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

宋應星帶着朱栩,畢自嚴等人在滿皇家政院的走動,不停介紹着皇家政院這幾年的成果與接下來的計劃,熱情的不得了。

朱栩心知肚明,沒有點破,興致勃勃的跟着宋應星。

皇家政院的學科是相當的齊全,都有長足的發展,畢竟底蘊厚實,總要認真總結,挖掘,一些進展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只是實用轉化相對還比較低。

每科的生員朱栩原本以爲會比較少,事實卻相反,對‘自然學科’感興趣的生員非常的多。農業,機械,醫學,製鹽,織布機等等,每科的人數都過百,已經有相當的人才儲備。

到了最後,是藏書樓的最後面,有一家大房子,有教授,博士,生員等人坐滿,來去匆匆,書香鼎盛。

朱栩一羣人在門前不遠處,擡着目光遠遠看去,打量着,紛紛面露好奇。

“皇上,畢閣老,”

宋應星笑着低聲道:“皇上,這些人都好考證,從古至今,名人大家,山川大河,甚至是碗,筷子等都有人在考證,然後記錄在案,發表在院報上,這裡的藏書樓非常豐富,甚至比翰林院還多……”

朱栩雙眉一挑,一臉滿意的笑道:“這個很不錯,朕滿意!政院要專門立項,要系統的研究,這些都是老祖宗的功績,咱們後代子孫不能忘本,一一記錄在案……”

這些事情在過去從來沒有人在意,這一路走來皇帝都十分贊同,不時的讚賞,提兩句都是非常中肯的意見,宋應星異常振奮,道“是。”他手裡有個小本子,手裡有炭筆飛快記錄着朱栩的一言一行,都是日後與內閣要銀子的籌碼,這一點上,他非常聰明。

朱栩沒有進去打擾,只是遙遙的看了一陣,而後一羣人才悄悄退出去。

小永寧拉着朱栩衣角,睜着雙大眼睛道“皇叔,我可以來皇家政院嗎?”

朱栩揉了揉她的小腦袋,笑着道:“這個你得回去爲太后。”

小傢伙頓時撇了撇嘴,張太后絕對不會允許她來的。

李香君也一臉的興趣,看模樣非常希望能來這裡上課。

畢自嚴面色沉着,平靜的跟在朱栩身後,一直都沒有說什麼,在他看來,今天也沒什麼大事,無非就是宋應星不希望皇家政院的預算被砍,找了皇帝求情。

朱栩在皇家政院的青石小道上慢慢走着,看着生員們來去匆匆,都不怎麼大,十六七歲居多,每一個都朝氣蓬勃,熱情滿滿。

“畢師,對政院怎麼看?”朱栩走了幾步,回頭看着畢自嚴笑着道。

畢自嚴看着朱栩,神色倒是從容,道:“政院於國於民都有大用,臣耳目一新,關於預算,臣會恢復,日後也會多關注一二。”

朱栩‘唔’了聲,揹着手,沒有接茬。

皇家政院在朱栩計劃中非常重要,不能任由畢自嚴這樣放任自流。

畢自嚴跟在朱栩身後,看着他的背影,心裡有些拿捏不準朱栩今天來的意圖了,稍作沉吟,道:“皇上,雖然現在國庫空虛,但是稅賦規模已經很大,皇家政院若是需要,再擠幾十萬兩來也不是難事。”

朱栩慢慢的踱着步子,微笑着還是沒出聲。

大明現在的賦稅體系框架已經搭建好了,但還沒有足夠的深入,完善,加上現在大環境不好,大部分銀錢的收入,都是來自鹽,茶等的貿易壟斷行爲,真實的稅銀還是相當的低。

小永寧與李香君沒有在意朱栩兩人對話,對皇家政院很是很好奇,四處看來看去,不時跑出去溜一圈。

曹化淳一面要跟着朱栩,一面還要派人盯着永寧。

走了一會兒,朱栩開口道“畢師,朕聽說,你準備要將政院出去的官吏,生員,一次性的全都派出京了?”

畢自嚴面上不動,擡手道:“是,臣打算對‘新政’的推動速度進行加快,在未來兩三年內,能夠對底層進行有效的干預與清理。”

“那畢師可看到了現在政院生員們的不滿?”朱栩等人來到一高處,恰好可以看到一羣學生擁擠着,從他們不遠處的一條岔路上擦肩而過。

“我剛剛聽說,督政院的魏學濂就要在大理寺過堂了,內閣那邊要求嚴懲……”

“我們昨天去找汪大人,汪大人說了,依照朝廷規矩,魏學濂起碼要關半年,出來還有一年的禁期,也就說,魏學濂要復啓最起碼也是後年……”

“這還不算最遭的,我聽說了曹師兄被吏部記了案底,升不上去了……”

“曹師兄都升不上去,我們豈不是更糟?這輩子都沒有出頭之日了……”

“這畢閣老到底是不是我們的院長,哪裡有這樣對待自己的門生的?”

“就算是要‘公正’,也不用如此的將我們趕盡殺絕吧?”

