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人面映桃花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真是一個適合春遊的好季節。

一支龐大的隊伍緩緩向前,人人鮮衣怒馬,大多臉現喜色。

唯有領頭的三位不然。

頭一位就是咱們的崔大縣令,他小心翼翼地留心旁邊二人的話題,唯恐引火燒身。

至於另外兩個人,當然就是曹月嬋和盧若蘭了。

本來按她們的性子,別說是和其他女子一起伴崔耕春遊了,就算單獨陪崔某人春遊都要考慮再三。

然而這次,誰也沒說個“不”字,而是便宜了崔某人的齊人之福。畢竟誰說不行,不就等於向各自眼中的“賤~人”認輸服軟了嗎?所以,最終誰都沒提反對意見,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不過這一路上,二女脣槍舌劍,不知鬥了多少回嘴。

這一路上,曹月嬋也弄明白了兩件事:其一,盧若蘭這小蹄子對二郎絕對是有企圖;其二,別看自己是清源縣大儒佟本善的關門女弟子,但要真論起舌辯功夫,拍馬也及不上盧若蘭這小蹄子。她不禁暗暗心疑,這盧若蘭到底是什麼來歷?她可不信對方就是簡簡單單的鄒家外甥女。

正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她也揚長避短,開始談論起各地的風土人情,畢竟這兩年來她爲了聚豐隆開分號之事,走遍大江南北,見識廣博,在這點上盧若蘭也只能甘拜下風。

不過盧若蘭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又把話題引到當地的古今名人上,比曹月嬋知道的只多不少。

曹月嬋毫不退讓,開始講經商之道……

盧若蘭毫不示弱,談論起官場忌諱……

……

最後,二女都意識到這樣分不出勝負來,又拉崔耕助陣。

曹月嬋說自己和二郎有口頭婚約和兩年之約,雖然不是夫妻,卻也算談婚論嫁了,理應幫自己說話。

盧若蘭說,一個約定值錢,但倆約定……那就只能讓人呵呵呵了。自己和二郎不打不相識,也算朋友一場,可不能讓那個心懷叵測之人得了便宜。

崔耕再傻,此時也明白過來盧若蘭對自己多少有點意思了。

如此美人,知書達理溫柔大方,要不是身份有些不明不白的,簡直是最完美妻子人選,他豈能不動心?

當然了,曹月嬋也不比她差,不但長得漂亮,還幫助自己處理聚豐隆銀號,事業上的有力臂膀,最重要的是她還是自己的初戀。除了時常對自己若即若離,忽冷忽熱之外,也堪稱完美!

這可該幫哪一邊呢?

最終,饒是崔耕再怎麼聰靈,對待這種女人之間的戰爭,也只得使出太極雲手功夫,兩不得罪。

但這兩個女人都是蘭心蕙質,豈能看不透他那點小心思?

等到了目的地,她們終於開始攤牌了。

此處,乃是一個名叫“桃花溪”的所在,周圍遍植桃樹。

當此時節,桃花盛開,一陣微風飄過,落英繽紛,直入溪中。

一朵朵桃花隨着溪水的流淌載沉載浮,浪漫旖麗,直似人間仙境。

這地方當然是有主的,不過以崔大縣令的面子,還是很容易就佔了一段小溪,三面圍起了布縵,唯留一面欣賞風景。

按說現在就該進入上巳節的正題了。

在隋唐以前,這一日男男女女跳入溪中,洗盡污穢,帶來一年的好運。

當然了,青年男女若是看對眼了來了興致,找個地方“啪啪啪”,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過到了現在,豪放唐風也開始日趨保守,人們不會真的脫衣服跳入溪中沐浴,而是將鞋襪脫下來,洗腳意思意思。

接下來,上巳節該進行的活動就是“曲水流觴”,或者“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絳棗”。

曲水流觴,就是將木製的酒杯放入溪水中,待酒杯隨水流到了自己面前,就飲酒一杯或賦詩一首。

至於後兩者,則是把煮熟的雞蛋或者大紅棗,放到溪水中順流而下。下游的人誰撿到吃了,就會被認爲非常幸運。

不過,到了這個環節的時候,出幺蛾子了。

兩個大美女俏臉羞紅,誰也不肯先脫鞋襪。

盧若蘭羞紅着臉,抿嘴一笑,道:“讓妾身脫鞋不難,只要崔縣令肯作詩一首,送給妾身就行哩。”

