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永樂

朱棣從皇宮出來,那一刻,許多宮中老人,無不垂淚。朱棣將近四十的年紀,威嚴雄壯,十分湊巧,猶如當初剛剛登基的洪武大帝!

老人們還記得朱元璋登基時候的威嚴殺氣……如今朱棣和老朱當時年紀相仿,身邊的文臣武將,也都是一時人傑,比起當年的淮西勳貴,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上朱棣的部下也是百戰餘生的猛士。

此刻的朱棣,的確猶如朱元璋重生。

和朱允炆那種望之不似人君的傢伙截然不同,朱棣的勝出,預示着大明將繼續開拓進取,奮勇向前。

至於一些人盼望的偃武修文,無爲而治,更是遙遙無期了。

連續兩位雄主,是大明的幸運。

在這個風雲激盪的大時代,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充滿了幹勁。因爲他們都清楚,自己可以放開拳腳,有皇帝的支持,名留青史,並非什麼難事。

他們也可以像其他朝廷的開國名臣一樣,把自己的名字寫進史冊裡。

“唉,若是老夫能年輕二十年,該多好啊!”藍玉揪着微微花白的鬍鬚,搖頭感嘆,在他旁邊,女婿柳淳笑呵呵站着。

“岳父大人,您老身強體健,老當益壯,比起年輕人也差不多啊!”

藍玉哼了一聲,滿臉不屑,“臭小子,你別給我灌迷魂湯,說起來我倒不是掄不動馬刀,而是我真的老了。一代新人換舊人,我們這些老的也該識趣一些,要是擋了人家的路,可是會落得身敗名裂,晚節不保的!”

聽着老岳父的感嘆,柳淳也是頗爲驚訝,原來藍玉也會審時度勢啊!

柳淳湊到了藍玉身邊,低聲道:“岳父大人,您老千萬別自暴自棄,以我觀之,要不了多久,還要岳父出山。”

藍玉當然知道柳淳說話的份量,這小子不像是撒謊,別是他得到了什麼消息吧?又或者這小子想要把自己推出去做事?

“柳淳,我可提醒你,不要胡亂打主意。我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柳淳輕笑,“岳父放心吧,以後肯定有您老大展拳腳的機會。”

藍玉將信將疑,此刻的朱棣已經在無數錦衣衛的簇擁之下,出了京城,先去孝陵祭拜,然後又去南郊,祭拜天地。

到了這一步,朱棣就可以直接宣讀登基詔,公佈接下來的施政,可就在這時候,柳淳安排了一手與衆不同的環節。

“請各承宣布政使司臣民,進獻黃冊和魚鱗冊!”

伴隨着禮部尚書蹇義的喊聲,以應天府爲首,各地百姓再度出現,他們手捧着黃冊和魚鱗冊,依次向朱棣走來。

這幫老百姓可是賺大了,在京城幾個月的見聞,足夠他們說幾輩子了。

先是參與審訊前朝官吏,接着勸進新君,現在又是進獻圖冊,他們這是中了多大的獎勵,竟然好事一個接着一個!

這下子可是徹底開了眼界,見了大場面。

老百姓還有些懵懂迷糊,只是按照吩咐做事。他們依次到了朱棣面前,將本省圖冊跪奉君前,放在了桌案之上,然後退到一邊,重新跪好。

等到各省百姓進獻完畢,朱棣面前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

當然這些還是一個表示而已,假如真的把所有魚鱗冊和黃冊拿來,只會比朱棣還高。

當最後大寧都司的代表,進獻了圖冊之後,朱棣邁步走到了桌案前面,將一隻手,按在了圖冊上面!

他的面龐泛紅,雖然極力控制情緒,可依舊難掩激動。

柳淳安排的這個環節,實在是太讓朱棣滿意了。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權力是如何獲得的,非常重要。

就拿朱元璋來說,他一手打下江山,在羣臣的擁立之下,登基稱帝,換句話說,這個天下是他打下來的。

理論上,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靠着遺詔,從祖宗那裡,承接皇位,繼承權力。

對於歷代的皇帝來說,尊奉祖宗法度,也就成了必然。因爲你的權力是祖宗給的,你要是沒有超越祖宗的功績,怎麼能隨便更改祖制!

很不幸,大多數的皇帝,都是平庸之輩,甚至是飯桶廢物,他們只能匍匐在祖宗的腳下,得過且過。

朱棣顯然不是這樣的人,他有雄才大略,他進京之後,處處強調,自己的權力來源是朱元璋,這樣有利於清算朱允炆集團,表明自己的正統地位。

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朱棣如何能打破朱元璋的成法,如何能超越老夫,開創屬於他的時代?