“估計我們的日子更難過,你們想想曹師兄,魏師兄的背景,他們都屢遭打壓,我們可能要熬一輩子……”

一羣人沒有什麼顧忌,議論着就錯開了朱栩等人,漸走漸遠。

畢自嚴眉頭直皺,臉色不大好看。

他其實一直沒有將皇家政院放在心上,哪怕是將這些人放逐出京,也是爲了緩解京城官場的不安,並不是完全爲了底層改革。

他也沒有料到,政院這幫生員居然在背後是這樣議論他的,且對他是如此不滿,已經變怒爲憤了。

畢自嚴站在朱栩身側,看着他的側臉,心裡思索着朱栩帶他來這趟的目的。

朱栩也沒有令他等太久,道:“畢師,政院現在怨氣比較大,朕打算安撫一下,你覺得如何是好?”

畢自嚴情知朱栩是有目的的,躬身道:“還請皇上示下。”

朱栩餘光瞥了他一眼,見他面無表情,手指在手背上動了動,道:“這樣吧,畢師與孫師不再兼任兩院院長,朕親自兼任,另外再命吏部重新理定對皇家政院生員的調派,尤其是曹鼎蛟,魏學濂,孟兆祥三人,這三人都留京,並且要重用,給皇家政院一個定心丸。朕對兩院抱有極大的期待,不能打擊,一定要鼓勵,加大發展的力度……”

畢自嚴眉頭微皺,倒是不怎麼在意皇家政院院長這個名頭,但是皇帝兼任皇家兩院院長,這聽着都覺得離經叛道,匪夷所思。

宋應星聽的倒是大喜,若是皇帝兼任院長,那他們的政院將變得極其重要,預算不會少!

皇家兩院將來會執掌軍政兩屆,朱栩不能容它落入他人之手,以前他是沒精力,現在這一切都要抓在他手裡——這也是他今天來的目的!

朱栩重新邁開步子,斟酌着措辭,道:“內閣今後的主要職責,一來是統轄六部,梳理朝廷的施政關係,確保政令通暢。同時,也要注意團結,尤其是戶部,吏部,這兩部根基深厚,人脈廣的連朕都摸不透深淺。雖然朕幫你收了權,但你也不能大意,更不能過分,禮賢下士的姿態一定要做足,對於傅昌宗,周應秋,不能任何輕慢,你們內閣要拿出態度來,不要總是讓朕在後面教你們做人做事……”

朱栩雖然一直在斟酌着話語,但到了這會兒,還是忍不住。他對內閣有很多不滿,政務上開拓之心不足,做事上拖泥帶水,做人又架子端的太高,高高在上,太過脫離官場,脫離人民了……

類似的話朱栩之前也說過一次,畢自嚴聽着面色微緊,擡着手道:“是,臣回去之後一定認真檢討。”

畢竟是內閣第一輔臣,朱栩也不能說的太過,道:“嗯,年底之前政務一定要梳理清楚,關於內閣輔臣的人選也要儘早定下,三日後,朕將入內閣主持政務。另外,孫閣老……暫時的精力都要放在軍改上,讓他入兵部全心投入……”

畢自嚴心裡微跳,皇帝的這幾句話裡透露了太多東西,很直接的將對政局的佈置告訴了他。

孫承宗會離開內閣,內閣短時間內會再增加兩人,三日後皇帝就會入內閣主持政務……這一刻他也算徹底醒悟,皇帝支持內閣收權,不過是將權利從六部過渡到內閣,始終都沒離開有皇帝的手心,並且還會強化皇權,進一步加強皇帝的威勢!

畢自嚴看着朱栩的背影,太陽穴跳動了幾下,有些頭疼。

他收權內閣,本身就有一個目的——制衡皇帝。

他希望能束縛皇帝的權力,不能讓他肆意胡來,一個不在乎輿情的皇帝,再不受權力制約,那簡直太過可怕,尤其還是在大明風雨飄搖的時刻。

畢自嚴心裡沉甸甸的,很想拒絕或者抗拒朱栩的話,但眼前的皇帝不是天啓,萬曆,哪怕他撂挑子,皇帝也有的是辦法依照既定的心思繼續做下去,並且沒有他在,會更加激進,無所顧忌,那後果更大,無從預測。

朱栩也不會給畢自嚴拒絕的機會,在轉向出口的時候,道:“抓緊做事吧,各省‘新政’的進度,遇到的問題,還有各地的災情,應對辦法等等,都要詳詳細細的瞭解,大議的時候要一條一條拿出來議,決不能含糊。內閣也要理清楚我大明未來三年或者五年的要做的事情,不能只顧眼前,亦步亦趨……要走一步看三步,現在是以過去爲基礎,眺望未來,輕重緩急,主次都要分辨清楚,列出計劃來……”

朱栩不想在內閣與畢自嚴談這些,那樣氣氛太緊繃,可到了現在,氣氛還是不自覺的向他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畢自嚴靜靜的聽着,皇帝顯然有不少話想說,有所顧忌的一直沒有明言,在藉機一股腦子的說出來。

朱栩慢慢的走着,心裡不斷思忖着,繼續道“回去之後,先將輔臣人選挑好,補齊內閣,然後列好清單,計劃,越快越好,如果人手不夠,朕允許你們在內閣招募一些幕僚,集思廣益……”

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353章 廝殺第1183章 愕然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264章 打出去的難堪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1145章 炮擊第1184章 立太子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1191章 遠慮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
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353章 廝殺第1183章 愕然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264章 打出去的難堪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1145章 炮擊第1184章 立太子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1191章 遠慮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