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蘭德爾人的文明是建立在大家和平共處的局面上的,他們在幾十萬年裡過着平靜的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從原始的部落到現代化的聯邦制,他們都體現爲民主治國。多民族和平共處的局面使得他們的字典裡曾一度沒有“戰爭”這個字眼。可是1萬年前,侵略者闖進了這片寧靜的大地,殺戮這裡的人民......泰蘭德爾人必須拿起武器,來反抗侵略者的暴行!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所以我認爲學習纔是泰蘭德爾人最犀利的武器!
幸運的是,最初的侵略戰爭是爆發在航海技術剛剛起步的冷兵器時期,這是一條關鍵的因素,這同時也給了泰蘭德爾人以學習戰爭的機會而不至於慘遭滅頂之災。然而可悲的是戰爭往往又是科學技術的催化劑,它給予各種先進殺人武器以舞臺,這使得雙方的科技在一萬年的提高遠遠超過了自人類在那顆星球上誕生起幾十萬年的演化,它所給交戰雙方帶來的變故絕不亞於我們星球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我們星球上有很多憂天杞人,幻想着地外生命是友好還是暴力,他們來訪地球的目的又是什麼?若我們一旦遭到外星人侵略地球該怎麼辦?我個人觀點認爲,這些人應該慶幸,因爲一個熱愛和平的鄰居或者遠親的科技不會很先進,而有能力到達我們星球的傢伙一定是有着及高科技的,那些表兄的科技從何而來?我想不言而喻了吧?他們肯定是極其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不過我想也不用太悲觀,因爲地球上的人類本身就很有侵略性,所以我覺得,地球上的科技在宇宙中應該不是倒數。值得擔心的倒是有朝一日我們會不會成爲侵略者?
呵呵,好像有點扯遠了,跑題了,好,現在言歸正傳!
在侵略戰爭的爆發初期,對戰爭還很陌生的泰蘭德爾人只是自發性的抵抗,他們大多是村落,或者沿海居民組織起來的一個個小股部隊(暫且算是吧),用最基本的生產工具作爲武器來抵抗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他們部隊與部隊之間無法取得聯繫,更談不上配合,這樣的結果不言而喻,泰蘭德爾人一敗塗地,很快就將大片富庶的沿海平原拱手送人。
後來,當時的泰蘭德爾議會(君主立憲制)發現事態嚴重,因爲當時泰蘭德而有位著名的長老曾推算,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一個月後侵略者就會進入泰蘭德爾市,那是整個大陸的中心!
但是幸運女神卻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眷顧泰蘭德爾人,有一個自稱是白色橡羽樹的使者的人來到了努大陸。他雖然長着蒙杜莎人的臉龐,但是他卻自稱是庫爾德人,他爲危機中的泰蘭德爾人帶去了武器的樣本,教授他們戰爭的法則,並告訴他們和侵略者是沒有任何條件可講的。
如果迴應他們,只能以暴制暴!這名庫爾德人開始幫助他們組織軍隊,並學習使用蒙杜莎人的武器和軍隊建制,抵抗才漸漸變得正規起來,加之森林的阻擋和蒙杜莎人對氣候的不適,泰蘭德爾人才免遭滅頂之災,並讓蒙杜莎人速勝的計劃變爲泡影。
由於他們的戰爭經驗就像一張白紙,所以他們在敵人那裡獲益匪淺,首先,他們的軍隊全部採用蒙杜莎人的建制,分爲全軍總司令(元帥軍銜,我使用和地球上差不多規模的建制來介紹),和總參謀長,軍隊分爲海軍,陸軍,空天軍隊三個大的兵種。下轄的最大作戰單位爲“Luka”(規模大約爲地球上一個加強師),總指揮設定爲“Le journo”(就是地球上的師長,掛少將或中將軍銜)。在統一軍隊建制後,泰蘭德爾人同仇敵愾,自覺服從上級的命令,才讓戰爭開始平衡化。
