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

東宮的那幫廢物,的確是弄不懂,爲什麼柳淳到哪裡都能掀起風浪,一個窮鄉僻壤,煙瘴之地,愣是讓他玩出了花!

沐春是腦子壞了,還是良心被狗吃了?

怎麼願意替柳淳搖旗吶喊,簡直咄咄怪事!

他們想不明白,不代表別人也想不通。

老先生劉三吾就一目瞭然。

他跟女婿趙勉聊天的時候,就很直白道:“瞧見沒有?這就是柳淳的本事,雲南三十萬人,出屯邊境,日子苦啊!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他們征戰十年,都到了而立之年,故鄉回不了,媳婦娶不上……肚子裡早就有怨氣了,這也就是朝廷壓得住,沐家也算高明。信不信,若是管不好,就會有人偷着跑回來。”

趙勉道:“岳父一語中的,當年秦始皇發幾十萬人,進入嶺南,不也是如此呢!這雲南比起嶺南還要偏僻惡劣,想要真正留住人,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柳淳這個方略,必須成功!”

劉三吾長長的壽眉挑起,老眼之中,放出明亮的光,聲音洪亮道:“所謂爲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做到這一步,就會被百姓銘記在心,建立祠堂,供奉敬仰。若是能爲官一任,有大作爲於天下,那就是萬世流芳的名臣!”

“沐英入滇,世襲鎮守雲南,若是有人能開鑿金沙江水道,將銅礦運出,興旺雲南,解決朝廷缺銅的困境,這是一舉多得!既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又穩固了邊疆,而且還會造福雲南的將士百姓,受惠的商賈黎民更是不計其數……老夫年紀大了,若是二十年前,老夫一定要搶着去雲南,把這個差事攬下來!”

劉三吾道:“你身爲吏部尚書,心裡可要有數啊,必須挑選一個最好的人過去,全力以赴,配合柳淳,把這事情辦妥了!”

趙勉沉吟了一下,年輕二十歲,那不顯而易見嗎!

“請岳父放心吧,我估摸着,很快陛下就要升朝商討此事。”

果不其然,兩天之後,到了早朝的日子。

左都御史楊靖,戶部尚書鬱新,工部尚書王儁,這三位都湊到了趙勉的身邊。

“那個……趙兄,我看雲南的事情,應該交給我們都察院負責。”

趙勉笑了,“楊兄,何以見得?”

“這個趙兄還不知道?天子曾經派懿文太子巡撫邊地,後來又以巡撫爲名,派遣都察院御史,前往地方,處理一些政務,這次的事情關乎重大,都察院責無旁貸!”

還沒等他說完,鬱新嚷嚷起來,“楊兄錯了!此次銅礦的事情,是爲了鑄幣,理當我們戶部負責!”

王儁哈哈大笑,“戶部是等着開採之後,纔去收銅,跟當下的事情有什麼關係!你們可別忘了,要收銅,就要開鑿金沙江水道,這是我們工部的事情!這樣吧!老夫我願意親自前往雲南,處理此事!”

楊靖大驚,“我說王兄,你在工部坐鎮就是了,何必親力親爲呢?”

王儁搖頭,“你們聽老百姓怎麼說咱們六部?富、貴、威、武、貧、賤……我們工部落了最差的一個字,說實話,我不服!這工部要是修通了水道,開採出銅礦,富這個字,沒準就給工部了,對吧?”

這三位部堂高官,爭得不亦樂乎。

在旁邊不遠處,曹國公李景隆抱着肩膀,心中冷笑。

你們都做夢去吧!

經過了這麼多年,我就想明白一件事,跟着姓柳的,就一定能發財!瞧瞧徐增壽,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

這一次也該輪到俺老李分一杯羹了,

誰也別搶,我要親自上!

這些文武大臣們,很少有這麼熱鬧的時候了,大傢伙議論紛紛,正在這時候,鐘鼓響起,太監鳴鞭。

老朱升坐奉天殿,御門聽政。

羣臣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朱元璋的衰老。就在柳淳離京後不久,朱元璋病了一場……雖然他還照舊上朝,但每一次早朝的時間都大大縮減。有人還注意到,天子鬢角流汗,不停手抖。

果然是歲月不饒人。

但是今天的朱元璋,顯得神采奕奕,年輕了不少。

“諸位臣工,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雲南三十萬將士,提出了開採滇銅,富國裕邊的主張,朕以爲非常有道理。朕豈能不知道邊關將士之苦!奈何以往一直沒有對策,如今,有人獻了方略,大傢伙都議論一下,看看要怎麼辦纔好!”

老朱的話語剛落,幾位尚書都想開口,誰知道,吏部尚書趙勉竟然搶在了最前面。

“啓奏陛下,臣以爲開採滇銅,關係重大,此乃萬世之功,一旦做成,西南邊疆,會穩如泰山,朝廷用度,也會寬裕許多。還有,雲南發展起來,就會像現在的大寧一樣,商民紛紛前往,朝廷也就不用強制移民實邊了。”

“還有,雲南越是富裕興旺,朝廷的軍費開支就會下來,邊軍將士的心也會安定許多。總而言之,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臣以爲西平侯沐春等人提出的此議,甚是重要,朝廷必須全力以赴,竭盡所能,支持此議儘快施行!”

老朱眼睛放光,哈哈大笑,“趙愛卿,你向來不多說話,可今天的這番高論,朕以爲非常透徹,這就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說說吧,你還有什麼打算?”

