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自體集羣

如同喬安期待的那樣,他的“魔法獸”隱性血脈,新增了一個“蛇蜥”子類。

除此之外,喬安還獲得了一種全新的隱性血脈——寒系亞種生物!

前段時間喬安曾注射過“火靈術士”安東尼奧尼的血液喚醒劑,事後獲得了“火系亞種”血統,現在又兼併了十二頭寒蛇蜥的“寒系亞種”血統,達成“冰火兼修”的成就。

喬安不由有些擔心,寒系與火系兩種屬性互相剋制,自己體內的“寒系亞種”血統和“火系亞種”血統,會不會發生衝突?

就目前來看,他的身體很健康,兩種血統並沒有發生衝突的跡象,這或許是因爲他體內的冰火兩種血統還都處於“隱性”狀態,非常稀薄,即便存在衝突,也不足以擾亂這具肉體的生理機能。

如果這一猜測符合事實,喬安還可以得出一個推論。

假如將來自己繼續強化冰火兩種血脈力量,那麼最終也只有一種血脈能夠由“隱性”變成“顯性”,不太可能冰火兩種血脈都變成顯性。

如果自己選擇將“火系亞種”強化爲顯性血脈,那麼對立的“寒系亞種”就只能停留在隱性血脈的階段,再怎麼強化也不會進化了。

反過來也一樣。

冰火兩種強化路線不能兼得,這是確保身體不至於因血脈對立衝突而崩潰的基本前提。

那麼繼續往長遠考慮,一個兼有“顯性火系血脈”和“隱性寒系血脈”的生物,能否將這兩種對立的血脈都遺傳給自己的後代呢?

喬安覺得,至少從概率上不排除這種可能性,至於子代最終顯現出哪種血統,可能存在一定的隨機性。

喬安將這些想法隨手記錄在筆記本上,而後收起書本和實驗儀器,將桌椅堆到牆邊,把整個房間清理出一大片空地。

站在空地中央,喬安環顧四周,又擡頭看了一眼天花板,目測換了這件大屋子以後,室內空間足夠容納十二頭寒蛇蜥,便在自己胸口拍下一道4環“變形術”,再次變成十二頭寒蛇蜥形態。

喬安這次提前有了準備,沒有重蹈覆轍,毀壞旅館客房的傢俱。

龐大的身軀幾乎貼上牆壁和天花板,喬安只能小心地扭動脖頸,避免自己的衆多頭顱糾纏在一起,接着開啓“內視術”,查看自己當前的身體狀態。

……

當前形態:十二頭寒蛇蜥(巨型魔法獸,寒系亞種)

屬性(+6腰帶):力量34,敏捷18,體質31,智力34,感知20,魅力22

……

特殊能力(十二頭寒蛇蜥):再生(4能級/輪,酸火抑制),60尺柱形凍寒噴吐,水陸兩棲,寒冷免疫,火焰易傷;

……

喬安在變形之前,已經注射過“喚醒劑”,配合“變形術”,變成十二頭寒蛇蜥之後,可以模擬出這頭巨獸的全部超自然能力。這些都在喬安的預料之內,故而處之泰然,反倒是那項很不起眼的“水陸兩棲”,給他帶來一個小小的驚喜。

