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光之山

“這樣啊,這個問題倒是的確必須得解決,英國人是怎麼搞的,難道他們就沒看到印度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慘劇,這簡直太不像話了,必須加以譴責。”楊皇帝義正言辭地說道。

“還有立刻以我的名義照會英國政府,印度人民沒時間等到談判結束,讓他們趕緊把印度皇冠送來,都已經打輸了,還霸着那東西幹什麼!”緊接着他又說道。

“陛下,現在的問題並不僅僅只有英國方面,印度人民似乎更希望獲得du立,他們在之前的反英起義中,已經建立起兩個政權,而且那些地方王公們也正處於割據狀態,這些也是制約我們救援的重要原因。”張權趕緊說道。

“馬神父,有這樣的事情嗎?”楊豐一臉疑惑地問那名神父。

“是的,陛下,目前印度存在有以孟買爲首都的印度共和國政府和以達卡爲首都的孟加拉共和國政府,另外各邦土王也都完全處於割據狀態,這些政權之間頻繁發生戰鬥,甚至有搶劫殺害中國慈善救援人員的情況。而中國士兵只能控制幾個主要的大城市,對於深處內陸的印度災民無力救援,想要真正解決印度的災難,首先必須解決這些割據勢力,只有陛下戴上印度皇冠,以皇帝身份統治這片土地,取消那些非法的政權,才能夠真正進行大規模救援。”馬神父一臉悲憫地說。

這時候被邀請來看戲的印度社會名流們哪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尤其是那些印度社會名流們也都不是傻子,他們說白了就是來勸進的,請楊皇帝戴上印度皇冠人家就出手救。還想着搞什麼du立人家就不救,說到底誰也不可能把錢拿給別人花,如果印度不是楊皇帝的領地他有什麼救援的義務?

雖然這時候阿三們真得很想du立,可問題是形勢不由人啊,到現在印度的瘟疫已經死亡超過五千萬了。而且絲毫沒有看到減弱的跡象,雖然歷史上印度的確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瘟疫,但像這一次如此兇猛卻從沒有過。如果再沒有強有力的外部幫助,恐怕再繼續下去印度人就得都死光了,而且這時候已經不僅僅是霍亂疫情在肆虐,像什麼鼠疫。傷寒之類亂七八糟都開始氾濫。在印度老百姓中間關於印度人罪孽深重所以上天懲罰的說法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一點從在印度的中國人極少有人感染就可以證明。

這種情況下還du立個屁,再折騰下去人都沒了,那些社會名流們立刻向楊皇帝表示,印度人民的du立訴求只是針對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而言。如果是楊皇帝這樣偉大的君主來擔任印度皇帝,那麼印度人民高興還來不及呢,只要楊皇帝戴上印度皇冠,其他那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政權統統煙消雲散了,他們要是敢於對抗皇帝陛下,那印度人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這樣我就放心了,我這個人是最講道理的,如果印度人民真得希望du立。那一定要說出來,我是不會勉強你們非接受我的統治的,這樣吧。諸位都是印度人民所尊敬的耆老,就由你們來向印度的各方政治力量進行聯絡。大家聚到一起,就在德里吧,然後我也會派人過去,開個會討論一下,如果都願意接受我這個皇帝。那麼我也就義不容辭了,如果不願意。那就由我做個鑑證,你們討論一下是成立一個國家還是乾脆分開幾個國家。總之我會充分尊重你們的選擇。”楊豐笑眯眯地說道。

當然他是尊重印度人民的選擇了,中國政府不尊重這就沒辦法了,中國政府尊重,中國國會的資本家們不尊重,那也一樣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之如果印度人民真得信了他的話,接下來就繼續在瘟疫的地獄裡掙扎吧!這一點但凡有點頭腦的明白,楊皇帝和中國政府,國會互相配合扮紅臉白臉也不是一回了。

緊接着在一片輿論的吹捧聲中這些印度名流們被皇帝陛下的專機又送回了中國控制下的加爾各答,然後在軍隊護送下開始前往各地進行聯絡,把各派政治勢力都聚集到德里去開全印度大會,當然這就需要點時間了,在此期間…

在此期間印度人民只好再忍一忍了,中國國會以不是中國人沒有義務幫助爲理由,否決了內閣奉皇帝命令提出的增加援助印度專項資金的議案,也就是說中國政府暫時依然不會進行援助。這樣楊皇帝也沒有辦法,只能繼續號召中國民間人士加大對印度的救援力度,並且他和皇后共同捐贈一億華元,但因爲製藥廠產能有限,而且還得大量供應國內和東南亞中國領土上的民衆,所以像疫苗,特效藥什麼的供應也越來越緊張。

當然,新的藥廠在楊皇帝親自關心下已經開始建設,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滿足需求,總之還是等等吧!

