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

祖,是馬騰在武威郡所佔據的唯一一座城池。

薰俷之所以沒有佔領厲祖,並不是因爲他不想佔領,而是這厲祖孤懸於河西走廊之外,在鵲陰東南,毗鄰安定、漢陽、隴西、金城四郡,就算佔據了也沒有好處。

而馬騰佔據了厲祖,也使得武威郡不少大族,心裡還懷着些許希望。

已經進入了六月,涼州的氣溫很高。

賈和騎着馬來到厲祖府衙門前,跳下馬剛準備進去,就見從裡面急匆匆走出來一人。

“公子,您這是……”

“啊,先生!”

來人正是馬騰的次子,馬鐵。

馬鐵今年已經二十一了,表字仲起,生的齒白脣紅,俊逸瀟灑,頗有兄長馬超的風度。

賈和因爲馬超的死,總是心懷愧疚。

每每見到馬鐵,總會生出一種錯覺:馬超活了!

在心中嘆息了一聲,賈和笑道:“仲起,你這急匆匆的,是準備要去什麼地方?”

“先生,父親已經下定決心,準備調集兵馬,奇襲鵲陰。”

“啊?”

賈和聞聽不由得一怔,身爲馬騰的軍師,這才離開厲祖幾天的時間,居然發生了這種事情?早先馬騰對出兵偷襲鵲陰,始終是猶豫不決。因爲武威太守徐榮用兵極爲老辣,馬騰幾次攻擊鵲陰,都被徐榮打得被迫撤軍,心裡面不免生出了陰影。

怎麼這一下子,就要打鵲陰了?

賈和剛要開口詢問。就看見馬鐵已經跨上了戰馬。

“先生,您進去就知道了……父親正在書房,我還有軍務,恕仲起先行一步。”

說完後,馬鐵打馬揚鞭,就疾馳而去。

賈和走進了府衙,只見府衙內行人匆匆,看上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書房門口。一員青年將領扶劍而立。

“孟叔。身子已經大好了嗎?”

青年將領正是馬奎地兒子馬。和馬鐵一樣大,表字孟叔。當初典韋強奪鵲陰,擊殺了馬奎之後,馬被沙摩柯射傷,掉進了水溝裡,這才得以保全了一條性命。

只是傷勢甚重,找到馬騰後。就一直在養病。

賈和見馬親自在書房門口警戒,就知道這事情肯定不會小了。

馬躬身,輕聲道:“先生,叔父有命,您來了以後無需通報,只管進去就是了。”

賈和點點頭,邁步走進了書房中。

就看見馬騰正站在一副河西地圖前面,背對着房門。似乎正在思考什麼問題。

“主公!”

“啊。文叔,你總算是回來了!”

馬騰驀地轉身,陰鬱的面容上。擠出了些許笑容,只是看上去,那笑容很不自然。

也難怪,這幾年馬騰的日子並不好過。

西域董氏的力量越來越大,安定方面受朔方的襲擾,也是苦不堪言。

武都有蘇固,三輔有李郭。別看馬騰掌控着涼州四郡,可實際上卻是一個空殼子。

金城隴西的人口,被董俷遷徙一空。

雖經歷了幾年的調整,可是卻比不上早年的一半。

幾方受敵,使得馬騰迫切地需要一個可以周旋地空間。他把目光放在了河西,卻始終無法攻破鵲陰。才四十多歲地年紀,兩鬢已經變得斑白,面容也顯得格外蒼老。

賈和見過了馬騰之後,輕聲道:“主公,我聽說您準備出兵?”

“正是!”

馬騰笑呵呵的走到書桌旁,拿起一封信遞給了賈和說:“文叔,你先看看這封信。”

賈和接過了信,打開了認真的看了一遍。

信是一個叫做張猛的人所寫。這個張猛,要說起來,來頭可是端的不算小。

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涼州三明之一,張奐。張家,在河西一帶地名氣很大。張猛本人也頗有才幹,早年曾經當過武威太守,不過才當了沒兩年,就碰上了張奐身故。張猛不得不辭官爲父親守孝,三年期滿之後,朝廷的狀況卻已經大變。

張猛幹脆不做官了!

靠着張家在河西的威望,做起了生意。

在陳到奪取張掖之前,張猛是河西最大的馬販子。不過後來,生意是越發的慘淡。

薰俷佔據河西四郡之後,雖然開了馬禁,但張猛卻無法插手其中。

故而這心裡,就非常的不滿。所以派人送信給馬騰,邀請馬騰合作,奪回河西四郡。

賈和認認真真,把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

馬騰也不催促他發表意見,而是把目光凝住在地圖上,眼睛裡精芒閃爍。

“主公……”

馬騰轉身,“怎麼樣,文叔?你覺得張猛這封信裡,有幾成是真?”

賈和毫不猶豫的說:“十成!”

“哦?”

“武威張氏,安定皇甫,這是涼州兩個最有名望的世族。皇甫一族自皇甫嵩死後,又因爲襲擊董家,在安定地威望已經銳減。但是張家,在武威地聲望,無人可及。張猛這個人,似豪壯猛士,實則斤斤計較,心胸狹窄。薰家斷了他的財路,張猛肯定不會答應。他經營多年,與康居北匈奴之間有勾連,倒也是不無可能。”

馬騰的臉上

了燦爛地笑意。

“那我奇襲鵲陰,文叔以爲如何?”