從體型上講,泰蘭德爾人身高大約2.0米,比較瘦弱,擅長在森林裡奔跑,平衡性佔優勢,但是體能遠不如他們的敵人強大。蒙杜莎人雖然矮一些,但是四肢粗壯。所以單兵肉搏,泰蘭德爾人在冷兵器時代不佔優勢,尤其是Kono kolo騎兵進攻時,泰蘭德爾人幾乎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但是太陽神族人口要比蒙杜莎人多一些,並且他們很快就發現了蒙杜莎人很多致命的缺點。比方說Kono kolo臃腫高大的身軀使得他們的騎兵無法在潮溼泥濘且佈滿灌木和荊棘的森林地面上行走。
誠然,我前文中提到過,蒙杜莎人的甲冑和騎兵絕對是太陽神族的噩夢,在最初的戰爭中,蒙杜莎人在騎兵的優勢下攻城拔寨,踏平他們沿海平原上的城市。但是,隨着戰線的推進,戰爭開始在樹林陰翳的熱帶叢林中進行,而且太陽神族的主要居住城市都是和森林和諧相處的。
這種人,森林和諧共處的局面,這是絕對值得地球人學習的。實踐證明,他們的確由於對森林的尊重而得到了很多實惠,除了食物,環境以外,還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森林還能將蒙杜莎人的騎兵阻擋在叢林的外邊。
騎兵無法進入森林,蒙杜莎人只好派步兵進入森林,這樣一來,蒙杜莎人的優勢就消失了。另外,太陽神族自知在體力上不是蒙杜莎人的對手,他們的武器多以遠程並且帶有神經毒素的武器爲主,比方說冷不丁就從高達樹冠中飛出的揮舞着風之歌的Tu N'minens騎士。
同時,泰蘭德爾人非常善於利用科技的力量來揚長避短,所以他們的武器大都靈巧精緻,科技含量極高。當然,他善於學習的特點使得他們的很多科技都是從敵人那裡學來並加以發揚變得更強的。從最初的冷兵器到現在的高科技戰爭武器每次大的技術革新都是由泰蘭德爾人首先引領的,其後蒙杜莎人才能跟上。
在戰火的洗禮下,不光催生出一批高科技的先進武器,還有一大批有着優秀傳統的部隊。
泰蘭德爾人最初的勝利得益於Tu N'minens騎士,他們認爲天空是沒有極限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所有高科技的武器基本上都賦予了空軍,他們理所當然的代言了努大陸上最高軍事科技。
泰蘭德爾航空兵師,這是一支有着優秀傳統的部隊,更是努大陸寵兒中的嬌子,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支成立於10000年前的部隊最初的成員竟然全部都是泰蘭德爾強悍的女人們!
太陽神族的女戰士們爲了抵禦敵人,騎乘在Tu N'minens寬大的脊背上,揮舞着風之歌,將一支支復仇的毒箭射進蒙杜莎人的胸膛。
這支由女人組成的部隊在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同時,也被歷代太陽神族的傳說蒙上了傳奇色彩。畢竟,誰讓他們都是女人呢。
在太陽神曆法第5紀元(戰爭紀元)的0183年,蒙杜莎人突然在休戰20年後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對努大陸西海岸的重要軍事重鎮“U'moonoe”發動突然襲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後,該城鎮失守。這個城鎮的丟失,讓努大陸西海岸防禦立即癱瘓,並損失了很多武器裝備和參戰士兵。由於當時通信手段的落後,消息要過近半個月才能傳遞到首都泰蘭德爾,然後最高統帥部才能做出反應。如果那樣的話,蒙杜莎人勢必會長驅直入,繼而佔領富饒的西海岸糧食產區——“B'talo”平原。這將是個毀滅性的結果。
駐守在該鎮的女戰士們不畏強敵,勇敢地衝在最前面,給駐守在該鎮的太陽神族的男人們以鼓舞,大家奮起抵抗,無奈敵衆我寡,在數倍於自己強敵的猛烈攻擊下全軍覆沒。但是這些戰士們沒有一人選擇投降,全部戰死在衝鋒的路上。
該鎮失守後,當時的空騎兵頭領,女英雄L'natia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與她的Tu N'minens飛行6000多公里,及時將蒙杜莎人進攻的消息傳到了泰蘭德爾市。由於日以繼夜飛行的勞累和傷痛,她與她的Tu N'minens是從空中栽向太陽神殿地面的,L'natia跌落後用雙手的力量一級級爬上了太陽神殿的臺階......