喬安以往常用的那些特殊形態,比如鷹人,蜂人,蛛化精靈,變異雪怪,妖蛇人,也包括神話雞蛇獸,只有妖蛇人略通水性,其它那些形態都不會潛水。

蛇蜥這種生物,由於體型龐大,在陸地上顯得很笨重,行動遲緩。

但是,蛇蜥一旦下了水,藉助浮力托起龐大的身軀,就會變得非常靈活,再加上出色的游泳技巧,故而蛇蜥在水中的戰鬥力,比在陸地上強出一大截。

如果將來有必要下水作戰,喬安覺得不妨變成十二頭寒蛇蜥形態,充分發揮這種魔法獸的水戰特長。

對喬安而言,變成蛇蜥,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體驗。

喬安之前變身的形態,別管長得多麼奇葩,畢竟都只有一顆腦袋。

此刻變成蛇蜥,陡然多出十一顆腦袋,簡直有點摸不着頭腦。

喬安花了好一會兒工夫,才稍微適應這具奇特的身體。

十二顆頭顱各有大腦,但是所有的大腦都歸結爲一個統一的精神,類似衆多昆蟲構成的母巢意志。

沒錯,喬安現在就有這樣一種奇妙的感覺。

一隻蛇蜥,自成一個“原生集羣”,十二顆頭顱都是集羣中的個體,而集羣的“母巢意志”就以純粹精神體的形式,存在於所有頭顱之上。

通過這一至高精神體,喬安可以分別控制十二顆頭顱進行不同的動作,甚至思考十二個不同的問題,如同多線程並行工作。

這誠然是比單線程的人類頭腦更具優勢,但是統籌起來也更加複雜,如果沒有高超的智力居中調節掌控,很容易發生混亂。

蛇蜥的智力屬性只有2點,顯然不足以掌控如此複雜的思維繫統。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生物的母巢意志並不能很好的統籌多個頭顱有效協作,而是任由這些頭顱自行其是,處於隨機遊走的混亂狀態。

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當十二顆頭顱具有共同的需求,比如覓食、求偶、交配和戰鬥的時候,它們纔會短暫的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這種生理構造,導致蛇蜥天性就有極度混亂的傾向,經常做出自相矛盾不可理喻的行爲,而且很容易就被“困惑術”這類製造精神混亂的法術控制——這一點,喬安在不久前那場戰鬥中已經親手驗證過了。

蛇蜥的特殊思維方式,使喬安聯想到一位“老朋友”,九首巨魔斯卡拉。

那個怪物的智力水平也不高,九顆腦袋經常互相打架,不過斯卡拉好歹比蛇蜥聰明得多,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能夠與人正常溝通的。

喬安變成蛇蜥形態,除了最初那段時間的不適應,現在已經習慣多頭多線程的思考方式,非但不覺得混亂,反而有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興奮感。

他那高達34的智力屬性,在掌控多個頭顱同步思考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事實上,也就只有像他這樣智力屬性高到變態的生物,纔有可能駕馭十二顆大腦並行思考,非但互不干擾,還能分工協作。

