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聖道門

道門在華州的地位此時有些尷尬,當初創立的本意是蘭人而傳播開來的西方宗教抗衡,當時創立的時候,華州從大陸遷移過來的流民裡面,道士和尚的數量本就很稀少,發明無煙火藥的陳沖的地位不管是從官方來說還是從私下來說,都是最高的,所以他也就是稱爲了聖道門的掌教。

來自陝西樓觀臺的陳沖道人,倒真是淡薄名利,坐在這個位置上之後,每天只是醉心於他的煉丹之學,所做的無非是按照華州官方的意願寫出了教義,然後對於教中的細務並不是太關心。

這個聖道門,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所以說,他的教義頗爲的有趣,道家講無爲,講今世修行,聖道門卻是講無病,講今世奮進。實際上已經是比照真正的道家,還有所謂的道教差的千萬裡了。

聖道門的教義裡面有個頗爲附會的解釋,把道家的“無爲”說成是“無病”,文字不管是如何的謬誤也不會這樣,不過大家誰也不會去較真,捏着鼻子都認了。既然說是無病,聖道門對於醫術是極爲的看重,教中的子弟,大都是醫生或者是醫生學徒出身,這些人被稱爲藥師。

這些懂得醫術和藥理的醫生和學徒們,有一部分是在民間救助疾病,還有一部分是在軍中作爲軍醫。治病救人才是最實在的事情,任你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如這種實實在在的幫助別人效果來的好。

若要被藥師們毫無保留的治療,而且事後只需要繳納比較少的診金,那就需要你加入聖道門稱爲信徒,每月繳納很少地香火錢。稱爲奉獻。

這個東西實際上看起來和江峰沒有穿越時候的醫療保險很有些相似的地方,不過江峰在其中卻沒有出什麼大力氣,華州地工商色彩讓很多經濟方面的東西都提前出現了。軍隊需要聖道門的軍醫,民間需要聖道門的藥師,內衛機構需要聖道門刺探民間的聲音,情報機構需要聖道門在大明和白蓮教等等地下邪教抗衡。

有如此多的人需要,若是個熱心名利,看不清形勢的人主持教務,肯定是要大肆的招收教徒,不過陳沖雖然平時不管教務,把所有的事情都是丟給聖道門地道官主持。唯有此事始終是堅持不變,那些繳納香火錢。宣佈信奉的人都只能是信徒,要成爲教徒,必須是懂得醫術或者是有些基礎。

郎中和大夫本就是比較稀缺地職業,聖道門把華州境內懂得醫術的人都是蒐羅到門下。然後半是高薪利誘,半是綁架威脅的,把北方的郎中和大夫什麼地遷過來不少,這樣依舊是不夠,無奈之下,聖道門只能是模仿華州開設的各種講堂。開了聖堂。這聖堂是選取那些經驗豐富的醫生作爲老師。頭腦清晰的年輕人作爲學生,講授治病救人的法子。若是學業有成,就可以被稱爲藥師。

選取嚴格,出來的人都是懂得醫術地人才,華州對這樣地機構自然也是極爲地重視,對於預算極爲摳門的商人和司庫官員們,也不吝惜錢財,有專款撥下,每個被稱爲藥師地人都有一筆不菲的薪金。

因爲待遇豐厚,地位崇高,所以對於稱爲藥師和信徒的資格也是卡的極嚴,加上陳沖對這個原則非常的堅持,慢慢的,聖道門的教徒藥師,只是在每年的聖堂畢業的學員裡面而出。

在聖道門之中,雖然掌教陳沖出身樓觀臺,對於道家精義極爲精通,此外還喜歡做些和樓觀臺傳承有所背離的煉丹之術,不過他卻不是太欣賞那些只會講述道教經義,卻沒有什麼真實本領的人。

所以在聖道門升遷,永遠都是那些懂得專業技能的人得到最大的好處,升遷最快,這樣的結果就是,聖道門除了個別的幾個人,其餘的人對於教義都不怎麼精通,卻都是有一門專業的技術,或者是懂得醫術,或者是對於煉丹精通(已經是很接近實驗化學)。