女英雄犧牲了,但是她帶來的消息使太陽神族快速作出反應,及時堵住了口子,成功守住了B'talo平原從而避免了災難性的後果。
爲了紀念L'natia,太陽神族決定重新建立一支由女性組成的空中騎兵部隊,命名爲“L'natia”空中輕騎旅,當時很多女性以加入這支部隊爲驕傲,報名踊躍。在經歷了嚴格選拔和嚴酷訓練後,有1024名絕色女子脫穎而出,成爲優秀的騎士。在後來的戰爭中,她們傳承着女英雄堅毅而勇敢的信念,翱翔在La D'aime的天際,爲自由和保衛家園而戰鬥着......這支部隊,就是泰蘭德爾航空兵師的前身。
現在的泰蘭德爾航空兵師已今非昔比,裝備着所有努大陸最先進的武器。
“La gonlaer”,飛龍戰機,輕型飛行格鬥武器,主要參數:
乘員: 2人
機長: 16.8米(地球度量衡)
機高: 4.65米
翼展 12米
翼面積 122.5M2
全機空重 68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6509882千克
準能量攜帶 153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258千克
引擎(主) TL--1000型高能引擎×2
引擎(副) TL--Fax--080×4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133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76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啓)
最大航程 350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艦載也可
升率 72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8個
空對空** DM-Dot×8
熱照射炮 ×4
防護罩 ×1
有兩對機翼,主翼爲前掠翼,副翼在機身後側,高度低於主翼約30釐米,主要作用爲保持平衡和快速轉向能力,配有2個主引擎和4個副引擎,主引擎配有TL--1000型發動機的高能引擎,這種引擎要比6000年前它的祖先TL--1型先進很多,WS—Dos(WS晶石所提煉出來的能源,詳見努大陸生態)在這種引擎下運行的利用率可高達百分之98.8%,並且運行時不產生任何的噪音。可以在一秒鐘內將飛龍戰機從靜止提升到6倍音速。四個副引擎可以呈球形無死角轉動,每個引擎都可以獨立向球半徑內所有方向提供作用力,這可以讓飛龍戰機做出各種各樣的複雜動作。
它的駕駛艙可以乘坐2人,帶有慣性緩衝裝置,置身其中無論飛行器作何種複雜動作都可以讓置身其中的飛行員感到像坐在屋子裡一樣平穩。它的操作系統接受語音指令,智能化CPU甚至可以在駕駛員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自動執行相應的避險指令,當然作用還十分有限。
駕駛艙儀表盤採用激光科技懸浮顯示,簡單明瞭,駕駛艙內壁採用先進的“TT--SR”技術(地球上還沒有),飛行員可以身在其中享受以自身爲中心的球形全外景觀察模式。(簡單說,就是好像飛船沒外殼阻擋視線一樣)
像所有的泰蘭德爾飛行器和戰車一樣,在非常精緻的同時也非常嬌嫩,因此它的機身表層有一層“ST-WR”防護罩,這種防護罩我必須要說明一下。
“ST-WR”是200年前開發的泰蘭德爾獨有的技術,因爲泰蘭德爾人的武器大多很精密,科技含量高,,所以他們的武器極容易被摧毀,甚至在非戰時的故障率也很高,爲了提高武器的使用壽命,泰蘭德爾人開始研發新型裝甲科技,無奈泰蘭德爾人的特種裝甲技術遠遠比不上他的敵人,研發,遇上了瓶頸。
後來,泰蘭德爾著名科學家O’konna在一次常規裝甲合成材料試驗中,偶然發現努大陸上獨有的一種叫做“ST晶石”的礦物可以在液化電離時圍繞四周產生一種能量波,可以將靠近它的一切化爲灰燼,但是距離反應中心到能量波作用面之間大約2米左右的距離是安全的。
於是,在科學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實踐精神下,這種偶然發現的反傳統保護措施被使用在了戰車和飛行器上,第一架裝載有“ST-WR”防護罩的飛行器樣機試製成功了。但是,在飛行試驗開始7分鐘後該飛行器突然爆炸,試飛員喪生。
科學家稱了衆矢之的,但是他沒有氣餒,他將事故現場收集的殘骸和各項技術指數嚴格進行分析,吸取教訓,終於成功的將該防護罩用於實戰之中!極大限度地避免了傷亡。
