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

自從武篡唐改周,定都洛陽之後,年號就換得非頻繁。

先是“天授”用了兩年,後是“如意”用了兩年。接下來的年號的“延載”。

“延載”只用了一年,就代之以是“證聖”。

……

武周證聖元年,十月初九。

離崔耕除夕夜,聞驚天秘辛,過去了足足大半年。

這一日,定州,恆陽縣,唐家鎮。

“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爲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面,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

“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其在禾嫁中者,令婦稚在內轟出,或售賣,或換料麥,悉聽民便。”

"其在臨河亂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長帚不及者,用噴筒仰轟。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將跳躍者撲畢,僱牛翻耕,將子撿出。每甬百枚。蝗子撿盡,再用石滾將地壓平,後又用鐵鈀刨出,無不糜爛……”

一個穿綢裹緞,白白胖胖,頗爲富態的中年人,正看着一張顏色發黃的告示定定的出神。

“這位老客,別看那老黃曆了,這蝗災都過去了不是?還是到我們店裡來,看看這定州瓷吧。”旁邊厚德堂瓷器店的夥計招呼道。

中年人顯然對瓷器沒啥興趣,擺了擺手,啞着嗓子道:“你忙你的去吧,雜……那個……咱就隨便看看。”

“隨便看看,那就更得看看咱們定州瓷了。”夥計繼續殷勤招呼道:“聽您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告訴您,不看定州瓷,就不算來過定州。”

“拉倒吧,別以爲某家是外行人。”富態中年人不屑道:“我們大周的瓷器,得說個南青北白。即南方有越窯、甌窯和婺窯,北方有邢窯、鞏縣窯和密縣窯。什麼時候能輪着你們定州瓷器了?”

夥計不服氣地叫道:“喂喂喂,老客,莫看不起人啊,告訴你,咱們定州的瓷器,絕不在那幾大名窯之下。”

見中年人依舊滿臉不信之色,夥計又補充道:“這是崔青天指點咱們定州人燒的瓷器,現在都行銷海外呢。”

“崔青天?哪個崔青天?”富態中年人好奇問道。

“到了定州境,卻不知崔青天?你這人好生孤陋寡聞哩!”夥計鄙視了一把中年人,介紹道:“崔青天便是五州除蝗副使,咱們定州長史,博陵崔氏第五房掌事,崔耕崔二郎。”

“哦?他啊?這定州瓷居然還跟二郎有關?那咱還真得看看了。”富態中年人一改初衷,進了夥計所在的店堂。

“您隨小的來。”

夥計看那中年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這位不差錢,一進了厚德堂,就拿出了鎮店之寶“雲龍呈祥”瓷瓶。

瓷瓶通體皆白,亞賽羊脂美玉,精美異常。更絕的是它的花紋,神龍傲遊,騰駕於雲際;浪花疊涌,連綿於流水;包容、廣闊、寧靜、祥和……給人以至美的享受。

中年人看罷之後,面有不可置信之色,由衷讚歎道:“你這夥計倒是沒胡吹大牛。唔,不錯,這定州瓷器,就是比起貢瓷來,都絲毫不遜色呢。”

“這才哪到哪啊。”夥計一見這中年客人前倨後恭,不由傲嬌道,“咱這定州瓷雖然一般是白色,但也還有醬、紅、黑等色。不過其他顏色的太漂亮了,一出窯就被人定走了,現在是有價無市啊。”

“這麼厲害?還有價無市?不至於吧?某家怎麼從未聽過定州瓷的名號?”

夥計解釋道:“這在咱們定州可真算不上稀罕事。如今最上等的定州瓷,都被兩個大海商包圓啦。這兩位大金主兒,一個叫林知祥,一個叫張元昌,都是崔青天的好朋友。”

中年人一聽就又來了興趣,問道:“賣給誰不是賣啊,就算有崔青天的面子,你們也不一定要全賣給他們倆吧?”

“可不能幹那個忘恩負義的事兒。”夥計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正色道:“人家林、張兩位大海商對咱們定州有大恩,誰敢不賣給他們,那要被全定州、啊,不,定魏冀翼滄五州的老少爺們,戳脊梁骨呢。”

“哦?此言怎講?”中年人的興趣愈發強烈了。

夥計道:“人家這倆大海商,不光是來定州買瓷器,還來賣糧食。這些糧食都來自海外,便宜得很呢。要不是有這些糧食鎮着,經過這場蝗災,五州的糧價還不得漲到天上去?”

