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

謝廖沙剛回到高爾基,他始終記着弗拉基米爾的忠告。不過市黑市的利益實在太大了,謝廖沙並不打算輕易的放棄這塊肥肉,因爲謝廖沙深知紅色帝國的最終結局,雖然現在說出來沒人會相信這會發生,但是謝廖沙必須要積累自己的實力纔可以在這場國家的悲劇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現在謝廖沙現在的狀況與當初從盧比揚卡監獄逃出來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了。他現在手中掌握着一百萬美元,雖然對於真正的權貴來說算不得什麼,可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卻是一筆鉅款。有了這筆錢謝廖沙可以做很很多事情,不過如果他想把這筆錢帶回蘇聯的話就要好好的想想辦法了,因爲除非他能夠說明白這筆錢是怎麼來的,否則就會被政府沒收。而如果通過地下錢莊把錢轉進來,謝廖沙可能會損失掉大約10萬美元或者更多,這也是謝廖沙所不願意承受的。

謝廖沙現在有威廉-皮克這個貨源,再加上自己的身份不像保夫魯沙那樣見不得光,他根本就不擔心保夫魯沙跟他競爭。所以現在問題就卡在瞭如何將這100萬美元安全的帶回高爾基。謝廖沙對這方面簡直一竅不通,連着想了幾個晚上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索性他就不去考慮這些了。而是呆在家裡專心陪伴着彼得羅夫和冬妮婭。

有了冬妮婭,日子過的總是非常的快樂。即使住在鄉下日子也可以過得非常的充實。當天氣不那麼熱的時候,兩人會去房子周圍的池塘裡劃劃船,就這樣打發一下午的時光。如果天氣比較熱的話,他們就呆在別墅的三層,冬妮婭彈得一手好鋼琴,繪畫的功底也十分出色,兩人在一起時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可惜這種悠閒而有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

在六月的最後一天,謝廖沙接到了兩個電話,一個是列寧格勒大學教務處的電話,他們在電話中誠懇的通知謝廖沙,學校裡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歡迎他的到來,希望他早日來學校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和指導教師。而另一通電話則來自高爾基市委,他們在電話中很榮幸的告訴謝廖沙他在不久之前閉幕的高爾基市共青團代表大會上全票當選了高爾基市共青團第一書記。負責通知他的人還特別爲他解釋道,爲了不耽誤他在列寧格勒學業,他每個月只要回來一天處理共青團的工作就可以了。

而在這之前,作爲高爾基汽車製造廠的子弟,尤里,鮑里斯,雅可夫和米哈伊爾已經被從新安排了工作,作爲上過戰場的退伍軍人,又曾經獲得過紅星勳章,他們紛紛被提拔到了汽車廠下屬的一些單位裡做起了清閒的管理工作,再也不用在車間裡累死累活了。

謝廖沙很滿意這個新的職位,在他的心裡,黑市的生意纔是他的工作,而共青團什麼的還是見鬼去吧。他本不是官場中人,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其實是被高爾基市的官場給坑了。要知道全國獲得過蘇聯英雄稱號的纔有多少人?以謝廖沙的功績理應被安排到更有權力和影響力的職位上去,而不是去團委這種地方。團委名義上是爲高爾基市廣大青年服務的,每年市裡開會的時候團委書記也被安排在主席臺上,可實際上團委每年做的最大的工作就是安排高爾基市的未婚男女們一起聯誼。當初謝廖沙就是在這種場合認識的冬妮婭。

謝廖沙這個團委書記還沒有等到上任的時候,列寧格勒大學卻爲他安排了一次出國考察的機會。於是謝廖沙不得不辭別冬妮婭和彼得羅夫老爹,提前來到了列寧格勒大學。

從高爾基市到聖彼得堡,謝廖沙這一路上都享受着高級幹部的優待,雖然謝廖沙還沒有就任高爾基市共青團第一書記,人際關係依然在部隊裡,雖然軍銜不高,但是因爲有蘇聯英雄的光環加持,謝廖沙這一路上享受的都是最好的待遇。

列寧格勒大學在沙俄時代被稱作聖彼得堡大學,當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創建,十月革命後改名爲國立列寧格勒大學。與謝廖沙原來就讀的國立莫斯科大學同屬蘇聯最頂級的兩所大學,但是在俄羅斯人的心中,建校更早的列寧格勒大學纔是全國最好的大學。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涅瓦河畔,對面就是因爲十月革命而聞名世界的冬宮。

一輛掛着軍牌的吉爾-114型汽車把謝廖沙從列寧格勒的機場直接接回了市區,在列寧格勒大學爲謝廖沙安排好住所之前,謝廖沙會暫時住在國防部爲他安排的高檔公寓之中。國防部還爲他安排了一個勤務兵和一名司機負責照顧他在列寧格勒的生活。吉爾-114作爲蘇聯元首專車的同款,其舒適程度絕對不是伏爾加可以比的。謝廖沙坐在後排翹着二郎腿依舊很寬敞。

車子緩緩地停在了教學樓下,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勤務兵立刻下車爲謝廖沙打開車門然後立正敬禮。謝廖沙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覺得在學校裡這麼囂張恐怕不好吧!學校裡負責接待的人員早就等候多時了,謝廖沙趕緊迎上去和他們握手,態度謙恭。謝廖沙的靈魂裡畢竟還有着中國人尊師的觀念。

雖然謝廖沙是來這裡唸書的,但是他覺得現在好像是來這裡視察的。連教務主任都站在門外迎接他,謝廖沙真的覺得國防部的安排有些做大了。謝廖沙先是和大家一起和了個影,然後則是教務主任和謝廖沙在辦公室裡的一番長談。

“首先歡迎您選擇了我們學校,加入了列寧格勒大學!您是從莫斯科大學轉學過來的,您在莫斯科大學學的是化學專業,不知道您來到我們學校之後有什麼個人比較喜歡的專業?”教務主任謙恭地問道。

“難道我不是繼續去化學系學習嗎?”謝廖沙奇怪地問道。

“您剛剛當選高爾基市的團委書記,化學對您今後的工作其實幫助不大,而且說起全蘇聯最好的化學系還要數您的母校莫斯科大學,畢竟它的創建者羅蒙諾索夫就是一位偉大的化學家。我建議您轉入本校的法律系就讀。這是本校最早的三個專業之一,也是全國最好的法律系。我們會安排最好的老師來幫助您的學業的。”教務主任盡心的爲謝廖沙分析道。

謝廖沙聽明白了,這個教務主任確實是在爲自己考慮,如果自己想在官場發展得更好的話,法律系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其實謝廖沙對化學的興趣只是一般,雖然他考上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但是成績卻不是同學中最好的。不過教導主任有一點沒說出來,那就是列寧格勒大學的化學系一點也不比莫斯科大學差,畢竟門捷列夫曾經在此任教。他決定聽從教導主任的建議,轉入法律系學習。

謝廖沙點頭同意了,教務主任隨後提起了讓出國考察的事情。“您聽說過國際奧利匹克數學競賽嗎?我們爲您在這一屆的蘇聯代表團中安排了一個職位!”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俄羅斯方塊和尋呼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九十八章 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第一章 人事調動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四章 開門第一百五十章 成立銀行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演員耶利欽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三十三章 擠兌潮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三章 忙碌等青工部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三十三章 生死不明的安東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
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俄羅斯方塊和尋呼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九十八章 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第一章 人事調動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四章 開門第一百五十章 成立銀行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演員耶利欽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三十三章 擠兌潮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三章 忙碌等青工部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十二章 鋼鐵巨獸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三十三章 生死不明的安東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