但是該防護罩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啓動時需要發動機所提供的能量完成“ST”晶石的液化,能量消耗極高,而且在發動機停止運作時,這層防護罩是無法提供任何保護的,並且高能耗的防護罩也使得安裝此防護罩的戰車還有飛行器的續航能力有很強的侷限性。所以,飛龍戰機不可以進行時空跳躍這種高能量消耗的動作。這層防護罩開啓時,也對它的機動性有一定的侷限。這對需要快速的空中格鬥影響是致命的。
不過有一人,也就是現任的泰蘭德爾航空兵師師長,女英雄A'maqii,從來不屑於開啓這層防護罩,她的坐騎Le gont(一種美麗的花的名字,但是有劇毒)一直是蒙杜莎人的噩夢,在她的鼓舞下,很多泰蘭德爾航空兵師的飛行員們都會在關閉防護罩的情況下進行空中格鬥,飛龍戰機高超的機動性在她們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令蒙杜莎空軍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他們的飛行器機動性遠不如泰蘭德爾人的輕巧)。
在每次空戰中,只要泰蘭德爾航空兵師出戰,女英雄都一定要身先士卒,用高超的駕駛技術和不畏強敵的膽量鼓舞着每個身邊的人,這還給蒙杜莎空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令敵人聞風喪膽。
飛龍戰機屬於輕型戰機,所以火力不是很猛,攜帶有DM--Dot視覺成像**8枚,這種**的制導部安裝有智能芯片和高清晰攝像頭,可以看到並識別敵軍單位,高智能芯片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果敵方進入隱身狀態,它可以根據靈敏的熱紅外探測器捕捉敵方飛行器引擎發出的微小熱量來制導,所以該**命中率很高,但是威力不大。
它的副武器爲激光類武器,熱照射炮,前後共4臺,7.8釐米大口徑,大功率激光發射器,在敵人的裝甲表層產生溫度相當於太陽表面100倍的熱量,而且有一定的持續性(大約3秒),炮臺在攻擊目標時可以鎖定彈着點(飛龍戰機可以移動,炮臺自動旋轉),攻擊有機物的時候可以瞬間將敵人燒燬,若是以地球上目前的技術來看,恐怕......
O'sivake,雲霧戰機,支援型中型戰機,以下爲主要參數:
乘員: 10人
機長: 44.5米(地球度量衡)
機高: 14.78米
翼展 ----
翼面積 ----
全機空重 4366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6497310千克
準能量攜帶 6254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7010 千克
引擎(主) SAMT--40反重力引擎
引擎(副) TL--Fax--03×12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55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20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啓)
最大航程 6687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艦載也可
升率 -----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0個
空對空** -----
小型熱照射炮 ×6
無人探測機 ×15
T-Kyrio炮 × 1
A'tanmii衝擊波 ×∞
U'kafu射線槍 ×2
An A'elf射線槍 ×1
防護罩 ×1
沒有機翼的飛機,動力系統是熱核反應發動機SAMT--40型,這種發動機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動力,它是一種靠壓縮人造小型黑洞所提供動力的反重力引擎。這種引擎不會產生任何聲音,但是一旦受損爆炸則後果不堪設想。由於機身龐大,機動性不高,所以它使用隱形科技,可以通過在戰場上實現隱身以提高生存率。
它的隱形是通過小型黑洞所製造的持續性強引力場實現的光線扭曲來實現的,加上SAMT系列反重力引擎在運行時不會發出任何聲音,所以它的隱蔽性很強。但是TL--Fax--03引擎在運行時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雖然不多,但是足以讓先進的蒙杜莎熱成像雷達發覺並跟蹤。雖然備有防護罩,但是蒙杜莎的SS-R離子震盪**可以短時間內破壞掉防護罩(十幾秒過後會恢復,駕駛技術嫺熟的飛龍戰機駕駛員會在防護罩破壞時跑開,但是速度慢的大型雲霧戰機可能難逃厄運)所以,它在出動時還是需要有一定數量的飛龍戰機護航的。
