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

大明會輸嗎?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朱棣緩緩站起,凝視着謝廣泰,此刻朱棣已經沒有了那麼多的憤怒,或者說,朱棣只剩了悲哀,這就是朕的臣子嗎?

何其愚蠢啊!

他冷笑道:“若是讓你們得逞,大明自然會失敗,而且是慘敗,數萬將士慘死,數十萬邊民生靈塗炭,後果不堪設想!只不過你們這些人註定不會得逞!我大明自有天佑!”

“爾等!”

朱棣一指謝廣泰,“——也自有天罰!來人,把他拖下去!”

錦衣衛涌上來,將謝廣泰按住,並且向下拖。而他也彷彿剛剛如夢方醒,拼了命大聲哀嚎,“陛下,罪臣十倍陷害了,罪臣是忠於大明的,饒了罪臣……”

他還想喊下去,卻被錦衣衛揪着下巴,將下頜骨頭給摘了,這傢伙只能在喉嚨裡發出嗚嗚的聲音,一雙眼睛努到了眼眶外面,臉也變成了可怕的豬肝色,猙獰可鄙……

錦衣衛拖走了謝廣泰,朱棣把目光落到了在場官吏的身上,威嚴的目光,逡巡而過,每一個大臣都低下了頭,不敢跟天子對視,朱棣越想越煩躁,就這麼個東西,還能通過科舉,入選翰林,成爲國朝儲相。

假如沒有揪出來,真的讓他爬到了高位,日後的大明會怎麼樣,真是不敢想象!

“柳淳,這個案子是你辦的,你有什麼體會?”

柳淳繃着臉,空前嚴肅,“陛下,如果讓臣談,只怕感受太多了。”

“只要有道理,越多越好!”

柳淳點頭,“首先,臣想談的就是我們的禮部,他們負責招待四夷,處理藩國事務。可是當臣去詢問禮部官員,安南的情況如何,他們竟然沒人能回答,有人甚至建議臣去詢問安南的商人!”

柳淳無奈苦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此軍國大事,我朝官吏居然一無所知,臣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朱棣怒哼道:“尸位素餐,說的就是這些人!知道朕爲什麼要瞞過所有人,讓海國公突然襲擊安南嗎?就是因爲朕清楚,在大明朝,根本就沒有秘密!”

禮部尚書蹇義額頭冒汗,撲通跪倒,“陛下,臣有罪,臣罪該萬死。”

朱棣根本懶得聽了,這樣的屁話實在是太多了。

柳淳緩緩道:“陛下,臣以爲也不能怪罪蹇尚書,一直以來,我們把處理四夷事務的權力,交給禮部。說穿了,就是覺得跟四夷打交道,就像家庭迎來送往一樣。而且呢,我們只是等着人家上門,根本沒有想出去瞧瞧的準備。典型的高高在上的大戶人家心態,可是我們想過沒有?民間來往,最多關上門,割袍斷義罷了。國家呢?只要動刀子的,是會血流成河的,成百上千萬的百姓,會因此受到影響,如此輕忽,說得過去嗎?”

“或許還有人很蔑視四夷,覺得他們都是一羣化外野人,不值一提。”

“可是你們錯了!就拿安南來說,元朝三次進攻,每次幾十萬大軍,尤其是第二次討伐,幾乎滅了安南。滅國之仇,切齒之恨,安南就算沒膽子報仇,他們還能不做防範嗎?爲了生存,他們也要處心積慮,去接近我們的官吏,去探查大明的底細。諸公,你們還覺得謝廣泰是偶然嗎?”

“不,不是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安南方面,就在研究我們,就在尋找下手的機會。我們可以責罵安南人狡詐,可是我們也必須清楚,他們是爲了生存,什麼手段都會用出來的。”

柳淳深吸口氣,繼續道:“反觀我們呢?自高自大,絲毫警惕性都沒有,許多人都存在謝廣泰式的的天真念頭。文人爲官,可當了官之後,就是文人了!”

“琴瑟相合,知音難覓,有人主動撲上來,就腦子昏了,不知道東西南北,絲毫的警惕性都沒有。有人是一直糊塗着,可也有人早就清楚,但拿習慣了,用習慣了,人家美女金錢,大把大把送過來,就管不住自己了,明明是賣國通敵,反而自己編出一大堆可笑的理由,來給自己擦胭脂抹粉,難道不可笑嗎?”

柳淳的這番話,算是徹底點到了要害。

自從科舉取士以來,文人做官員,而官員也帶着文人氣,這些人又統稱爲士大夫。

不能否認,其中有非常多的人才,但是也有許多人十分愚蠢,他們的知識水平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而且他們又十分自大,甚至自戀。

覺得世界都要圍着自己轉。

美女投懷,金錢上門,這是理所當然。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嗎!他們是讀書人,是大才子,理所當然該享受這些。

還有一點,那就是大多數文人共同的毛病,既自私,又心眼很小,普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在很多時候,只會想到自己的了不起,絲毫不會意識到國家大義。

所謂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從來讀書人,並不全是偏見。

許多文人都在感嘆懷才不遇,可事實上大多數文人,是無纔可遇,什麼都幹不了。就像在許多課堂裡,聽到的都是教授導師的抱怨,尤其是文科專業,更是如此,痛罵這個,貶低那個,覺得自己比什麼人都強。

可事實上,只要給他們點權力,大到幫着親朋好友走後門,小到助學金的分配……私相授受,由着自己的喜好,所在多有。

真要是讓他們當了官,絕對是悲劇中的悲劇。

謝廣泰這個案子不算複雜,但是可以反思的東西太多了。

最爲緊要的一條,就是吏治!

