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遙遠的橋

東布羅夫斯基的人繼續留在土倫接受技術訓練,而維比茨基的人則在完成了一定的理論學習和偵察反偵察訓練之後就離開了法國,前往意大利實習。

拿破崙在意大利已經站住了腳跟,並且開始向奧地利在意大利的屬地倫巴第發起了進攻,靠着犀利的波拿巴步槍和繳獲的意大利炮,拿破崙打得博利厄元帥節節敗退。在和撒丁王國的談判中,拿破崙迫使撒丁王國開放波河上的瓦倫察渡口。而這一條件也被撒丁王國透露給了奧地利人——畢竟撒丁王國在能否收復失地的問題上已經完全沒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了。他們已經認識到,除非奧地利人能獲勝,否則皮埃蒙特就要和他們永別了。

博利厄元帥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不敢怠慢,趕緊把所有能夠集中起來的軍隊都集中到瓦倫察渡口附近。在此前的小規模的戰鬥中,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軍隊和拿破崙的軍隊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了。因此,波河就成了他擋住拿破崙的唯一希望了。

拿破崙也將大軍帶到了瓦倫察渡口附近,並且不斷派出小股部隊渡河偵察。做出一副準備從這裡強渡波河的樣子,雙方的小規模衝突幾乎從來沒有消停過。

這些小規模的衝突讓奧地利人的士氣越發的一落千丈。首先是雙方的武器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法國人手中的線膛槍射擊快,精度高,打得奧地利人幾乎擡不起頭來。而在擊敗了撒丁王國之後,拿破崙手中的騎兵的短板也被補了上來。這些裝備了左輪手槍的法國偵察騎兵,在小規模的戰鬥中,把奧地利騎兵打得都懷疑人生了。

而且自打進入了意大利之後,軍隊的士氣也大大的提升了。這不僅僅是因爲勝利,還因爲軍餉中的一半都可以用銀幣而不是指券來支付了。考慮到這些年來,軍隊的軍餉一直是用指券支付的,而指券因爲通貨膨脹,跌得一塌糊塗,但是如果你只單單看數字,那士兵們的軍餉在數字上倒是漲了好多倍。如今突然有一半的軍餉用銀幣來支付,那個感覺就像突然間法幣可以按二比一的比例換成袁大頭了一樣。士兵們拿到這麼多的軍餉,士氣自然是翻着跟斗往上漲。很多戰士都忍不住寫信回家,鼓勵自己的兄弟也來意大利,作爲義勇軍,協助法軍爲國戰鬥。書信的內容當然各種各樣,但是有那麼一句是幾乎沒有區別的,那就是:

“這裡敵軍很傻,軍餉很多,趕緊來!”

在這樣的壓力下,爲了守住河岸,博利厄元帥不得不將所有能找到的軍隊都調到了這裡,好藉助地勢,頂住法國人。另一方面他也不斷地派出使者前往維也納,向國內求救。

然而拿破崙根本就沒打算在瓦倫察渡口強度波河,就在博利厄元帥幾乎將其他的所有軍隊都調到這裡來了之後,他卻帶着大軍,以驚人的速度急行軍五十英里,到達了下游的皮亞琴察。並在那裡直接度過了波河。

法國人全軍轉移這樣的大動作自然是瞞不過奧地利人的,但是博利厄元帥卻幾乎毫無辦法,因爲他手下的部隊根本就跟不上法軍的行進速度,他們先是試圖跟上法國人,在皮亞琴察堵住法國人,但在發現自己的根本就跟不上法國人之後,博利厄元帥便立刻做出了撤過阿達河,利用阿達河來阻擊法國人的決定。

手下的將士們對元帥的決定都非常贊同,這些天來,通過和法國人的一系列小規模交戰,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法軍騎步精銳,野地浪戰,萬萬不可。