它可以實現空間跳躍,攜帶15架配有2門熱照射炮的無人探測機,可以提供一定的保護。
不過它最厲害的武器是T-Kyrio炮,這是一種恐怖的武器,雖然有很長的冷卻時間,但是它可以發射小型黑洞,所產生的強大重力場可以瞬間撕碎附近所有的敵人!甚至可以產生短時間的空間錯亂。但是這種武器殺傷半徑很大,且不分敵我,所以在短兵相接的時候泰蘭德爾人是不會使用的。
它的作戰能力不強,但是卻有強大的支援能力,比方說 A'tanmii衝擊波,可以使一定範圍內敵人的機械單位的電腦芯片短路並燒壞,失去作戰能力,但是對生物單位沒有任何效果。
另外,它還配有超時空傳送裝置,可以將一定數量的作戰單位(不能爲生物單位,但是穿着有機械體外殼的生物體例外)傳送到需要的位置。
U'kafu射線槍,產生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U'kafu”射線,將敵人暫時困住,(在宇宙空間無效)以拖延戰場時間讓自己逃離。但是無法擊毀敵人,不過對生物作戰單位效果明顯。
An A'elf射線槍,適用於自己單位,產生視覺錯覺,讓敵人看到的鏡像其實根本不是真實的作戰單位所在,而只是一個影子,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效果持續一段時間。
最後,它強大的運輸能力可以運送戰場物資和傷兵,轉移人民。
T'yhostag,終結者戰機,大型攻擊類飛行器。
乘員: 2人
機長: 26.5米(地球度量衡)
機高: 7.33米
翼展 15米
翼面積 73.4M2
全機空重 10667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8346577千克
準能量攜帶 266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358千克
引擎(主) TL--1000型高能引擎×3
引擎(副) TL--Fax--080×4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106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62.5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啓)
最大航程 270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艦載也可
升率 65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100個
空對空** DM-Dot×10
Galaxi-35×10
空地** Anty-Rakas×30
Dat-U’kumm×50
熱照射炮 ×6
防護罩 ×1
駕駛艙技術和引擎技術與飛龍戰機是一樣的,但是攜帶有最新型的Galaxi-35空空**,速度極快,穿甲能力極強。除了帶有電眼和熱跟蹤制導系統以外,還帶有一種顯形塗料,可以讓敵方的隱形單位暴露。
這是一種針對於蒙杜莎人隱形科技所設計的顯形武器。因爲蒙杜莎人的裝甲科技及其先進,爲了讓戰鬥單位具有更好的隱蔽性,蒙杜莎人開始研製隱形塗料和隱形科技,但是他們的屏蔽技術沒有泰蘭德爾人的先進,所以他們的作戰單位是靠先進的隱形塗料所完成的,不過泰蘭德爾人從來不屑於蒙杜莎人落後的隱形技術。
不過在實戰中肉眼看不見的單位的確有很大的威脅性,所以這種顯形塗料被適用於很多泰蘭德爾的武器中。但是他們的隱形科技不會消耗能量,最基本的單位都可以使用,這可讓敵人大傷腦筋,防不勝防。
但是這種戰機的真正強大的用途是地面支援作戰,強大的火力可以瞬間將敵人轟至分子狀態。它所攜帶的 Anty-Rakas和Dat-U’kumm熱跟蹤**是專門針對蒙杜莎人先進的裝甲科技所研發的。Anty-Rakas主要是針對戰車類武器,(攜帶有反隱形塗料)但是對生物類作戰單位沒有大的效果,而Dat-U’kumm攜帶有快速分解的神經性毒氣系統讓敵人的生物單位一年之內喪失作戰能力(但不致命,而且很快毒性就消失了)。
終結者分爲很多型號,這裡不逐一介紹了。
L‘Flen (飛魚),小型無人駕駛飛行器,沒有任何武裝,直徑只有3釐米(有1毫米規格),一般做戰場偵察或執行間諜任務。有各種各樣的擬態形狀。(可以僞裝成敵方單位)蒙杜莎人可以通過信號追蹤很容易發現並摧毀它們。但是由於它的造價低廉,所以泰蘭德爾人派出的大量飛魚令蒙杜莎人無可奈何。不過因禍得福,蒙杜莎人也掌握着這項科技,不過泰蘭德爾的屏蔽技術可以很容易的屏蔽蒙杜莎人的飛魚,甚至破解它們的傳輸信號給蒙杜莎人發佈大量的假消息,讓蒙杜莎人吃盡了苦頭。
