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

這麼一來,吏部算是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戶部。

戶部,朱栩需要細細斟酌。

戶部掌管着天下錢糧,田畝,戶冊,甚至於賦稅等等,加上傅昌宗這個特殊的身份,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方纔不能造成混亂。

周應秋雖然‘另調他用’,但他心裡清楚,一定會做好‘善後’,不會出亂子,可要是傅昌宗,周應秋同時‘另調他用’,整個大明官場都會震動,可能還會動搖朱栩的威信,對‘新政’產生不利影響。

“內閣擴建,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朱栩端起茶杯,淡淡的道。

畢自嚴暗吐一口氣,擡手道:“回皇上,工部那邊已經在丈量,預計年底前能出樣稿,年後動工。”

朱栩微微點頭,削弱六部是爲了集權,一個強有力的內閣纔能有效推動‘新政’發展,他明年即將進入內閣,主持一切政務,說到底,他就是要將六部分散的權力移到內閣,進行統一,但最終都還是在他手上!

畢自嚴與孫承宗對視,這一趟比他們預計的大有出入,皇帝的手段過於凌厲,讓他們都有些無所適從。

好一陣子,畢自嚴才擡手道:“皇上,關於吏部尚書……”

朱栩手裡的茶杯微頓,神色微異的看向畢自嚴。

孫承宗本來也無察覺,待看到朱栩的神色,心裡猛的一動,道:“臣等遵旨,這就回去準備,還請皇上的旨意慢一點,讓內閣有所準備。”

沒有吏部尚書他們纔好插手吏部,這分明是皇帝給的機會!

畢自嚴也陡然醒悟,跟着擡手。

朱栩‘嗯’了聲,道:“年關將近,事務繁雜,內閣總理六部,要做好各方面的總結,統籌,不能等着人來彙報,該做的事情,俯下身子,談談心,回憶一下過去,暢想一下未來,不要讓人心生芥蒂,覺得內閣高不可攀,事事躲着,避着……”

孫承宗,畢自嚴都感覺到皇帝這是在點撥他們,齊齊擡手道:“臣遵旨。”

朱栩擺了擺手,目視着二人離開。

他突然發現,畢自嚴有才能不假,統籌內閣政務也還可以,但缺少了那麼一點銳氣。

‘看來,還得加快……’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心裡思索着。

內閣穩妥有餘,開拓不足。他需要的是一個有魄力,有能力,大膽向前內閣。

不知道過了多久,張太后站在朱栩身側,輕聲道:“皇上,罷免周尚書,是否太過嚴重了?”

鞏永固雖然是皇親,可因此就罷免堂堂的吏部尚書,還是皇帝的親信,着實有些嚴重了。

朱栩轉頭,見張太后面露憂色,朱徽媞更是緊張的滿臉不安,笑着擺了擺手道:“沒事,朕也藉機敲打一些人,不用擔心。”

張太后見此才輕輕點頭,旋即拍了拍朱徽媞的手,道:“皇上心裡有分寸,你不用擔心,趕緊再去看看駙馬,也不要讓他擔憂,凡事有我和皇上爲你們做主。”

朱徽媞這才心裡稍安,屈身道:“是。謝太后,謝皇上。”

朱栩輕輕點頭,微笑着。這生分太久了,想親近都親近不起來。

朱徽媞輕步離開慈寧宮,心裡稍稍有些安慰,不管怎麼說,她終究是公主,與皇帝是姐弟,並沒有看着她被欺負。

待朱徽媞走了,張太后才坐下,看着朱栩道:“真的沒事嗎?周應秋是吏部尚書,跟着你五六年了,與你舅舅也不差,這樣……要不要安撫一下?”

朱栩笑了笑,道:“皇嫂不用擔心,朕已經做過安排,他不會有怨言的。”

張太后這才安心,又起身道:“你也早點回去吧,慈燁近來總咳嗽,你要細心照顧,千萬不能出事,我也去看看永寧。”

朱栩聽到這個,也跟着起身道:“嗯,朕去魚藻宮看看。”

這年頭,十個孩子能活下三個就算不錯,雖然朱栩很早就讓太醫院進行研究如何救治新生嬰兒,確保存活率,可也沒有多大進展,還是不能大意。

在朱栩前往魚藻宮的時候,一些消息也從宮裡散播出去。

都是內閣有意傳出去的,一來平息民間非議,二來也作些試探,給一些人一個適應的時間。

靖王就在內閣,聽着消息,坐在班房內,眉頭微皺。

這‘檢討書’一寫,他的名聲怕就毀了,將成爲大明上下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千百年後都是別人嘴裡的笑談。

他身前站着一箇中年人,是他從督政院帶來的,給他做主事,名叫程曰能。

程曰能看着靖王的表情,心裡一動,上前道:“王爺,皇上這是要您做賢王啊。”

靖王一怔,擡頭道:“賢王?此言何意?”

程曰能靠近,低聲道“大人,既然是‘檢討書’,肯定要檢討得失,分析您這些年所作所爲,只要欲揚先抑……”

靖王瞬間就明白了,道:“你是說,重點說本王這些年做到事情,魏學濂的事情一筆帶過?”