而在此期間,楊皇帝和中國政府也對英國政府漠視印度災情進行了強烈譴責,並且指出正是他們的拖延才導致了數千萬印度民衆的無辜遇難,尤其是英國至今不肯主動把印度皇冠交出的行爲簡直不可理喻。

他們的譴責把英國人氣得差點吐血,不帶這麼不要臉的,地方你們佔去了,難道出了瘟疫還得我們管?簡直不講道理嘛!你們自己故意看着印度人死光,卻把屎盆子栽到我們頭上,霸權主義嘴臉簡直令人髮指。

不過他們也很清楚,這時候人家有不講理的資格,而英國卻沒有辯解的資格,格雷爵士正在趕往中國,接下來的談判中要多少戰爭賠款那完全就是楊豐一句話而已,他就是咬死了三百億,那協約國也只能掏這三百億,這時候拍拍他馬屁說不定談判的時候還能少要點,要是惹火了他再加三百億英國人也只能忍着,既然這樣那英國政府也就只有道歉,承認錯誤了。

至於那頂皇冠…

哪有印度皇冠?原來莫臥兒王朝的皇冠早不知去哪兒了,後來的印度皇冠是喬治五世造的,現在他還是喬治王子呢,他爹愛德華七世和維多利亞老太太用來代表印度皇帝身份的,是那頂帝國皇冠,可那是大英帝國皇冠,並不單純是印度皇冠,總不能把這頂皇冠給他送去吧?那英國算怎麼回事?雖然這時候的英國國王也就只有資格戴回沉重的聖愛德華冠了,但這事性質不一樣。

如果把大英帝國皇冠戴在楊皇帝頭上那豈不成了連英國也算他的了,要知道這頂皇冠可是當初愛德華七世用來加冕的,他媽也是戴這頂帝國皇冠,這已經是英帝國的象徵,聖愛德華冠纔是代表英格蘭王國的。

“荒謬,我對維多利亞女王就像對自己的長輩一樣尊敬,怎麼能拿走她心愛的王冠呢,英帝國皇冠是屬於女王陛下的,應該作爲她的紀念品永久封存,至於印度皇冠,英國不是還有一塊莫臥兒王朝皇冠上的鑽石嗎?由它代表就可以了。”楊皇帝義正言辭地對專程跑到北京來向他解釋的英國王室代表說道。

好吧,這位伯爵閣下立刻明白他是要那塊光之山鑽石,既然這樣就好辦了,雖然那塊鑽石也挺珍貴,但再珍貴也就是個玩物而已,沒必要爲它得罪楊皇帝,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拍他馬屁讓他落在英國頭上的刀子輕一點。在明白了他想要什麼之後,這位伯爵趕緊乘坐中國的轟炸機飛回倫敦,然後把光之山鑽石又給他送到了北京,在這過程中英國王室沒有絲毫猶豫,估計也期待着楊皇帝戴上鑲這塊鑽石的皇冠後,也能受個詛咒什麼的。

“詛咒?我會害怕詛咒嗎?”楊皇帝不屑地說,不過嘴上是這麼說他對這種神叨叨的事情還是有點戒心的,要不然早就找人去把圖坦卡蒙的墳給考了,光之山鑽石的詛咒是針對男人,大不了用這塊鑽石給皇后造一頂皇冠然後鑲在上面,至於自己則另外製作一頂印度皇冠就是了,不過這頂皇冠最好由印度人民湊錢來製作,這樣也可以體現一下印度人民對皇帝陛下的擁戴。

這個問題就交給德里的印度大會來解決了。

解決了印度皇冠的問題,楊皇帝忽然想到英國王室手中還有一塊應該屬於自己的鑽石。

非洲之星啊。

不過和原來歷史上不同的是,這時候的非洲之星還沒來得及切割,它發現的時候歐洲已經陷入戰爭了,儘管和歷史上一樣送到倫敦獻給了愛德華七世,但正處在戰爭中的愛德華七世也沒工夫把它進行切割,更何況原本是交給美國公司切割的,這時候那家美國公司早毀於戰火了,所以那塊三千多克拉的巨大原石依然在英國皇室的寶庫裡。