S'reolin,號稱地獄火的巨型轟炸機,呈圓形碟狀。他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方圓百里的土地就像被地獄烈火熊熊地炙烤着。
乘員: 2人
機長: 31.5米(直徑)
機高: 5.33米
翼展 -----
翼面積 -----
全機空重 186004千克(滿載彈量)
最大起飛重量 10645837千克
準能量攜帶 1050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1050千克
引擎(主) SAMT--60M反重力引擎
引擎(副) -----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357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357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啓)
最大航程 1636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不可搭載
升率 402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0個
空對空** ----
空地** ----
熱照射炮 ×6
防護罩 ×1
地獄火 ×5
地獄火轟炸機是一種在地球上可以稱爲飛碟的飛行器,移動速度極快。除了基本的熱照射炮以外它只攜帶一種武器,就是可怕的地獄火**,它有5個等級:
五級,可以摧毀半徑一公里以內的作戰單位(機械類,生物類),給敵人以警告。
四級,摧毀半徑10公里以內的作戰單位......
至於一級,如果放在地球上,可能相當於22顆廣島***的力量,但是沒有核輻射,主要是摧毀戰鬥單位和設施,人員傷亡在半徑一公里外就消失了。
但是,地獄火戰鬥機整個泰蘭德爾只有3架,所以很神秘。
J--184,狂風戰機,小型對地作戰飛行器。
乘員: ------
機長: 6.00M
機高: 1.82M
翼展 4.33M
翼面積 39M²
全機空重 2211千克(滿載彈量)
最大起飛重量 283660千克
準能量攜帶 80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111千克
引擎(主) TL--1000Mini高能引擎×1
引擎(副) TL--Fax--mini×4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168馬赫(滿載)
最大航程 180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可空天,但是無意義,空天航母不可搭載
升率 141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0個
空對空** ------
熱照射炮 ×2
雷鳴炮 ×2
防護罩 -------
這是一款無人駕駛的小型戰鬥飛行類器械(非遙控),對空能力和對地能力都十分有限,屬於過時的武器,但是由於結構簡單,低廉的價格以及良好的機動性能,最重要的是飛行器被擊毀時不會造成戰鬥減員。這種小型飛行器還是贏得了泰蘭德爾軍方的青睞。
實戰證明,它的目標小,自身攜帶的智能電腦對敵方的攻擊能夠做出較準確的判斷,一般的常規武器很難將它擊落,而它大部分都是用於對步兵的協同作戰,所以在戰場上的表現還是很好的。
在這裡我要對雷鳴炮做一下詳細的解釋,這是一種純物理攻擊的武器。它的問世和泰蘭德爾人傳統的穿甲類武器設計有着很大的聯繫。
這和我們地球上人類的武器科技樹有着天壤之別,我們地球上的人類在遠古時代到**的發明之前有着歷史悠久的冷兵器時代。第一次武器革命是在**發明之後,這也有着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直到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質量和威力在戰爭科技的推動下有了質的飛躍。但是直到現在,人們的常規武器還是通過**爆炸產生彈頭推進力而殺傷敵人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著名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博士的建議下,美國在1942年6月正式啓動曼哈頓計劃,成功地防止了人類的敵人先得到它。人類的武器走向了原子能化。
