸即死與造極(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七節 不器之器與受傷第六百二十七節 法陣與到來第二十九節 口訣與梟匪第七百一十四節 山頂與舊識(2/2)第五百八十二節 意外與尋找第一百八十六節 口角與調解第五百五十節 恭國與至妙宮(1/2)第六十六節 驚變與重傷第七百九十六節 相柳氏與不可調和第四百五十一節 前路艱難與衝突第二百零一節 嫌隙與追趕第七百四十八節 合流與窮追不捨第五百五十二節 斬殺與插手(1/2)第二百三十八節 始末與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節 不期而遇與因由第七百七十八節 柯千齡與羽幢峽第五百七十六節 來人與奴道第六百三十六節 途徑與芳國第三百四十二節 魚餌與沙舟第三百七十三節 註定與圍堵第三百八十六節 盡頭與逆光珠第七百八十七節 盜運與不化骨第五百二十三節 連殺與追擊(日萬)第六百六十六節 捷足先登與意外第三百四十節 參照與遇難者第四百七十九節 要挾與絕殺第一百三十四節 自救與柳國第十六節 結束與驚變第四百四十四節 昇華與衰老第三百五十六節 夢中與端倪第四百二十一節 種種與故土第五百四十八節 宇道與怒火(1/2)第一百零八節 血神宗與血道修士第一百四十五節 事發與根由(5/10)第六百九十七節 疾速與挑釁第七百四十九節 潛蹤與敵至第六百三十三節 正視與似勝實敗第六百節 魔難與病魔纏身第六百零一節 病狂與廝殺(1/3)第七百四十四節 死兆與倒戈第三百七十二節 擔憂與入林第四百二十三節 雙親與了卻塵緣第六百六十節 意外與救援第三百二十六節 反轉與功虧一簣?第四百六十九節 勾結與軟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