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

朱栩對於這些彈劾奏本已經免疫,但溫體仁所在的陝西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近年雖然有所下降,可還是不能大意。

朱栩說完,轉向畢自嚴,道:“按照朝廷規定,這些應該是先由督政院調查處理,而後是刑部干預。這已經朕收到第四封彈劾溫體仁的奏本了,督政院是怎麼說的?”

畢自嚴頓了片刻,道:“皇上,陝川之地相當複雜,李邦華的‘農莊策’本就是強壓下去,按法度來說,也是不對的。溫體仁雖縱然進行了一些調整,但並沒有改變根本。督政院那邊調查,溫體仁以及親屬門生之類並沒有在其中謀取私利,彈劾的多半也是由政務而來,並非他自身的錯誤。是以,督政院做了冷處理。”

朱栩聽出味道了,是畢自嚴在保溫體仁,不然應該會更熱鬧。

“嗯,這件事交給內閣處理。”朱栩面色如常,隨意的道。溫體仁是封疆大吏,但也不值得朱栩多上心,內閣已能把握一些局面。

“是。”這也在畢自嚴所料之內,沒有多言。

年底了,政務龐大,朱栩手裡也是一堆事情,沒有多耽誤,隨口聊了幾句,便送二位閣老出了乾清宮。

畢自嚴,孫承宗同樣忙的焦頭爛額,被朱栩拉來算是清閒半刻,現在又要忙碌起來了。

忙碌的時間過的飛快,京城之外的閣老,尚書紛紛回京,朱栩都要挨個面談,之後還要準備年終大議,可以說,皇宮外廷的所有人都如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能劈開兩半,來去匆匆,焦急煩躁。

朱栩也好不到哪裡去,總結來總結去,好消息少,壞消息多,大明面臨的情勢更加的複雜艱難,這已經超脫了期初的‘應災’目的,上升到了五十年軍國大計,俯看大明內外,審視過去未來的高度。

這是要下一盤大棋!

內閣大殿,三樓。

畢自嚴正在做年終的審議報告,除了議會的六十多人,還有在京的三品以上的官員。

孫承宗,靖王,汪喬年,孫傳庭,傅昌宗,趙晗,張秉文等一干內閣六部的大佬,再接着是那些議員,兩次是那些侍郎等三品官員。

畢自嚴的這份報告很長,他年紀大,讀一段時間還要講解一下,時間已經過了一個時辰,還在講。

依照的是士農工商的分類,將內閣去年的一系列政務進行總結,後面是明年的計劃,詳詳細細,每一個計劃,每一個步驟都相當詳細。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份報告不是內閣單獨起草,是集合了朝廷之力,之前議員們已經審議過,現在,只能算是走一個過場。

朱栩坐在最中心,最高處,安靜的聽着。

現在大明的行政模式正在不斷的轉變,內閣更加的務實,

認真。

畢自嚴的報告相當詳細,並沒有以前那麼多的含糊之詞,模棱兩可,更多的是簡單直接,政策,目標,長遠計劃,清晰可見。

這只是第一天,一直到傍晚纔算結束。

朱栩出了內閣,轉回乾清宮。

曹化淳,劉時敏等跟在朱栩身後,平靜無聲。

朱栩晃悠着肩膀,笑着道“你們隊今天這場報告有什麼想法?”

曹化淳走了兩步,才道:“皇上,奴婢以爲,畢閣老等人殫精竭慮,盡心盡力,應該有所褒獎。”

“那怎麼褒獎?”朱栩笑着道。

曹化淳,劉時敏兩人登時不說話了,畢自嚴已經是‘首輔’,除了加銜,已經是賞無可賞。

朱栩活動着身體,來到乾清宮,繼而就聽到一陣清脆的讀書聲。

“是燁兒他們幾個?”朱栩停下腳步,望向不遠處的一個廂房。

曹化淳道“是,大殿下,二殿下,三殿下正在南書房讀書,是新建伯正在上課。”

朱慈燁,朱慈煊,朱慈熠三個小傢伙,一個五歲,兩個四歲,正是讀書的時候。

朱栩想了想,走向南書房。

聽着讀書聲,朱栩來到窗邊,從縫隙裡悄悄看去。

新建伯站在最前面,單手拿着書,目光看着下面的三位殿下,臉上一直帶着滿意的微笑。

新建伯是世家,是王陽明的家族,世代書香,在大明的地位非凡,在某些人眼中就是第二個孔家。

三個小傢伙坐在下面,穿着常服,端坐着,認真的看着書,脆聲聲的念着,誦着。

朱栩觀察着,揹着手,忽然轉頭看向曹化淳道:“新建伯可有什麼官身?”

曹化淳搖頭,道:“新建伯一直居家,不曾入仕。”

朱栩沉吟片刻,道:“傳旨,新建伯教育皇子有功,加翰林編修,入翰林院供職。”

曹化淳心裡微跳,神色不動的道:“遵旨。”

朱栩又看了眼,三個小傢伙都不錯,乖乖聽話,不吵不鬧,朱栩很滿意,微笑着走了。

畢自嚴等人在議會收拾一番,便回到了內閣,衆人都是鬆了口氣,喝茶,輕鬆的敘話。

刑部尚書廖昌永吐口水,道“畢閣老,刑部這邊壓力太大了,人手少,失誤多,那些四處的流民都要刑部抓,還沒銀子,別說下面的人,就是我也快愁白頭……”

工部的徐大化都是輕鬆,道“工部的收尾倒是比下官預期的要走,要快,明年給個三百萬兩,就能妥帖,接下來要是沒有大工程,不會要多少銀子。”

吏部的趙晗摸着前額頭,嘆氣道:“你們都還是好的,這一年,吏部處理的大小官員有五百之多,這還是我們有意壓着,要是真動起來,一千都打不住,你們說說,吏部明年怎麼辦……”

孫傳庭看着二人,笑着道“都別說這些了,大困難都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咱們都能輕鬆一點。明年的稅糧九百萬應該可以到,稅銀三千萬兩左右。海外還會有一大部分補充,咱們只要矢志推動‘新政’即可。”

國庫的開源,節流在同時進行,海外的補充非常大,節流更是如此,工部,軍隊,移民等大筆流水的銀子節省下來,朝廷的日子將會前所未有的輕鬆。

有錢有糧,心中不慌。

其他的尚書剛要再吐口水,畢自嚴放下茶杯,道:“這些事情以後再說,明天,後天都是大議的時間,你們留些神,不要出亂子。最後一天,王公大臣,勳貴公卿,各地的使節,藩國國主等都會一起來旁聽,認真一點,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畢自嚴養望多年,這些內閣六部的高官對他還是頗爲敬佩,聞言便沒有多言。

就在這個時候,內監要求內閣擬旨的話傳了過來。

“新建伯入翰林院,加翰林編修?”

衆人一怔,接着就深思起來。

乾清宮那位做事向來不會無的放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深意?

旋即,一些人瞳孔微縮,面沉如水。

明朝閣臣有一個前規則,那就是,都是翰林出身!

無翰林,不入閣!

衆人都知道乾清宮對大皇子的偏愛,這是提前鋪路嗎?新建伯是給大皇子安排好的首輔?

c

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503章 對上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531章 謀算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443章 霸氣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1272章 有什麼話說?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
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503章 對上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531章 謀算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443章 霸氣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1272章 有什麼話說?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