“這個……”

賈和微微一蹙眉頭,輕聲道:“和確不好說。董家去年掃平西域,雖說實力受到了些許損耗,但並非是傷筋動骨。北匈奴和康居人,未必就能對西域造成威脅。”

想了想,賈和又說:“不過徐榮調至戍郡擔任太守。武威太守卻是個名不經傳的徐庶,不曉得是什麼來歷。初來乍到,他也需要一個適應地階段,倒是一個機會。”

馬騰的目光灼灼,“如此說來,此事可行?”

賈和很想說:可以!

但是腦海之中,卻在不經意間浮現出了一個人的模樣。

忍不住打了一個寒蟬,那到了嘴邊的話。又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董家子狡詐。主公欲奇襲鵲陰。卻要謹慎行事,當步步爲營,切不可輕舉妄進。”

馬騰點頭,“我也是這樣認爲。先奪鵲陰,而後徐進……我已命郭憲自隴西起兵,三日後會抵達厲祖,與我大軍兵合一處。蘇固是跳樑小醜。李郭如今爭鬥正酣,唯有朔方,是我心腹大患……我欲請文叔出馬,代我鎮守安定,不知意下如何?”

鎮守安定!

馬騰有這番顧慮,倒也是清理之中。

朔方,如今是兵強馬壯。徐晃用兵老辣,蘇則精於謀劃。武有潘璋凌操。文有龐淯羊衜。幾次和馬騰交鋒。佔到便宜,也的確是馬騰的一個心腹大患。

賈和沉吟了一下,“主公既然有命。和敢不應從?只是,和一人卻有些勢單力孤,恐不足以擔當大任。還請主公遣一大將爲主帥,和願在一旁協助,定保安定不失。”

馬騰想了想,“文叔以爲,我麾下誰可擔當主帥?”

“二公子仲起,可擔當主帥!”

“仲起?”

賈和的推薦,倒是正和馬騰地心思。

說實話,他也不願意把自己地大後方交給一個外姓人。雖說賈和忠心耿耿,可這世上是人心難測啊。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他馬騰可就真地是連個立足之地都沒了。

馬鐵,頗受馬騰的寵愛。

武藝高強,絲毫不比自己差,甚至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而且這幾年來,跟隨賈和郭憲,也學了不少東西。如果有他在安定,倒是最合適。

“既然先生如此說,那我就讓仲起鎮守安定。只是仲起年少,難免會有考慮不周的時候,還要請文叔你多多的指點纔是。”

“和絕不會辜負主公厚望!”

賈和也不是個傻子,怎能看不出馬騰的心思?

馬鐵,的確是一個很合適地人選。馬騰信任他,對賈和呢,也是執弟子之禮,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下,二人商議了一下細節,就把這件事情決定了下來。

三日後,馬騰和郭憲兵合一處,八萬西涼精兵,浩浩蕩蕩的向鵲陰進發。

厲祖城頭上,馬鐵目送大軍遠去,心中倍感惆悵。

忍不住埋怨道:“先生,您爲何要留下我呢?大丈夫當建功立業於疆場之上,搏殺與兩陣之間。以先生的才能,鎮守安定綽綽有餘,爲什麼一定要把我也給拉扯上?”

賈和不禁在心中苦笑!

這該怎麼解釋?難不成說:我是怕你爹懷疑我,所以才帶上你一起去安定?

而且,賈和心裡面,對河西總是有一絲難以說出來的畏懼。不僅僅是因爲董俷,還有另一個人,令他心神不寧。那個人的厲害,賈和很清楚。早年還以爲自家的本領不比那個人差,可是這兩年才知道,自己和那個人比起來的話,不過是二流。

“二公子,又何必擔心沒有用武之地?安定毗鄰朔方和三輔,想要打仗,機會有地是。”

“我只是遺憾,未能和那暴虎一戰!”

馬鐵面帶惆悵之色,輕聲地自言自語。

那神情,卻讓賈和想起了馬超。想當年馬超初入陽,聞聽董俷已經出征朔方的時候,說的話,包括表情,和眼前地馬鐵是一模一樣:我只遺憾,未能領教虎狼之將的厲害!

後來,馬超領教了董俷的厲害。

可是結果……

賈和實在是不希望,馬鐵重蹈馬超的老路。不錯,如今的馬鐵,也許比當年的馬超厲害,可是如今的暴虎,只怕比之當年的暴虎,更加的兇狠老辣,如何相提並論?

“二公子,我們還是準備一下,儘快趕赴安定吧。”

馬鐵當下點點頭,心中雖然很是失落,可出於對賈和的尊敬,還是點頭答應一聲。

賈和站在城頭上,朝着鵲陰的方向看去。

心中卻不免感到了一絲忐忑:主公和郭憲,真的可以順利的拿下鵲陰,奪回河西嗎?

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251章 弘農王出馬第459章 亂局(三)第467章 溫侯(五)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488章 長安(完)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393章 十年(三)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17章 議和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46章 武夫無名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14章 殺戮(二)第416章 空城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章 再見,姐姐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82章 長安(一)第486章 長安(五)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13章 殺戮一(下)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6章 伏波遺寶(1)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27章 長阪坡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459章 亂局(三)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3章 進退維谷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20章 煮酒(二)第92章 絞肉機(四)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70章 諸葛一家第368章 各方雲動
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251章 弘農王出馬第459章 亂局(三)第467章 溫侯(五)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488章 長安(完)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393章 十年(三)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17章 議和第256章 曹孟德的退讓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46章 武夫無名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14章 殺戮(二)第416章 空城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章 再見,姐姐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82章 長安(一)第486章 長安(五)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13章 殺戮一(下)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6章 伏波遺寶(1)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27章 長阪坡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459章 亂局(三)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3章 進退維谷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20章 煮酒(二)第92章 絞肉機(四)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70章 諸葛一家第368章 各方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