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柳三的珍藏

傍晚時分,朱棣父子,還有道衍和尚,才依依不捨離開軍營,尤其是老和尚,那更是如癡如醉,半點矜持都沒了。

上馬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個屁蹲,爬起來拍拍土,還在笑呢!

朱高熾嚇得不輕,偷偷湊到了朱棣的耳邊,“父王,他不是病了吧?”

朱棣搖了搖頭,感嘆道:“這就叫朝聞道,夕可死!吾兒可是交了個了不起的朋友啊!”這一次朱棣是心服口服,無話可說,連帶看朱高熾的眼神都溫和了許多,自己這個胖兒子,還真是個小福星!

“居然是郭守敬的傳人,這回可撈到了寶貝!”

朱棣意味深長道。

這個郭守敬是何許人也?

有什麼了不起,值得朱棣如此推崇?

其實換成別的藩王,倒未必這麼失態,可朱棣不一樣,他身在昔日的元大都,在這裡,有太多郭守敬的痕跡!

首先,大都城是郭守敬督造的,朱棣每天住的王宮,是人家留下的。其次,大運河,從通州到大都積水潭,這段叫通惠河,也是郭守敬修的。

北平的糧餉供給,全都靠着運河,朱棣幾次去查看,親眼見過郭守敬修的閘壩、斗門,美觀實用,過了一百年,還能澤被蒼生!

只有兩個字:佩服!

郭守敬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堪稱昏暗的元朝歷史,少有的亮色!

他是河北人氏,家學淵源,從小聰敏好學。郭守敬的學問不限於儒家的典籍,他精通天文,算學,甚至懂得水利工程。

在二十歲時,他親自指揮,疏浚了家鄉的河道,修復了淹沒多年的石橋,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到處修渠建壩,灌溉農田。

後來郭守敬又進了工部,參與修訂新的歷法。

郭守敬如魚得水,他創制和改進了簡儀、圭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在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

前後完成的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堪稱著作等身!

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授時歷》,準確程度令人髮指,幾乎和後世通行的公曆相差無幾!

毫無疑問,郭守敬是了不起的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實幹家,科學家!他的成就完全可以和沈括相提並論,遠不是那些只會吟風弄月的遷客騷人能比肩的。

郭守敬雖然侍奉昏暗的元朝,但是他十分幸運,官至宰相不說,還足足活了86歲,堪稱福壽雙全。

只不過在郭守敬死後的三十多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最終推翻了他效忠一輩子的大元朝。

郭守敬的後人也在戰亂之中,失去了蹤影,至於他的著作,也閃失大半,殘存的一些書稿,也因爲太過高深,沒人能看得懂。

朱棣在看了郭守敬修的運河之後,就十分感慨,如此天縱之才,怎麼就生在了大元朝?若是他能晚生一百年,替大明效力,那該多好啊?

想歸想,元末的混戰已經摧毀了一切,朱棣根本不奢望了。

可誰能想到,突然從天而降一個郭守敬的傳人!

朱棣的興奮,可想而知!

難怪他懂煉體之法,郭守敬活了86歲,身強體健,能沒有兩下子嗎?至於天文算學,那更是郭氏的看家本事!

“道衍大師,你看這小子信不信得過?”

老僧哈哈大笑,“殿下,信不信得過,又能如何?老衲跟他談了一個下午,所獲頗豐。小小年紀,能如此精通算學,除了郭氏傳人,老衲實在是想不出別的可能!”

道衍笑得十分開心,他精通儒釋道,也懂得天文,可跟郭守敬沒法比。老和尚關心《授時歷》,關心天文,還有個更深層的想法……皇帝被尊爲天子,誰能當皇帝,要看天命,當了皇帝,還要敬畏天變!

可以說,皇權的神聖,都跟虛無縹緲的天掛在了一起。

百年來,最懂得“天數”的就是郭守敬!

如果會了郭氏之學,就能隨意支配天命!要知道,根據《授時歷》可是能推算天狗食日的!

道衍對郭氏傳人的興趣,遠比朱棣大得多!

假如劉淳在此,保證啐老和尚一臉!

丫的郭守敬的天文學是探索真理,你老和尚可好,居然拿來大搞天命迷信,簡直南轅北轍,侮辱了天文學,都能把郭守敬氣得從棺材裡爬出來!

