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

蘇繡繡還真沒聽說過,道:“這些日子我吃齋唸佛,還真沒打聽過外面的事兒,有什麼大熱鬧?”

崔耕道:“有天竺的高僧,來大唐來弘法,三日後就到。到時候不但有衆多佛門信徒會到刺桐港上去迎接,就是太上皇和小弟我都會親臨現場。”

“真的假的?”蘇繡繡滿臉的不可置信之色,道:“二郎你莫哄我,再高的高僧,能值得如此禮遇?”

崔耕道:“我騙您幹啥?不信的話,您現在就派人去街上打聽打聽。泉州不知道這事兒的人還真不多。至於這位高僧爲什麼會受如此禮遇,那當然是有原因的。沒辦法,人家太有來歷了……”

然後,崔耕將這位高僧的來歷,娓娓道來。

其人法號金剛智,原來乃是中天竺國王伊舍那摩的第三子,十歲就能背誦婆羅門經典。後來大徹大悟,到爛陀寺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三十一歲到南天竺就龍智修學密教,並得受金剛界的密法灌頂。

密法修成時,正值南天竺久旱不雨,國王請金剛智到宮中求雨。果然不到數日,天降大雨。

從此,他雲遊四方,化導衆生。今朝取海路到大唐弘法,途中多次被暴民所襲。同行的商船皆受到迫害,獨有他所乘的船舶得免其難。

嶺南道早就收到了中天竺國王和南天竺國王的親筆書信,再加上這位高僧的確在天竺得享大名,這才決定,由太上皇李旦和嶺南王崔耕親自迎接。

最後,崔耕道:“這金剛智大師從未來過大唐,嫂嫂總不會擔心我和他有所勾連吧?不如到時候,您也去迎接這位大師,請他說道說道?”

蘇繡繡當時心動,道:“王子出身,遁入空門。名揚天竺,四海傳教。那這位金剛智大師,豈不是跟佛祖釋迦牟尼的身份差不多?到時候,我一定要拜一拜他,聆聽大師教誨。”

見暫時打消了蘇繡繡遁入空門的想法,崔耕頓時鬆了一口氣,至於後面的事情,到時再說吧。

……

……

三日後,刺桐港。

爆竹聲聲,鑼鼓喧天,鮮花着錦,彩旗飄飄,太上皇李旦和嶺南王崔耕,帶領嶺南道文武百官,迎接天竺來的高僧金剛智一行。

其實崔耕心裡還是有點小疑惑的,按照歷史的記載,金剛智應該三年後纔到嶺南道,如今怎麼提前了呢?自己這個小蝴蝶的翅膀,難道還能扇到天竺?

在陣陣胡思亂想聲中,金剛智在一羣天竺商人以及佛門弟子的簇擁下,從一艘大船上走了下來。

其人看起來在四十多歲,身量頗高,體形瘦削,相貌……怎麼說呢?把他的五官任何一處拿出來,都挺難看的。但奇怪的是,這五官竟然非常和諧的長在了一起,任誰都說不上一個“醜”字。

真是奇人必有奇像,彷彿高僧大德,就該是這個模樣。

先是金剛智對李旦和崔耕回禮,然後是李旦和崔耕對大和尚微微躬身,表示尊敬。

緊接着,金剛智走上高臺,爲大家講《大日總持陀羅尼經》一卷,併爲大家撫頂祈福。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全場百姓紛紛表示經過大師的賜福後,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更有勁兒了。

眼看着這場法會就要順利結束,忽然,崔耕輕咳一聲,走上了高臺。

他微微躬身,道:“大師法力高深,本王佩服。今日有一事不明,當面請教。”

“嶺南王有話請講。”

“大師稍待。”

然後,崔耕一揮手,在四名丫鬟,四名婆子地簇擁下,蘇繡繡走上了高臺。

崔耕道:“此乃本王的寡嫂,迭遭大變,喪夫喪父喪弟。有人說她命不好,所有親人盡皆克傷,理應出家爲尼。不知大師何以教我?”