而泰蘭德爾人不同,他們戰爭最初面臨的敵人是蒙杜莎人,而蒙杜莎人最厲害的武器當推Kono kolo騎兵,它有着堅韌的甲冑,讓泰蘭德爾人無可奈何。
冷兵器時代的泰蘭德爾人使用的主要是帶有神經毒素箭頭的遠程武器,我在前文中提到過Tu N'minens騎士的風之歌可以射翻kono kolo騎兵,這着實讓支持泰蘭德爾的親愛的讀者朋友鬆了一口氣,但是我忘了告訴各位,那是需要高超技巧的,只有少數經驗豐富的泰蘭德爾空騎兵能夠做到。更何況,蒙杜莎人也不是楞子,他們也會還擊,因此,Tu N'minens騎士的傷亡率也是很驚人的。爲了減少傷亡,泰蘭德爾人曾經在風之歌的基礎上針對Kono kolo鋼鐵般的皮膚髮展出來很多種常規性武器。最著名的一款叫做Ko L'elta,它乍一看去,簡直就是一個巨型的風之歌,弓弦的設計動力能夠擊穿kono kolo的皮膚,但是,它操作起來極其麻煩,CD時間過長(reload),而且命中率極低,實戰效果不佳而且造價昂貴,這使得戰爭一度陷入瓶頸。
在9000年前,也就是戰爭經歷了1000多年後,泰蘭德爾人終於迎來了武器技術上的第一次革命!(地球上是**的發明)泰蘭德爾學者在實驗室成功發明了以壓縮空氣提供動力的推進類武器,發射直徑爲3釐米的塗有神經毒素的小型彈丸,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擊穿kono kolo的皮膚並引發中毒,讓其癱瘓。這種武器的命中率極高,而且單兵就可以攜帶(包括Tu N'minens騎士)。
於是,空氣推進力代替了**推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爲了泰蘭德爾人武器的武器指導理念。當然,蒙杜莎人在戰爭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的合金裝甲技術一直領先於泰蘭德爾。蒙杜莎軍隊一直以裝備有高強度合金裝甲的戰車和飛行器而自豪。同時的,泰蘭德爾的氣體推進類穿甲武器也在這種殘酷的戰爭規則下登峰造極,雷鳴炮,就是其中的一種!
雷鳴炮的動力部實際上就是一個強大的空氣壓縮機,它有着結實的內壁讓它能夠抗拒內部極高壓力的壓縮空氣而不至於爆裂發生事故,(當然,有因爲雷鳴炮的操作不當而發生事故的例子),炮膛裡的彈丸呈圓形,彈丸的裡面也是高壓縮的空氣。
發射的時候,炮筒會發出像雷鳴一樣響亮的聲音,將高速彈丸推出去,擊中目標後,在撞擊力的作用下彈丸破裂,裡面的超高壓空氣瞬間釋放,將裝甲撕裂,強大的衝擊波甚至可以將中彈戰車本身和周圍的步兵,戰車拋到幾十米的高空!
由於它的工作原理極其簡單,屬於非制**道類武器,在科技日新月異的EP20060607上反而難以攔截,難以預測。
La L'orby, 皎月戰機,這是一種有着一個浪漫名稱的戰機,小型攻擊類戰鬥機
乘員: 2人
機長: 20.8米(地球度量衡)
機高: 3.24米
翼展 9M
翼面積 168.5M²
全機空重 6338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8316440千克
準能量攜帶 234千克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363千克
引擎(主) TL--1000型高能引擎×3
引擎(副) TL--Fax--080×4
能否垂直起降 是
最大速度 113馬赫(滿載,無防護罩)
最大速度 62馬赫(滿載,防護罩開啓)
最大航程 260000千米(滿載)
實用升限 空天型飛機,空天航母艦載也可
升率 57馬赫/秒
掛載點 0個
**收納倉 8個
空對空** DM-Dot×8
熱照射炮 ×4
激光炮 ×2
Ω光線 × 2
防護罩 ×1
這種機型是飛龍戰機的姊妹飛行器,同樣的,也配有“TT--SR”全景技術和加速度慣性緩衝裝置,但是它的副翼更大,幾乎和主翼一樣大,和主翼交叉,在地面上看去,就像一個飛翔的五角星。
它唯一的亮點就是裝配有激光類武器,這是泰蘭德爾人從蒙杜莎人手中繳獲的技術,所以極高溫度的激光對蒙杜莎人的特種裝甲有着很好的效果。
Ω光線是一種泰蘭德爾人在蒙杜莎激光科技基礎上的一個重大發展,也被稱作“S'nalu"(騎士軍刀)。這是一種可怕的武器。
Ω光線發射器結合了熱照射炮的持續性和激光的高功率,在空中形成兩個巨大的切割面,遠遠望去,皎月戰機就像揮舞着兩把巨大的砍刀,將應在刀刃上的一切無情的一刀兩斷.......不過生物單位直接就會化爲灰燼......
