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下有對策

在明晃晃的刀槍面前,沒有人敢於反抗,到城外之後,很多人無路可去,只好是去那些地方上的棉紳地主家中當奴工,倒是讓鄉間的地主們頗爲驚喜,心想平日裡面什麼時候能見到自願的來當奴工的。?

這次的濟寧城收到波及和衝擊的大商人和豪門,只有古家和容家兩家,其餘的人都是沉默着等待朝廷的態度。濟寧是交通要津,靠近產棉區,又是繁華多年的商業重鎮,留在那裡開辦生意,還是最好的選擇,哪怕是稅賦稍微高一些,比起賺得的利潤,也算是夠本了。?

但是第三任的稅監派過來之後,所有人的心都是涼了,馬稅監刮的這麼天高九尺,已經是快要把濟寧城刮的傷了元氣,這次的變亂,如果沒有大族豪門的背後支持,也根本不能鬧到這樣的程度。?

比如說這些鹽商糧商還有大船主們,家中的打手和家丁都是不少,這樣大規模的變亂,砸搶店鋪,肯定是會傷害到這些人的利益,可是他們也沒有派什麼人去保護自己的財產產業,就那麼眼睜睜的看着,希望把事情鬧得更大一些,希望朝廷在這件事情上做出表態或者是有所讓步。?

然後他們等來了第三任稅監,這下子,這些人心裡面都是恍然大悟。?

第三任稅監行事卻是謹慎許多,畢竟馬稅監被亂民砍成肉泥的前車之鑑警示着他,知道事情做的過份會有什麼後果,而且朝廷派來了幾千兵馬,到最後卻只是殺了不到百人,還有五個人被當作了義士,堂而皇之的修墓立碑。而且衆人祭奠,這新來的稅監卻也是搞不明白上意如何了。?

儘管有變亂,但是收稅和督稅的任務,絲毫沒有什麼減少撫慰民心的措施,要是不中飽私囊,或者說自己撈錢撈的少一點的話,其實這稅額對於濟寧城還不算是重稅,畢竟是買賣商家很多,又是交通要道。可是這是在沒有馬稅監來之前的濟寧,馬稅監地幾次搜刮,已經是讓許多人破產。?

偏偏馬稅監被亂民殺死之後。他撈來的那些銀錢,不是發還苦主,而是抄沒充公,新任的稅監不想多收也不敢多收,可是稅額在這裡。繳稅的基數又是大幅度的減少,只能是加派。?

既然那些小商人們滅掉,那麼收稅的對象就轉移到這些豪門商戶的身上,許多從前經營商鋪和工場的大商人都是關閉生意,或者是搬遷或者是閉門逍遙,那麼收稅的對象就轉移到了鹽商和糧商身上。?

鹽商和糧商和那些殷實地地主。以及後起之秀的工商業者大爲不同,鹽商和糧商背後都有着許多的官府背景,而且鹽商鹽梟本就是一體兩面,向來只是他們依仗勢力去欺壓別人,沒有自己被欺壓地道理,而且這些人和漕幫鹽幫,等等幫派都是有各種各樣的關係,手中可以動用的暗中力量也是不少。?

這些事情稅監都是心裡明鏡一般。但是自己也是交錢才被派下來的,此時已經是顧不得能給自己的腰包賺上多少,只能是希望平賬,要知道,如果完成不稅額地話,那麼等待他的就是被判罪抄家。?

這個時候可是什麼也顧不得了,城外青州的三千兵馬還是駐紮在那裡,帶領這支兵馬的將官得到的命令是,稅監的安全是是首要地,馬稅監被殺死雖然是在民間是大快人心。但是官場的人都是跟着倒黴。?

山東巡撫,佈政。兗州的知府,都是被下旨申斥,如果有再犯,那可就是要摘掉烏紗,派緹騎捉拿進京。?

第三任的稅監姓王,已經是完全撕破了臉皮,他也沒有什麼笑臉,直接就是在知州衙門門前的影壁上,貼了佈告,說濟寧應當收稅多少,某戶應該繳納多少,某戶應該繳納多少,逾期不交的人,定當問罪。?

