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

郭元振道:“表面上看,此事和我姓郭的毫無關。但是,若越王千歲答應了我後兩件事,那就非常有關了。”

“哦?是嗎?說來聽聽。”

“末將求您的第二件事,是解除末將的兵權,將我手下的安西軍,打破建制,併入您麾下的正規軍中。就是有些人您看不上,讓他們解甲歸田也可。只要和嶺南道其他官兵一碗水端平,末將就毫無怨言。”

還是那句話,嚴格來說,郭元振是崔耕的盟友。他的手下,可不相當於崔耕的手下。

如今郭元振的自解兵權之舉,可把崔耕嚇着了,道:“郭將軍這是說得哪裡話來?呃……可是有小人誤揣上意,對供應貴軍的糧餉有所剋扣?您告訴我,到底是誰幹的?本王絕不輕饒。”

“哪裡,越王千歲誤會了。沒有,您撥給我安西軍的糧餉,都是足額的,也沒人故意剋扣。”

“呃……那是本王手下有人說了什麼話,令郭將軍感到委屈了?您說出個名字來,本王一定嚴加治罪,給您出氣。”

“還是沒有,諸將對郭某人一向恭敬。再說了……”郭元振苦笑一聲,道:“我這個年紀,早就不是好勇鬥狠的年紀了。就是有人說什麼,我還能跟一幫子娃娃計較?沒地失了身份。”

“那您是……”

“唉,越王您也莫亂猜了,末將這個要求,的確是誠心實意。我這……我這是給手下的兄弟們一個歸宿啊!”

“歸宿?”

“正是。越王千歲請想,先天政變都過去十幾年了,我帶着兄弟們跟隨您來到嶺南道……這些人年紀大了,以後可怎麼辦?我難道還指望他們上陣廝殺?難道他們就打一輩子光棍?不如交給越王,該怎樣安排,就怎樣安排。末將相信,以您的人品,定不會虧待他們。”

“原來如此。”

崔耕想想也是,這幫子安西精銳來嶺南道時,乃是二三十歲正當年,無牽去掛。現在卻四五十歲了,雖然還有一定的戰力,但是這個年紀,就必須爲自己的後半輩子考慮了。

郭元振愛兵如子,不能不急將士們所急,憂將士們所憂。

他點了點頭道:“說起來……這一萬安西軍,都是本王的救命恩人哩。郭將軍既有此意,本王定當將這些人妥善安置,使其晚年無凍餒之憂。”

“多謝王上。”

“呃……”崔耕疑惑道:“那這件事,和我去長安除妖,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郭元振道:“這就是微臣求您的第三件事了。安頓好這些部屬之後,微臣無牽無掛,請帶五十名心腹,和您一起去長安。”

“你……”

崔耕聞絃歌而知雅意,道:“你是想行刺李隆基?”

郭元振面色一沉,道:“怎麼?越王不準?”

“我……我倒不是不準。”

說到這個話題,崔耕還真有些理虧。郭元振之所以在先天政變時反戈一擊,就是因爲陰差陽錯之下,李隆基害死了他的私生女。

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郭元振投奔了崔耕,後來又率部跟着崔耕來到了嶺南道。

但是,當崔耕羽翼漸豐,可以和李隆基掰腕子,甚至能戰而勝之的時候,卻爲了天下蒼生考慮,沒有挑起內戰。

幫着郭元振報仇之事,當然也無從談起。

從某種意義上講,郭元振解散軍隊,赴長安行刺李隆基,是被逼無奈,不得不爲了。

崔耕只是不想大唐內戰,卻不是反對殺李隆基。所以,對郭元振的要求,也沒什麼強烈反對的理由。

郭元振道:“越王准許就成,您放心,我只需要您個名義,賴在長安城。而且,在您在長安之時,我絕不動手。事成之後,我更是會昭告天下,此事乃是郭某人和李隆基的私人恩怨,絕對和您無關。”

“不是……本王不是擔心自己的名譽。”崔耕眉頭緊皺道:“這事兒吧……李隆基是皇帝,久居深宮之內。就算有出宮的時候,也護衛如雲。單憑你那手下五十名好手……莫到時候報仇不得,卻把自己陷進去了啊。”

郭元振道:“關於這點,越王更是不必擔心。要是以前,我謀劃在長安行刺李隆基,就是純屬送死。但是,現在不同!”

“嗯?有什麼不同?”

ωwш ☢тtκan ☢c○

“哼,以前皇宮內,可曾出現過什麼貓鬼之事?郭某人只信自己的刀,卻不信什麼鬼神,我敢斷定此事乃是人爲。既然如此……那就說明,李隆基對皇宮的控制,大大減弱。只要我找準機會,未必就沒機會行那專諸聶政之事!”

崔耕其實也有類似的判斷,沉吟了一會兒,道:“倒是也有你這麼一說。但是,不管怎麼說,刺王殺駕,九死一生。郭將軍,你真的決定如此做嗎?”

郭元振站起身來,單膝跪地,道:“請王上成全!”

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946章 頻頻遭截胡第1801章 推論有問題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1004章 舅姥爺駕到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223章 血債須血償第175章 搜查錦繡房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665章 局勢新動向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201章 君相底牌露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195章 林邑欲北向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1408章 死而又復生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487章 道家導引術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483章 你看這是誰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690章 借宿程家宅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1610章 諸生俱落空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427章 三美意不同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1809章 郭公英靈遠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1141章 蠻王入手中第007章 梅姬的憤怒第1751章 誤入金鈴峒第1839章 算計復算計第1242章 陳響爭向王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672章 賊子終發動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
第481章 事情鬧大了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946章 頻頻遭截胡第1801章 推論有問題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1004章 舅姥爺駕到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223章 血債須血償第175章 搜查錦繡房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665章 局勢新動向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201章 君相底牌露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195章 林邑欲北向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1408章 死而又復生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487章 道家導引術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483章 你看這是誰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690章 借宿程家宅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1610章 諸生俱落空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427章 三美意不同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1809章 郭公英靈遠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1141章 蠻王入手中第007章 梅姬的憤怒第1751章 誤入金鈴峒第1839章 算計復算計第1242章 陳響爭向王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672章 賊子終發動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