而且阿達河在自然條件上要比波河更有利於防守,因爲這條河急流險灘頗多,幾乎沒有真正適合大軍使用的渡口,最適合大隊人馬通行的只有一座橋樑,只要將大軍撤過河,然後炸掉這座橋,雖然撤退丟掉了大片的土地,但至少他們就暫時保住了大半個倫巴第。

拿破崙自然也知道那座橋的重要,所以,一渡過波河,他就立刻派出達武,讓他帶上一隊騎馬步兵,去奪取橋樑。拿破崙原本以爲博利厄元帥會直接衝上來和自己交戰,在他的計劃中,法軍先正面擊敗奧軍,然後穿插過去的達武又阻斷了他們的退路,自然就可以一舉全殲奧軍。但他卻沒想到博利厄元帥撤退得竟然這樣的果斷。

所以當達武帶着那些騎馬步兵趕到橋樑附近的時候,卻遠遠的發現奧地利人已經在過橋了。

達武看了看自己身邊的軍隊,人數不過五百,但是那邊的奧地利人卻至少有兩萬(包括了意大利僱傭軍),而且博利厄元帥安排撤退安排的很不錯,後衛部隊佈置的相當好——顯然直接進攻是行不通的,哪怕是勇敢的達武也知道,直接衝上去,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於是達武讓士兵們下了馬,躲在一個小樹林後面,他自己則拿着一個望遠鏡,爬到旁邊的一個小山包上朝着那邊眺望。

奧地利人的撤退組織得還算不錯,軍隊井井有條的過了橋,後衛的部隊也開始陸陸續續地開始後撤過橋了。不過這最後的後衛部隊大多都是意大利傭兵,他們的撤退就顯得有點亂了。

達武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等這些意大利人都過了橋,奧地利人也許會炸掉橋樑的。到那時,再想過河,就會多出很多的波折。於是他便悄悄的從小山包上下來,將士兵們召集了起來,命令他們立刻以散兵陣型,向對面的敵軍展開攻擊。

法軍立刻向那些意大利僱傭軍發起了攻擊,槍聲一響,出乎達武預料的事情卻發生了:意大利人一開始還堅持了一小會兒,但突然之間,意大利人那邊亂放了一排槍,然後意大利僱傭軍就亂成了一團,他們根本就不進行抵抗,而是一窩蜂的涌向橋頭,急着趕緊過橋。

“這……這些意大利人未免也太可愛了吧?”面對這場景,達武差點都傻了眼,好不容易,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意大利人在橋上相互推搡,罵罵咧咧,甚至還莫名其妙的向天空開槍。達武的人趁着這混亂就衝了上去,幾乎毫無障礙地就衝到了橋頭。

守在橋頭的意大利人要麼逃過橋去了,要麼就投降了。達武找到一個會法語的意大利僱傭兵軍官一問,才知道,意大利人這樣子,也是有原因的。

“奧地利人在橋上裝了炸藥,他們吩咐我們一過橋,就立刻把橋炸掉。點火的事情本來是歸我們乾的。但是剛纔槍響了之後,一隊奧地利騎兵突然朝着橋頭過來了——他們不是來幫我們守橋的,那些該死的猶大,他們是來炸橋的,他們想要直接炸掉橋,根本就不管我們過沒過來……這幫該死的猶大!”

第一隊過來炸橋的奧地利人被守橋的意大利人識破了,並被驅趕了回去。但是奧地利人明顯不死心,他們很快又組織起一隊騎兵想要衝過來炸橋,但是已經到了橋頭的法軍立刻用密集的步槍子彈和小甜瓜把他們打了回去。

博利厄元帥在得到了法軍佔據了橋樑的報告之後,差一點直接暈了過去。但是他還是立刻反應了過來,他注意到自己的炮兵正好落在了後面,就下令,立刻將炮兵推上去,用實心炮彈往橋上猛烈開火,以掩護其他部隊前去炸橋。

實心炮彈的精度當然是很悲劇的,但是奧地利人大炮不少,博利厄元帥一下子就集中起了五十多門炮,呼呼呼地往大橋上亂打,剛剛過了橋的法軍頂不住,便又退回到橋這邊來了。但是法國人的線膛槍實在是太犀利,奧地利人派出的炸橋敢死隊衝了幾次,也沒衝上來。