朱棣沉吟良久,這才緩緩開口道:“僞帝朱允炆曾經以寬政自鳴得意,說他的寬政,解了太祖皇帝的嚴霜,更有一羣無恥之尤,吹噓寬仁治國。但是這個案子,連同之前的許望一案,已經把吏治的情況,展露出來。”

“治國,尤其是治吏!絕不能寬,更不能仁!最要不得的就是指望百官自律。朕不否認,朝中有許多廉潔自守的清官,好官。但是任何人都有弱點,都需要及時糾正錯誤。”

朱棣站起身,走到羣臣的中間,朗聲道:“科道言官,御史給事中,無數雙眼睛,盯着朕。一舉一動,都要受到指責。朕以爲這是必要的,身爲天子,就該以身作則。朕肩負祖宗基業,九州萬方,億兆黎民,都在朕的肩頭。朕不能犯錯!”

朱棣感慨道:“可話說回來,文武百官呢?在這個金殿裡,最少的一個官員,放出去也是知縣,知府,一方父母官,實實在在的百里侯!治理幾十萬的百姓。”

“這樣的官吏沒有約束,肆意胡來,又會如何?老百姓常說,烏鴉站在……豚上面,瞧見別人黑,沒看見自己黑!朕奉勸所有人,都好好反思,想想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對的地方,要約束自己,要管住家人,尤其是一些看似不經意的習慣,你們總是讓朕防微杜漸,可是輪到你們自己,總不能不拘小節吧?才子佳人,高山流水,這是話本上的東西。誰要是敢把這些事情當成理所當然,那就去當你的才子隱士,不要入朝爲官!”

“既然穿了這身官服,就要好好約束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不要被財色迷了眼睛,否則,誰也救不了你們!”

朱棣一番訓斥,加上柳淳剛剛的剖析,每一句話都有千鈞之重,落到了所有官員頭上,壓得每個人都跪了下來。

“陛下聖訓,臣等一定謹言慎行,防微杜漸。”

眼瞧着羣臣跪倒表態,朱棣又把語氣緩和了一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朕也清楚,光靠着自己,未必能管得好。所以呢,朕給你們找個人,好好監督你們。”

聽到這裡,所有臣子都嚇了一跳,心臟迅速提起來,要壞了!

果不其然,朱棣對着柳淳道:“檢查六部九卿,十三布政使司,有科道給事中。可言官又有誰來監督呢?光靠着他們自己是行不通的。所以,錦衣衛從今後要擔負起這個職責。”

“百官的貪賄情狀,有無結交匪類,有無私相授受,甚至是裡通外國,只要是違背朝廷律法,要一律徹查,不可姑息養奸!”

好傢伙!

百官都瞪大了眼珠子,這是多大的權力啊,從此之後,整個官場都要在錦衣衛的腳下顫抖了。

朝堂之上,敢說話的官員已經不多了,尤其是謝廣泰的案子讓朱棣抓到了機會,誰敢反對監督呢?

這時候,唯有左都御史,老賊禿姚廣孝還有點發言的權力。

“啓奏陛下,如此安排錦衣衛,那科道言官該負責什麼呢?是否有越權的問題?”老賊禿就是夠厲害,直接說錦衣衛的權柄太大,管得太寬。

柳淳笑道:“姚大人,陛下所說很明白了,錦衣衛管理的是百官的私德和有無違法,科道言官監察六部十三省的政務得失,這不是分得很清楚嗎?”

道衍咧嘴苦笑,的確分得很清楚,可問題是科道言官的素質堪憂,他們除了能盯着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停扯皮之外,在國政上面,就沒有什麼建樹。如果真的這麼分工,科道幾乎形同虛設了。

朱棣當然清楚,他就是要給百官敲敲警鐘。

“就這麼辦了,退朝吧!”

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210章 湯和的拜年禮物第714章 過生日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523章 火了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10章 郭氏傳人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397章 劉三吾罵殿第571章 教化大興的大明朝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694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74章 黃子澄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864章 朕就是神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543章 永樂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251章 好父親朱元璋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962章 英國投降矣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769章 金殿對賭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386章 戰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
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210章 湯和的拜年禮物第714章 過生日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523章 火了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10章 郭氏傳人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397章 劉三吾罵殿第571章 教化大興的大明朝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694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74章 黃子澄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864章 朕就是神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543章 永樂第801章 從掌握輿論開始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251章 好父親朱元璋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962章 英國投降矣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769章 金殿對賭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649章 朱高煦弄出來的大動靜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386章 戰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