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

雍光見崔耕還在猶豫,愈發着急了,說道:“我說崔縣令啊,都這時候了,還矜持個啥勁啊?面子能有性命重要?能有家人重要?您跟武安撫使曾在平松岡,一起判過案對不?”

“嗯,是有這回事兒。”

“安平王曾邀請你去他府邸,設宴爲大人壓驚,對不?”

“是有那麼一回,不過不是專門設宴爲我壓驚,而是……”

“還有,出了他府邸,您還專門替安平王招待過朝廷欽使,對不對?”

“不,不是這樣的,劉老四與有交情,我爲江都縣令,作爲東道主本縣自然要……”

“那不就結了?”

雍光猛地大手一揮,道:“就衝以上種種,您跟安平王沒關係,誰信?”

“呃……”

崔耕好像有些懂了莫非雍光的意思,不是要武攸緒直接開口爲自己說話撐腰,而是借用他的名聲,來震懾查辦的官員?

所謂狐假虎威是也!

隨即,他點頭道:“好,本官豁出這臉就不要了,也得把安平王牽扯進來。”

雍光撫掌大讚:“這就對嘛,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不拘小節,那啥,暫且先把這一關過了再說嘛!”

封常清也道:“大人,那俺也先不走?”

“也行。”

接着,在雍光和封常清左右陪侍下,崔耕大開江都縣衙中門,親自迎了出來,中氣十足朗聲笑道:“是哪位將軍把本官的衙門給圍了?這個玩笑開的可真不小哩。”

“不是什麼將軍,而是雜家。”一個頂盔摜甲,相貌忠厚,面白無鬚的中年太監迎了上來,道:“雜家乃千牛衛中郎將武壯,特來捉拿朝廷欽犯。”

千牛衛中郎將?這可是個四品的武將職事啊。

但這個官職不是一向都是由正兒八經的大男人出任的嗎?怎麼會是一個死太監?

崔耕大惑不解。

不過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他稍微一回神,就躬身下拜,道:“下官江都縣令崔耕,參見武中郎!呃……本縣的衙門裡犯人倒是有很多,不過朝廷欽犯,這個真沒有!”

武壯麪色嚴肅,看不出喜怒,沉聲道:“李善、崔秀芳,在江都縣衙吧?此乃雜家的屬下親眼所見,總不會假吧?”

“在是在,不過……”

“那就沒錯了!”武壯揮了揮手,強行打斷道,“有人告發他們盜竊了朝廷的糖霜秘方,陛下命雜家將二人捉拿歸案,還請崔縣令行個方便。”

“不知武公公準備把他們帶去哪?”

“長安城。”武壯說道。

這時,雍光發現武中郎將要抓的貌似只有李善和崔秀芳,沒提及崔耕,頓時有些喜形於色,問道:“這麼說,崔縣令沒啥事兒?”

武壯不置可否道:“那就不知崔縣令有沒有牽扯到這個案子了!”

雍光腦袋一歪,看向崔耕,意思是說,這太監是啥意思?大人您到底有沒有事兒啊?

崔耕沒有理他,心裡想得卻是,可不能任由武壯將李善和崔秀芳帶走。

真進了長安城,還不是想要什麼口供就是什麼口供?再說了,這死太監說是去長安城就是長安城了?萬一他是忽悠我呢?

他輕咳一聲,道:“敢問武公公,一定要將他們二人押往長安城問案嗎?”

“你這小小江都縣令,怎麼那麼多廢話?這人你到底交,還是不交?”武壯怒了!

不過怒有個屁用啊,崔耕二皮臉又湊了上去,問道:“將他們押往長安,也是陛下的旨意?”

“你……”

武壯恨不得一鞭子抽死眼前這個裡吧嗦的小縣令,不過事關武則天,他可不敢撒謊,哼了一聲,說道:“這是雜家自己的意思,怎麼着?崔縣令還有問題嗎?”

一聽之下,崔耕長鬆了一口氣,若是武則天親自下令,甭管拉着誰扯虎旗都不好使。但如果只是一個死太監,武攸緒的虎皮就應該有點用。

“哦哦,原來是武公公的意思啊!人嘛,肯定是要交的,不過……”

崔耕說着,猛地一撫額,頗爲詫異地問道:“武公公也姓武?那可巧了,淮南道安撫使也是姓武。承蒙武安撫使看得起,下官經常和他一起談玄論道哩。”

武壯眼中一道異芒閃過,不冷不熱地道:“崔縣令和安平王有交情?雜家這可是頭一次聽說。”

“交情還不淺,”崔耕微微一晃腦袋,衝雍光怒了努嘴,道,“雍縣尉,你跟武公公說說,本縣跟安平王的交情如何!”

雍光領會深意,立馬貫徹起“有一說百,有百說萬”的吹牛逼精神,把崔耕和武攸緒的關係吹到了天上去……

說武攸緒爲何要參與那場公案?那是因爲崔縣令與安平王經常談玄論道,交情擺在那兒,過來幫忙站臺助陣的。

說上次禁屠令那事兒,安平王府中設宴,專爲崔縣令壓驚!若不是摯交密友,能這麼貼心麼?