達武一邊指揮士兵們用步槍火力封鎖橋樑周圍的區域,一邊也在隊伍中選出敢死隊,下到橋樑下面拆除炸藥。奧地利人想要衝過來阻攔,卻被排槍打了回去。

就在博利厄元帥下定決心,打算不顧傷亡,靠着人數優勢硬壓上去的時候,卻又有一隊法軍趕到了。

這次剛來的奧熱羅帶着的騎兵。拿破崙一發現奧地利人已經撤退,立刻就擔心達武這裡會不會有危險,便讓奧熱羅帶着新組建的騎兵師,趕緊趕了過來。得到生力軍的增援的達武順利的鞏固了自己在河流西岸的陣地,他派出的敢死隊也順利地拆掉了奧地利人佈置的在橋下的炸藥。但是因爲敵軍大炮的封鎖,想要衝到橋的那頭去,卻非常困難。

到了傍晚時分,拿破崙的主力終於到了橋邊,此時天已經快要黑了,兩軍便隔着河流對峙了起來。

當天晚上,拿破崙將他的幾位軍官召集在一起,分配了明天的戰鬥任務,準備一舉突破敵軍的防線。畢竟橋樑基本上已經控制在法軍的手中了,拿破崙對於突破對面不過兩萬奧軍的防線充滿了信心。然而當法軍在第二天早上按照計劃,向奧地利人的陣地發起攻擊之後,拿破崙卻驚訝的發現,博利厄元帥又一次動在了他的前面——他在半夜裡,就讓人釘死了大炮的火門,然後拋下那五十多門大炮,帶着軍隊撤走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規則第一百三十章,入夥第五百一十三章,屠龍第一百九十八章,叛亂和政變第五百二十章,開普敦(3)第三百一十五章,上帝帳幕第三百七十九章,乾淨的奧運會第五百二十六章,好總督第四百二十三章,熱羅姆的培養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巴黎的變故第一百一十六章,豐收年和饑荒第八十九章,信件第六十七章,出逃(2)第三百五十三章,惡法第二百八十八章,救國會第一百八十九章,鐵壁第四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四百九十二章,撤退(4)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二百一十二章,開放日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九十二章,兵變(3)第一百五十三章,波蘭人的期待和對波蘭人的期待第二百四十一章,鋼鐵和經濟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沼澤第五百四十二章,和談(2)第二百九十五章,神蹟第一百二十九章,我們一起發財吧!第三百八十四章,開幕式第三百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第二百三十二章,風浪和T頭第一百七十二章,治安強化(3)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五百一十四章,破案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二百四十八章,真理部的陰謀(2)第五百一十二章,機會第四百章,焦土抵抗第一百四十一章,呂西安的新工作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四百三十一章,裝甲列車和無後坐力炮第九十六章,危局(4)第三十九章,動盪中的首演(2)第一百八十六章,防禦無敵(2)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三十二章,修改第一百三十七章,波蘭沒有滅亡第五百零四章,軟實力第五百一十七章,賄賂第二百二十三章,太上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五百四十九章,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二章,海地問題第三百三十五章,要像防賊一樣防自己人第四百零七章,三贏第二百一十九章,沼澤第一百三十七章,波蘭沒有滅亡第四百三十六章,失敗第四百二十章,我要帶頭投降第七十章,投票(3)第四百八十九章,撤退第十八章,扶弟魔的論文(4)第四百三十章,貿易戰和代理人戰爭第五百二十九章,談判(3)第四百七十一章,海戰(4)第五百三十五章,越獄行動(3)第三百四十章,拍賣第一百八十九章,鐵壁第三百五十六章,山寨貨第五十一章,玩火第四十章,動盪中的首演(3)第一百六十六章,和平和生意(4)第三百零八章,測試第三百一十四章,革命的福音第三百五十章,平叛第二百七十三章,對策第四百五十三章,決不能讓美國認輸第二百二十二章,規則第三百二十七章,不肯買買買的後果第三百七十四章,嘲