終極武器,空天航母!
乘員: 2400人(標準配備,艦載機乘員不算)
艦長: 1人
副艦長: 2人
後勤人員: 400人
甲板: 50人
其他: 1947人
艦長: 1500米(地球度量衡)
艦高: 220米
艦寬: 420米
整艦裝備質量: 268100噸(地球度量衡)
整艦滿載質量: 336706噸
準能量攜帶 13000噸
最大要求能量攜帶15000噸
引擎(主) SAMT--Spta反重力引擎×6
引擎(副) Soc--Ⅲ型反作用力引擎×12
最大航速 ∞
最大速度 ∞
最大航程 ∞
實用升限 空天型
升率 413馬赫/秒
飛行器彈射艙 ×8
Max---Ⅰ ×80
防護罩(DOC3100型 ) ×1
武器系統:
玄武炮: ×1
這是泰蘭德爾人的終極武器,也是泰拉德爾人的精神信仰,民族精神的偉大支柱!從泰蘭德爾民族發明這種武器以來,就沒有一艘被擊沉過,先進的反重力引擎,可以空天海三用,強大的超時空加速引擎可以讓龐大的艦身實行空間跳躍,無與倫比的運輸能力可以攜帶大量的補給及戰鬥單位。先進的雷達預警技術可以在10萬公里的半徑內發現敵人並指揮戰鬥單位提前進入最佳攻擊位置迎敵。
無堅不摧的艦體裝甲配合更爲先進的DOC3100型防護罩,讓身居其中的人感到踏實與依靠。它的裝甲技術並不是很先進,要整整落後蒙杜莎人100多年,但也畢竟是泰蘭德爾最高級別的裝甲了。它的新式防護罩我要說明一下,它不同於普通飛行器和戰車所安裝的ST-WR防護罩,這種防護罩屬於電子雲霧防護罩。
我做好了仆街的準備,再冒死來一段暴打分手體,大家都知道,原子核和原子的關係,拿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相比,就像我們拿着乒乓球和地球的大小相比一樣,如果把我們居住的地球壓縮成一個原子核,那麼我們的星球只有一顆乒乓球那麼大(毀三觀了吧)。
那麼原子表面是什麼呢?就是圍繞原子核高速旋轉的電子形成的電子雲!它受原子核正電荷的吸引,這種引力很強,(比方說摩擦生電只能維持一會,就沒電了,專業點說,就是電荷又恢復平衡了)
因此物體的表面,堅硬或柔軟,都是由原子核周圍的高速旋轉的電子構成的!原子的表面看似光滑,是因爲電子移動的太快了!這層電子外殼就叫做“電子雲”這麼解釋,不知道大家明白什麼叫電子雲霧防護罩了沒有?(我靠!我終於知道科幻小說不受歡迎的原因了!)
這種防護罩無堅不摧,所以,你永遠都無法通過它的防護罩看清戰艦的真面目,但是,這層防護罩有個缺點。就是一旦開啓後,外邊的進不來,但是裡面的也出不去,所以,在艦載機起飛或降落的時候是不能開啓防護罩的,這時候的空天航母是容易遭到攻擊的。
玄武炮,我也要說明一下,它安裝在空天航母的內部,炮口處於空天航母的前端,這也是空天航母的唯一武器,只能在宇宙空間中使用,聚合宇宙中的暗能量,形成高溫高壓高熱量的高速粒子流衝擊波,摧毀眼前的一切..........
這種有着恐怖破壞力的大炮也有着很多的缺點,比方說對能量的消耗過高,最危險的是在使用的時候DOC3100型防護罩會因爲能量供給不足而關閉,所以泰蘭德爾人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種武器的。
Max---Ⅰ,小型無人駕駛飛機(受空天航母的指揮室發出的智能信號遙控),航程短,只能爲航母提供有限的保護。
攜帶有兩門熱照射炮和6枚DM--Dot視覺成像**(詳見飛龍戰機)。
這種空天航母造價極高,所以泰蘭德爾僅有8艘,其中2艘屬於光榮的泰蘭德爾航空兵師。
剩下的隸屬於其他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