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

柳淳在應天除了殺人之外,他還整理之前的著書,進一步撰寫有關治國的看法……到了現在,沒人敢輕視柳淳的一言一行,因爲他不光是權臣,寵臣,更是十足的煞星,跟他做對,可是會掉腦袋的!

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幾千具無頭屍體就擺在那裡,警告着每一個輕視柳淳的人。

所以當柳淳的書籍一經問世,就掀起了熱潮,至少對於官員來說,每個人都需要買一本。不但要買,還要吃透了。

不懂太傅想什麼,可是會死得很慘的!

當人們翻開柳淳的新書,大傢伙頓時耳目一新,甚至是醍醐灌頂……太傅之名,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開篇柳淳就針對江南盛行的無爲而治的主張,進行了強烈的批判。

過去的報社經常鼓吹,覺得朝廷不該干涉生意上的事情,也不該過多影響商業運作……要把商業交給商人來負責。

他們的理由也很強大,任何人都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商人要賺錢,要信譽,就要做出最符合長遠利益的思考和決斷……這個決定顯然會比朝廷的設計更加合理科學!

很顯然,有人已經學會了利用柳淳的方法。

不過這樣明顯有邏輯差錯的東西,是經不起推敲的。

柳淳開宗明義,就指出商人之間的競爭,並非都是合理合法的,相反,有太多的競爭手段,是拿不上臺面的,是不該做的。

競爭是這樣,而財富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不能簡單認爲多賺了錢,就是讓財富增加了。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一羣人進了賭場,最後有人大贏出來,口袋裡裝滿了銀子,代表財富增加了嗎?

顯然沒有,賭博只是財富轉移……如果硬要去說,反而是財富減少了——一大羣壯勞力,不去搬磚幹活,反而搬麻將,還不是社會財富的損失。

由此觀之,經濟活動也存在着財富轉移和創造財富的差別。

拿發生在淮安的事情來說……一羣商人提前知道了消息,大肆囤積土地,擡高價格,換取更多的徵地補償,賺了數百萬。

對他們來說,的確是賺錢了。

可對大明來說呢?

不但沒有增加財富,還造成了財富流失,影響了正常的建設。

當一個集團,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必然會損害到其他的利益集團。

而朝廷的使命就是在各個利益集團之間,進行利益協調,尋求公平和秩序,引導整個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並且將財富合理分配。

柳淳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也很現實的東西……商人之間的競爭,並不是公平競爭,就像那些早期的鹽商。

他們一旦獲得了特許,擁有了經營食鹽的“窩本”,他們根本不會拿出來分享,而是會當成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永遠視作聚寶盆。

至於其他人,連入場的資格都沒有,又何來競爭可言呢?

朝廷還有一項使命,就是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基礎……這就是說,有一些行業,必須掌握在朝廷的手裡,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掌控了一些優勢資源的商人,就可以壓榨其他對手,迫使對方就範。

所以說,在沒有朝廷干預的情況下,市場上呈現出來的,根本不是競爭,而是弱肉強食……

“王行,這是太傅近期的著作,江南的不少官吏都在研讀,而且已經上呈陛下,看意思,陛下也會下旨刊行天下,你覺得太傅之論如何啊?”

面對金幼孜的質問,王行老臉漲紅,他已經看了整整一夜,看得兩隻眼睛充血。

柳淳的書不復雜,道理也很直白淺顯,可就是這種直白的東西,往往能直指核心。

相比起文人們天真的囈語,這才更接近真相。

想想自己之前說靠着一席話語,就讓柳淳幡然悔悟……這簡直就是絕佳的諷刺,人家已經站在了自己難以觸及的高度,在思考如何治理國家,和柳太傅比起來,或許自己纔是那個該幡然悔悟的人。

“我,我或許是錯了……可,可柳太傅能和他書中所寫一樣嗎?又如何證明,他不是空談?”

王行大聲爭辯着,老臉漲得通紅。

金幼孜冷笑道:“王行,你不光淺薄,而且還固執……本來我是沒工夫搭理你的,不過爲了讓你死心,就讓你見識一下,朝廷是如何處理這些事務的,也好讓你開開眼界!”

王行早年跟隨藍玉,作爲軍中的文人,統籌軍械糧草,士兵糧餉,他還是很有一套的。

至於衙門有多大的本事,他是一清二楚。

王行堅信,讓衙門處理這些事情,只會帶來可怕的貪墨,比起柳淳所說的情況,還要糟糕一萬倍。有這些人添亂,整個經濟只會更差,商賈百姓,都會遭殃,

不信咱們就瞧着吧!

果然,王行來到了應天府衙,得以親自觀摩朝廷的運作。

當他進入衙門的第一時間,最大的感覺就是人多!