道衍不在乎這個,他到了北平之後,就只做一件事——不斷勸朱棣奪嫡!

“王爺,如今天降奇才,輔佐殿下,足以證明殿下乃是不二人選,老僧斗膽……”

“閉嘴!”

朱棣的眼珠充血,變得十分可怖!

“道衍大師,你當本王的劍,不能殺人嗎?”朱棣身軀微傾,不由自主握緊了劍柄,似乎下一秒就會拔劍殺人,血濺五步!

老僧卻是淡然發笑,“王爺若是想取老衲的臭皮囊,只管動手就是,不過老衲縱然身死,也會在夢裡時刻提醒殿下的!”

奶奶的,這就是傳說中的陰魂不散嗎?

朱棣是真的無語了。

攤上這麼一塊執着的滾刀肉,他也沒有更好的法子。

“大師,俺朱棣和你無冤無仇,你何必害我?”

道衍正色道:“天子之位,有德者居之,殿下乃是聖人之子,爲何不能奪取?”

朱棣心裡苦笑,“大師,俺求你了,以後千萬不要說了,父皇認定的事情,沒人能改變的。若是大師執意胡言亂語,朱棣也只有無禮了!”

本來見到了郭氏傳人,朱棣心情不錯,結果讓道衍一攪合,頓時意興闌珊起來……說實話,哪個皇子沒夢過當皇帝啊!

問題是朱元璋就是個頑固的老農,他把天下視作自家的農田,懲治貪官污吏,就像是拔出野草一樣自然。

即便身爲兒子,想了不該想的,做了不該做的,也會被老爹當成“雜草”,朱棣可不覺得他有大哥的好命!

道衍和尚看着朱棣的背影,嘴角上翹,“殿下,老衲窮其一生,必定輔佐殿下登基,除死方休!”

老和尚摸了摸懷裡的草紙,等過幾天,他還準備去請教劉淳,從這小子嘴裡多弄點天文知識出來,終有一天,他會說服朱棣的!

道衍把希望寄託在劉淳身上,卻不知道劉淳此刻正面臨着老爹的盤問!

柳三坐在他的對面,冷笑連連。

“你小子撒謊!”

劉淳低頭道:“我的確撒謊了,可我當時也不知道你是好是壞,沒法告訴你真相,我道歉,對不起!”

“呸!”

柳三狠狠啐了劉淳一口,“你個小兔崽子,就別跟我扯謊了,你纔不是什麼郭氏傳人!別往自己臉上貼金!”

這一次劉淳真的害怕了,他一直在思索,該給自己安排個什麼身份。沒有人的本事是無緣無故來的,他搜刮肚腸,發現郭守敬的時間最貼近,而且因爲戰亂衝擊,無從考證,他就編了個郭氏傳人的身份。

果不其然,冷靜如燕王,詭詐如道衍,全都被他騙了。

只是憨憨的柳三,他怎麼就咬定自己是假的?沒有道理啊?

“哈哈哈!”柳三突然大笑,“小子,你編的挺好,可誰讓你倒黴,遇上了我!”柳三探頭,對着劉淳道:“告訴你吧,當年收復大都,我可是第一個登上城頭的!就是我,親手殺了所有的郭家人!”

“啊?你把他們都殺了?”劉淳驚問!

柳三坦然道:“他們祖上替韃子效力,享受榮華富貴,難道還不該死嗎?”

“該!該!”

劉淳還能說什麼,假如當年他也是其中一員,沒準殺得比柳三還狠,只是郭守敬的著作遺失,太讓人遺憾了。

這時候柳三突然道:“當年我從郭家拿出來兩個木箱子,小子,你想瞧瞧不?”

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20章 吃是戰鬥力的保證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876章 人口過億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383章 舉國同悲第351章 我是你舅舅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71章 淮西勳貴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781章 衆位愛卿,一起剃髮吧!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209章 除夕殺人夜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742章 不考進士考交大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302章 開開心心一家人第40章 夢醒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382章 帝崩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175章 被套路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
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20章 吃是戰鬥力的保證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876章 人口過億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383章 舉國同悲第351章 我是你舅舅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71章 淮西勳貴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781章 衆位愛卿,一起剃髮吧!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209章 除夕殺人夜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742章 不考進士考交大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302章 開開心心一家人第40章 夢醒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382章 帝崩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175章 被套路了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