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李存孝傳》

《舊五代史·卷五十三·列傳五·李存孝傳》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新唐書》:存孝,飛狐人。)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爲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張浚之加兵於太原也,潞州小校馮霸殺其帥李克恭以城叛。時汴將朱崇節入潞州,樑祖令張全義攻澤州。李罕之告急於武皇,武皇遣存孝率騎五千援之。初,汴人攻澤州,呼罕之曰:“相公常恃太原,輕絕大國,今張相公圍太原,葛司空已入潞府,旬日之內,沙陀無穴自處,相公何路求生耶!”存孝聞其言不遜,選精騎五百,繞汴營呼曰:“我,沙陀求穴者,俟爾肉饌軍,可令肥者出鬥!”汴將有鄧季筠者,亦以驍勇聞,乃引軍出戰。存孝激勵部衆,舞槊先登,一戰敗之,獲馬千匹,生擒季筠于軍中。是夜,汴將李讜收軍而遁,存孝追擊至馬牢山,俘斬萬計,遂退攻潞州。

時朝廷命京兆尹孫揆爲昭義節度使,令供奉官韓歸範送旌節至平陽,揆乃仗節之潞;樑祖與揆牙兵三千爲紀綱,時揆爲張浚副招討,所部萬人。八月,自晉、絳逾刀黃嶺趨上黨。存孝引三百騎伏於長子西崖間。揆褒衣大蓋,擁衆而行,俟其軍前後不屬,存孝出騎橫擊之,擒揆與歸範及俘囚五百,獻於太原;存孝乃急攻潞州。九月,葛從周棄城夜遁,存孝收城,武皇乃表康君立爲潞帥。存孝怒,不食者累日。十月,存孝引收潞州之師,圍張浚於平陽,營於趙城。華州韓建遣壯士三百夜犯其營,存孝諜知,設伏以擊之,盡殪;進壓晉州西門,獲賊三千,自是閉壁不出。存孝引軍攻絳州。十一月,刺史張行恭棄城而去,張浚、韓建亦由含口而遁。存孝收晉、絳,以功授汾州刺史。

大順二年三月,邢州節度使安知建叛入汴軍,武皇令存孝定邢、洺,因授之節鉞。時幽州李匡威與鎮州王鎔屢弱中山,將中分其疆土。定州王處存求援於武皇;武皇命存孝侵鎮、趙之南鄙,又令李存信、李存審率師出井陘以會之,並軍攻臨城、柏鄉。李匡威救至,且議旋師。李存信與存孝不協,因構於武皇,言存孝望風退衄,無心擊賊,恐有私盟也。存孝知之,自恃戰功,鬱鬱不平,因致書通王鎔,又歸款於汴。明年,武皇自出井陘,將逼真定,存孝面見王鎔陳軍機。武皇暴怒,誅先獲汴將安康八方旋師。七月,復出師討存孝,自縛馬關東下,攻平山,渡滹水,擊鎮州四關城。王鎔懼,遣使乞平,請以兵三萬助擊存孝,許之。(《新唐書》:王鎔失幽州助,因乞盟,進幣五十萬,歸糧二十萬,請出兵助討存孝。)武皇蒐於欒城。李存信屯琉璃陂。九月,存孝夜犯存信營,奉誠軍使孫考老被獲,存信軍亂。武皇進攻邢州,深溝高壘以環之,旋爲存孝衝突,溝塹不成。有軍校袁奉韜者,密令人謂存孝曰:“大王俟塹成即歸太原,如塹壘未成,恐無歸志。尚書所畏惟大王耳,料諸將孰出尚書右。王若西歸,雖限以黃河,亦可浮渡,況咫尺之洫,安能阻尚書鋒銳哉!”存孝然之,縱兵成塹。居旬日,深溝高壘,飛走不能及,由是存孝至敗,城中食盡。乾寧元年三月,存孝登城首罪,泣訴於武皇曰:“兒蒙王深恩,位至將帥,苟非讒慝離間,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讎之黨!兒雖褊狹設計,實存信構陷至此,若得生見王面,一言而死,誠所甘心。”

武皇愍之,遣劉太妃入城慰勞。太妃引來謁見,存孝泥首請罪曰:“兒立微勞,本無顯過,但被人中傷,申明無路,迷昧至此!”武皇叱之曰:“爾與王鎔書狀,罪我萬端,亦存信教耶!”縶歸太原,車裂於市。然武皇深惜其才。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存孝死,武皇不視事旬日,私憾諸將久之。

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160章 接連失利(二)第189章 互相試探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21章 親孃殺子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一)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七)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第092章 神木來使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213章 王業之基(三)第183章 密入汴梁第212章 秦王變法(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七)第216章 再續盛唐(一)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210章 力挽天傾(三)第196章 順水推舟第208章 再定關中(二)第016章 元審之怒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九)第093章 守城之術第137章 華夷之別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二)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八)第200章 必有緣故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九)第216章 再續盛唐(五)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065章 外間動向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12章 秦王變法(七)第065章 外間動向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194章 車中之思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199章 初見敬翔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135章 存信受罰(上)第128章 兄弟之義(下)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18章 馮霸造反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110章 克用之媒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113章 蓋寓之勸第170章 安民置軍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126章 蓋寓之心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七)第211章 掌控四鎮(廿一)
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160章 接連失利(二)第189章 互相試探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21章 親孃殺子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一)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七)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第092章 神木來使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213章 王業之基(三)第183章 密入汴梁第212章 秦王變法(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七)第216章 再續盛唐(一)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210章 力挽天傾(三)第196章 順水推舟第208章 再定關中(二)第016章 元審之怒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九)第093章 守城之術第137章 華夷之別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二)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八)第200章 必有緣故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九)第216章 再續盛唐(五)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065章 外間動向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12章 秦王變法(七)第065章 外間動向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194章 車中之思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199章 初見敬翔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135章 存信受罰(上)第128章 兄弟之義(下)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18章 馮霸造反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110章 克用之媒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113章 蓋寓之勸第170章 安民置軍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126章 蓋寓之心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七)第211章 掌控四鎮(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