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

做工的人只要是憑着工錢溫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更何況每天都有中人站在城門和集市等人流衆多的地方吆喝,給各個工坊和商鋪招攬人手,看到進城的青壯就是上前搭訕,無非說的就是“現在鄉下活的不容易,好不容易進城了,做工養活家裡豈不是更好,這工錢可還是在往上漲啊!”?

這些歡欣鼓舞的形象都是在城市裡面,現在的鄉下確實是活的不容易了,特別是沒有什麼勢力,老實巴交的農民。?

北方本就是宗族勢力盤根錯節的地方,很多時候縣衙和府衙作用還沒有本地大族的族內決議更有效力,現在的情況是,本地的大族往往就是本地最大的棉田地主,他們倚靠宗族的勢力,一方便是僱傭本族的貧苦人家種棉田,另一方面,靠着宗族的規模和勾結亡命之徒的武力,脅迫非本族的人做棉農種田。?

此時的棉農,與其說是僱農,不如說是農奴,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被地主鄉紳的爪牙打手們監視着,而且在耕種前都是簽了完全沒有什麼自由的文書,要是按照這些文書上面寫的,他們就算是做到死也不會有自由之身。?

這些農奴們每天所做的就只耕種農田,不斷的勞作,沒有休止。從前做僱農的時候,自己不願意去種了,把田地退給地主就是,哪怕是去要飯都沒有人去管,可是現在每個莊園都是自成一國。?

農奴們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嚴禁離開莊園主控制的範圍,逃走的處置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砍死直接丟在地裡面埋了,想去告狀,先看看能不能跑出去,從前說,某人家的田地人就是走一天也走不出去,這隻有少數的幾個大地主才具有這樣的規模,現在,經過血腥而迅速的兼併之後,幾乎每縣都有如此規模的莊園。?

從前地主的爪牙和打手,最多也就是拿着木棒菜刀之類的東西,現在則都是騎着高頭大馬,手中鋒利的兵器,很多人還有強弓。不少原來在山上落草爲寇的盜匪響馬,都是紛紛的從良,當上了家丁護院什麼的,這口飯吃起來可是比從前的強人生活,有上頓沒有下頓要舒服太多,而且還有個良民的身份。?

即便是還在外面落草爲寇的,這些人的主要行業也不是去搶掠過往的客商,而是專門的盯着那些還沒有被兼併的村落,去那裡擄掠人口然後轉手的賣給種棉地主們,這筆錢有沒有風險,而且還穩定許多。?

都說社會是不斷的前進的,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繼續朝前發展,最後世界大同,不過在北三省農村裡面,卻一副黑暗時代的奴隸社會情景,此時的衙門的命令出不了城池,因爲現在的鄉村被越來越少的人控制着,所謂的公務命令只需要給這些大地主的家裡面送封信就是了。?

每年的糧食賦稅更是不要說收了,先不說這些大地主的身上都是有這樣那樣的功名,在田賦徭役上都是有免除的權利,就算是要收那些貧苦人和中等的人家,這些人都是在那些大家族的庇護之下,每年只是按照應該繳納的銀錢交上一些去。?

從前的規矩,是這些地主鄉紳有功名在身的不用繳納稅賦徭役,衙門裡面的衙役稅吏們則是跟那些貧寒之家勒索敲詐,總是會把缺額補齊,目前這樣子,那些大地主們雖然自己對下面的僱農並不慈悲,可也不願意被其他的事情打攪了他們的勞作,索性是按照這些人的人頭配額,代替他們繳納了。?

一畝棉和一畝糧,這之中的出產和利潤可是巨大,若是從前,那些種植棉田的小戶人家都是按照每年棉田的收入抽頭,可是現在,這些大戶們說手下的僱農們種的就是糧田,衙役們什麼話也不敢說,畢竟是對方的勢力更大,錢財更多,拳頭更硬,只能是灰溜溜的回去。?