中年人道:“莫非這兩個大海商運糧的事兒,也跟崔二郎有關了?”

夥計頗爲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蝗蟲吃糧食,但這些畜生沒辦法吃瓷土啊。咱們定州人,現在哪個縣裡都有開窯燒瓷的,燒瓷賣了錢,再換糧食,這場大災不就過去了嗎?”

中年人疑惑道:“陶土這東西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那定州境內沒產陶土的地方,遇見蝗災又該如何呢?”

“那自然是崔青天救濟了,比如說捉蝗蟲……哈哈,這事兒可可稀罕了,老客你聽我跟你念叨唸叨……”

夥計講道,崔耕爲了治蝗蟲,想了很多法子,雖說大多是聊勝於無,加起來就頗爲可觀了。

比如說,古人認爲蝗災是上天降罪,只能逆來順受,不可捕捉殺戮。就連李二陛下吃蝗蟲,都得表示說:“上天要降罪的話,就請降罪朕一人,不可殘害朕的子民。”

但崔耕非要在定州破除這個說法。

他親自祭拜蝗神,傳下消息,這蝗災是蝗神的某某不孝子搞出來的,大家除之無罪不說,而且大有裨益。

這裨益在哪呢?當然是因爲這些蝗蟲身懷神力,乃是大補之物。滋陰養顏,壯陽提神,寧心益智,養血生津,中和脾胃……總而言之,萬年的老人蔘有啥功效,蝗蟲就有啥功效。

這哪是天降蝗災啊,簡直是天降神藥啊!

怎麼?你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某某村有個叫孟順的,病得躺在炕上,已經不能動彈了。家裡也不富裕啊,他尋思反正就要死了,也別浪費糧食了,於是乎一日三餐以蝗蟲爲食。結果,這孟順不僅沒餓死,還把大病治好了。

如果你認爲這是道聽途說的話,人家崔長史花錢收蝗蟲總不是假的?每種蝗蟲價格不等。要是趕上蝗蟲正好經過你們家啊,雖然發不了大財,混個把月的嚼裹兒絕無問題。

……

中年人聽到這裡,已經滿臉八卦之色了,問道:“怎麼?這蝗蟲這鬧災的玩意還有價格?還價格還不一樣?”

“那當然了,我們定州的崔青天說了,原來有些人吃了蝗蟲得病,那是因爲有的蝗蟲有毒,而不是什麼上天降罪。所以,沒毒的蝗蟲是一個價,有毒的蝗蟲又是一個價。沒毒的給人吃,或者油炸,或者燒烤,吃不完就曬乾磨成粉,留待以後吃。那有毒的就餵雞餵鴨,您不知道吧,咱們五州的雞鴨多得很哩,都是吃……”

“這個我知道!”

中年人道:“蚯蚓養雞的事兒,某家遠在洛陽就聽說過了,算不得什麼稀奇。你再說說,崔二郎滅蝗,還有啥措施?”

“老客居然也知道,都傳到洛陽去了?我們崔青天真是能耐人啊!”

夥計巴拉巴拉繼續說道:“接下來除蝗,自然靠得就是硬功夫啦。崔青天讓五州官府,僱傭百姓大興水利,得良田數萬頃。良田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讓老百姓有活幹,有個領糧食的地方。”

中年人頷首說道:“唔,這是利民工程,幹好了澤被萬民,但若是幹不好,被那些貪官污吏上下其手,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黴嘍。”

“可不是嘛,爲了防止這個,崔青天帶着他手下的四大金剛,封常清、宋根海、周鬼和黃有爲,以五州除蝗副使的名義,在幾個月間跑遍了五州之地,和那些百姓們同吃同住。但凡發現了害人的貪官污吏,馬上就繩之於法。要不然咋人人敬稱崔長史爲崔青天呢,人家當得這個稱呼。”

聽到這裡,中年人卻微微搖頭,略喊有些奇怪。

不奇怪崔耕的本事,而是奇怪他的人品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自己認識的崔二郎愛惜百姓是不假,但他也就和平常人一樣,好逸惡勞,喜歡美酒美食乃至美色。

舉手之勞也就罷了,他怎麼可能如此如此耐得住辛勞,和百姓同吃同住呢?

這哪是當官啊,分明是給人去當牛做馬啊。

這絕對不是讓所認識的崔耕崔二郎啊!