第272章:指控第178章:碧空騎士第22章 液體鍊金第364章:黃泉蜂羣第137章 瓜分戰利品第35章 報復第209章:血苔蟲第119章:冬堡的“白王子”第123章:主編來信第16章 花中夫人第43章 出路第213章 河口伏擊第194章 醜聞(Ⅱ)第140章:紅帽子第4章:蟲化症(Ⅱ)第166章:礦區紛爭第35章:集會法術第128章:神話鏈接第33章:淬毒第104章 帝國金鈔第80章:血脈之謎(Ⅰ)第52章 利立浦特的女巫(Ⅱ)第211章:紫蕈第321章:剩下的真相(Ⅳ)第300章:服輸第148章:水攻第214章:珂賽特第312章:十字路口(Ⅱ)第44章:龍血(Ⅱ)第156章 喚醒女妖第167章:讚美太陽第88章 融合第29章:地下密室第75章:懸賞告示第208章:鋸木廠的危機第35章 波紋宗第70章:象牙塔中的微瀾(Ⅰ)第102章:星界第303章:人與工具第204章:探險任務第106章 鐵牆術第108章:危險的徵兆第109章 雲霧山區第299章:原始的恐懼第56章:大貓第208章:探險裝備第36章 仇殺第49章:法術儲備第284章:另一條線索第21章:夜狩(Ⅰ)第272章:指控第109章 老對手第63章 神話縮小帽第128章 奧圖迷舞第168章 海姆達爾之血(Ⅲ)第271章:暴露第19章:獵殺第353章:誘殺第85章 苦戰(Ⅱ)第10章 妖精騎士第40章:食人第163章:船到港灣第87章 糾結第25章:交換法術(Ⅰ)第115章 海灘危機第118章 炎爆第142章:月下歷險(Ⅱ)第194章:通信第55章:搭橋法第27章 黑靈之血第190章 巨人奴役術(Ⅱ)第154章:扎古第189章:空中起舞第14章:血統之謎第204章:探險任務第108章:鎮長的禮物第130章:血脈強化(Ⅰ)第90章 決鬥第101章:海伯諾斯之血第89章 海上牧場第323章:慶祝第207章:強襲第44章 何去何從第203章 奪冠第263章:石林第181章:蛛化(Ⅱ)第319章:剩下的真相(Ⅱ)第144章 6環法術(Ⅰ)第84章 苦戰(Ⅰ)第370章:紅(Ⅱ)第61章:約瑟芬血蟲第72章 秀頜龍第193章:四大期刊第61章 對峙第250章:戰爭的腳步(Ⅱ)第368章:露比(Ⅱ)第34章:魔晶手槍第8章:療養第99章:洛根家族第135章:半龍(Ⅱ)
第272章:指控第178章:碧空騎士第22章 液體鍊金第364章:黃泉蜂羣第137章 瓜分戰利品第35章 報復第209章:血苔蟲第119章:冬堡的“白王子”第123章:主編來信第16章 花中夫人第43章 出路第213章 河口伏擊第194章 醜聞(Ⅱ)第140章:紅帽子第4章:蟲化症(Ⅱ)第166章:礦區紛爭第35章:集會法術第128章:神話鏈接第33章:淬毒第104章 帝國金鈔第80章:血脈之謎(Ⅰ)第52章 利立浦特的女巫(Ⅱ)第211章:紫蕈第321章:剩下的真相(Ⅳ)第300章:服輸第148章:水攻第214章:珂賽特第312章:十字路口(Ⅱ)第44章:龍血(Ⅱ)第156章 喚醒女妖第167章:讚美太陽第88章 融合第29章:地下密室第75章:懸賞告示第208章:鋸木廠的危機第35章 波紋宗第70章:象牙塔中的微瀾(Ⅰ)第102章:星界第303章:人與工具第204章:探險任務第106章 鐵牆術第108章:危險的徵兆第109章 雲霧山區第299章:原始的恐懼第56章:大貓第208章:探險裝備第36章 仇殺第49章:法術儲備第284章:另一條線索第21章:夜狩(Ⅰ)第272章:指控第109章 老對手第63章 神話縮小帽第128章 奧圖迷舞第168章 海姆達爾之血(Ⅲ)第271章:暴露第19章:獵殺第353章:誘殺第85章 苦戰(Ⅱ)第10章 妖精騎士第40章:食人第163章:船到港灣第87章 糾結第25章:交換法術(Ⅰ)第115章 海灘危機第118章 炎爆第142章:月下歷險(Ⅱ)第194章:通信第55章:搭橋法第27章 黑靈之血第190章 巨人奴役術(Ⅱ)第154章:扎古第189章:空中起舞第14章:血統之謎第204章:探險任務第108章:鎮長的禮物第130章:血脈強化(Ⅰ)第90章 決鬥第101章:海伯諾斯之血第89章 海上牧場第323章:慶祝第207章:強襲第44章 何去何從第203章 奪冠第263章:石林第181章:蛛化(Ⅱ)第319章:剩下的真相(Ⅱ)第144章 6環法術(Ⅰ)第84章 苦戰(Ⅰ)第370章:紅(Ⅱ)第61章:約瑟芬血蟲第72章 秀頜龍第193章:四大期刊第61章 對峙第250章:戰爭的腳步(Ⅱ)第368章:露比(Ⅱ)第34章:魔晶手槍第8章:療養第99章:洛根家族第135章:半龍(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