各個府縣財賦原來最大的依靠就是田賦,眼下的這種情況,田賦根本收取不上來,在山東的青州府有個知縣實在是被逼急了,帶着衙役衝進某大戶人家嚴令對方不得包?

,隱蔽賦稅,所種的棉田必須按照國法繳納田賦,在案’之後,城內的所有工商行業都沒有免稅的特權,憑什麼你在這裡搞這些花樣。?

沒有想到的是,這名收齊了賦稅的知縣等到的不是吏部的嘉獎,而是朝廷裡面某御史的彈劾,說是他有辱斯文,貪財趨利,勒索地方有德士紳。直接就是任滿之後再無升遷的可能。?

有這個例子在前面,後面誰還會爲這個田賦出頭,各家都是糊弄着過,或者是在城內的工商店鋪工坊之中加大收稅,然後跟糧商們買糧添補缺口,這鄉間田地,再也不敢去觸碰了。?

有些明人的筆記曾經是描述過這樣的現象,說是基層的官僚從前可以作威作福,但是現在只能是在府縣城池裡面大聲的說話,除了城門之後,就完全是地方上那些大地主的天下了,這些人背後往往都有子侄在各地做官,加上迅速膨脹的財富,真正的知縣和知府就是他們。?

往往是這些人的僱農犯了什麼錯誤,這些大家寫了訴狀,上面寫明該判某人何罪,該如何處置某人,縣府的官員只能是照辦,要不然,糧賦一點也收不上來,而且官場之上也是有人處處使壞阻撓,這官是不用當下去了。?

在有棉田的地方,控制着大量棉田的人凌駕於官府之上,這種人堪比兩漢時候的豪強,他們家中的家丁民壯越來越向着私兵的方向靠近,長此以往,國家收不上來賦稅,甚至是徵收不到兵源,這可就是極端危險的事情了,接下來朝廷只會是跟他們一點點的退讓,結果可想而知。?

這個筆記寫出來之後,也沒有什麼人重視,或者大家都是閉口不談,不過裡面對於大地主的一個叫法卻是流傳了開來——棉紳。?

北方的棉田原料集中,和棉紳們對下屬人口嚴密控制,對於江南的手工工場和商鋪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北方新興的那些工商業,基本上都是和山東的海貿有這樣那樣的關係,生產的東西主要是銷往海外,不管是那一個國家的人,總是要穿衣服的。所以北方的店鋪只需要有充分的原材料貨源,有人做工就可以了,其他並沒有什麼影響。?

可是蘇杭松江的織造工場不同,他們的市場有四成左右是在國內,在禁海的時期,這個的份額甚至是更高,雖然現在他們也是用上了新式的紡紗和織布的機器,不過原料卻被北方的商人們掐住了脖子,棉花的價錢逐漸的高上去,可是從前還是江南商人們的主要客戶的中下階層,卻都是被棉紳們圈了起來做牛做馬,那裡還會有什麼購買的能力。?

江南靠着織造吃飯的商人們,特別是棉布這一類型的,紛紛叫苦不迭,很多出身江南的文人和官員們自然要爲自家的人說話,在朝堂在民間開始宣揚,說是北三省這麼對待農民,和對待禽獸有什麼區別,聖人教化裡面對這種殘酷之極的事情向來是深惡痛絕,如果放任這些棉紳們繼續這麼下去,大明在地方上的權力必然會被架空,這些人會不斷的膨脹,必然是會重演魏晉時候豪強擾亂天下的大禍。?

當然了,江南十三商會的工坊把僱工圈禁在工場之中,也是形同奴隸一般的趨勢,十三商會手中的武力強悍,這些事情,江南的文人和官員們是選擇性的無視掉了,這些人都只是爲了自己所代表的那個利益階層說話。?