曹月嬋的興趣在經商上,對詩詞歌賦興趣不大。不過,既然盧若蘭這麼說了,她當然不甘示弱,道:“妾身也是同樣的條件,不過,你得先做詩送給我。”

盧若蘭氣惱道:“曹月嬋,你講不講規矩?是我先說的,先來後到。”

曹月嬋寸步不讓,意味深長道:“真論起先來後到這個規矩,盧娘子恐怕差的遠哩。”

……

媽的,又掐起來了!

眼看着二女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崔耕趕緊出言相勸。

可很快就引火燒身了,二女非要他作詩一首不可,至於獻給誰他倒是可以自由斟酌。

很顯然,先獻給誰都是在找死啊!

崔耕被擠兌得焦頭爛額。

爲難之時,他靈機一動,突然指着遠方的一處宅院道:“在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段曲折離奇的姻緣故事哩,不知二位想不想聽?”

“什麼故事?”果然,愛情故事都是女人心中的主旋律。

“這個故事可不短,你倆可得有點耐心,不要我講着講着,你倆又掐起來。話說……”

相傳幾十年前,有個叫崔護的名士,三月三在來此郊遊踏青,整好來到這所宅院前。

當時他非常口渴,就叩門求飲,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娘子給他開了門。崔護雖然一見此女就心生愛慕,但他要參加朝廷科舉,怕談情說愛影響了用功,就把這份愛慕藏在心裡。

第二年,他金榜題名故地重遊,卻發現院牆如故,門窗鎖閉。

於是乎,崔護就在門上提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提完詩,崔護便悵然而去。

可沒想到,一個月後就有個老者找上門來,大罵崔護:“你這混賬王八蛋,可把我女兒害死了。”

崔護不明就裡,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小娘子對崔護也是一見鍾情,時常盼着與他再次相會。可巧了,那年三月三,小娘子走親戚去了,二人緣慳一面。

小娘子回到家後,看了門上的那首提詩後,便相思成疾,險些香消玉殞。

他爹見不是事兒,這纔來找崔護算賬。

那還有啥說得,最後崔護娶了那個漂亮的小娘子,和和美美的過了一輩子。

二女聽完了,既爲故事所感動,又深感那首詩寫的精彩絕倫,一時沉湎其中。

至於擠兌崔耕做詩的事兒,當然也被二人忘到了九霄雲外。

正在崔耕自以爲得計,暗讚自己反應機敏之時,曹月嬋陡然回過味兒來,疑道:“不對吧,這裡不就是桃花溪嗎?那崔護直接喝溪水不就行了,爲何要去小娘子家裡討水喝?”

“呃……興許是他故意搭訕。”崔耕趕緊給自己的故事打了一個補丁。

盧若蘭也是搖頭質疑道:“還是不對,這首詩寫得如此之好,早應該衆人傳唱,怎麼妾身從未聽說過?”

這下,可把崔耕問住了。

因爲這個故事並非發生在這裡,更非發生在之前,而是發生在之後,差不多百年之後的唐末時期。發生的地點也不叫桃花溪,而是在長安南郊,講得是詩人崔護進長安參加科考落第之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個美麗女子的故事。故,這首詩在歷史上大名鼎鼎,叫做《題都城南莊》。

不過被問得啞口無言又能怎樣?

那就不要臉的承認唄!

只見崔耕賊嘻嘻一笑,指着自己的鼻子,說道:“好吧,本官承認,這個故事是我編出來的,不過這詩……可確確實實是我做的哩。怎麼樣?兩位小娘子該脫鞋了吧?”

就這樣混過去了?

二女被崔耕的無恥驚了個目瞪口呆,一時語噎。

正在這時,崔耕突然發現遠處有喧譁動靜,大呼一聲:“快看,有人來了!”