蘇繡繡也微微一福,道:“還請大師爲奴解惑。”

“簡直是一派胡言!”當即,老和尚直氣的慈悲眉倒豎,方便眼圓睜,道:“若這位夫人的命不好,世間還有命好之人麼?誰再說這話,請嶺南王爲我佛門打殺了他!以免影響我佛門清譽。”

莫看蘇繡繡面對崔耕,敢直接承認,就是自己想的。但在這位高僧面前,卻不敢造次。

她怯怯地道:“可是……奴家的父親、夫君和弟弟……”

金剛智將僧袍一甩,道:“如此淺顯的問題,本座根本就不屑回答。這樣吧,今日就由本座的徒兒,爲女施主解惑。不空,你來說。”

“是。”

隨着一聲答應,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和尚,從他身後走出。

事實上,之前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這個和尚了。無它,此人長得太英俊了,在衆和尚羣裡,簡直如同鶴立雞羣一般。

他對着蘇繡繡微微一躬身,道:“貧僧參見貴人。”

“大師免禮。”蘇繡繡恭謹道:“剛纔弟子已經說過自己的遭遇了,還請大師爲弟子解惑。”

“其實貴人只是一葉障目而已,小僧稍微一解釋您就明白了。”不空和尚道:“小僧問您,嶺南王可是一般人否?”

從一屆商人之子,到割據嶺南道,僅僅用了短短十餘年的時間。青天之名響徹天下,點金聖手惠及千萬百姓。

蘇繡繡就是再昧着良心也得搖頭啊,道:“當然不是。”

“那您以爲,嶺南王是什麼跟腳呢?”

“這……弟子不知。”

“不知道沒關係,貧僧知道。天機不可泄露,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嶺南王乃是某位大菩薩轉世,特意下凡,救助天下衆生。”

蘇繡繡聽這類傳言都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了,道:“然後呢。這跟奴家有什麼關係嗎?”

“當然有關了。”不空和尚陣陣有詞,道:“既然嶺南王不是一般人,他的家人能是一般人嗎?菩薩下降,必定有神人隨同輔佐。這些神人各有因。結完緣法,自然離開世間,迴歸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嶺南王父母早亡,其兄先去,乃是貴人的父弟俱喪,只是迴歸本來而已。”

頓了頓,又道:“請問貴人,您不願您的夫君、老父和弟弟,到西方極樂世界享福嗎?”

這話就問的極有技巧了,蘇繡繡怎麼能說不是?但是,要說蘇繡繡就信奉了不空和尚這番話,也不現實,她現在是將信將疑。

蘇繡繡道:“當然不是。不過……若他們皆是神人轉世,那我呢?也是來輔佐嶺南王了?”

“這就說到重點了。”不空和尚,道:“大菩薩上一次臨凡,扮作一個深染惡疾的行乞僧人,連走十八個通都大邑,無人肯施捨於他。最後,路過一個小山村時,有一女子爲他洗衣,並且舍了一頓齋飯給他。大菩薩甚是高興,許她一世富貴。而您,就是那女子的轉世之身。”

不空和尚寶象莊嚴,聲音充滿磁性,隨着他不慌不忙地娓娓道來,不少百姓已經信以爲真。

“怪不得人家能當嶺南王的嫂子呢,那是前生積德行善啊!”

“天竺來的大師果然厲害,一眼就看穿了人的前世今生。”

“誰說貴人剋夫,那不是亂嚼舌根子嗎?死後該下拔舌地獄。”

“誒,說來也怪啊。嶺南王對大夥恩德深重,誰會亂嚼他寡嫂的舌根?根本就沒聽說過啊!”

……

崔耕的話蘇繡繡可以不信,但天竺高僧呢?下面的百姓呢?恍惚間,蘇繡繡覺得自己真是想多了。

不過,她還有最後一點疑慮,道:“若說弟子命好,那爲何卻喪父喪夫有人呢?”

不空和尚微微皺眉,道:“貴人這就人心不足蛇吞象了。敢問貴人,您今年春秋幾何?”

“四十二歲。”

“那你喪父的時候……”

“四十。”

“還是的啊。世間之人那個能和父母白頭偕老。老父能陪你走過四十年,不知羨煞了多少旁人。你還不知足?”