程曰能連忙搖頭,道:“錯!王爺做的事情,要一筆帶過,反而魏學濂的事情要大書特書,做出深刻的檢討。”

靖王看着他,琢磨着他話裡的意思,突然明悟似的道:“越是這樣,外人就越會好奇一筆帶過的,反而對魏學濂的事情不怎麼在意?”

程曰能笑着點頭,道:“沒錯,更何況,吏部這次是風尖浪口,咱們不能喧賓奪主。”

靖王神色微沉的點了下頭,周應秋在吏部多年,低調內斂,可誰都不敢小覷,這些年也從不曾有紕漏,可以說是在六部尚書中,他是能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靖王能猜到,這裡多半是皇帝早就計劃好的一手,可依舊讓他頗受震動。

靖王還好說,心裡早有預計,傳到外面就不同了。

吏部尚書倒臺,這還是崇禎以來的第一次,仔細算算,崇禎以來,還沒有哪個六部尚書是被‘另調他用’的,更何況是皇帝的親信,吏部尚書周應秋!

他是僅次於戶部尚書傅昌宗的存在,他的倒臺,註定是一場軒然大波。

不少人都震驚無比,不敢想象,怎麼也想不到,一件小事情會導致周應秋的落馬!

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層出不窮,瀰漫在京城官場,四面八方的滲透,傳遍京城。

有的說是因爲周應秋賣官鬻爵,貪污索賄,被魏學濂找到證據,終於事發;有人說周應秋是東林黨餘孽,一直隱藏的很深,現在被人告發,最多三日就要被處斬,明刑正典;也有人說是周應秋有反志,圖謀不軌,被人揭發,要株連九族云云。

亂七八糟,真真假假的流言在京城迴響不休,瞬間就掩蓋了鞏永固被打,督政院吏部羣毆的事。

令人不解的是,本應該最不平均的吏部,以及周應秋的一干門生故吏,至交好友,全都安靜如常,一個人冒出來的都沒有。

這個場面嚇到了更多的人,認爲是這些人也怕受牽連,不敢出聲,對吏部,周應秋越發的敬而遠之,不少人甚至急切的要與周應秋進行切割,撇清關係。

這個時候,周應秋正在府裡煮酒,慢悠悠的閒聊。

不大不小的偏房裡,周應秋在煮酒,他對面坐着傅昌宗,再稍微遠一點,還有幾桌,都是周應秋的吏部心腹,至交好友等等。

周應秋給傅昌宗倒了一杯熱酒,頗爲感慨的道“這些年忙忙碌碌,終日不得閒,回想起來,還真沒有這樣閒心的喝過酒。”

傅昌宗是深有同感,道:“我比你還多辛苦幾年,皇上在潛邸的時候,我就跟着東跑西忙,到現在都沒能喘口氣。”

不遠處的一些人,有人得到過暗示,卻還是不明白,爲什麼周應秋突然就被‘另調他用’的‘賦閒’了。

周應秋沒有理會其他人,夾了幾口菜,看着傅昌宗道:“傅大人,你的去向,皇上可有透露?”

外面的消息兩人自然早就收到了,到了這會兒,傅昌宗也沒有隱藏的必要,點頭道:“嗯,皇上有意在陝,西,四.川等六省組建總理衙門,統一管理,我去任總理大臣,三年,三年後入閣。”

周應秋對自己的去向實際並不清楚,聽着傅昌宗的話,面露恍然的道:“原來如此,照這麼說來,我可能也要去南方了。”

傅昌宗與周應秋的一問一答,頓時讓四周的人心裡大鬆一口氣。原來這是早有安排,周尚書不是倒臺,這分明是要出去鍍一層金,回來直接入閣!

這羣人都憂色盡去,面露笑容,三年說長不長,以周應秋的年紀,恰好合適。

傅昌宗聽着周應秋的話,搖頭道:“南方並不需要設總理衙門,我估計,你要去北方。”

周應秋微怔,道“北方,遼東?對,是了,怕是孫大人要入閣了。”

周應秋嘴裡的孫大人是遼東總理大臣孫傳庭,位階來說,他比六部尚書還高半級,入閣最是合適。

傅昌宗喝了口酒,道:“這個我也是猜的,靖王透過口風給我,內閣打算推舉孫大人入閣,所以我想來,你應該去北方。”

周應秋會意的點了下頭,他心裡十分明白,內閣之所以推舉孫傳庭,估計也是不希望再被皇帝拒絕,否則就喪失了舉薦的資格,內閣要確保一個人入閣,不能讓內閣太過散亂,確保在思想,政策上的一致性,那麼孫傳庭就幾乎是唯一的一個人選。

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八章 尷尬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443章 霸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十五章 駱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六百章 閹黨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1335章 慘勝第1307章 開始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1168章 納妃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113章 伊達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01章 角力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1477章 舉報信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
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八章 尷尬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443章 霸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十五章 駱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六百章 閹黨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1335章 慘勝第1307章 開始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1168章 納妃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險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113章 伊達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01章 角力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第1477章 舉報信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