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

丘福竟然說出不要功名的話,朱棣面色如常,可心中卻在憤怒……果然,隨着進入京城,這些老部下都以從龍功臣自居,開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起來。

當年父皇面對淮西勳貴,何嘗不是和自己一個處境。丘福這個人,固然不會因爲這麼點事情就殺了,但也必須防範,且看他如何表現,如果還是繼續桀驁不馴下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也不光是他,其他人也一樣。

朱棣一語不發,其餘衆人齊齊看着,丘福此刻也覺得有些尷尬,尤其是衆目睽睽之下,公然反駁朱棣的旨意,實在是太魯莽,也太不應該了。

他慌忙跪倒,磕頭道:“王爺,末將有罪,末將只是心中不平,覺得李景隆不該封國公,還請王爺贖罪。”

朱棣依舊不語,這時候一旁的柳淳突然笑了,“丘將軍,你是陣前徵殺的猛將,固然功勞頗大,但是要打贏一場大戰,也不能光靠你一個人。李景隆早就心向王爺,算起來,當年我能安然脫身,李景隆對我有救命之恩。他是岐陽王的後人,先帝封賞,世襲罔替的曹國公。如今王爺封他爲曹國公,既是對李景隆的酬謝,也是尊重先帝的封賞,他沒有過錯,總不能廢了人家的國公吧?”

丘福以前對柳淳也有意見,但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雖然還不服氣,但是卻知道柳淳不是好惹的。尤其是這一次論功行賞,居然沒有柳淳的名字。

你丘福說李景隆不夠格,那麼柳淳可完全可以說你丘福不夠……想到這裡,丘福滿臉羞慚,連連點頭。

“多謝柳大人指點,丘福魯莽,丘福不過是武夫粗人,丘福會管好嘴巴的。”

這時候張玉咳嗽了一聲,也出言道:“過去在軍營之中,有關進軍用兵,多有爭論,情理之中。如今燕王殿下貴爲監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九州萬方,億兆黎民,天下的重擔,都壓在王爺身上,咱們這些人,必須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上下尊卑,切不可再像往日一般不知輕重!”

作爲朱棣的第一心腹,張玉說話絕對是有份量的,一時間朱棣的舊部諸將紛紛點頭,大傢伙更加恭順起來,無人敢質疑朱棣的旨意。

李景隆順利成爲曹國公,倒是接下來的一個人,讓人有些意外,徐增壽!

這位朱棣的小舅子,曾經以一己之力,掀起大亂,摧毀了皇家銀行的大功臣,按理說廢了徐輝祖的魏國公,讓他擔任,撐起徐家門戶,是最合適不過的。

可朱棣居然沒有這麼辦,而是封徐增壽爲定國公,這下子大傢伙不免猜想,難道徐輝祖還能逃過一劫?

或者說,徐家一門二公?

若是不處置徐輝祖,還讓他繼續擔任魏國公,實在是說不過去啊!

衆人在心裡猜測着,可有了丘福的前車之鑑,都不敢說話了,只能等着朱棣的安排。張玉說的不錯,過去大家是主帥部將,在一起議論軍情,有些爭論,也是情理之中,可現在不行了。

君臣有別,一定要注意分寸。

朱棣接連封了姚廣孝、張玉、丘福、朱能、陳亨、李景隆和徐增壽七位國公之後,又封了十五位侯爵,其中包括藍勇,平安,這些人都成了侯爵。伯爵也有十二人,值得一提的是,文官當中,茹瑺被封爲忠誠伯。

在大明朝,文官封爵是十分稀少的,開國的時候,也不過是李善長和劉基等寥寥幾人罷了。

茹瑺封爵,確實讓人十分震撼。

不過憑着他一年多的牢獄之災,在場也無人敢置喙。而且茹瑺的伯爵並非世襲罔替,只是他一人而已。

在封爵之後,朱棣有一口氣宣佈了一系列的重要人事任命。

他在孝陵前面,面對朱元璋,思考的就是這些,如今一股腦全都拋了出來。

“忠誠伯茹瑺,加太子太師銜,官復原職,繼續執掌吏部。”朱棣語重心長道:“新舊交替,百官懸缺,吏治混亂,最需要愛卿出力。”

茹瑺激動地渾身戰慄,文官封爵,已經是天大恩典,又把吏部尚書給了他,簡直是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臣唯有鞠躬盡瘁,報答聖恩!”

安排好了吏部,朱棣又道:“趙勉趙愛卿,你在蜀地治理有功,又經驗豐富,兵部就交給你了。”

趙勉一聽,也是大爲驚訝。

他雖然很早就是吏部尚書,但是之後他追隨柳淳去了西南,嚴格算起來,趙勉是柳淳的人,而非朱棣的人。

所以這一次趙勉沒敢奢望什麼,柳淳也沒跟他講,因此趙勉覺得最多就是禮部啊,刑部啊,隨便安排就是了。

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兵部!

兵部啊!

當下大軍剛剛進入應天,各地的亂局還沒有收拾,上百萬的人馬需要整頓,各地的秩序需要恢復……這時候的兵部尚書,論起權力,甚至要超過吏部!

朱棣可真敢給啊!

趙勉下意識瞧了眼柳淳,發現柳淳面帶笑容,並沒有什麼不妥。趙勉終於鼓足了勇氣,跪在地上,感激涕零道:“監國恩重如山,老臣唯有披肝瀝膽,竭盡忠心,方能不負監國重託。”

朱棣心滿意足,笑道:“國事紛亂如麻,要想匡扶社稷,靠的就是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本王相信你們能做好。”

趙勉磕頭作響,“臣……必定公允公平,絕不徇私枉法,如有半點差錯,情願以死謝罪!”