不過他們這番話說完之後,卻沒有什麼好的反響,原因無他,就連京師周圍的皇莊還有大臣們的莊園,現在種植的也都是大片大片的棉花,他們的一般是用衛所的軍戶給他們耕種,最上層尚且是如此,何況是下面的那些人。?

和北三省還有江南爲了發財爭鬥不休的時候,西南,西北還有邊鎮,似乎已經是被遺忘了,在這次近乎奇蹟的經濟飛躍中,他們沒有撈到任何的便宜,相反的,因爲本地的手工業被沿海毀滅性的打擊,他們也是牢騷滿腹。?

面對沸騰的民怨,朝堂上各派官員的爭吵,嘉靖皇帝一直很沉默……

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442章 獵殺的樂趣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190章 定親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182章 升官和閱兵第606章 迷糊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307章 登州的應對第410章 隱患第608章 尚武大戰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2章 不當軟蛋第160章 沒有等到和又相逢第25章 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第606章 迷糊第284章 蝴蝶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405章 重遊舊地第122章 和氣的向公公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474章 仿籤軍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56章 緊張 風起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294章 臨沂第305章 進漢城第500章 月港 桀驁 真假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51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621章 血殺第369章 優勢第419章 和氣第256章 緊張 風起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490章 留人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486章 一二三輪換第110章 粥第137章 遭遇劫匪第593章 棄卒第175章 練兵方法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1章 美味的叉燒第590章 側翼第614章 收權第595章 人心第284章 蝴蝶第224章 上船第209章 碰瓷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140章 雙鳳會第542章 尼德蘭人文吏第222章 看船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356章 排射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154章 拖延時間第2章 不當軟蛋第359章 殺傷第311章 城下血戰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34章 寒酸的翰林學士第600章 輕易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73章 家庭生活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451章 巧合 原因第433章 自己人第484章 直轄 守堡第446章 他和她看到的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627章 未戰先亂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264章 令人激動的誤會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404章 白龍魚服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433章 自己人第268章 耗資巨大
第495章 強權政治第442章 獵殺的樂趣第564章 出牆發財第190章 定親第534章 宴無好宴第182章 升官和閱兵第606章 迷糊第39章 勿要驚慌,我自睡覺第130章 大樹倒了和依舊兇狠第14章 穿越後第一次塞錢第307章 登州的應對第410章 隱患第608章 尚武大戰第546章 誰爲哀者第513章 奴隸制利之爭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2章 不當軟蛋第160章 沒有等到和又相逢第25章 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第606章 迷糊第284章 蝴蝶第374章 尾聲 新政 真實第405章 重遊舊地第122章 和氣的向公公第4章 追賊又進死衚衕第474章 仿籤軍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56章 下旨會剿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256章 緊張 風起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294章 臨沂第305章 進漢城第500章 月港 桀驁 真假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214章 離開海上的海盜頭子第51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621章 血殺第369章 優勢第419章 和氣第256章 緊張 風起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490章 留人第13章 發財未必等於享受第115章 例行出城和危險臨近第486章 一二三輪換第110章 粥第137章 遭遇劫匪第593章 棄卒第175章 練兵方法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1章 美味的叉燒第590章 側翼第614章 收權第595章 人心第284章 蝴蝶第224章 上船第209章 碰瓷第84章 誰也不要裝大第140章 雙鳳會第542章 尼德蘭人文吏第222章 看船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第356章 排射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154章 拖延時間第2章 不當軟蛋第359章 殺傷第311章 城下血戰第599章 遼陽城內第34章 寒酸的翰林學士第600章 輕易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73章 家庭生活第363章 森林大火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451章 巧合 原因第433章 自己人第484章 直轄 守堡第446章 他和她看到的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627章 未戰先亂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264章 令人激動的誤會第186章 新兵初戰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462章 殺乾淨了上路第404章 白龍魚服第58章 想歪了和偷襲者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133章 萬無一失的辦法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506章 漳州城門第433章 自己人第268章 耗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