其實他哪知道,崔耕完全是被嚇的。

自從除夕之夜,崔耕得到廬陵王插手五州的消息之後,就一直寢不安枕,食不知味。

大災一起,整好是起事的大好機會啊,廬陵王焉能放過?

自己身處其中,幫廬陵王攜五州一起造反?註定失敗!

幫武則天?人家廬陵王日後是要登基坐殿的,到時候能饒得了自己?無

論選哪邊,自己都註定是沒有好下場滴。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誰也不選,誰也不幫!

而要想真正置身事外,誰也不沾邊,首要前提就是要將這場蝗災完全消弭,讓廬陵王和契丹孫萬榮沒有起事的機會。沒了機會。想必以廬陵王謹小慎微的心性,自然就會熄了那番心思。

所以,崔耕對這場旱災是盡心盡力,不僅請了林張兩個大海商來幫忙,還親自上陣,主導着整個以工代賑的工作。

幾個月下來,他累得形銷骨立,又黑又瘦。遠遠看去,哪是風度翩翩的崔長史啊,分明是一個種田的老農!

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崔青天”一詞不脛而走。現在如果有人在五州之地,敢說崔青天一句壞話,保證被人打死都沒人報官。

夥計對崔耕的敬仰之情,中年人當然也聽得出來。

突然,他嘆了口氣,道:“所謂蝗蟲大補云云,恐怕是崔二郎編的吧。雖然百姓滅蝗,消弭了大災,恐怕最終上天會降災於崔二郎啊!”

“那不能夠,絕不能夠!”夥計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你這人咋不盼着點好的呢?告訴你,如今崔長史不僅沒病沒災的,還得了天大的好處。”

“哦?什麼好處?”中年人發誓,他今天的好奇和八卦,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夥計道:“就是今年,陛下改元證聖您知道吧?”

中年人呵呵一笑,說道:“你這夥計真當某家是鄉巴佬不成?這麼大的事兒,我豈能不知?據我所知,咱們大周有個高僧叫義滿,歷時二十五年,遊經三十餘國返回洛陽,帶回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陛下聽說繼玄奘之後又一位西行取經的高僧滿載而歸,親自來到洛陽城東門外迎接,垂問賞賜,禮遇甚厚,並且改元證聖……哦!我知道你說的好處了!”

說到這,中年人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說,上個月陛下因爲定魏冀翼滄五州蝗災平息,安然無恙,特意嘉獎崔二郎的事兒吧?崔二郎讓蝗災平息,證明了陛下德行深厚,整好應了‘證聖’二字。”

“可不是嗎?您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好處?”夥計道:“您瞧着吧,這肯定單單就是個開始呢。崔長史這麼一個有本事的好官,定當百子千孫,公侯萬代!”

聞聽此言,中年人卻是搖了搖頭,貌似並不怎麼同意夥計的說詞,隨後說道:“小夥計啊,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報應循環,輪迴不爽。滅掉了這麼多蝗蟲,崔二郎他…哦,也就是你們的崔青天崔長史…恐怕是”

“恐怕啥呀?老客,你這說話一頓一頓的,怪滲人的!”

“誒,恐怕你們這位崔長史崔青天,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嘍!”

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333章 文明來執法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1840章 互使盤外招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799章 忠勇一人傑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1258章 玄成終授首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954章 狂徒來闖宮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13196章 神秘於公子第486章 藏用不簡單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1775章 猛將萬人敵第565章 肖放的決斷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864章 二狗不簡單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980章 二郎再下獄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411章 不僅是折兵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454章 千鈞懸一線第405章 迷案有隱情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1360章 拜聖各不同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1131章 樹大已招風第1336章 蜀中鮮于氏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968章 皆求長生術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759章 終於踏歸程第448章 兩何殺人多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1840章 互使盤外招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798章 搭頭何其多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1291章 參加萬寶會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
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965章 齊坑崔二郎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333章 文明來執法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1840章 互使盤外招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799章 忠勇一人傑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1258章 玄成終授首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954章 狂徒來闖宮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13196章 神秘於公子第486章 藏用不簡單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1775章 猛將萬人敵第565章 肖放的決斷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864章 二狗不簡單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980章 二郎再下獄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411章 不僅是折兵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454章 千鈞懸一線第405章 迷案有隱情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1360章 拜聖各不同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1131章 樹大已招風第1336章 蜀中鮮于氏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968章 皆求長生術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759章 終於踏歸程第448章 兩何殺人多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1840章 互使盤外招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798章 搭頭何其多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1291章 參加萬寶會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629章 巧解水碾案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