朱棣含笑,又把頭轉向了道衍,“姚卿,你跟着我年頭最多,出謀劃策,立下的功勞也最大。昔日朱允炆最喜歡用清流言官,可這些言官彼此勾結,結黨營私,不顧天下蒼生,貪墨誤國,罪不容誅。本王已經把他們悉數拿下,正在徹查。”

“先帝授予言官大權,都察院風聞言事,六科廊甚至能駁回政令,權柄不可謂不大。先帝之意在監督權臣,杜絕貪墨,造福百姓。姚卿出身與衆不同,和士林並無瓜葛,又人品正直,智略過人,見識無雙……”朱棣說了一大堆的好話,把道衍捧上了天。

“先生就擔任左都御史,執掌科道言官。如今天下洶洶,弊政多如牛毛,百姓翹首以盼,急需撥亂反正,還請姚卿繼續指點斧正,本王感激不盡!”

說到了這份上,道衍還能說什麼。

事實上前面也提到了,道衍和歷史上功成名就之後,淡薄名利不同,他現在還有意跟柳淳較勁,故此接下了左都御史的位置,成了言官的老大。

這三位部堂高官的任命公佈之後,有心人就漸漸摸清了朱棣的用意。

前面的武將,之所以保留了李景隆的曹國公,又任命徐增壽當定國公,是爲了平衡燕王府的舊人,免得他們過分膨脹。

軍中形成平衡之後,就需要做事的人。

茹瑺是朱棣的心腹,執掌天官大印,重整吏治,順理成章。

而趙勉背後站着柳淳,他負責軍務,可以在燕王府舊部和降將勳貴之間,尋求平衡,不至於偏袒任何一方。

再有,讓姚廣孝接任左都御史,更是神來之筆。

老和尚不屬於士林,又聰明絕頂,有他盯着,不管任何人,都別想大權獨攬。而且姚廣孝最懂朱棣的心思,他也會立刻科道的力量,維護朝局平衡。

如果說用人是一門藝術的話,朱棣現在的水平,絕對到了藝術家的程度,相比起先帝朱元璋,甚至還要高出一頭,

接下來朱棣又任命鬱新擔任戶部尚書,楊靖擔任刑部尚書,夏原吉接任工部尚書,蹇義擔任禮部尚書,鄭賜出任右都御史。

前面三位都是朱棣進京之前,就站在靖難軍一邊的,而且也都是能臣幹吏,原來的官位就不低,能力也強。執掌一部,理所當然。

接下來兩位,他們算是建文舊臣,但是又不是核心那種,而且蹇義爲人正直,頗爲政績,也極爲清廉,讓他接任禮部,算是人盡其才。

至於鄭賜,此人雖然也是文官,但還算知兵,又嫉惡如仇,沒有什麼問題。

朱棣任命這兩個人,也是等於告訴世人,他固然要徹查建文舊臣,但也不是一篙子戳倒一船人,該用的人,他還是會好好使用的。

說白了,也是爲了安撫人心。

縱觀朱棣的安排,以文武爲棋子,以六部爲棋盤,落子佈局,舉重若輕,瀟灑如意,既能人盡其才,又不着痕跡,把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什麼叫高手,這就是!

在感嘆朱棣用人之道的時候,大傢伙都驚訝發現,有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封賞。

那就是柳淳!

最初大家猜測他會成爲國公之一,結果沒有。

大傢伙又覺得他可能出任吏部或者兵部尚書,結果還是沒有。

把這麼大的一個功臣,扔在一邊,朱棣到底是怎麼想的?不會是把他給忘了?或者說,朱棣要卸磨殺驢,對柳淳下手?

人們胡思亂想,朱棣卻笑道:“俺朱棣能用兩年半的時間,打進金陵,完成靖難大業,全賴柳淳輔佐,他深謀遠慮,給本王幫了大忙。先帝在日,就重用他,賞識他,如今本王更是要仰賴柳淳,本王沒有封賞柳淳,說實話,是沒有想好,要給他安排什麼位置。”

朱棣笑容憨厚,“不過大家不要着急,很快本王就會有安排。暫時加柳淳少傅兼太子太傅,協助本王,處理朝政大事!”

這句話說完,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少傅可是從一品大員,比起姚廣孝的太子少師還要高了不少啊!

我的老天爺啊,柳淳不會是未來的宰相吧?

朱棣也不管這幫人的猜測,直接宣佈散朝,他把柳淳給留了下來。

“陪我去魏國公府,你要給我做個見證人,免得日後王妃有意見!”

柳淳心咯噔一下,這是要開始清算徐輝祖了,柳淳咧着嘴無奈苦笑,“王爺,其實我也怕妙錦有意見。”

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108章 欣喜若狂的劉三吾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819章 大開眼界的應天百姓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第203章 害人不淺的柳淳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549章 漲!漲!漲!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833章 都敗了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865章 橫行西方的無敵之師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0章 罷帥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676章 朱允炆,爲師想和你敘敘舊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894章 京城亂成一鍋粥了第506章 朱棣,你的心都是黑的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207章 跑不掉
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108章 欣喜若狂的劉三吾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388章 柳學門下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819章 大開眼界的應天百姓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93章 奉天靖難的開始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第203章 害人不淺的柳淳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148章 大家一起來賺錢(求訂閱和月票)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549章 漲!漲!漲!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833章 都敗了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865章 橫行西方的無敵之師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0章 罷帥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676章 朱允炆,爲師想和你敘敘舊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894章 京城亂成一鍋粥了第506章 朱棣,你的心都是黑的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207章 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