教徒少數,信徒衆多,而且信衆主要是爲了他們的治療纔來參與,對於政權並沒有什麼威脅,並且信聖道的人不得改信他教,尼德蘭人帶來的加爾文教會傳播勢頭也是遭到了遏制,聖道門對於華州來說,有益無害。

江峰和劉順正是看到了這個勢頭,原本就是爲了和西洋教會對抗而建立的聖道門,雖也沒有想到居然

部門的作用。聖道門也被華州納入了自己的體系之教相當於華州六司的級別,也就是說,陳沖在官方的序列裡面,地位和司庫,司農這等執掌一方的大員相等。

其餘聖道門的官員,都是按照華州的官員品級排列,華夏大地上早有古語,說是“不爲良相,即爲良醫”。在華州的土地上,卻真有些實現了。

實際上,信徒們繳納的香火奉獻,不足於維持聖道門的治療,防疫還有在大陸上和白蓮教等等邪教對抗的巨大花銷。必須要華州財政的貼補,目前大戰正在進行,他們的預計支出和司馬從事一樣,出現了缺口。

不過,戰俘勞改農場的出現卻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聖道門當然也在農場的產出中,有自己的份額。而且在農場之中,聖道門的藥師和道士們,一邊是救助受傷得病的明軍俘虜,一邊傳揚自己的教義。

說的天花亂墜不難,難就難在去做些實在的事情,比如佛門說是勤修本世,以求來世的回報,這就不如聖道門的藥師給你清理傷口,並且敷些湯藥什麼來的實在,這些行動配合上所謂普濟蒼生,天下無病的聖道理論,真是讓大部分被俘後,心中惶恐不安的明軍士兵死心塌地的相信,並且願意跟隨。

這些俘虜被分到遼鎮各個的地方開荒種地以來,因爲在封閉的環境之中,加上俘虜的身份,儘管華州管理戰俘營的軍官和團練使信誓旦旦的說:他們在滿勞役三年之後,就會重新獲得自由。

這年頭,自認還算是強兵的薊鎮兵馬被俘後,始終是以爲對方會把自己編練成新軍,用在戰場上,卻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是把他們解除了武裝之後,分割開,到這些地方來服苦役,幹活這些士兵倒也不是不怕,但是這個架勢,卻由不得他們不想到,這是要把他們分割開來,殺個乾淨。

所以不管是如何解釋,小規模逃跑和譁變總是層出不窮,頗爲的讓人頭疼,但是聖道門真正參與到農莊的管理之後,一切都是不一樣了,士兵們也都是漸漸的安定了下來,心想既然對方派出了醫生給俘虜看病,那肯定不會是要殺自己。

而且有些虔誠信奉聖道門,努力學習醫術的俘虜,還被戰俘營的軍官解除了俘虜的身份,也是當作聖道門的成員對待。

有這樣的例子在,俘虜們的心思都是安定,人人虔誠信奉聖道門,就連勞動效率都是提高了很多,這可真算是意外之喜,本來司馬從事和親兵營還在裡面搞了各種的手段,比如說分化調撥,安插間諜等等,卻沒有聖道門的手段簡易有效,這倒是給華州各個部門有了借鑑,有時候還要適當的搞些柔性的手段,效果大好。

事實上,聖道門的這種互助的體系,以繳納捐獻爲支付手段,在整個大明都風行起來,儘管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在這個體系之內的聖道門信徒,好歹還是享受到了一些醫療的服務,這在這個時代,可是一項了不起的福利了。

最開始在遼鎮戰俘勞改農場的這些俘虜們,絕大部分都是成爲了聖道門的門徒,成爲教徒,也就是說,掌握了醫療和藥理的醫生的俘虜們雖然是少,但是郎中醫生也都是越多越好,也算是聖道門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當然,在這些俘虜裡面,也有許多成爲了親兵營和司馬從事的密探,戰俘勞改營居然還有這樣的功效,實在是當初制定這個規條的江峰沒有想到的,所謂的後世史學家,已經是把這個政策誇到了天上去。