“啓奏陛下,臣以爲修通金沙江航道的事情,必須要快,而且不能過於擾民……臣提議,向皇家銀行,舉債兩千萬貫!以滇銅的收益作爲擔保,年息一成,分二十年還清。”

朱元璋立刻點頭,“妙,趙愛卿果然是別出心裁,很好!”

他這麼一說,可把戶部和工部給氣壞了,什麼意思啊?從皇家銀行借錢,我們成了擺設啊?

趙勉不搭理他們,繼續道:“陛下,臣以爲還應該徵調一批最好的工匠,還有精通水利的臣工,前往雲南。再有,臣還建議,要免去滇銅的稅收,至少在十年之內,要對滇銅免稅!另外呢,凡是運輸到雲南的商貨,也要減稅,最好只課徵一半的稅收。這樣一來,就能鼓勵商人前往雲南經商……還有,臣以爲是不是可以在雲南也辦一座學堂,以冶煉和水利爲主……”

這個趙勉,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他的每一條建議,都讓人耳目一新,仔細思量,又非常有道理。

朱元璋欣然大笑,“如此看來,趙愛卿已經有了全盤的方略……那趙愛卿以爲誰能去做這件事呢?”

終於到了關鍵的時候,朝中大臣,紛紛伸長了脖子,原來沒興趣的聽趙勉一說,也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如果做成了,那是名留青史啊!

趙勉微微一笑,“陛下,臣以爲此事牽連到方方面面,非重臣無法完成……臣忝列吏部三年,無尺寸之功,不能報國忠君,深夜思忖,汗流浹背……臣願意請旨出京,前往雲南,負責此事!不成功絕不回朝!懇請陛下恩准!”

說完,趙勉匍匐拜倒,五體投地!

什麼?

所有人都傻了!

你一個吏部天官不幹了,居然要去雲南修河道挖銅礦……雖然此事也很重要,但是總不至於讓你放棄吏部吧!難道雲南有狗頭金不成?

“趙愛卿……”朱元璋沉吟道:“你在吏部,甚得朕心,如何能離朕而去呢?”

趙勉磕頭做聲,“陛下,臣受國厚恩,身爲吏部尚書,執掌銓選,位高權重……臣旦夕不敢忘懷天子之恩,修河道,開銅礦,乃是萬世之功,哪怕過了百十年,後代子孫依舊能夠收益……臣以此來報天子大恩,懇請陛下成全臣一點苦心!”

趙勉再度磕頭作響。

朱元璋沉吟良久,說實話,他不太想放趙勉,因爲此人聽話,老實,不結黨營私,除了王弼一案之外,他幾乎沒有自己的主張,什麼都聽自己的。

用他,很放心。

可雲南的事情,的確如趙勉所說,非重臣不能承擔!

“好!趙勉忠心爲國,加少保銜,以吏部尚書、右都御史巡撫西南,總攬政務,督修航道,以及開採滇銅!”

這個任命下來,簡直滿朝震驚!

在老朱的時代,巡撫還沒有形成定製,朱標曾經就以太子身份巡撫九邊,如今趙勉以吏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的地位,前往雲南,足見老朱對西南之事的重視!

趙勉這傢伙,是一步登天啊!

哪怕曹國公李景隆,都只能乾瞪眼,沒法跟趙勉爭了。

楊靖,鬱新,王儁這幾個人更是大眼瞪小眼!

不帶這麼玩的,你一個吏部尚書,怎麼有臉跳下來跟我們搶?你,簡直厚顏無恥,不知廉恥!

幾乎一瞬間,趙勉成了所有部堂大員的眼中釘,恨不得啃他幾口才罷休。

趙勉卻暗暗一笑……他去雲南,的確是想做事情,當官到了他這個地步,也該想想身後名了。

另外趙勉也清楚,王弼一案,他帶着六部攜手勳貴,把矛頭指向了東宮,這筆賬早晚要算的。

而且誰都看得出來,朱元璋年紀大了,新舊交替就在眼前,他這個吏部尚書,必定會成爲各方爭奪的焦點。與其被人家趕下臺,還不如漂漂亮亮抽身撤退。

這就是趙勉的進退之道!

而且他也想好了,此去是投奔柳淳,以這小子的手段和份量,在新舊交替之際,絕對會有舉動的。

自己本事不行,那就投靠一個行的唄!

柳淳,你可不要坑我啊!

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380章 初心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177章 三女搶柳郎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115章 大牢行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78章 賺錢即王道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38章 霸道的小姨第747章 太傅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471章 議和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5章 燕王駕到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667章 太少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703章 暴打朱允炆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509章 山東百姓的怒吼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344章 臨江仙第94章 纏足之風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81章 寫手的祖師爺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117章 渣渣本色第641章 罵死了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207章 跑不掉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74章 道衍的手段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125章 美哉,柳郎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260章 爭相拜師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
第726章 大明和明教第380章 初心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177章 三女搶柳郎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115章 大牢行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78章 賺錢即王道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38章 霸道的小姨第747章 太傅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471章 議和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5章 燕王駕到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667章 太少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703章 暴打朱允炆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509章 山東百姓的怒吼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344章 臨江仙第94章 纏足之風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81章 寫手的祖師爺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117章 渣渣本色第641章 罵死了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375章 老朱醒了第207章 跑不掉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74章 道衍的手段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125章 美哉,柳郎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260章 爭相拜師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