原本一直很低調的王稅監突然貼出來這個,讓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連個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王稅監也是頗有手段,貼出公告,濟寧地水道和城門都是設卡,濟寧城中在公告上的人家一概是不準外出。?

這次的濟寧平民再也沒有什麼鬧事的勇?

五名義士的墳墓佇立在河岸邊供人憑弔景仰,可是,安然無恙,破家出走,但是這個五個平民卻都是家破人亡,先知阿看着收稅的對象都是些鹽商糧商,說白了都是些沒有信譽民聲的商人,誰還會激於義憤去做什麼。?

王稅監收稅其實收的很是高明,這稅額比他真實要收的可要高出來許多,他心裡面打算的明白,這次收稅地對象,鹽商糧商在官府的關係千絲萬縷,必然是有說情地人上門,等到時候,自己做些讓步,那些商人們也許會覺得自己是賺了便宜,自然就可以少費些力氣。?

不過他想的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商人們壓根就不願意多花一分錢,當然,說情的官員還是該拜託都是拜託,然後都在琢磨着還有沒有其他的手段。?

話說回來,這次的變亂甚至可以說是朝廷派稅監督稅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白蓮教,當然,沒有人知道,在魯西刺殺稅監的那個下人是白蓮教的人,也沒有人知道,倡議以聖道門的名義宣揚抗稅的那個白蓮教的分舵主,當年曾經是在劉十三下屬的軍中效力,他真實的身份是華州司馬下轄的司馬從事。?

當然,濟寧的事情確實是和白蓮教無關,如果是白蓮教的煽動,這場動亂絕對不會鬧到晚上,各自安靜的回家。?

知道這件事情的白蓮教首腦們都是後悔不已,隨即安排了大批的人手來到這裡,在北三省的凡是被派稅監的府縣,白蓮教的傳教都是異乎尋常的順利,煽動是非,鼓動騷亂,本就是白蓮教的專長。?

各地不斷的有圍攻稅監的宅院,聚衆鬧事的舉動,稅監裡面也不都是狠辣的角色,也怕激起衆怒,畢竟是有幾個沒有撈到錢,卻橫死在任上的先例在那裡,還是保住性命,安安穩穩的,哪怕財少發點也好。?

這樣的舉動做出來,自然是稅賦也不會加收的那麼緊了,原本是焦頭爛額的商人棉紳們看到白蓮教的法子也是有用,自然是信衆更是增加,要說,白蓮教也是知道吸收聖道門的先進經驗,到處裹挾了不少郎中入教,也去給人醫療看病,不管怎麼說,這也是給人實惠的事情,倒也有不少從前聖道門的信徒加入進來。?

這次的濟寧城,王稅監雖然是不讓那些大戶豪商出門,可是平民卻是不禁的,結果許多平民百姓卻在高門大戶那裡面來回的走動,這倒是十分奇怪的景象,稅監盯着的是銀子,知州盯着的是濟寧的局面,誰會想着什麼貧富合流。?

白蓮教這次也不用談什麼末世大劫,也不用談什麼功德,彌勒降世這等自己都不信的話語更不用去說了,直接就是點明,這次的稅監督稅,要不把各位的財產榨乾恐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容家那麼好的名聲,古家那麼大的勢力和關係網,到了最後還不是家破人亡,現在連人都不知道那裡去了,這就是大劫,要想避過這次的大劫,就只有加入白蓮教,或者合作抗稅,人都是實際的,這些商人們的更是如此,白蓮教提出的條件如此切合實際,哪有不動心的道理。?

就算是有幾個害怕禍端的,也都是派出了人來聯繫,看着城門處和河道碼頭那裡的士兵,這些大戶人家都是有大禍臨頭的感覺。?

真定,滄州,德州一帶的棉紳,家中的私兵民壯都是結合在一起,原本是棉紳居住在各自的莊子裡面,現在卻都是在結莊而居,住在一起,他們居住的地方都是發動奴工,佃戶修築的好像是城池一般,私兵民壯都是每日請來教頭訓練,第一批的稅監還能下鄉收起稅來,第二批的也就是開始可以收上來些銀錢,現在要是下鄉的話,收稅是一回事,不帶個幾百人下去,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總是有蒙面兇悍的“綠林響馬”半路攔截,絲毫不留情面。?