諷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假不知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威懾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一百九十一章,受命於敗軍之際第二百五十四章,甩鍋第二百六十五章,和平宮第四百九十八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第一百八十章,翻邊(2)第五百零二章,第二百三十二章,風浪和T頭第三百零三章,造不如買第四十章,動盪中的首演(3)第五百三十章,談判(4)第三百四十二章,老科學家拉瓦錫第一百六十五章,和平和生意(3)第四百八十章,圍攻(6)第八十四章,法蘭西,前進!第五百一十四章,破案第三百六十四章,分配
第二百二十二章,規則第一百三十章,入夥第五百一十三章,屠龍第一百九十八章,叛亂和政變第五百二十章,開普敦(3)第三百一十五章,上帝帳幕第三百七十九章,乾淨的奧運會第五百二十六章,好總督第四百二十三章,熱羅姆的培養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巴黎的變故第一百一十六章,豐收年和饑荒第八十九章,信件第六十七章,出逃(2)第三百五十三章,惡法第二百八十八章,救國會第一百八十九章,鐵壁第四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四百九十二章,撤退(4)第四百二十八章,擴軍第二百一十二章,開放日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九十二章,兵變(3)第一百五十三章,波蘭人的期待和對波蘭人的期待第二百四十一章,鋼鐵和經濟戰第二百一十九章,沼澤第五百四十二章,和談(2)第二百九十五章,神蹟第一百二十九章,我們一起發財吧!第三百八十四章,開幕式第三百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第二百三十二章,風浪和T頭第一百七十二章,治安強化(3)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五百一十四章,破案第一百八十二章,翻邊(4)第二百四十八章,真理部的陰謀(2)第五百一十二章,機會第四百章,焦土抵抗第一百四十一章,呂西安的新工作第三百五十七章,爭論第三百六十五章,分配(2)第四百三十一章,裝甲列車和無後坐力炮第九十六章,危局(4)第三十九章,動盪中的首演(2)第一百八十六章,防禦無敵(2)第三百九十四章,羅馬帝國第三十二章,修改第一百三十七章,波蘭沒有滅亡第五百零四章,軟實力第五百一十七章,賄賂第二百二十三章,太上第三百七十章,我把你當兄弟第五百四十九章,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二章,海地問題第三百三十五章,要像防賊一樣防自己人第四百零七章,三贏第二百一十九章,沼澤第一百三十七章,波蘭沒有滅亡第四百三十六章,失敗第四百二十章,我要帶頭投降第七十章,投票(3)第四百八十九章,撤退第十八章,扶弟魔的論文(4)第四百三十章,貿易戰和代理人戰爭第五百二十九章,談判(3)第四百七十一章,海戰(4)第五百三十五章,越獄行動(3)第三百四十章,拍賣第一百八十九章,鐵壁第三百五十六章,山寨貨第五十一章,玩火第四十章,動盪中的首演(3)第一百六十六章,和平和生意(4)第三百零八章,測試第三百一十四章,革命的福音第三百五十章,平叛第二百七十三章,對策第四百五十三章,決不能讓美國認輸第二百二十二章,規則第三百二十七章,不肯買買買的後果第三百七十四章,嘲諷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假不知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威懾第四百零四章,接收大員第一百九十一章,受命於敗軍之際第二百五十四章,甩鍋第二百六十五章,和平宮第四百九十八章,愛爾蘭的開國大典第一百八十章,翻邊(2)第五百零二章,第二百三十二章,風浪和T頭第三百零三章,造不如買第四十章,動盪中的首演(3)第五百三十章,談判(4)第三百四十二章,老科學家拉瓦錫第一百六十五章,和平和生意(3)第四百八十章,圍攻(6)第八十四章,法蘭西,前進!第五百一十四章,破案第三百六十四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