密密麻麻,到處都是人……而且這些人並不是衙役,而是以八品九品的小官小吏居多。他們到處忙碌,進進出出。

下面的情況要上呈,上面的命令要下達。

忙得好像陀螺,看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在繁忙之中,透着強大的秩序。

這些官員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弄清楚當地的情況真正瞭解治下是怎麼回事。

有多少戶口,有多少百姓,這是最基本的……可就是這一點,過去很多衙門都鬧不清楚,怎麼能指望他們治理好地方呢?

可是現在不同了,丁口這是最基本的常識,要是弄不清楚,就可以直接滾蛋了……除了丁口之外,還要弄清楚當地有多少道路,道路的情況如何,有多少水井,老百姓的飲水情況如何……要知道貧富差別,要知道有多少危房,又要知道每天會產生多少垃圾,這些廢棄物又是怎麼處理的……

當各種各樣的數據彙集起來,有關應天的情況,就有了詳細的概念。

有了這些之外後,再發展什麼,也就有了眉目。

朱高燧跟商人提到的那些,也就能變成現實了。

比如說某地交通情況很差,有商人提出願意修橋,地方衙門同意,並且願意背書,就可以拿到朝廷的優惠貸款。

如果中間出了問題,從地方衙門到商人,都會被追究罪責。

而且隨着這些工程的建設,肯定需要海量的原材料,這時候商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向朝廷取得扶助貸款。

接受了朝廷貸款之後,會有專門人員,根據工程落實的情況,分批次把貸款交給商人。

也就是說,有人想騙貸款,難度還是很大的。

除了要面臨追究之外,還有就是無法拿到全款……這樣也就降低了損失規模。

還是那句話,任何方式,都免不了弊端。

柳淳制定的這些規定還是有漏洞,依舊很粗糙……但是卻不妨礙發揮良好的作用,因爲柳淳是在真正面對這些問題,並且想方設法解決,而不是像某些人想的那樣,直接當個甩手掌櫃的,還美其名曰無爲而治!

當這一套做法落實下去,整個應天的面貌就開始快速改變……原本城市密佈的垃圾被清理出去,運到了專門的地方掩埋。

年久失修的道路和橋樑,重新修建起來。

泥土地換上了砂石,石板的橋面改成了水泥……尤其讓老百姓驚歎的是朝廷一口氣在應天增加了一百處取水點。而且九成都放在了貧困百姓集中的區域。

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做起,這是柳淳在晉位太傅之後,就提出的主張,這次到了應天,更加大力落實,

王行不但找不出太多的弊端,還悲哀地發現老百姓真是“善忘”啊!

才幾個月的功夫,彷彿就忘了柳淳曾經幹過什麼。

他殺了那麼多富商,還有碩德鴻儒,好些書院都被他查封關閉……江南的斯文元氣,都被他毀了。

王行覺得至少也要一二十年,才能漸漸淡忘……甚至柳淳有可能成爲白臉奸賊,放在戲臺上,被老百姓永遠銘記。

至不濟,也要十年八年,才能沖淡血腥。

可誰知道,連八個月都沒用上,到處都是讚頌太傅的聲音……王行突然意識到一種可能,會不會被殺的人,是真的該殺?

就算不該殺,至少也是沒用的貨。

不然怎麼殺了那麼多,一點都沒有變壞呢?反而欣欣向榮了?

那自己會不會也是沒用之人……王行要是死了,也是這樣,很快就被人忘記了?

一想到這裡,王行徹底惶恐了,他變得坐立不安起來,一把年紀了,他要做點事情,至少要做點好事,不然這輩子就真的白活了!

他鬼使神差,跑去翻看應天推出的各種建設項目。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誰都不敢碰的項目。

這個項目也不復雜,就是從應天,向蘇州方向,修一條軌道……暫時通行有軌馬車,在時機允許的情況下,升級成火車,另外呢,還要向松江府方向延伸,把江南最精華的部分連接在一起。

王行默默盤算着,足足好幾百裡,跨越五個府,串聯好幾百萬人口,難怪沒人敢承擔啊!

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478章 大團圓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491章 就是要莽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173章 救駕第811章 血染應天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302章 開開心心一家人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97章 被臭雞蛋淹沒的御史們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343章 我們成親吧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880章 天作之合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425章 橫行巴蜀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693章 要減肥了朱高熾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
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478章 大團圓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491章 就是要莽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173章 救駕第811章 血染應天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104章 狠人之死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212章 不幸生在帝王家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302章 開開心心一家人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97章 被臭雞蛋淹沒的御史們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372章 老朱撐不住了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343章 我們成親吧第424章 吾輩必死於腐儒之手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880章 天作之合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449章 大軍出川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425章 橫行巴蜀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192章 大明,你變了第598章 臣等叩謝天恩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693章 要減肥了朱高熾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