這是一道沒人能回答的難題,哪怕聰明如姚廣孝,也沒有合適的答案。

偏偏就有人拿出了方案。

這個人就是柳淳!

他讓各省百姓,進獻圖冊給新君,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向天下宣告,朱棣的權力,有相當一部分是源自百姓的授予。

百姓擁護燕王,支持變法,纔有今日的登基大典!

先祭祀老朱,後百姓獻圖。

期間的分寸拿捏,細緻入微,充滿了讓人思考解讀的空間。

可不管怎麼講,朱棣是十分滿意的。

“朕興兵靖難,不忍百姓遭受塗炭之苦,不忍大明基業毀於奸佞之手。如今朕繼承大統,必定以萬民爲念,以蒼生之心爲心,苦民所苦,解決百姓最急迫的問題。”

“朕在這裡,面對着天地宣誓,務必落實均田,實現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務必改革稅制,實現稅賦公平,朕之子民,再無高低貴賤之分。朕必將大力興學,給予貧家子弟,改變命運的機會。朕鼓勵工商,鼓勵臣民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朕會提倡百工,支持發明創造,造福百姓。朕還要整頓吏治,嚴明法紀……總而言之,臣民百姓尊朱棣爲君,朱棣必將扛起天子重擔,回饋萬民,讓天子子民,永沐天恩!”

朱棣的這番話,鏗鏘有力,許多建文時候的舊臣聽到耳朵裡,無不駭然震驚。

真是好一個朱棣!

他講得不多,但是幾乎每一句都沒有離開百姓,一而再,再而三,向普通的自耕農承諾……相比之下,曾經高高在上的士人,已經被天子徹底拋棄。

作爲曾經士人的一員,這些人感慨萬千,肚子裡五味雜陳,他們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哀嘆。

朱棣沒心思管這些人,他宣佈繼位之後,立刻返回皇宮,連續下達旨意。

首先,朱棣宣佈明年起,改元永樂!

其次,朱棣昭告天下,建文朝的改掉的規矩,悉數恢復。

第三,在稅賦方面,山東、北平、河南被兵州縣,免除徭役三年,未被兵者與鳳陽、淮安、徐、滁、揚三州蠲租一年,餘天下州縣悉蠲今年田租之半。

不過在普遍減免之中,也有例外,那就是蘇鬆常鎮四府,這四府都是江南文人的大本營,老朱在日,因爲嫉恨他們支持張士誠,因此課徵重稅。

等到朱允炆登基,在一羣文人的鼓動之下,竟然把四府的稅給減免了。

朱棣很明白,這四府雖然稅重,但這裡是商業中心,物產豐饒,財力雄厚,絕對能承受得起。而且接下來發展工商,這四府還會得到很大的投入,減免稅收,那是腦殘才幹的事情。

“陛下,還有一件事,禮部請求陛下,降旨赦免罪犯,普天同慶。”

朱棣一聽這話,就把眼睛瞪圓了,“什麼道理?”他怒視着蹇義,“朕登基是要懲惡揚善,光大先帝基業。若是朕登基,壞人都從監牢裡出來,豈不是說,朕成了惡徒的幫兇,同黨?讓惡人與朕同樂,朕高興地起來嗎?”

朱棣怒喝道:“記住了,從今往後,不許再提這種荒唐的事情!”

蹇義諾諾答應,額頭冒出了冷汗,這位永樂天子,還真是難伺候啊!

朱棣只是小小立威,也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對着羣臣道:“明日校閱人馬,卿等隨朕一同領略大明猛士的風采!”

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115章 大牢行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641章 罵死了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885章 刺殺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720章 拿金磚砸死你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400章 戰神李景隆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39章 徐妙錦的夢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47章 上達天聽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315章 初心不改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583章 捅破天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394章 朱棣的第一個勝利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488章 臭弟弟不聽話第523章 火了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67章 內訌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777章 一起坐車一起飛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663章 輔國公,沒有世襲罔替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
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115章 大牢行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641章 罵死了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366章 良心發現的大豬蹄子第885章 刺殺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720章 拿金磚砸死你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400章 戰神李景隆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39章 徐妙錦的夢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47章 上達天聽第204章 又捱罵了第315章 初心不改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583章 捅破天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394章 朱棣的第一個勝利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256章 吏部要跪了第134章 仗義的朱標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488章 臭弟弟不聽話第523章 火了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67章 內訌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777章 一起坐車一起飛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857章 無情無義的朱棣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663章 輔國公,沒有世襲罔替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