他還提到招待朝廷欽使劉老四?那就更不得了了,不是安平王絕對信任之人,他能把這差事兒委託給崔縣令嗎?

……

一通掰扯下來,武壯不得不重新審視起眼前這個小小六品的江都縣令了。

他很清楚,像武攸緒這種沒啥權力慾的武氏子弟,是最不能招惹的。一是武攸緒簡在帝心,所有武家子弟中,當今天子對他最是放心。二是武攸緒恰恰因爲沒有爭權爭利之心,所以其他武家子弟如武承嗣武三思之流,對他是極盡拉攏之心。因爲誰拉上武攸緒,那以後爭奪武氏繼承人就多了一份臂力。顯而易見,如果自己得罪了武攸緒,想要二武幫襯什麼,他們還不往死了幹自己啊?

“這個……”

一時間,武壯有些猶豫了。

對於這次這個案子的內情,他是太熟悉了。

而且他此番的來意,與崔耕和李善預料的,也有小小偏差。

想當初,揚州城出現別家研製的糖霜之後,孟神爽給來俊臣去了一封信,把當前的情況講明,並且提出了應對之策直接誣陷崔耕和李善合謀偷了糖霜秘方。

這條毒計纔是陰損無比,讓人辯無可辯。

你說你沒偷,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拉倒吧,糖霜工藝可是朝廷獨一份的玩意,你怎麼會有?證據呢?拿不出來吧?但我們可有你銷售糖霜的證據!

於是乎,來俊臣寫了一份奏摺,按例遞進皇宮。

武則天一看,頓時龍顏震怒,大罵崔耕斂財無度,揚州城隨便劃拉劃拉,都是金山銀海,你這江都縣令怎麼怎麼還損公肥私,偷盜朝廷專供的糖霜工藝秘方呢?

當然了,震怒歸震怒,她還是念着崔耕獻藥的功勞,沒有當場就下旨處死崔二郎。

畢竟來俊臣和反來聯盟之間的那點破事兒,女皇陛下是洞若觀火的,甚至她還有點樂見其成。

對於崔耕成了雙方角力點的事,她也是心知肚明,當即就把上官婉兒找來詢問。

上官大才女看到這份奏摺之後,饒是以她的智慧,也想不出該如何保全崔耕了。

其實,當她拿到崔耕獻股的那封信,她就知道事情不簡單,所以才一直沒有迴應。

道理很簡單,你崔二郎纔到揚州城幾天啊?怎麼就那麼巧研究出了製作糖霜的技術?不用問,肯定是偷的。

當初崔耕犯了禁屠令僥倖過關,上官婉兒就對他有了看法,認爲是這傢伙行事不謹,不堪造就。

現在天子召喚,拿着這份奏摺問她的意見,她心中就尋思了,姑奶奶又不是你親媽,救你一次兩次也就罷了,難道還能次次指望我給你擦屁股?罷了,這人只會惹事,不堪重用,棄車保帥纔是王道,莫要引火燒身才是。不怪我上官婉兒薄情寡義,是你崔二郎自己賴泥糊不上牆去。

不過她既沒打算力保,也沒打算落井下石,而是微微一欠身,道:“崔耕能做出神藥,要說能研究出糖霜的法子,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還請陛下細思之。”

能出這話,已經說明上官婉兒和崔耕劃清了界線。

武則天微微蹙眉,道:“他若是在嶺南道作出了糖霜,朕說不定還信了,但在揚州……婉兒,以你的見識,天下有這麼巧的事嗎?”

上官婉兒也沒指望這番話說服武則天,退而求其次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陛下可下令有司詳查。若果真崔耕利令智昏,還請陛下看在他往日獻藥有功的份上,從輕發落。”

“準!”

武則天當即做了批示,令揚州刺史衙門將李善、崔秀芳捉拿歸案,並詳查崔耕有沒有參與其中。

這種批示的優先級就很低了,既不用欽差宣旨,也不用八百里加急,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朝廷驛站,慢悠悠的走程序唄。

上官婉兒等人先入爲主,認定是崔耕偷了秘方,這局再無翻盤的希望。於是,他們打着廢物利用的心思,令手下的大商人們開始了囤積居奇。紙包不住火,不少有權勢的達官也參與其中。

這事兒被來俊臣發現了,這傢伙也着急了,糖霜別人多賣一點,麗競門就少賣一點。再這樣下去倆月,麗競門一年就得沒收入,那還得了?

於是乎,他趕緊上書武則天,要求儘快查辦此案,並且撒謊說,有達官貴戚打算趁着這個機會,將秘方從崔耕和李善的作坊裡搞到手。這種朝廷高~官挖國家牆角的行爲,必須嚴格制止!