這次可不是忽悠,但見遠方的大宅院內走出來一夥人。

看得出來,這幫人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衝着崔耕這邊來的。

爲首一人是個老叟,滿臉皺紋堆累,白髮蒼蒼,慈眉善目,拄着一個龍頭柺杖。

帶着衙役巡弋的宋根海也發現了遠處的異樣,小跑過來,對崔耕拱手道:“大人,這老頭叫鄭則常,整片桃林都是他家的產業。卑職就是通過他,才替大人找了這麼一處好地方。”

敢情是此地的主人來了,崔耕也沒有託大,待着老叟鄭則常走近,起身與他相見。

寒暄了幾句之後,鄭老頭看了看曹月嬋和盧若蘭,暗讚一聲倆女的沉魚落雁之美,對崔耕恭維道:“恰逢上巳節,崔縣令能得如此佳人相伴,真是豔福不淺啊。”

老頭的話,崔耕心裡聽着倒是挺美的。

反倒是盧若蘭和曹月嬋,聽着豔福不淺四個多少帶點輕浮之意的字兒,雙雙俏臉微微不悅。

鄭則常這麼大年紀了,自然能識人臉色,知道自己一時口誤,趕忙扯起閒篇來:“縣令大人應該是初次來這附近吧?好教縣令大人知曉,離此不遠處有個小隱寺,寺裡有一塊三生石,甚是靈驗哩。”

“三生石?”曹、盧二女齊聲相問,看得出來,頗有興趣。

“對,相傳只要在這塊石頭上刻上男女雙方的名字,就可以緣定三生。”鄭老頭捋須笑道,“崔縣令難得來一趟,老朽建議大人可以帶上兩位小娘子,去小隱寺遊覽一番哩。”

這種事情自然要徵求一下女伴的意見,崔耕看着旁邊二女,問道:“你們意下如何,要不去轉轉?”

不過畢竟是去看三生石,三生石所代表的含意,鄭老頭也說了,兩女竟一時扭捏了起來,誰也沒好意思先吱聲應下。

崔耕見狀暗暗吐槽,妹的,你倆昨天在縣衙內宅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矜持啊,爭哥的歸屬權都差點打起來了,好麼?

曹、盧二女沒有及時表個態,一時倒是冷場了下來。

鄭老頭見狀,以爲他們對三生石不感興趣,又道:“崔縣令和兩位小娘子沒去過小隱寺,可能不曉得。這寺中,除了三生石之外,還有一種鶴子草。此草春天開花,半刻時間後便會枯萎。據說,妙齡女子若能趁着花開之際服下,就能常葆青春。”

“真…真的?”倆女這回不再裝啞巴,而是齊唰唰地異口同聲地問道,雙眸發亮。

崔耕卻是很煞風景地嗤之以鼻道:“你可拉倒吧,鶴子草要真有你說的那麼神奇,那早就遍地都是了,小隱寺的和尚們還能守得住這等人間仙草?”

論忽悠吹牛,論神神叨叨,崔耕自覺敢認第二,應該沒人敢認第一吧?

“縣令大人別不信啊,鶴子草是真的長在小隱寺中啊。不過說來也怪,”鄭老頭砸吧了下嘴,捋須皺眉道,“這鶴子草不知爲何,只在小隱寺附近方能生長,移植到其他地方,就是成活不了。而且整個小隱寺中,攏共不到十株,一旦有新的鶴子草長起來,勢必就會有老的鶴子草枯萎死去。”

說得有板有眼,這時,崔耕不禁覺得鄭老頭好像真的不是在吹牛忽悠人了。

他暗暗琢磨,難道是小隱寺周圍的土壤存在特殊情況,所以那個勞什子鶴子草才能種植存活?

此時,曹月嬋已經被常葆青春四個字兒,勾起了心思,有些迫不及待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去小隱寺看看吧。興許運氣好,真能遇到鶴子草開花呢。”

盧若蘭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要去小隱寺一睹究竟,這回她倒是難得的與曹月嬋達成了一致意見。

既然兩個美嬌娘有所求,左右又有時間閒着,崔耕便當頭同意了下來,當即下令,將東西們都歸置好前往小隱寺。

在鄭老頭的引領下,一衆人等往小隱寺而去。

走着走着,崔耕才發現鄭老頭口中所謂的“離此不遠”,真尼瑪坑!