“這不行,這塊鑽石應該是屬於南非人民的,怎麼能留在英國手中呢?去,跟南非首相說一下,讓他們向英國王室要求歸還這塊鑽石,告訴他們,這塊鑽石必須鑲在我的南非王冠上!”楊皇帝獰笑着對袁侍從()

第79章 留下吉野第507章 牆倒衆人推第128章 引蛇出洞第138章 聯合艦隊的落幕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598章 突襲第129章 福州暴亂第505章 登陸第356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670章 暗戰第231章 突襲第407章 造艦狂潮第569章 有一種戰鬥叫**第627章 海空大戰第360章 職業革命家第459章 德國人的進攻第36章 搶地盤第41章 科威特總督第386章 霸道第146章 伊藤博文之死第310章 史上最大海盜集團第79章 留下吉野第259章 美國的恥辱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165章 薊運河之戰第324章 完美型戰列艦第601章 水淹七軍第437章 華元霸權時代的揭幕第241章 劃界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405章 潛艇第431章 爲了尊嚴第357章 洛陽之行第663章 黃俄羅斯第381章 陰謀家的表演第478章 試航第47章 陷阱第451章 階級第406章 落幕第365章 完勝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402章 皇后駕到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647章 養狗第523章 戰爭準備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531章 進擊的法國人第83章 目標大阪第581章 覆滅第302章 製造的勝利第340 分割美國第597章 空降作戰第578章 節奏很重要第492章 英德大戰第221章 屈辱的護航第59章 反清復明檄第劉五三章 聯合國第648章 印度皇帝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589章 碾壓第615章 炸彈之母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557章 政治家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675章 一起去俄國找老婆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84章 巴林塔瓦克的怒吼第497章 難題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4章 炫耀第355章 中國志願軍第121章 三八線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271章 加勒比海共同防禦條約第544章 衆望所歸第104章 飛揚跋扈第672章 屈服第416 猛虎戰車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562章 請求侵略第448章 帝國主義者第543章 臨門之戰第466章 同盟國的危機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201章 絕境第51章 目標甲午第23章 圈地第266章 翻雲覆雨第554章 水缸炮第582章 出賣第218章 趁火打劫第127章 借刀殺人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75章 鬆島出塢第139章 較量第350章 抗議
第79章 留下吉野第507章 牆倒衆人推第128章 引蛇出洞第138章 聯合艦隊的落幕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598章 突襲第129章 福州暴亂第505章 登陸第356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670章 暗戰第231章 突襲第407章 造艦狂潮第569章 有一種戰鬥叫**第627章 海空大戰第360章 職業革命家第459章 德國人的進攻第36章 搶地盤第41章 科威特總督第386章 霸道第146章 伊藤博文之死第310章 史上最大海盜集團第79章 留下吉野第259章 美國的恥辱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165章 薊運河之戰第324章 完美型戰列艦第601章 水淹七軍第437章 華元霸權時代的揭幕第241章 劃界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405章 潛艇第431章 爲了尊嚴第357章 洛陽之行第663章 黃俄羅斯第381章 陰謀家的表演第478章 試航第47章 陷阱第451章 階級第406章 落幕第365章 完勝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402章 皇后駕到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647章 養狗第523章 戰爭準備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531章 進擊的法國人第83章 目標大阪第581章 覆滅第302章 製造的勝利第340 分割美國第597章 空降作戰第578章 節奏很重要第492章 英德大戰第221章 屈辱的護航第59章 反清復明檄第劉五三章 聯合國第648章 印度皇帝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589章 碾壓第615章 炸彈之母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557章 政治家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675章 一起去俄國找老婆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84章 巴林塔瓦克的怒吼第497章 難題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4章 炫耀第355章 中國志願軍第121章 三八線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271章 加勒比海共同防禦條約第544章 衆望所歸第104章 飛揚跋扈第672章 屈服第416 猛虎戰車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562章 請求侵略第448章 帝國主義者第543章 臨門之戰第466章 同盟國的危機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201章 絕境第51章 目標甲午第23章 圈地第266章 翻雲覆雨第554章 水缸炮第582章 出賣第218章 趁火打劫第127章 借刀殺人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75章 鬆島出塢第139章 較量第350章 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