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休克療法之父

鑑於國內嚴重的內憂外患,戈爾巴喬夫無奈之下宣佈提前舉行蘇共二十八大以及蘇聯的首次直接選舉活動,與此同時二十八大人民代表的選舉和最高蘇維埃會議代表的選舉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因爲此次選舉允許非蘇共黨員擔任候選人,這就在實際上放棄了蘇聯所一直堅持的一檔制度。這是關於蘇聯未來命運的一次關鍵的會議。所以這次的選舉活動真可謂是萬衆矚目,因爲這幾年來國內的一系列改革活動讓蘇共不在是一個團結的整體,包括利加喬夫爲代表的保守派,雅科夫列夫爲代表的新思維派,在蘇共內部都有不少的追隨者。不過隨着謝廖沙在國內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讓很多黨內的年輕同志開始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對於這些期待,謝廖沙反而感到不勝其擾。謝廖沙自己有着無法言表的苦衷,他根本不願意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謝廖沙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被控制的代理人。在謝廖沙看來,被保守派和新思維派同時拋棄的耶利欽纔是自己最佳的人選。謝廖沙現在擔負着蘇聯改革的重任,他深知蘇聯經濟弊病之深,想要徹底扭轉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以目前來看,蘇聯的經濟命脈依然無法擺脫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資源的開採。但是目前來看世界的經濟依舊處於低位運行的狀態。信息產業的爆發也許就在一兩年之內,可是信息產業對於資源類產品的大宗交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幫助。只有世界的經濟重新恢復活力,消費開始成爲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之後,那些依靠資源爲生的國家纔會隨着油價的上升而獲得經濟的增長。

在如今的這個時間上,全世界都面臨着投資的匱乏。在東歐,那些剛剛經歷了社會制度轉變的國家更是如此。他們身上肩負着大量的外債,本國經濟不振,國內商品供應不足,以及嚴重的通貨膨脹都讓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飽受折磨。不過這對於謝廖沙來說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謝廖沙早就對東歐哪些工業企業垂涎三尺了。而現在,東歐各國新型的政府,在面對大筆的財政赤字和外債的時候,他們其實根本沒有選擇。

爲了讓東歐各國走上謝廖沙所期望的激進的私有化道路。謝廖沙從南美洲請來了一位現如今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對東歐各國進行學術訪問,爲哥倫比亞銀行站臺。這位專家的名字叫做傑弗裡·薩克斯,他現在受僱於哥倫比亞銀行擔任東歐地區的經濟學顧問,謝廖沙之所以聘請這樣一個學者,完全是看上了他現在在經濟界如雷貫耳的大名“休克療法”之父。

傑弗裡·薩克斯現在在經濟學界的名聲真可謂是如日中天,直追當初在智利成功進行經濟改革的芝加哥學派。因爲傑弗裡·薩克斯所創造出來的“休克療法”並非象牙塔裡的學術概念,空中樓閣,這套理論剛剛在拉丁美洲的一個貧瘠的國家玻利維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傑弗裡·薩克斯此前雖然在經濟界小有名氣,但是還沒有如今的江湖地位。他只事哈佛大學經濟系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而已。直到1986年傑弗裡·薩克斯被玻利維亞總統聘請爲玻利維亞政府的經濟顧問,他的那一套休克療法纔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玻利維亞是南美洲的一個小國,工業幾乎沒有,經濟主要以農業爲主,說是農業,其實最賺錢的農業經濟作爲就是給埃斯科瓦爾的販毒集團提供製毒原料古柯。就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美洲國家,再八十年代中期由於一列的投資和決策失誤,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在1984年,玻利維亞的外債爲50億美元,當年應付的利息是1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玻利維亞當時出口的全部收入。而到了1985年,玻利維亞政府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了486.9萬億比索,這個規模相當於玻利維亞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而當時玻利維亞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高達了24000%,整個玻利維亞的經濟已經徹底的崩潰了。

正所謂亂世用重典,沉痾下猛藥。面對這種險惡的經濟環境,傑弗裡·薩克斯激進的休克療法自然就派上了用場。拋去那些深奧的經濟學原理,傑弗裡·薩克斯的經濟改革無非就是三個秘訣,即壓縮政府的一切開支,放開價格管制,以及徹底的私有化。當這些措施開始實施之後,立刻在玻利維亞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實施的第一個星期,在政府大規模的取消價格補貼和削減開支,以及瘋狂的增加稅收等多重組合之下。玻利維亞國內的通貨膨脹終於得到了控制。整個市場的貨幣供應因爲政府取消了投資而不在增加,再加上近乎瘋狂的加稅政策,讓越來越多的貨幣回到了政府手中,市場上的貨幣減少了,所以物價也就不在暴漲。

在控制了通貨膨脹之後,傑弗裡·薩克斯緊接着開始實行第二個改革步驟,就是放開物價的管制,讓物價和貨幣開始自由的掛鉤,與此同時還開始了大規模的私有化活動。如果單單是放開物價管制,按照當時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物價自然還是要上升的。不過私有化這一招卻讓物價走上了下行的通道。因爲私有化。國有資產開始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流通,比如政府控制的工廠,原本是不進入市場進行售賣的。可是當徹底的私有化開始之後,工廠就像是商品一樣被投放到了市場上。一時之間市場上的商品增多了,物價自然就開始回落。

傑弗裡·薩克斯的這套措施在玻利維亞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玻利維亞當時的狀況同現在的東歐各國簡直是如出一轍,同樣的負債累累,同樣的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同樣的國家掌握大量的資產。這讓傑弗裡·薩克斯對於把自己的這套休克療法運用在東歐地區充滿了信心。

於是在哥倫比亞銀行的安排之下,傑弗裡·薩克斯開始了自己的東歐之行。謝廖沙對於傑弗裡·薩克斯這套理論心知肚明,他樂於傑弗裡·薩克斯成爲東歐各國政府的經濟顧問和改革推手,因爲無論是通貨緊縮,還是物價市場化,以及徹底的私有化,都是謝廖沙盼望已久的。謝廖沙確信如果東歐各國按照傑弗裡·薩克斯的休克療法進行改革,高爾基財團一定會獲得最大的好處...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書吧”,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第四章 開門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五十三章 關塔那摩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內訌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一章 線人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七十二章 上帝的意思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三十三章 生死不明的安東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二百三十章 無謂的掙扎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第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一章 線人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三章 衝突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二章 密謀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
第四章 開門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五十三章 關塔那摩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內訌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一章 線人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七十二章 上帝的意思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三十三章 生死不明的安東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二百三十章 無謂的掙扎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第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一章 線人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三章 衝突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二章 密謀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