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推波助瀾

初次參加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的那點新鮮勁到了下午的時候就已經蕩然無存了,謝廖沙不是個愛開會的人,他也極少公開發表講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謝廖沙覺得自己每天如坐鍼氈,備受折磨,但他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方向。

戈爾巴喬夫和雅科夫列科所代表的黨內改革派迷戀芝加哥學派的經濟理論。謝廖沙因爲有後知後覺本能的就覺得這些理論並不適合蘇聯的國情。他總是下意識的排斥着持有這一理論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儘管他現在也是深受戈爾巴喬夫信任的改革派大將之一。

謝廖沙在這幾天開會的過程中開始反省自己的這些做法,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在玩火。如果謝廖沙表現出他和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思路不統一的話,那他一定會很快的被從改革派的隊伍裡清除出去。

抱住戈爾巴喬夫的大腿現在是謝廖沙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既然如此爲什麼不緊跟着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步伐,趁着蘇聯的這艘超級巨輪還沒有沉沒好好的利用一下呢!

謝廖沙現在想開了,既然戈爾巴喬夫喜歡自由經濟,那自己就去吹捧自由經濟好了。反正現在蘇聯國內還沒有什麼成氣候的民營企業,玩市場競爭謝廖沙絕對不會遇到任何的對手。

現在看來蘇聯的體質問題已經被謝廖沙成功的繞了過去,比如霍多爾科夫斯基和尤利婭這兩個人,他們所領導的企業嚴格說起來是共青團下屬的集體所有制企業,並不歸屬於任何人。但是謝廖沙以特殊津貼和獎金的方式兩人獲取了鉅額的財富。他們爲青年科技文化中心賺取的利潤越多,他們所獲的獎勵也就越多,通過這種辦法謝廖沙充分地調動了下屬企業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

謝廖沙於是找了個機會把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情況先和雅科夫列夫提了一句,果然不出謝廖沙的預料,雅科夫列夫對這個隸屬於共青團中央的具有盈利性質的機構感到非常的感興趣。

“謝廖沙,你什麼時候搞出來了這樣一個機構,你要知道我們蘇聯科學院一直都想找一家單位做社會實驗的!你們的這個機構現在看來探索出來了一條改革的新方向,我一定要讓戈爾巴喬夫書記去你那裡看一看!”雅科夫列夫有些激動地說道,他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爲謝廖沙的青年科技文化中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支撐雅科夫列夫所主張的經濟改革方向。因爲經濟改革成功的標誌就是創造利潤,以及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這兩點在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下屬企業上已經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隨着大會最後一天的到來,年度的最高蘇維埃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了集體表決。大會終於落下了帷幕。會議結束之後的第二天,雅科夫列夫就主動來到了青年科技中心來參觀考察,由於尤利婭的企業有走私文化製品的嫌疑。所以謝廖沙就只安排了霍多爾科夫斯基作爲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代表人物來接待雅科夫列夫。

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個聰明人,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當參觀結束之後,雅科夫列夫簡直對這個年輕人讚不絕口。

雅科夫列夫對謝廖沙說道:“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太出色了,如果不是因爲年紀我真想把他調到某個大型企業裡去當廠長或者經理。”

“他確實很出色,不過我們青年科技中心也會支持一些非共青團成員們的業務,你們蘇聯科學院的一個數學教授,好像叫別列佐夫斯基的現在帶着一批人幫助國外的某家金融機構提供數學分析服務,現在也發展得很好。還有某個來自軍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正在對國外的錄像設備進行國產化……”謝廖沙一口氣說出了好多的例子,雅科夫列夫聽的有些心花怒放。他覺得自己彷彿找到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院長,你知道我給像霍多爾科夫斯基這樣出色的管理者頒發了大筆的獎金,這件事情並不違反法律!但是我想問問他們真的能夠安全的享受這筆錢嗎?你知道我這麼做其實是在仿照着國家對於功勳科學家,或者藝術家,運動員的獎勵方式!”謝廖沙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謝廖沙,如果是在斯大林時代,可能你們所有人都會被槍斃!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年代了,合理合法的收入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雅可夫列夫回答道。

雅可夫列夫在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整整參觀了一整天,臨走的時候,他還要走了一部分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所培育的企業的資料和經濟情況。謝廖沙自然不會把尤利婭這樣打擦邊球,賺灰色收入的下屬企業暴露出來。

謝廖沙希望雅科夫列夫能幫助他擴大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規模,把這家機構從莫斯科推廣到全國各地去。因爲只有這樣,謝廖沙才能得到授權動用外貿銀行的資金打着扶植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幌子去做別的事情。因爲和貿易比起來,投資調動資金更加方便。

謝廖沙在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之後,正式向茹拉夫廖夫提交了希望將工人新城的一小部分資金通過外貿銀行注入地中海貿易公司的申請。謝廖沙在申請中並沒有提到安插人員的事情,他只是說這筆錢未來要劃撥給地中海貿易公司去使用,所以希望外貿銀行能夠將這筆資金劃撥到地中海貿易公司的賬戶上。

茹拉夫廖夫並不清楚謝廖沙已經看中了他的外貿銀行,現在兩個人相處的還算不錯。謝廖沙幹了很多出色的政績,茹拉夫廖夫自然也跟着沾光。謝廖沙這第一步其實是在試探茹拉夫廖夫,結果茹拉夫廖夫完全沒有產生任何的懷疑,這讓謝廖沙很是高興。緊接着,謝廖沙把蓋達爾從國家經濟改革委員會調到了外經貿部,並且把它推薦給了茹拉夫廖夫。畢竟是從國家經濟改革委員會下來的專家,位置小了可不合適,謝廖沙很好奇茹拉夫廖夫會如何處理蓋達爾的職位問題。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十四章 棄子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百零九章 當街火拼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四十八章 問東問西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十章 大忽悠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克蘭美女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五十二章 泛歐移動通訊網絡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三章 天才少年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十一章 訓練任務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一百零七章 金錢的奴隸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十四章 棄子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百零九章 當街火拼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四十八章 問東問西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十章 大忽悠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克蘭美女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五十二章 泛歐移動通訊網絡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26章 豁然開朗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三章 天才少年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十一章 訓練任務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一百零七章 金錢的奴隸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