武則天問,具體怎麼辦呢?

來俊臣就出了個主意,派遣陛下的心腹之人帶一支人馬,不動用地方官府的勢力,直接下江南,搗毀民間的糖作坊並嚴查此案。

……

這纔有了武壯的揚州之行。

這個高規格其實防的不是崔耕,而是某些高~官,或者武則天的親戚。

若是他們從崔耕的作坊裡得了糖霜秘方,那以後可就有的跟麗競門扯皮了。

至於爲什麼派武壯率隊下揚州,跟來俊臣也有些瓜葛。

八年前,武則天廢了李顯的皇位,天下洶洶,李承業起兵造反,宮內的太監也有與之勾結的,對武則天進行了一場刺殺。

那時候身爲太監的武壯挺身而出,替武則天擋了一刀。爲嘉獎其功勞,武則天破例封他做了千牛衛中郎將。

武壯沒啥才幹,做這個官的主要工作,還是貼身保護武則天的安全。

來俊臣明白,如果推薦自己的人,武則天肯定會疑心,於是舉薦了這麼一個表面上不屬於任何勢力的人。

但這都是表象,實際上麗競門找着了武壯多年前失散的親哥哥,多有照顧,雙方還是有幾分香火情的。

既然上官婉兒都放棄崔耕了,武壯也不介意幫來俊臣一個忙,把這件事做成一樁鐵案。

爲了謹慎起見,他決定先捉拿李善和崔秀芳再說,然後再讓他們攀咬崔耕。

不過,現在聽了崔耕與武攸緒有鐵一般的哥們交情之後,他心裡也小小慫了一把,他琢磨,一個六品縣令哪來的那麼大膽子,敢偷屬於朝廷秘方,然後自己斂財?這事兒一查就露餡,他這不是腦子有坑嗎?

既然他跟安平王交好,該不會這個案子,幕後操作者是安平王武攸緒?

雖說安平王一心修道對世俗之物沒什麼興趣,但是燒丹鍊汞可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錢都不夠花的。所以安平王纔會對糖霜的暴利動了心思?雜家要是動了崔耕,會不會被安平王記恨上?

武壯雖然想還來俊臣的人情,但還真不願意爲此得罪武攸緒,思前想後一番之後,問道:“不知崔縣令對這個案子有什麼看法?”

“下官官微職小,能有什麼看法?”崔耕道,“只是李善在揚州薄有名望,乃是當世大儒,當年門下學生不知凡幾。若是這麼不明不白地就被帶走了,恐怕與朝廷的名聲有礙。所以……”

“所以什麼?”

“能不能讓安平王做個見證,就在揚州審理此案。”

武壯唔了一聲,意味深長道:“作見證的光有安平王是不是少了點?要不加上崔縣令?”

“故所願者,不敢請爾!”

“好吧,就如你所願。”

崔耕聽了這話,就是渾身一陣放鬆。

他明白,不管武攸緒是不是真心向着自己,只要往那一坐,就是一個強烈的威懾。

當即,他和武壯一起,來到了揚州刺史府。

別看武攸緒身兼多職,但最重要的官職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不過他認爲揚州大都督府殺伐之氣太重,不適合修道,所以就一直在揚州刺史府辦公。

聽說朝廷欽使到了,武攸緒趕緊出門相迎。

他一見崔耕也隨同而來,微微一愣,笑道:“崔縣令還真是交遊廣闊啊,難道你與武公公也有交情?”

“這個……”崔耕一陣苦笑,道:“王爺您誤會了,武公公這次來,恐怕是要查辦下官的。”

現在就沒必要藏着掖着的了,雙方都心知肚明。

武攸緒對崔耕的印象一直不錯,樂道:“禁屠令的事兒不是過去了嗎?還能有什麼案子?武公公,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武壯一聽,得!這還沒怎麼着呢,人家安平王就說誤會了,明顯就是在護短啊!看來姓崔的縣令還真沒撒謊,他倆這交情,槓槓的!

他不敢託大,恭敬地回道:“是不是誤會,雜家也說不好,不如安平王您先聽聽這個案子?”

接着,他將事情的經過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待得武攸緒聽完,眉頭已然緊鎖,沉聲道:“崔縣令,你若真是闖下如此大禍,本王也救不了你!”

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1572章 竇家血海仇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085章 終於得自由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190章 天兵下凡來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249章 百口也難辯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324章 平定歐陽亂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660章 盧絢慘中槍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622章 忠義薛敖曹第1006章 棉襖與火炕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636章 崔英怎麼講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1515章 阿布想翻盤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1539章 佛寺有魔母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
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1572章 竇家血海仇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085章 終於得自由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190章 天兵下凡來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249章 百口也難辯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324章 平定歐陽亂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660章 盧絢慘中槍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622章 忠義薛敖曹第1006章 棉襖與火炕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636章 崔英怎麼講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712章 奇峰陡然起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1515章 阿布想翻盤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1539章 佛寺有魔母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