不過,出所謂的成果,已經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在安頓這些戰俘的期間,華州的大軍腳步並沒有停下,打下了廣寧,遼西走廊已經是變成了一片通途,廣寧和山海之間的三個屯衛兵馬主要是農戶,或者是歸降,或者是逃進關內。

山海關作爲關隘,地理名詞的意義,遠遠的大於他作爲防禦工事的意義,山海關的薊鎮守將對這個形勢看得很明白,這裡根本無法據守,華州大軍距離山海關還有一天路程的時候,山海守軍放棄防守,在州大營一帶佈防。

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40章 關心下屬和預備班子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486章 一二三輪換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539章 涸澤 貪墨 倒置 教門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591章 對撞第224章 上船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314章 自請調防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170章 轟第522章 無狼有虎 可知華州第54章 醬肘子和學拳第294章 臨沂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320章 朝鮮民衛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69章 你假情我假意第502章 轟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483章 孫國王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433章 自己人第299章 亂局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23章 精明?敗家子?第153章 殺進去第427章 鹽會(上)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324章 大潰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38章 翻牆而入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30章 打草驚的未必是蛇第73章 家庭生活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122章 和氣的向公公第280章 分號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438章 分配和收容第592章 血戰決死第320章 朝鮮民衛第601章 放你走第416章 侍郎的心思第396章 屠宰場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59章 張亮他爹和危險第570章 漳州城 楊石頭 林夢楚第594章 招降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331章 虎怒 摸不得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269章 家事第505章 匪夷所思的入侵第431章 放餌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145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77章 屋內旖旎和不速之客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110章 粥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61章 穿制服的潑皮第92章 遲來的關懷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266章 兄妹第205章 好炮和離別第468章 西行目的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392章 無能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607章 過河第509章 佔領之後百態第581章 備戰第46章 窘迫的指點第218章 不嫌累 不嫌多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
第16章 存錢也能遇見麻煩第40章 關心下屬和預備班子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486章 一二三輪換第380章 跟上來吧第539章 涸澤 貪墨 倒置 教門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591章 對撞第224章 上船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488章 正主登場第475章 大堡 滄州陸開第314章 自請調防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602章 輿論攻勢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170章 轟第522章 無狼有虎 可知華州第54章 醬肘子和學拳第294章 臨沂第259章 最後的辦法第117章 半夜上門馬匪第320章 朝鮮民衛第523章 曲線勸進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469章 你假情我假意第502章 轟第497章 天方夜譚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483章 孫國王第327章 採購 倭寇重來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433章 自己人第299章 亂局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23章 精明?敗家子?第153章 殺進去第427章 鹽會(上)第15章 見到了火藥武器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324章 大潰第338章 都是過期的錯第258章 投奔其實是歸來第38章 翻牆而入第31章 廚師鮑胖子第434章 滴水不漏第412章 這就是人才啊第530章 打草驚的未必是蛇第73章 家庭生活第216章 天晴氣爽殺倭寇第66章 八面玲瓏和紅地毯第122章 和氣的向公公第280章 分號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7章 錦衣衛暴打錦衣衛第438章 分配和收容第592章 血戰決死第320章 朝鮮民衛第601章 放你走第416章 侍郎的心思第396章 屠宰場第318章 石臼港 壟斷保障第59章 張亮他爹和危險第570章 漳州城 楊石頭 林夢楚第594章 招降第176章 進城抓探子第331章 虎怒 摸不得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269章 家事第505章 匪夷所思的入侵第431章 放餌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145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77章 屋內旖旎和不速之客第194章 想要回家的代價第110章 粥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61章 穿制服的潑皮第92章 遲來的關懷第424章 又被盯住了第266章 兄妹第205章 好炮和離別第468章 西行目的第609章 以力服人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第285章 歷史的風第293章 捉拿 大亂第392章 無能第577章 炮火射程之內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607章 過河第509章 佔領之後百態第581章 備戰第46章 窘迫的指點第218章 不嫌累 不嫌多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第329章 意外 終遇虎第552章 滄州第二任稅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