有些地方的稅監一個月換了三個,地方上也是無可奈何,上報報官派兵圍剿這種應該做的都是沒有少作,可是絲毫作用沒有,派衙役兵丁下去,你就連“響馬”身上的一根毛都抓不到,幾百號人馬就好像是憑空消失了……

第139章 故作不知和欺生第337章 拐彎了第296章 濟州島第607章 過河第140章 雙鳳會第343章 初遇第125章 翠玉賭第269章 家事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302章 仁川登陸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390章 奴隸叛亂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32章 千金買馬骨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177章 怎麼辦第496章 威逼利誘 進行第274章 好久不見的展示手藝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68章 朵顏第70章 仗勢欺人第481章 薨了第578章 慘勝 散第482章 廢立第191章 施恩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217章 看我長刀第448章 尋人第93章 原來如此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460章 愈發兇險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430章 失去分寸第505章 匪夷所思的入侵第544章 貪墨 稅監 濟寧第154章 拖延時間第261章 其實不痛快第482章 廢立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456章 隱約之間第242章 安排第134章 脫身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613章 聖道門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605章 亂哄哄第52章 藉着炒做來炒做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465章 追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559章 定海港第597章 火雨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385章 昂貴的武器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2章 不當軟蛋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378章 兩個人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607章 過河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161章 反第466章 找死第619章 撕扯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483章 孫國王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102章 鉅款和分店開業第367章 邊軍進京第516章 定勢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458章 死士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578章 慘勝 散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549章 五義士第526章 稅監第234章 急轉直下和大將軍第227章 愚蠢第248章 鰲山背後第539章 涸澤 貪墨 倒置 教門第226章 西方和東方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302章 仁川登陸
第139章 故作不知和欺生第337章 拐彎了第296章 濟州島第607章 過河第140章 雙鳳會第343章 初遇第125章 翠玉賭第269章 家事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302章 仁川登陸第344章 佈置 劉府大火第390章 奴隸叛亂第202章 鹽漲 糧回第32章 千金買馬骨第108章 美食大會的開始前第177章 怎麼辦第496章 威逼利誘 進行第274章 好久不見的展示手藝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99章 好熟悉的名字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68章 朵顏第70章 仗勢欺人第481章 薨了第578章 慘勝 散第482章 廢立第191章 施恩第312章 鐵甲 長矛 刀斧第217章 看我長刀第448章 尋人第93章 原來如此第515章 皇帝的計劃第460章 愈發兇險第265章 玉米的意義第430章 失去分寸第505章 匪夷所思的入侵第544章 貪墨 稅監 濟寧第154章 拖延時間第261章 其實不痛快第482章 廢立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456章 隱約之間第242章 安排第134章 脫身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560章 關外的南邊第613章 聖道門第328章 相似的經歷第149章 閉門羹和不打不痛快第605章 亂哄哄第52章 藉着炒做來炒做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465章 追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559章 定海港第597章 火雨第303章 萬惡的開端第385章 昂貴的武器第199章 到底要幹什麼(上)第200章 到底要幹什麼(下)第439章 重金懸賞第2章 不當軟蛋第30章 少花了一百兩?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85章 這是福氣和一個一兩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378章 兩個人第113章 賢內助和馬賊傳聞第607章 過河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12章 銷魂之後去發財第161章 反第466章 找死第619章 撕扯第287章 一路奔波第483章 孫國王第272章 第二次的杭州之行第102章 鉅款和分店開業第367章 邊軍進京第516章 定勢第634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第203章 倒買倒賣第417章 不止兩個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383章 顆粒火藥第458章 死士第477章 福兮 禍兮 陰謀兮第578章 慘勝 散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549章 五義士第526章 稅監第234章 急轉直下和大將軍第227章 愚蠢第248章 鰲山背後第539章 涸澤 貪墨 倒置 教門第226章 西方和東方第208章 揚州大平號第302章 仁川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