蘇繡繡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道:“那還有妾身喪夫人之事呢?”

“這倒真個小小的缺憾。不過……”

說着話,不空和尚看向圍觀的百姓們,道:“今日有緣,貧僧給大家講個笑話吧。話說一九世善人要投胎轉世,閻王就說,你功德太大,可以於世間任何人家投胎轉世。說吧,你想要這輩子咋過。那九世善人就隨口吟了一首詩:良田千頃靠山河,父居高~官子登科,妻要賢惠妾要美,壽比彭祖八百多。”

略頓了頓,不空和尚才繼續道:“衆位,你們說,閻王是怎麼回答的?”

“不知道啊。”衆人紛紛搖頭。

不空和尚笑眯眯的道:“那閻王猛地把烏紗帽一摔,道:“還有這種好地方?來來來,你來做閻王,俺去投胎!”

哈哈哈~~

人羣中頓時傳來一陣鬨堂大笑。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不空和尚對蘇繡繡,道:“貧僧這笑話雖然誇張了一些,但道理是真地。人間即苦海,苦海即人間,又哪有什麼十全十美之命運,貴人莫要太執着了。不信的話,您走到街上去問問,有哪個女子,不想和您換換身份?”

蘇繡繡終於被說服了,再次一福身,道:“多謝大師指點迷津,妾身受教了。”

“阿彌託佛,好說,好說。”

……

崔耕對眼前這個結果沒什麼意外的。

崔耕雖然之前沒見過金剛智,但以金剛智的大名,怎麼可能是不通人情世故之輩?他怎麼可能在嶺南王的地盤上,說嶺南王寡嫂的不是?最終的結果,定然是把蘇繡繡的理論駁個體無完膚。

當然了,不空這番話,淺顯易懂在情在理,比崔耕預料的還要好一些,他心裡是承情的。

稍後,崔耕在王府擺下素酒素菜,爲金剛智師徒一行接風洗塵。

酒席宴間,崔耕給老和尚斟了一杯葡萄酒,道:“孤王嫂嫂之事,多謝大和尚了。”

“哪裡,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老和尚將此酒一飲而下,道:“嶺南王嫂嫂的事兒好解決,另外一件事兒,貧僧可就有心無力了。您可得早點未雨綢繆啊!”

“啊?什麼事?”

“貧僧今日有幸見了太上皇一面,恐怕他……命不久矣!”

噹啷!

崔耕的酒杯掉落餘地還不自覺,喃喃道:“糟了,這回可麻煩大了。”

第262章 寺內品佳餚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1655章 三場皆得勝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781章 二張好凶威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242章 禍兮福所伏第798章 搭頭何其多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1294章 亂花迷人眼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734章 新爲吊哀使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1060章 船停西江岸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660章 盧絢慘中槍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799章 狗急要跳牆第1676章 元琰謀自救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960章 至寶失蹤案第1443章 長安一雙案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1568章 詐盟瀧州行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1460章 宰德露猙獰第485章 終南有隱士第1501章 被人破梗了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671章 癡情真種子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826章 端午鬥草會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1632章 暗戰初打響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261章 幾樣小手段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1742章 大敗特虧輸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656章 情敵何許人第1154章 千金輕一笑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951章 三郎斫汝頭第1692章 翩翩賢璟來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468章 兩樣腌臢物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
第262章 寺內品佳餚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1655章 三場皆得勝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781章 二張好凶威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242章 禍兮福所伏第798章 搭頭何其多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676章 崔耕有新職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1294章 亂花迷人眼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734章 新爲吊哀使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1060章 船停西江岸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660章 盧絢慘中槍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799章 狗急要跳牆第1676章 元琰謀自救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960章 至寶失蹤案第1443章 長安一雙案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1568章 詐盟瀧州行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1460章 宰德露猙獰第485章 終南有隱士第1501章 被人破梗了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671章 癡情真種子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826章 端午鬥草會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1632章 暗戰初打響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261章 幾樣小手段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1742章 大敗特虧輸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656章 情敵何許人第1154章 千金輕一笑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951章 三郎斫汝頭第1692章 翩翩賢璟來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468章 兩樣腌臢物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