這哪裡是不遠啊,而是相當之遠好嗎?他們足足走了二十里左右,才見到了小隱寺的山門。

這小隱寺,小廟不大,看着也挺破舊殘敗,香客也不甚多。不由地,崔耕一行人大失所望,這看着不像是深山古剎的趕腳。

崔耕看着鄭老禿的眼神都不對勁了,濃濃的疑色,不予言表。

鄭老頭見狀,趕緊解釋道:“崔縣令有所不知,小隱寺的高僧們素來便喜清靜,且一直對三生石和鶴子草秘而不宣,不願招惹紅塵是非。要不是小老兒和寺中方丈甚是投契,至今還不知道這不起眼的小小寺廟中,竟藏有此等寶貝呢。”

“呵呵,是嗎?”崔耕還是一臉不信。

正在衆人持疑之機,山門內忽地有十幾個和尚迎了出來,領頭兩名僧人,齊齊地雙手合十,同聲宣道:“阿彌陀佛,不知是哪位貴客造訪我們小隱寺?”

爲首的兩個和尚,一個身形高大,相貌堂堂,不怒自威;另外一中等身材,白淨面皮一身儒雅之氣。

既然寺廟的主人都被驚動出來了,崔耕自然不想就此折返,隨即帶着衆人上前見禮。

一番介紹之下,才知道身形高大的和尚,法號業玄,是此廟的方丈。

至於那個白淨面皮的和尚,法號業空,乃是他的師弟。

通過鄭老叟的口中,業玄方丈也知道了崔大縣令的身份,不過貌似大和尚似乎對崔縣令的到訪並沒有多少高興的意思,更沒有恭維的態度,僅僅是保持着禮節性的熱情而已。

隨後,在業玄方丈的引領下,衆人來到了大雄寶殿。

大殿中間供奉的如來佛祖,兩側則是藥師琉璃光佛和阿彌陀佛。三者合稱“三寶佛”或者“三世佛”。

進廟燒香,進寺拜佛,這個道理崔耕還是懂得。他要了幾炷香,給佛祖供上,並跪拜如儀。

一番虔誠過後,剛要起身,但眼角的餘光卻發現,在大殿的角落裡,還有一尊小小的人像。

這人像雖然比三寶佛小的多,卻也擦得乾乾淨淨,前面還擺了貢品和三支香,可見每天都有人打理。

令他詫異的是,這人像並非是寺中廟內常見的佛像,而是一尊峨冠大袖的世俗老者像。

這就奇了怪了!

道觀供三清,寺中拜諸佛。

這小隱寺乃佛門寺廟,怎麼還立着一尊世俗老者的像?

他不禁好奇問道:“業玄方丈,敢問貴寺大殿內供奉的這尊老者,乃何許人也啊?”

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579章 故計又重施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1288章 臨行三準備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841章 毒酒消情分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379章 官報滿京畿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72章 崔耕硬闖衙第1434章 攻下忽汗城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530章 青天美名揚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377章 弄假終成真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1416章 大唐三海寇第993章 邀宴百策樓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172章 龍泉舊主人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706章 崔芬有消息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771章 常清大婚中第802章 親手刃二張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644章 舊案不簡單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628章 機密何其多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346章 真假壁龍令(兩章合一)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086章 除賊我有功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1018章 完美覺哥哥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089章 姚度好運氣
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579章 故計又重施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1288章 臨行三準備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625章 徹底誤會了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613章 昨夜無頭案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841章 毒酒消情分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379章 官報滿京畿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72章 崔耕硬闖衙第1434章 攻下忽汗城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530章 青天美名揚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377章 弄假終成真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1416章 大唐三海寇第993章 邀宴百策樓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1670章 偶遇張說之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172章 龍泉舊主人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706章 崔芬有消息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771章 常清大婚中第802章 親手刃二張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644章 舊案不簡單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628章 機密何其多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346章 真假壁龍令(兩章合一)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086章 除賊我有功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1018章 完美覺哥哥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089章 姚度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