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最近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在高爾基系企業利益相關的兩個國家都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大選,在哥倫比亞,現任總統夸爾塔斯的任期即將結束,他在自己的任期之內留下了一個四分五裂,衝突不斷的國家,而夸爾塔斯的繼任者將採取何種態度來應對國內愈演愈烈的游擊隊和毒販武裝,將決定這個國家能否重新恢復和平,不過現在看來,哥倫比亞的民衆依然迷信美國人,現任駐美大使巴爾加斯似乎呼聲最高,很有可能在選舉之中勝出成爲下一屆哥倫比www..lā巴爾加斯被人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曾經在四十年代流亡美國,而在此之後除了短暫的擔任過波哥大市長之外,巴爾加斯一直都活躍在國際舞臺上,長期擔任駐美、駐英大使以及世界銀行的高管,這樣的人雖然履歷漂亮,但是從他身後濃厚的美國色彩看來,巴爾加斯無異於是美國扶植的代理人。

如果這樣的一個總統上臺,埃斯科瓦爾和游擊隊武裝絕對會遭遇更加嚴厲的打擊。所以爲了提早做出防範,埃斯科瓦爾操縱了一批聽命與自己的政客牢牢控制了麥德林市議會。與此同時,爲了爭取民衆的支持,埃斯科瓦爾開始了一項慷慨的計劃,那就是爲麥德林市廣大的窮人興建住房、體育場、並且贊助麥德林市的幾隻職業足球隊。埃斯科瓦爾此舉令麥德林的居民對其好感倍增,麥德林國家的電視臺上雖然不斷報道毒販們有多麼的兇殘,冷酷,以及危害社會。可是麥德林市的報紙,電臺、電視臺卻從早到晚的爲埃斯科瓦爾歌功頌德,再加上麥德林大部分的貧困人口沒有受過足夠的教育,缺乏基本的是非觀念,因此埃斯科瓦爾只花了一點點小錢就讓麥德林的大部分窮人將他視爲了這片土地的英雄。雖然麥德林市的知識階層對埃斯科瓦爾嗤之以鼻,但是窮人卻把埃斯科瓦爾捧上了天。而自詡爲公正的媒體,在毒販們的子彈和美鈔面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

由於埃斯科瓦爾的名聲大振,所以埃斯科瓦爾招募士兵對抗哥倫比亞政府軍的舉動就變得更加順利了,連帶着瓦連京的軍火生意也越發的紅火。爲了保證運輸路線的隱蔽,謝廖沙將航運的終點選擇在了巴拿馬地區,地中海航運的貨船會將物資運送到巴拿馬的港口上,再由巴拿馬地區的卡車運輸公司將貨物通過陸路運往麥德林。

至於另一個要迎來大選的國家,就是米哈伊爾現在居住的日本了。米哈伊爾在和堤義明首富的交往之中所結識的江副浩正確實是個人才,在他的幫助之下,米哈伊爾結識了很多自民黨的高層。而米哈伊爾也江副浩正的地產公司融資大開方便之門,利用謝廖沙和英國銀行界的關係協助江副浩正的地產公司,以及堤義明首富的西武集團向海外財團融資。在米哈伊爾的一手操作之下,兩家公司的債務被轉化成爲了優質債券流入了東京的證券交易市場。米哈伊爾只需要過過手,就能夠爲高爾基系賺取不菲的收益。

就在這一段時間裡,日元並沒有停下自己繼續飆升的步伐,現在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已經突破了創紀錄的一百六十關口,正在向一百五十的子關口靠攏。在謝廖沙的授意之下,米哈伊爾在不停的從歐洲和美國的市場上借入大筆的美元,然後通過東京銀行兌換成日元。雖然拆借來的美元有一定的利息成本,但是和日元上升的速度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由於哥倫比亞銀行在日本債券和外匯市場上的投資越來越大,米哈伊爾逐漸開始有些力不從心起來。於是他讓哥倫比亞銀行債券業務的主管比爾格羅斯開始陸續的接手這些業務。不過比爾·格羅斯卻對米哈伊爾提出了一條不太樂觀的結論。

“總裁,我覺得我們在日本的投資恐怕沒哦有多少好日子了?美元貶值的速度過快,很有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和財政部聯手干預。”比爾·格羅斯語氣堅定的說道。

“比爾,如果你要給我講經濟學原理的話,請你儘管把我當作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普通人就好,我對於深奧晦澀的經濟學理論知道的並不多。只要你能夠說服我,我就同意按照你的方式調整業務。”米哈伊爾並沒有因爲比爾·格羅斯的質疑而生氣,相反的他很樂於傾聽這個謝廖沙所看重的人的能力。

“好的,總裁!那我就開門見山的說了,自從廣場協定簽訂之後,美元的貶值速度有些過快。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那麼到了年底下一季度的美國國債銷售就會受到影響。雖然美元貶值會有利於美國企業和經濟的復甦,但是沒有哪一屆政府會靠着企業增加的稅收來維持政府的開支的。我們的政府基本上都是在靠着發行債券來維持政府的財政。現在美元貶值的速度太快了,通貨膨脹率在上升,美債的收益也在持續的走低,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我想我們的政府下一年度的債券將會乏人問津。所以我認爲財政部肯定會在下一年度的債券發行週期開始之前,對現在的匯率進行調整,所以我覺得年底之前是我們撤離日本的最好時機!”比爾·格羅斯最後建議道。

米哈伊爾沒有當即對比爾·格羅斯的建議作出答覆,他原封不動的將比爾·格羅斯的話轉告給了謝廖沙。謝廖沙在經過一天的思考之後,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基本上贊同比爾·格羅斯的結論,對方說的很有道理,稅收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看似重要,但是和債券的銷售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在西方的現在經濟體制內,債券纔是最主要的政府融資手段。而稅收,只是華爾街投資家的利息。所以謝廖沙很快就高速了米哈伊爾四個字——落袋爲安。

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十七章 寬恕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四十七章 亞歷山大-波波夫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六章 跳傘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三章 黑吃黑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三十一章 嘉能可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第四十五章 刑訊的科學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
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十七章 寬恕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四十七章 亞歷山大-波波夫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六章 跳傘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三章 黑吃黑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三十一章 嘉能可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第四十五章 刑訊的科學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